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1)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2)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3)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4)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5)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6)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7)
第二章 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到科学发展观(1)
第二章 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到科学发展观(2)
第二章 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到科学发展观(3)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1)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2)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3)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4)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5)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6)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7)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8)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9)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10)
第四章 研究毛泽东建国后诗词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1)
第四章 研究毛泽东建国后诗词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2)
第四章 研究毛泽东建国后诗词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3)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1)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2)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3)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4)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5)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1)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2)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3)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4)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5)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6)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7)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8)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9)
第七章 如何推进朱德思想生平研究(1)
第七章 如何推进朱德思想生平研究(2)
第八章 毛泽东批准打平型关战役(1)
第八章 毛泽东批准打平型关战役(2)
第九章 毛泽东关注人民海军建设:(1)
第九章 毛泽东关注人民海军建设:(2)
第十章 周恩来1927年如何脱险碣石湾
第十一章 1957:刘少奇调研“群体性事件”(1)
第十一章 1957:刘少奇调研“群体性事件”(2)
第十二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1)
第十二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2)
第十三章 人民共和国就是民主共和国
第十四章 古田风范:从矛盾分歧到团结统一(1)
第十四章 古田风范:从矛盾分歧到团结统一(2)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1)
*在一九七三年
编者按:经*中央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年谱(1904—1974)》,近日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年谱共150万字,分为上(1904—1946)、中(1947—1956)、下(1957—1974)三册。全书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一代伟人*同志的成长历程;反映了他从新*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奋斗的业绩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他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和始终保持的革命精神与崇高风范。现将年谱中1973年部分内容摘选如下,并加了几个小标题,供读者参阅。
一、告别江西
1月接待江西省委负责人。得知*中央通知他于近期内回北京的消息后表示:不忙,过了春节再走。
2月7日和卓琳离开南昌前往景德镇。
2月8日上午,参观景德镇陶瓷馆。对景德镇市委负责人说:景德镇很有名气,我小学念书时就知道,这回要好好看看。下午,参观雕塑瓷厂。谈话中,对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指示批准恢复一部分传统工艺品生产,表示肯定。
2月9日下午,参观光明瓷厂,询问生产情况和工人的收入及生活情况。
2月11日离开景德镇前,对当地负责人说:景德镇不仅是瓷都,而且世界有名,景德镇的工人是有创造性的,劳动能创造世界。
2月上中旬和全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北京。
2月19日晨,接待来送行的拖拉机修配厂的工人们。向工人们表示感谢,说:我们在厂里三年多了,麻烦了大家。厂里的工人、干部都很好,我们会想念你们的。和全家坐汽车离开南昌赴鹰潭。
2月20日上午十一时,和全家登上福州开往北京的四十六次特快列车。
二、复出之前
2月22日回到北京。被安置在北京海淀区花园村一处院子居住。晚,见来看望的汪东兴。
