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1节:双面法医II(1)
第2节:双面法医II(2)
第3节:双面法医II(3)
第4节:双面法医II(4)
第5节:双面法医II(5)
第6节:双面法医II(6)
第7节:双面法医II(7)
第8节:双面法医II(8)
第9节:双面法医II(9)
第10节:双面法医II(10)
第11节:双面法医II(11)
第12节:双面法医II(12)
第13节:双面法医II(13)
第14节:双面法医II(14)
第15节:双面法医II(15)
第16节:双面法医II(16)
第17节:双面法医II(17)
第18节:双面法医II(18)
第19节:双面法医II(19)
第20节:双面法医II(20)
第21节:双面法医II(21)
第22节:双面法医II(22)
第23节:双面法医II(23)
第24节:双面法医II(24)
第25节:双面法医II(25)
第26节:双面法医II(26)
第27节:双面法医II(27)
第28节:双面法医II(28)
第29节:双面法医II(29)
第30节:双面法医II(30)
第31节:双面法医II(31)
第32节:双面法医II(32)
第33节:双面法医II(33)
第34节:双面法医II(34)
第35节:双面法医II(35)
第36节:双面法医II(36)
第37节:双面法医II(37)
第38节:双面法医II(38)
第39节:双面法医II(39)
第40节:双面法医II(40)
第1节:双面法医II(1)
1
我是德克斯特,德克斯特·摩根。
白天,我是迈阿密警察局的血迹图案分析员,或许是全美国最优秀的血液分析专家之一。晚上,我是这个肮脏城市的清道夫,向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宣判死刑。
如果法律都无法宣判他们有罪,那我是怎么找到他们的?我又怎么确认他们有罪?
这真是个好问题。
一部分要归功于我的养父哈里,他曾经是这个城市最优秀的警察,他教给我一切。哈里看到我身上冥顽不化的杀气,而且清楚的认识到这种杀气永远改变不了,于是他收养了我,把我培养成了一个专门清除杀人犯的杀手。德克斯特是一头追捕凶犯的猛犬,用一张人脸伪装自己,以便追踪那些滥杀无辜、灭绝人性的连环杀手。
他还教会我怎样才能找到这些特殊的游戏伙伴,如何确定他们值不值得我和黑夜行者去拜访他们一趟。他还教我如何逃避法律的制裁,当然只有他这样的警察才能教会我这一点。他帮我建起一个人生的避难所,并且反复告诫我要善于适应环境,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循规蹈矩。
我本来应该变成一个狂野、无恶不作的怪物,沿着这个国家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留下一堆堆腐烂的尸体,到处被警察通缉。可现在我站在了真理、正义和美国方式这一边。尽管我仍然是一个怪物,但我洗心革面,成了"咱们的"怪物,身上穿着百分之百的合成材料的道德外衣,有红、白、蓝三种颜色。
在月亮呼唤得最厉害的夜晚,我会找到那些滥杀无辜、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的家伙,将他们变成仔细包起来的小碎块,让他们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另一方面要归功于黑夜行者,他隐没在黑暗中,向我发号施令。
每一个超级英雄都有一个劲敌,我也不例外。
多克斯警官就是我的劲敌。
虽然我从未招惹过他,可他盯着我不放,让我和我的黑夜行者无法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可笑的是,我是警察局一位勤奋的血迹图案分析员,而他也在警察局供职,我们居然在同一个大队。仅仅因为我时不时地干点兼职,他就这样对我穷追不舍,这公平吗?
我对多克斯警官的了解远远超出了工作上的关系,甚至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之外。我想方设法地了解他的一切,原因很简单:他从来都不喜欢我,尽管我魅力超群,人缘也不错。但多克斯警官觉得我在演戏,一切都是在做假。我极力诚心诚意地对待他,可他根本不领那个情。
第2节:双面法医II(2)
他的态度令我感到好奇,是真正的好奇:什么样的人竟然会不喜欢温文尔雅的德克斯特呢?
