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vc

国色天香

文档

0.8

已售 0
793.46KB

数据标识:D17209543495547663

发布时间:2024/07/14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前言
“面如桃花”息夫人(1)
“面如桃花”息夫人(2)
“沉鱼”西施(1)
“沉鱼”西施(2)
“红颜薄命”戚夫人(1)
“红颜薄命”戚夫人(2)
“红颜薄命”戚夫人(3)
“金屋藏娇”陈阿娇(1)
“金屋藏娇”陈阿娇(2)
大汉皇后卫子夫(1)
大汉皇后卫子夫(2)
“倾国倾城”李妍(1)
“倾国倾城”李妍(2)
“风流佳人”卓文君(1)
“风流佳人”卓文君(2)
“风流佳人”卓文君(3)
“落雁”王昭君(1)
“落雁”王昭君(2)
“落雁”王昭君(3)
“姊妹花”赵飞燕和赵合德(1)
“姊妹花”赵飞燕和赵合德(2)
“姊妹花”赵飞燕和赵合德(3)
“姊妹花”赵飞燕和赵合德(4)
“史学家”班昭(1)
“史学家”班昭(2)
才女蔡文姬(1)
才女蔡文姬(2)
才女蔡文姬(3)
《洛神赋》的原型甄妃(1)
《洛神赋》的原型甄妃(2)
《洛神赋》的原型甄妃(3)
《洛神赋》的原型甄妃(4)
金谷园中梁绿珠(1)
金谷园中梁绿珠(2)
金谷园中梁绿珠(3)
才女、侠女谢道韫(1)
才女、侠女谢道韫(2)
“步步莲花”潘玉儿(1)
“步步莲花”潘玉儿(2)
“步步莲花”潘玉儿(3)
中国“茶花女” 苏小小(1)
中国“茶花女” 苏小小(2)
中国“茶花女” 苏小小(3)
隋朝萧皇后(1)
隋朝萧皇后(2)
隋朝萧皇后(3)
隋朝萧皇后(4)
隋朝萧皇后(5)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1)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2)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3)
“羞花”杨玉环(1)
“羞花”杨玉环(2)
“羞花”杨玉环(3)
“羞花”杨玉环(4)
“梅花三弄”江采苹(1)
“梅花三弄”江采苹(2)
“梅花三弄”江采苹(3)
“梅花三弄”江采苹(4)
“金缕”舞出杜秋娘(1)
“金缕”舞出杜秋娘(2)
“金缕”舞出杜秋娘(3)
“金缕”舞出杜秋娘(4)
风尘侠女红线(1)
风尘侠女红线(2)
风尘侠女红线(3)
风尘侠女红线(4)
“女校书”薛涛(1)
“女校书”薛涛(2)
“女校书”薛涛(3)
“女校书”薛涛(4)
悲情才女鱼玄机(1)
悲情才女鱼玄机(2)
悲情才女鱼玄机(3)
前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爱美是人的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先秦贤哲告子说:“食色,性也。”在屈原的诗赋中,就充满着对美女的向往与追求。虽然后人说他是用来隐喻君子与贤人,但借美女来比喻,则更能说明当时人对美女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历代史籍关于美女的记载不绝于缕,这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美女的故事和传说。如果说,我们历史中少了美女这一章,那中国的文化史不知要逊色多少;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了美女这一话题,那我们的生活不知要乏味多少!正是众多千姿百态的美女,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显得多姿多彩。
怎样才算美女,或许见仁见智,各说不同。古人有“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俗谚,不过,似乎也并非楚王一个人爱细腰,楚人的后裔西汉皇室似也以“瘦”为美,如汉武帝之宠李皇后,汉昭帝之宠赵飞燕,李、赵二人都是舞女出身,所谓“身轻如燕”,他们的祖先刘邦本人所宠爱的戚夫人,也是“瘦美”型。而有胡族血统的李唐皇室,则又似以丰满为美,前如高宗之宠武媚娘,后有玄宗之恋杨贵妃。或许美本来就是有各种类型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归根结底,审美观是一定文化的产物。
既然美与一定文化相关,那它就不仅指自然资质,也与后天的修养相连。故关于美,又有“气质”一说。所谓气质,则谓举手投足之间所体现的一种神态,其中虽含有天赋的成分,但与后天的修养也有关联,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是陶养气质之道。