3月9日毛泽东审阅周恩来本日报送的*中央《关于恢复*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稿,批示:“同意。”周恩来在报告中说:“关于恢复*同志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问题,政治局会议几次讨论过,并在主席处开会时报告过。*同志已回北京。为在全国树立这样一位高级标兵,政治局认为需要中央作出一个决定,一直发到县团级党委。”《决定》稿说:“一九七二年八月十四日,在*同志写给主席的一封信上,毛主席作了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认真讨论了毛主席的批示和*同志的问题。遵照批示精神,中央决定:恢复*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恢复他的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由国务院分配他担任适当的工作。”此件次日发出。
3月13日致信汪东兴:“遵示详细看了《我的自述》的摘要,觉得不用再有什么增加或减少的段落。在几段的文字上,改动了一些语句,大体上是和我原来写的东西符合的。这些改动如不妥当,即照摘要的原文,我也觉得是可以的,不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现将两件退回,请中央审定。”此前,汪东兴根据周恩来批示,将中央关于*复职的决定稿及两个附件(附件一为*1972年8月3日给毛泽东的信。附件二为*1968年6、7月写的《我的自述》(摘录)。)送*本人阅提意见。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2)
3月28日晚十时,应约赴玉泉山同周恩来、李先念、江青谈话。第二天,周恩来就*的情况写信告诉毛泽东:“他的精神、身体都好。二十九、三十两日下午和晚上,等候主席通知至主席处开政治局会,到时当约小平同志同来见主席。”
3月29日下午三时,和周恩来到毛泽东处谈话。同毛泽东见面握手时,毛泽东说:“努力工作,保护身体。”毛泽东问起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回答说:“等待。”这是两人分别六年后的第一次会面。晚九时,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决定:*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并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参加外事活动;有关重要政策问题,*列席政治局会议参加讨论。三十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报告政治局会议所议上述事项,毛泽东批示同意。*正式恢复国务院副总理工作。
4月1日下午,周恩来召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负责人开会,宣布中央政治局决定,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又说:今天这个会是毛主席催促要开的,再不传达就失职了。墨西哥总统来访,小平同志参加接待。
4月9日下午五时,和卓琳到玉泉山看望周恩来、邓颖超。
三、公开亮相
4月12日晚,出席周恩来为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视察柬埔寨解放区后回到北京举行的盛大宴会。这是自“*”被打倒后,他首次在公开场合同中外人士见面。
4月15日和李先念等到机场,为廖承志为团长的中日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送行。五月十八日,和李先念等到机场,迎接代表团回到北京。
4月19日—22日参加接待来访的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和夫人。二十日上午,陪同参观北京郊区红星中朝友好人民公社。二十二日晚,出席中国和墨西哥两国政府贸易协定签字仪式。
5月20日—31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筹备召开党的十大、批林整风运动和一九七三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二十日晚,周恩来在讲话中强调:今年三月党中央关于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文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件,对此,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满意的。
5月25日在国家机关组第二分组讨论关于修改党章和党的十大代表产生的决定草案时发言,批判*提出的“最高”、“最活”、“顶峰”等割裂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关系的言论。
6月20日—27日参加接待来访的马里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特拉奥雷上校。二十二日上午,陪同游览八达岭长城。二十三日晚,陪同观看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二十四日晚,出席中国和马里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签字仪式。二十五日,陪同特拉奥雷在大寨参观并与大队干部座谈。二十六日上午,陪同参观上海工业展览馆。
7月17日下午,会见来访的尼泊尔公主肖芭·沙希和驸马莫汉·巴哈杜尔·沙希。在谈话中说:中国这样大,但也可以说不大。大,是说我们的地方大,人口多;不大,就是很不发达。在对方称赞中国已经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得很快时说:有一点成绩,但还要当好多年的发展中国家,七亿多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不容易,人家有点怕我们,其实,用不着怕。我国有一百多年被侵略的历史,被那些称霸的帝国主义国家欺负,我们知道被欺负、被奴役、被压迫的味道。称霸这个事情干不得,凡是称霸的最后总是要倒的。我们的原子弹只有几个,经济上不发达。问题是发达起来以后称不称霸。毛主席教导我们全国人民永远不称霸,子子孙孙如此。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3)
7月31日晚,出席国防部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四十六周年举行的招待会。
8月13日下午,会见泰国羽毛球协会主席春蓬·洛哈差拉为团长的泰国羽毛球代表团。在介绍中国永不侵略别国、永不称霸的原则立场说:我们永远不要去侵略人家,从我们的信念、从我们自己的历史经验,我们相信一条,凡是侵略人家的人,最后总是要倒霉的。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帝国主义踩在脚下,一直到一九四九年才翻身。这一百多年教育了我们自己。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友好相处,这是我们世世代代都要进行下去的。我们要拿这样的原则来教育我们的娃娃。我们要用和平共处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国际关系,把“不称霸”作为我们的国策。我们相信同世界各国,特别是我们的邻国,一定能够友好相处。希望所有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发展起来,不发展起来是要受欺侮的。在对方说要向泰国介绍中国时说:你不要忘记我们的缺点还很多,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与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过人民是团结努力的,这点我们是有信心的。就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大体上还要再作五十年的努力看能不能发展起来。