我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了答案。
多克斯警官,四十八岁,非洲裔美国人,是我们警察局推举杠铃次数的记录保持者。根据我听到的谣传,他曾经在部队里当过兽医,自从到我们局之后,与好几起枪杀事件有牵连。不过,内务部把这几起事件都定为正当防卫。
更最重要的是,我掌握的第一手信息表明,他燃烧着怒火的眼神后面隐藏着与我那位黑夜行者相同的笑声。虽然那笑声只有铃铛的响声那么大,但我能清清楚楚地听得见。多克斯的内心深处也有着一头猛兽,跟我一样。尽管他心中的猛兽跟黑夜行者,但很相近。如果说我的是老虎,那他的就是豹子。多克斯是一名警察,但也是一个冷酷的杀手。关于这一点,我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深信不疑。
一个有理性思维的人也许会觉得我和他能有一些共同语言,或者可以一起喝杯咖啡,将各自内心深处的猛兽进行一番比较,谈一谈行内话,聊一聊肢解技术。可是不行,多克斯恨不得要了我的命;而我呢,觉得很难同意他的观点。
多克斯以前一直和拉戈塔警探共事,但她突然遭遇了不测,而且死因蹊跷。从那时起,他对我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厌恶了。他确信拉戈塔的死跟我有关。这是完全不真实也是绝对不公平的。我当时只是袖手旁观而已--这能有什么错呢?不错,我确实放走了真正的凶手,可你能怎么着呢?有谁会出卖自己的兄弟呢?何况是在他把活干得那么漂亮的时候。
嗯,我总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多克斯警官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不在乎。眼下限制别人胡思乱想的法律还很少,不过我敢肯定华盛顿有不少人正在这方面下功夫。不管这位好警官怀疑我什么,反正我欢迎他的怀疑。可是如果他决定对我采取行动,我就没法保持沉默了。出轨的德克斯特正飞快地变成发疯的德克斯特。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一切混乱究竟是怎样开始的?
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保持自我罢了。
2
许多个夜晚,黑夜行者都在我耳边叫喊,他非要出去玩一会儿不可。这就像遛狗,你可以暂时不理睬它的吠叫声,不理睬狗爪子扒门的响声,可你最终还是得带它出去遛遛。
拉戈塔探长的葬礼过后不久,我又听到后座上传来的耳语,又该计划一次小小的历险了。
第3节:双面法医II(3)
我已经选好了一位绝妙的玩伴,他名叫麦格雷戈,是一位能说会道的房地产经纪人。这个男人整天乐呵呵的,他喜欢把房子卖给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是那些有小男孩的家庭。麦格雷戈特别喜欢五到七岁的男孩,甚至爱到了送他们上天堂的地步。我确信有五个孩子被他送上了天堂,并且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些。
麦格雷戈像狐狸一样狡猾,像兔子一样谨慎,要不是黑暗侦察员德克斯特实地侦察,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他可能会一直逍遥法外。警察们在这个案件上没有过错。如果谁家有孩子失踪,毕竟很少会有人说:"啊哈!瞧瞧是谁把房子卖给他们的?"
当然,也很少有人像超人德克斯特。我在报上看到了一则关于男孩失踪的报道,四个月后又看到了另一则类似报道。两个男孩年龄相仿,这样的细节总有几分耳熟,总能让一位罗杰斯先生 在我的脑海里窃窃私语:"你好,邻居。"
这触动了我的神经。
大家可以说我这个人缺乏理性,甚至不合逻辑。一方面我对人冷酷无情,另一方面我又莫名其妙地非常在乎孩子。每当我发现有人将孩子当成牺牲品时,都觉得非常不舒服。
于是我把第一则报道与第二则报道做了一个比较,两则报道中都特别提到这两家人刚刚搬进新家。看上去是报纸煽情的手段,但我听到黑暗行者阴冷的笑声,决定再深入调查一下。
这的确比较微妙。德克斯特警探得做番调查,因为这两个案子乍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出事的两个家庭位于不同社区,去不同的教堂,不同的学校,所请的搬家公司也不同。这自然就排除掉了许多可能性。可是黑夜行者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哪怕这些线索细微之极。我找到了其中的联系:这两座房子原先都登记在同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名下。公司位于南迈阿密,规模不大,只有一个经纪人,名叫兰迪·麦格雷戈,是个待人热情、满脸笑容的男子。