本书所搜集的故事,只是从千万个美女故事中挑选出来的,犹如沧海一粟,但个个精彩,与其说我们是在写美女,不如说是在写人生,从这些美女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你领略到的决不仅仅是一种美的故事,而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尘世的沧桑。她会为你的生活增色,丰富你的生活。美女,其实是不朽的。
“面如桃花”息夫人(1)
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尽管有人称她为“祸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这个女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
祸起萧墙皆为妫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息夫人目如秋水,面若桃花;丽如芙蓉,雅若蕙兰。她和姐姐都是当时妇孺皆知的大美人。
姐姐嫁给蔡侯做妻,妫嫁给息侯为妇。一年,息夫人从息国回陈国省亲,途经蔡国,进城探望姐姐。蔡侯是一好色之徒,听说息夫人有绝世之貌,早就对她垂涎三尺。获此机会,自然不肯放过。蔡侯对夫人说:“我小姨子来了,哪能不见呢?”夫人同意了蔡侯的要求。
蔡侯迫不及待地邀请息夫人至宫中,命人设宴款待。他亲自作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息夫人果然名不虚传。她举世无双之色,曼妙窈窕之姿让蔡侯如痴如醉。蔡侯起初还能保持主人的礼仪,几杯酒下肚,便飘飘然起来,逐渐露出戏谑的态度,言谈举止变得轻浮起来,竟然拉住息夫人的柔荑不放。息夫人不待盛筵结束,便匆匆离去。
息侯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顿时火冒三丈。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决心找机会报这个辱妻之仇。可是息国力量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息侯整日冥思苦想,自以为想到了一条借刀杀人的妙计。
息侯派遣使者向楚国进贡,并趁机向楚文王献计:“蔡国自恃和齐国友好而不向楚国进贡。如果楚国兴兵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国,蔡侯必念在与息侯是连襟的关系而慨然出兵相助。到时息国与楚国合兵攻打蔡国,必然可以生擒蔡侯。如果俘虏了蔡侯,不怕蔡国不向楚国进贡。”
楚文王大喜,择吉日兴兵直奔息国而来。息侯假装惊慌失措地向蔡国求救,蔡侯果然亲自率领大军来救。蔡军安营未定,楚兵与息兵便像潮水般涌来,蔡侯在黑夜中仓皇突围而出,奔至息城,怎料妹夫息侯却紧闭城门。蔡侯走投无路,最后被楚军俘虏。息侯犒劳了楚军,亲自送楚文王出境。至此,蔡侯才知中了息侯借刀杀人之计,心中恼恨不已。
风吹雨打桃花落楚文王回国后,打算把蔡侯给烹了,以祭祀太庙。大臣鬻拳劝说道:“假若杀了蔡侯,诸侯都恐惧,必然联合抵抗,不如把他放回去吧。”经鬻拳再三苦谏,楚文王答应放了蔡侯。
蔡侯回国前,楚文王在迎晖堂大排筵席,为他饯行。席中有个弹筝的女子,仪容秀丽。
楚王指着女子对蔡侯说:“这个女子色艺俱佳,就让她代我向你敬一杯酒吧。”看蔡侯一饮而尽,楚文王笑问:“你一生见过这等绝色美人吗?”
一想起息侯导楚败蔡之仇,蔡侯就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息侯碎尸万段。听完楚文王的问话,蔡侯说:“天下女色,没有人比得上息夫人,那才是天仙啊!”楚文王问:“她到底有多美呢?”
“面如桃花”息夫人(2)
蔡侯说:“息夫人的美,天下无双。目如秋水,脸似桃花;荷粉露垂,杏花含烟;长短适中,举动生态;国色天香,无与伦比。”蔡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息夫人的容貌着实夸耀了一番。
楚文王听得如痴如醉。
蔡侯一见楚文王动了心,知道自己报复息侯的计划就要实现了,更加起劲地煽风点火:“以大王之威,就是周天子也要让您三分,何况屋檐下的一个妇人?”听说息夫人拥有绝世之貌,楚文王便借巡视各方的名义来到了息国。已臣服于楚国的息侯自然是设宴款待,尽力奉承。席间息侯执杯上前,请楚文王畅饮。楚文王接杯在手,心里却想着如何才能见上息夫人一面,便微笑着说:“上次寡人兴兵攻蔡,全是为了雪你夫人受辱之耻。今天寡人来到贵地,你夫人也该敬我一杯酒呀!”