8月23日*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党政军机关负责人协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会议。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在讲到*十大主席团增加一些老同志时说:*同志说过,有的老同志身体不好,可以做顾问。毛主席对小平同志的意见很重视,提出组织一个顾问委员会,他当主席。主席跟我讲,我说不行。他又跟政治局的同志讲,大家也都不同意。主席说,你们大家都不赞成,我只好鞠躬尽瘁。
8月24日—28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代表*中央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当选为中央委员。
四、判断世情
8月25日晚,出席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开幕式。来自亚非拉八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比赛。
8月27日上午,会见*也门共和国新闻代表团。在介绍国内情况时说:第一条是人口很多;第二条是地方很大;第三条是经济还很落后,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第四条我们还是第三世界的朋友;第五条,作为地广人多的国家,我们对世界应当有自己的贡献,但我们自己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的国家,贡献还很小,不相称。在谈到当时正在举行的美苏会谈是否会带来国际和缓局面时说:我们不相信有什么和缓。有时候在形式上看起来有所和缓,实际上是在准备新的、更激烈的争夺。只要这两个超级大国是帝国主义,而且是超级的帝国主义,这种形势就变不了。
8月28日上午,会见尼日利亚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谈到中国国情时说:我国同尼日利亚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经过二十四年的努力,有一点成绩。但工业现代化水平、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比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恐怕要差二十年左右,相当于西方世界五十年代的水平。要使我国成为一个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几十年时间。在谈到国际形势时指出:我们不相信武器现代化就能战胜一切。但准备是很重要的,有备无患。不称霸,这是我们立国的原则。我们中国现在说不上是超级大国,就是将来发展起来了,按照毛主席教导也永远不称霸。我们的愿望是,我们第三世界国家都发达起来,很好地团结起来,向帝国主义和新老殖*义斗争。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4)
8月29日下午,出席*十大主席团会议,讨论十大新闻公报稿。
8月30日出席*十届一中全会。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9月2日上午,会见委内瑞拉记者圣地亚哥·巴莱罗、胡利奥·纳瓦罗·马尔索。在回答对方提出的什么是真正的*主义的问题时指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是不是坚定地相信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和一切劳动人民;在于它在国内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坚持彻底地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并且不断地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前进;在于它在国际政策上是不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即要坚持和援助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而不要去控制人家,剥削人家,把别的国家和人民看作是低人一等,自己当老子,别人都是儿子。不要到处去扩张,把军队派到世界各地方去耀武扬威,在别的国家派驻军队,建立军事基地。要看是不是坚持反对新老殖*义,反对霸权主义。当然,还有其他的。符合这样的,就叫真*主义,不符合这样的,就是假*主义、真修正主义。
9月4日晚,会见来访的英国工党议员、前内阁大臣詹金斯和夫人。在谈到中苏关系在最近几年有没有改善可能性时说:我们的条件很简单,就是意识形态的争论不妨碍两国关系正常化。边界问题我们的立场也很简单,就是维持现状,然后解决两边的争议。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完全可以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共处。意识形态的争论就是打笔仗,耍笔杆子,不是动真刀真枪。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来自北方,这个历史很长。苏联把百万大军放到我们的边界上,我们对这个问题并不怕,问题是要保持警惕,要有准备。
9月19日上午,会见奥地利前副总理赫尔曼·维塔尔姆率领的奥地利中国研究会理事会代表团。在对方说西欧一些国家可以对中国提供技术援助和贷款时表示:我们很希望能得到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我们的建设。我们愿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下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贷款这种方式我们一般不采取,建国后,我们只向一家借过款,就是向苏联借过款,效果并不好。我们总的经验是“自力更生,量力而行”。我们建设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国家,这一条道路是最可靠的。有人说什么“输出”,革命是输出不了的。任何一个国家采取什么制度,以什么方式生活,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决定,我们不相信“输出”有什么效果。总之,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9月29日上午,到机场为乔冠华率领的出席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送行。十一月三日下午,到机场迎接出席完二十八届联大回国的中国代表团。晚,出席国务院办公室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举行的招待会,欢迎前来参加国庆活动和观光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并致祝酒词。
10月4日下午,会见坦桑尼亚卫生部长姆维尼率领的坦桑尼亚卫生代表团。在对方提出希望与中国在医疗方面加强合作时说:我国医疗方面有一点成绩,技术方面也有一点好的东西,人民的健康状况一般是好的。但我们国家很大,医生总还是不够。为什么要有赤脚医生呢?就是医生不够的一种表现。中国人多、地方大,特别是偏僻地区、山区的卫生状况也并不是很好。所以,毛主席提出要“下乡上山”。我们要做的事还多得很。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被封建主义束缚二千多年,一百多年来被帝国主义欺侮。我们祖宗遗留下的是一大块地方,几亿人口,还有一点古迹。现代化东西少。过去西方人说我们是有色人种,