我继续调查,麦格雷戈已经离婚,独自住在南迈阿密老刀匠路旁一个不大的混凝土房子里。他还有一条26英尺长的游艇,停泊在离他家不远的马西森·哈莫克小码头旁。这条游艇也可能是将他那些被骗的小傻瓜带到大海上的工具。一旦远离陆地,就不会留下线索,也不用担心目击者。大海是处理那些肮脏的残留物最理想的场所,难怪一直没有人找到那些男孩的尸体。
这一招真是神不知鬼不觉,连我都不免有些佩服。我只是将我那条小船用来钓鱼和兜风,而麦格雷戈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第4节:双面法医II(4)
麦格雷戈立刻变成了我最大的怀疑对象,但是我必须有确凿证据。
我一直尽量避免杀错人,现在更不愿意破例,哪怕对方是房地产经纪人也不行。我突然想到,如果不想犯错,最佳的办法就是去那条游艇看看。
真是天赐良机,第二天下起了大雨,滂沱大雨能够掩盖我的行迹,是我在白天能够得到的最好掩护。我提前下班,离开了迈阿密-戴德城 警察局法医室,驱车抄近路到了老刀匠路。我向左拐进了马西森·哈莫克码头,码头似乎空无一人。
道路左侧有一片小停车场,是给野餐区预留的。右边有一个小湖,湖旁有一个用珊瑚石搭建的旧野餐避雨篷。我泊好车,穿上一件鹅黄色防水外套,穿上这身衣服后再闯进一个恋童癖杀人犯的游艇正是再合适不过了。
3
我一路小跑,跑到了码头上。麦格雷戈的鱼鹰号就停在那里,在一堆垂钓爱好者以及百万富翁们的豪华游艇边上。
鱼鹰号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但是光洁如新。甲板和船栏一尘不染,我努力不留下任何脚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所有游艇上的锁都非常简单。我只用了几秒钟就打开锁,进入船舱。船舱里漂浮着一丝淡淡的松节油的气味,仿佛有人刻意将这里擦洗得特别彻底,任何细菌或气味都无法生存。
船舱里的陈设很简单,但是却有一台电视/录像一体机,还有很多DVD,《蜘蛛侠》、《熊的传说》、《海底总动员》……我不知道麦格雷戈究竟将多少孩子扔进大海里去寻找尼莫了。我心里燃烧起愤怒的小火苗,开始着手寻找证据,厨房的抽屉里装着糖果、塑料玩偶,另一个抽屉里塞满了一卷卷的塑胶带。
塑胶带是个神奇的小玩意,许多关键时刻它都能派上用场,可我仍然觉得抽屉里的塑胶带实在是太多了,除非为了某个特殊目的需要大量使用。比方说某个需要多名小男孩参与的科研项目?
这只是一种感觉。
麦格雷戈的嫌疑在几何数级的增大。
黑夜行者急不可待地舔了一下他那蜥蜴般干燥的舌头,蠢蠢欲动。
我顺着梯子下到了船舱的前半部,地方不大,里面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只有一张薄薄的泡沫橡胶垫,摆放在一个垫高的架子上。我按了一下床垫,它嘎吱响了一下,原来只是外面套了层橡胶而已。我把床垫卷起来,推到一旁。架子的四角各有一个带环的螺栓固定着。我将床垫下的舱口盖拉了起来。
第5节:双面法医II(5)
这里有一些东西是乐曲中的不协调音。
游艇上的链条下藏着一些手铐,这在我看来就离海上的生活有点远了,也许麦格雷戈用手铐来对付那些不听话的鱼。
链条和手铐下面还有五只锚。一条准备周游世界的游艇才会配那么多锚。这些船锚能派上什么用场呢?如果麦格雷戈将这艘小艇驶到深海,而且船上还有一具幼小的尸体需要干净彻底地处理掉,那么回航时床铺下就会只剩下四只船锚。
我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小证据,但这些都可以被解释为巧合。我需要一件毋庸置疑的证据,一件完全能符合哈里准则的证据,我在床铺右边的一个抽屉里找到了它。
床头有三个小抽屉,最下面的抽屉底部似乎比另外两个短了几英寸,这立刻引起了我的怀疑。
我将这个抽屉全部拉了出来,果然抽屉顶头有一个小暗格。
里面放着令我震惊的证据,有股寒气顺着我的脊柱慢慢往上爬,吹干了洒落在我那蜥蜴大脑地面上的树叶。
照片上一共有五个男孩,他们赤裸着身体,被摆成各种姿势。这些照片解释了塑胶带的用途,其中一张照片上的男孩全身裹满了塑胶带,仿如银灰色的茧。
麦格雷戈本人也有出镜,真是奇怪的癖好。
他赤身裸体地站在被塑胶带紧紧捆绑起来的男孩旁,皮肤白皙,肌肉松垮,头上戴了一个黑色风兜,简直像是炫耀战利品的恐怖分子。
麦格雷戈罪证确凿,他现在已经是黑夜行者票据交换所抽彩幸运大奖的得主,他是黑夜行者下一个临幸的幸运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拍照片的人是谁?