息侯明知此举并不得体,但惧怕楚国的雄威,不敢违抗。无奈只好请出夫人。一会儿,楚文王就听到环佩叮当,只见一个天姿国色的小妇人迈着莲花小步,分花扶柳而来,其姿色果然天上稀有,人间罕见。
文王一下子看呆了,就连息夫人施礼也忘记还了。
息夫人手拿玉杯,满斟后给文王敬酒。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海棠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楚文王心旌摇曳,想趁接杯之机,摸一摸美人的柔荑。哪知息夫人言谈举止,十分得体,楚文王刚要伸手来接,息夫人早把酒杯转递给侍女,由侍女奉上。敬完酒后,她只是盈盈一拜,袅袅婷婷地转身而去,把楚文王惊羡得呆若木鸡。楚文王回到下榻的地方,神情恍惚,魂不守舍,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一夜之间相思得人比黄花瘦。
第二天,楚文王以设酒答谢为名请息侯赴宴,在酒至半酣之际将息侯绑了,自己亲自带领士兵来到息宫抢夺息夫人。
息夫人闻变大惊,长叹一声:“引狼入室,自取其辱!”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息夫人仓皇奔入后苑准备投井自杀,却被楚文王手下大将斗丹抢前一步,拦住了去路。斗丹劝她:“夫人不想保全息侯的性命了吗?”此话一出,息夫人踉踉跄跄后退了几步,泪流满面,一动不动地瘫坐在地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抉择,为保住丈夫的性命,息夫人决定忍辱偷生。
费尽心机的楚文王得到了魂牵梦萦的息夫人,自然是满心欢喜,楚文王为了取悦息夫人,当着众将领的面许诺不杀息侯,并在军营立妫氏为夫人。
人面桃花相映红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三年的时光过去了。息夫人在楚宫中备受宠爱,并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取名熊艰,次子取名熊恽(也就是后来的楚成王)。可息夫人在楚宫三年,从不主动与楚文王说话。
楚文王非常不解,奇怪地问道:“你在楚宫已有三年了,还为我生下了两个儿子,为何对我难开一言?”
息夫人泪流满面地答道:“我本是一个刚烈女子,却侍候了两位夫君。即使不死,又有何面目同别人讲话?这一切的痛苦都是蔡侯给我带来的!我恨自己无能,不能报仇雪恨!”
由于触到了内心深处的痛,桃花夫人泣不成声。楚文王听了息夫人哀婉欲绝的话语,看着她悲戚的样子,不免顿生怜香惜玉之情。为了博得她的欢心,便说:“夫人不必担心,寡人一定为你报仇!”
“楚人重然诺”,楚文王果真派兵打败了蔡国,并下令将蔡侯终生囚禁于楚国。九年后蔡侯客死楚国。
息侯被捉后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虽然息夫人在楚王宫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身在楚营心在息”,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自己的丈夫。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与夫君重聚。
秋风送爽,桂子飘香。楚文王兴高采烈地出城打猎,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息夫人趁此机会,悄悄地跑到城门私会自己的丈夫。两人见面,恍如隔世。看着满脸沧桑,衣衫破旧的丈夫,息夫人泣不成声,紧紧抱着丈夫说:“妾在楚宫,忍辱偷生,当初就是为了保全君侯性命,后来则是为了想见君侯一面。”
此时的息侯已是肝肠寸断。他悲伤地说道:“苍天见怜我们能有重聚之日。我甘心担任守城小吏,还不是等待和你重逢的机会吗?”