Content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1)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2)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3)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4)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5)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6)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7)
第二章 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到科学发展观(1)
第二章 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到科学发展观(2)
第二章 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到科学发展观(3)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1)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2)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3)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4)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5)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6)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7)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8)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9)
第三章 小康目标的提出和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10)
第四章 研究毛泽东建国后诗词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1)
第四章 研究毛泽东建国后诗词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2)
第四章 研究毛泽东建国后诗词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3)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1)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2)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3)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4)
第五章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深刻思考(5)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1)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2)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3)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4)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5)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6)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7)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8)
第六章 陈云经济改革构想的演进及其历史贡献(9)
第七章 如何推进朱德思想生平研究(1)
第七章 如何推进朱德思想生平研究(2)
第八章 毛泽东批准打平型关战役(1)
第八章 毛泽东批准打平型关战役(2)
第九章 毛泽东关注人民海军建设:(1)
第九章 毛泽东关注人民海军建设:(2)
第十章 周恩来1927年如何脱险碣石湾
第十一章 1957:刘少奇调研“群体性事件”(1)
第十一章 1957:刘少奇调研“群体性事件”(2)
第十二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1)
第十二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2)
第十三章 人民共和国就是民主共和国
第十四章 古田风范:从矛盾分歧到团结统一(1)
第十四章 古田风范:从矛盾分歧到团结统一(2)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1)
*在一九七三年
编者按:经*中央批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年谱(1904—1974)》,近日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年谱共150万字,分为上(1904—1946)、中(1947—1956)、下(1957—1974)三册。全书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一代伟人*同志的成长历程;反映了他从新*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奋斗的业绩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他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和始终保持的革命精神与崇高风范。现将年谱中1973年部分内容摘选如下,并加了几个小标题,供读者参阅。
一、告别江西
1月接待江西省委负责人。得知*中央通知他于近期内回北京的消息后表示:不忙,过了春节再走。
2月7日和卓琳离开南昌前往景德镇。
2月8日上午,参观景德镇陶瓷馆。对景德镇市委负责人说:景德镇很有名气,我小学念书时就知道,这回要好好看看。下午,参观雕塑瓷厂。谈话中,对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指示批准恢复一部分传统工艺品生产,表示肯定。
2月9日下午,参观光明瓷厂,询问生产情况和工人的收入及生活情况。
2月11日离开景德镇前,对当地负责人说:景德镇不仅是瓷都,而且世界有名,景德镇的工人是有创造性的,劳动能创造世界。
2月上中旬和全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北京。
2月19日晨,接待来送行的拖拉机修配厂的工人们。向工人们表示感谢,说:我们在厂里三年多了,麻烦了大家。厂里的工人、干部都很好,我们会想念你们的。和全家坐汽车离开南昌赴鹰潭。
2月20日上午十一时,和全家登上福州开往北京的四十六次特快列车。
二、复出之前
2月22日回到北京。被安置在北京海淀区花园村一处院子居住。晚,见来看望的汪东兴。