息夫人认为与其痛苦地偷生苟活,不如悲壮地一了百了。她秋水般的双眸深情地看着息侯说:“如今妾愿已了,还不再苟活于世,我们来世再续前缘吧。”说罢,奋力朝城墙撞去。息侯阻拦不及,眼看自己的妻子香消玉殒,悲痛不已。为报答息夫人的深情,也撞死在城下。楚文王打猎回来,听说后黯然神伤。有感于二人的真情,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息夫人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
后人在他们溅血之处遍植桃花,并建桃花洞和桃花夫人庙纪念他们。楚人便以息夫人为桃花夫人,立祠以祀,后来又拜她为主宰桃花的女神。后世的文人墨客、才子雅士写了大量的诗词来纪念这位女子。其中著名的诗篇要数王维?《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一位美丽柔弱的女子,致使三国兵祸相接,于是也有很多文人墨客将息夫人说成红颜祸水。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她哪里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周小林)
“沉鱼”西施(1)
西施是美的化身、美女的代名词。关于西施的美,引发了两则典故: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另一则是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也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这一成语。
入选吴宫 宠逾众妃战国末年,群雄逐鹿,战火四起。
失败的越国不得不臣服于吴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在吴国过了十年的奴隶生活。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一心要报仇雪恨。他一方面训练军队、发展农业,一方面寻找可乘之机。夫差虽胸怀大志,可贪恋美色,勾践于是派人在全国大肆搜罗美女,准备送给夫差。
令人炫目的美丽把西施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一位单纯的浣纱女被卷入两国的恩怨,真是应了“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诗句。苎萝村中出美女。村中其他少女虽不如西施出色,却也都是秀丽绝伦。西施的好友郑旦也是清丽无比,与西施的娇艳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两人都被勾践派往民间寻觅美女的范蠡选中。
勾践请人教两位佳人歌舞、步履、礼仪等。三年后,两位美女举手投足,均显出迷人的体态美。
夫差要在苏州建一个高台用于赏军取乐。勾践闻讯后派人从深山采伐了两百株大树,带上精心装扮过的西施、郑旦,令范蠡送往吴国。好色的夫差一见两位绝色美人,万分欢喜,对“妹喜、妲己误国”之类的劝谏充耳不闻,立刻将两位美女纳入后宫,并对她们宠幸有加。
聪明伶俐,而且颇具爱国情怀的西施,从未忘记自己来到吴国的使命。郑旦不久香消玉殒,她清醒地明白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夫差命令王孙雄在灵岩山为西施建了馆娃宫,又修了响屉廊(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鞋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叫响屉廊)。夫差还命人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以及养鱼的鱼城、养鸭的鸭城、养鸡的鸡陂和造酒的酒城。
春天百花怒放,夫差携西施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并亲手给西施摘花。夏天酷暑炎热,夫差带西施在南湾避暑。秋天秋高气爽,夫差陪西施登山望远。冬天白雪纷飞,夫差和西施踏雪寻梅。
伯?菏俏夤?的大夫,深得夫差宠信。但他为人奸诈,并且贪婪好色。越国利用他的弱点,经常给他送些珠宝、美女。他因此也经常和西施在夫差面前说越国的好话,慢慢地夫差也就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
自古红颜多薄命夫差自得了西施后,一年四季享乐游玩,不理政事。劝谏的朝中大臣都被训斥驱逐,大家渐渐也就噤若寒蝉。老臣伍子胥,见夫差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谏劝阻,但夫差依旧不理。伍子胥知道夫差如此势必取祸,慨叹后称病不再上朝。后人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焊涸稹!逼牍?与吴国交恶,夫差一心要攻打齐国,但伍子胥坚决反对。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褐霉?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夫差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
“沉鱼”西施(2)
至此,西施出使吴国的使命基本完成。
公元前473年夏初,越国伐吴之师在浙水誓师后,从北海出发。按照范蠡事先的谋划,把吴都守兵引出城外,包抄合围。一时间万箭齐发,吴国溃不成军。夫差眼见无力挽回败局,后悔莫及,在吴宫自刎。
关于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让人不禁感叹“自古红颜多薄命”。吴国灭亡以后,越王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于是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马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到湖心的时候把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于是被溺死在湖中。
关于西施的命运,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吴越战争结束后,西施回到越国。当年,范蠡对美丽动人的西施一见倾心。西施同样对范蠡一见钟情。范蠡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他的那份爱国热情所感染,为了自己的爱人她甘愿作出牺牲。范蠡和她约定,吴国灭亡后,自己定要娶她为妻。归国后越王勾践亲自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长期的相处,使范蠡明白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于是他带着西施,乘勾践不备,在夜里乘一叶轻舟,不辞而别,消失在湖光山色之中……
data icon
国色天香
0.8
已售 0
793.46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