3月9日毛泽东审阅周恩来本日报送的*中央《关于恢复*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稿,批示:“同意。”周恩来在报告中说:“关于恢复*同志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问题,政治局会议几次讨论过,并在主席处开会时报告过。*同志已回北京。为在全国树立这样一位高级标兵,政治局认为需要中央作出一个决定,一直发到县团级党委。”《决定》稿说:“一九七二年八月十四日,在*同志写给主席的一封信上,毛主席作了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认真讨论了毛主席的批示和*同志的问题。遵照批示精神,中央决定:恢复*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恢复他的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由国务院分配他担任适当的工作。”此件次日发出。
3月13日致信汪东兴:“遵示详细看了《我的自述》的摘要,觉得不用再有什么增加或减少的段落。在几段的文字上,改动了一些语句,大体上是和我原来写的东西符合的。这些改动如不妥当,即照摘要的原文,我也觉得是可以的,不会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现将两件退回,请中央审定。”此前,汪东兴根据周恩来批示,将中央关于*复职的决定稿及两个附件(附件一为*1972年8月3日给毛泽东的信。附件二为*1968年6、7月写的《我的自述》(摘录)。)送*本人阅提意见。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2)
3月28日晚十时,应约赴玉泉山同周恩来、李先念、江青谈话。第二天,周恩来就*的情况写信告诉毛泽东:“他的精神、身体都好。二十九、三十两日下午和晚上,等候主席通知至主席处开政治局会,到时当约小平同志同来见主席。”
3月29日下午三时,和周恩来到毛泽东处谈话。同毛泽东见面握手时,毛泽东说:“努力工作,保护身体。”毛泽东问起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回答说:“等待。”这是两人分别六年后的第一次会面。晚九时,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决定:*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并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参加外事活动;有关重要政策问题,*列席政治局会议参加讨论。三十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报告政治局会议所议上述事项,毛泽东批示同意。*正式恢复国务院副总理工作。
4月1日下午,周恩来召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负责人开会,宣布中央政治局决定,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又说:今天这个会是毛主席催促要开的,再不传达就失职了。墨西哥总统来访,小平同志参加接待。
4月9日下午五时,和卓琳到玉泉山看望周恩来、邓颖超。
三、公开亮相
4月12日晚,出席周恩来为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视察柬埔寨解放区后回到北京举行的盛大宴会。这是自“*”被打倒后,他首次在公开场合同中外人士见面。
4月15日和李先念等到机场,为廖承志为团长的中日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送行。五月十八日,和李先念等到机场,迎接代表团回到北京。
4月19日—22日参加接待来访的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和夫人。二十日上午,陪同参观北京郊区红星中朝友好人民公社。二十二日晚,出席中国和墨西哥两国政府贸易协定签字仪式。
5月20日—31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筹备召开党的十大、批林整风运动和一九七三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二十日晚,周恩来在讲话中强调:今年三月党中央关于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文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件,对此,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满意的。
5月25日在国家机关组第二分组讨论关于修改党章和党的十大代表产生的决定草案时发言,批判*提出的“最高”、“最活”、“顶峰”等割裂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关系的言论。
6月20日—27日参加接待来访的马里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特拉奥雷上校。二十二日上午,陪同游览八达岭长城。二十三日晚,陪同观看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二十四日晚,出席中国和马里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签字仪式。二十五日,陪同特拉奥雷在大寨参观并与大队干部座谈。二十六日上午,陪同参观上海工业展览馆。
7月17日下午,会见来访的尼泊尔公主肖芭·沙希和驸马莫汉·巴哈杜尔·沙希。在谈话中说:中国这样大,但也可以说不大。大,是说我们的地方大,人口多;不大,就是很不发达。在对方称赞中国已经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得很快时说:有一点成绩,但还要当好多年的发展中国家,七亿多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不容易,人家有点怕我们,其实,用不着怕。我国有一百多年被侵略的历史,被那些称霸的帝国主义国家欺负,我们知道被欺负、被奴役、被压迫的味道。称霸这个事情干不得,凡是称霸的最后总是要倒的。我们的原子弹只有几个,经济上不发达。问题是发达起来以后称不称霸。毛主席教导我们全国人民永远不称霸,子子孙孙如此。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3)
7月31日晚,出席国防部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四十六周年举行的招待会。
8月13日下午,会见泰国羽毛球协会主席春蓬·洛哈差拉为团长的泰国羽毛球代表团。在介绍中国永不侵略别国、永不称霸的原则立场说:我们永远不要去侵略人家,从我们的信念、从我们自己的历史经验,我们相信一条,凡是侵略人家的人,最后总是要倒霉的。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帝国主义踩在脚下,一直到一九四九年才翻身。这一百多年教育了我们自己。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友好相处,这是我们世世代代都要进行下去的。我们要拿这样的原则来教育我们的娃娃。我们要用和平共处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国际关系,把“不称霸”作为我们的国策。我们相信同世界各国,特别是我们的邻国,一定能够友好相处。希望所有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发展起来,不发展起来是要受欺侮的。在对方说要向泰国介绍中国时说:你不要忘记我们的缺点还很多,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与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过人民是团结努力的,这点我们是有信心的。就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大体上还要再作五十年的努力看能不能发展起来。
8月23日*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党政军机关负责人协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会议。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在讲到*十大主席团增加一些老同志时说:*同志说过,有的老同志身体不好,可以做顾问。毛主席对小平同志的意见很重视,提出组织一个顾问委员会,他当主席。主席跟我讲,我说不行。他又跟政治局的同志讲,大家也都不同意。主席说,你们大家都不赞成,我只好鞠躬尽瘁。
8月24日—28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代表*中央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当选为中央委员。
四、判断世情
8月25日晚,出席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开幕式。来自亚非拉八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比赛。
8月27日上午,会见*也门共和国新闻代表团。在介绍国内情况时说:第一条是人口很多;第二条是地方很大;第三条是经济还很落后,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第四条我们还是第三世界的朋友;第五条,作为地广人多的国家,我们对世界应当有自己的贡献,但我们自己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的国家,贡献还很小,不相称。在谈到当时正在举行的美苏会谈是否会带来国际和缓局面时说:我们不相信有什么和缓。有时候在形式上看起来有所和缓,实际上是在准备新的、更激烈的争夺。只要这两个超级大国是帝国主义,而且是超级的帝国主义,这种形势就变不了。
8月28日上午,会见尼日利亚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谈到中国国情时说:我国同尼日利亚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经过二十四年的努力,有一点成绩。但工业现代化水平、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比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恐怕要差二十年左右,相当于西方世界五十年代的水平。要使我国成为一个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几十年时间。在谈到国际形势时指出:我们不相信武器现代化就能战胜一切。但准备是很重要的,有备无患。不称霸,这是我们立国的原则。我们中国现在说不上是超级大国,就是将来发展起来了,按照毛主席教导也永远不称霸。我们的愿望是,我们第三世界国家都发达起来,很好地团结起来,向帝国主义和新老殖*义斗争。
第一章 复出的步伐(4)
8月29日下午,出席*十大主席团会议,讨论十大新闻公报稿。
8月30日出席*十届一中全会。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9月2日上午,会见委内瑞拉记者圣地亚哥·巴莱罗、胡利奥·纳瓦罗·马尔索。在回答对方提出的什么是真正的*主义的问题时指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是不是坚定地相信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和一切劳动人民;在于它在国内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坚持彻底地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并且不断地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前进;在于它在国际政策上是不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即要坚持和援助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而不要去控制人家,剥削人家,把别的国家和人民看作是低人一等,自己当老子,别人都是儿子。不要到处去扩张,把军队派到世界各地方去耀武扬威,在别的国家派驻军队,建立军事基地。要看是不是坚持反对新老殖*义,反对霸权主义。当然,还有其他的。符合这样的,就叫真*主义,不符合这样的,就是假*主义、真修正主义。
9月4日晚,会见来访的英国工党议员、前内阁大臣詹金斯和夫人。在谈到中苏关系在最近几年有没有改善可能性时说:我们的条件很简单,就是意识形态的争论不妨碍两国关系正常化。边界问题我们的立场也很简单,就是维持现状,然后解决两边的争议。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完全可以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共处。意识形态的争论就是打笔仗,耍笔杆子,不是动真刀真枪。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来自北方,这个历史很长。苏联把百万大军放到我们的边界上,我们对这个问题并不怕,问题是要保持警惕,要有准备。
9月19日上午,会见奥地利前副总理赫尔曼·维塔尔姆率领的奥地利中国研究会理事会代表团。在对方说西欧一些国家可以对中国提供技术援助和贷款时表示:我们很希望能得到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我们的建设。我们愿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下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贷款这种方式我们一般不采取,建国后,我们只向一家借过款,就是向苏联借过款,效果并不好。我们总的经验是“自力更生,量力而行”。我们建设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国家,这一条道路是最可靠的。有人说什么“输出”,革命是输出不了的。任何一个国家采取什么制度,以什么方式生活,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决定,我们不相信“输出”有什么效果。总之,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9月29日上午,到机场为乔冠华率领的出席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送行。十一月三日下午,到机场迎接出席完二十八届联大回国的中国代表团。晚,出席国务院办公室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举行的招待会,欢迎前来参加国庆活动和观光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并致祝酒词。
10月4日下午,会见坦桑尼亚卫生部长姆维尼率领的坦桑尼亚卫生代表团。在对方提出希望与中国在医疗方面加强合作时说:我国医疗方面有一点成绩,技术方面也有一点好的东西,人民的健康状况一般是好的。但我们国家很大,医生总还是不够。为什么要有赤脚医生呢?就是医生不够的一种表现。中国人多、地方大,特别是偏僻地区、山区的卫生状况也并不是很好。所以,毛主席提出要“下乡上山”。我们要做的事还多得很。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被封建主义束缚二千多年,一百多年来被帝国主义欺侮。我们祖宗遗留下的是一大块地方,几亿人口,还有一点古迹。现代化东西少。过去西方人说我们是有色人种,

党的文献
548.43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