这些照片拍摄的角度各不相同,不可能是自动拍摄。我又将这些照片快速翻看了一遍,终于逮住了狐狸尾巴:两张俯拍的照片中有尖尖的鞋尖部分,像是红色的牛仔靴。
麦格雷戈有帮凶!这一切不是他一个人干的,另外那个人即使没有参与,至少也目睹了这一切,并且拍了照片。
我承认我对半常规重伤罪领域略知一二,而且颇有天份,我也有一些纪念品--留有一小滴血的载玻片。那一小盒载玻片是我每一次历险的见证。
可如果还有另一个人在场,目睹这一切并且拍照,这就太下流了,而且变态。我迫切地想结识一下麦格雷戈的五脏六腑,并且将他纳入我的收藏。黑夜行者咯咯笑了起来,他召唤着我一起去探险,然后还有特别嘉奖--找到那位穿牛仔靴的朋友,尽快让他步麦格雷戈的后尘。
第6节:双面法医II(6)
我挑选了几张比较清楚的照片,这些照片完全可以算做铁证。我将其他照片放回暗格中,并且整理好一切,然后离开。
4
对于一个连环杀手来说,墨守成规是致命伤。如果你是一个恋童癖杀人狂,并且已经引起了复仇者德克斯特的注意的话,更是如此。大概从来没有人给过麦格雷戈这种忠告,所以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他像往常一样,下午六点半从后门离开办公室,把那辆大型福特SUV(运动型多功能车)驶进了车流中,我尾随着他到家。
麦格雷戈的家位于西南80街上,房子不大,混凝土板块结构。房子另一边有一道又高又密的树篱,刚好挡住邻居们的视线,让他们无法看到院子里发生的一切。
我侦察了一番,制订好计划,就回家了。我已经向麦格雷戈张开大网,只等时机一到,就拉网了。这种想法令我血液加速,我内心深处的那位同伴也在期待,兴奋得不停地战栗。我在公寓里来回踱步,一面急不可待地想立刻动手,一面又冷静地等待着。黑夜行者迫不及待地要获得控制权,由他来驱使这个身体。我可以感觉到欲望在我身上翻腾,留给我一种严阵以待的高潮。
月亮升上了天中,银色之光祛除了白日的热气,迈阿密夜晚夹杂着凋零玫瑰芬芳的气息吹拂着我的皮肤,也让黑夜行者更加活跃。
是时候了。
我们一起出了门,走进明亮的夜幕中。一眨眼的工夫我就赶到了那里,置身在麦格雷戈家树篱投下的阴影中,监视着,等待着,聆听着盘绕在我手腕上的警告声,它在悄声告诫我要"耐心"。
我戴上白绸面罩,准备开始。
我不紧不慢地从树篱的阴影中悄悄走了出来,将一个儿童塑料钢琴放在窗户下的唐菖蒲丛中。这种玩具钢琴红蓝相间,颜色鲜艳,它会反复播放几首歌曲直到电池耗尽:首先播放的是《铃儿响叮当》,然后是《老麦克唐纳》、《伦敦桥》。我将它打开,然后重新退回到树篱的阴影中。
乐曲反复播放,这足以把任何人逼疯,但对麦格雷戈这样的人可能格外见效,因为他的心中只想着孩子。《伦敦桥》刚刚播放到第三遍时,他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瞠目结舌、惊恐万分。他疯了似的扒拉着树篱,终于找到了发出响声的东西--它现在又唱起了《铃儿响叮当》。
他走过去,微微弯腰去拿那架小塑料钢琴。我甚至都没有等他来得及感到惊讶,就用一个索套紧紧套住了他的脖子。这种渔线经过测试,能经得住50磅的重量。他直起腰想抵抗一下,但我拉紧了索套,他只好改变主意。
第7节:双面法医II(7)
"老实点,"
Content
第1节:双面法医II(1)
第2节:双面法医II(2)
第3节:双面法医II(3)
第4节:双面法医II(4)
第5节:双面法医II(5)
第6节:双面法医II(6)
第7节:双面法医II(7)
第8节:双面法医II(8)
第9节:双面法医II(9)
第10节:双面法医II(10)
第11节:双面法医II(11)
第12节:双面法医II(12)
第13节:双面法医II(13)
第14节:双面法医II(14)
第15节:双面法医II(15)
第16节:双面法医II(16)
第17节:双面法医II(17)
第18节:双面法医II(18)
第19节:双面法医II(19)
第20节:双面法医II(20)
第21节:双面法医II(21)
第22节:双面法医II(22)
第23节:双面法医II(23)
第24节:双面法医II(24)
第25节:双面法医II(25)
第26节:双面法医II(26)
第27节:双面法医II(27)
第28节:双面法医II(28)
第29节:双面法医II(29)
第30节:双面法医II(30)
第31节:双面法医II(31)
第32节:双面法医II(32)
第33节:双面法医II(33)
第34节:双面法医II(34)
第35节:双面法医II(35)
第36节:双面法医II(36)
第37节:双面法医II(37)
第38节:双面法医II(38)
第39节:双面法医II(39)
第40节:双面法医II(40)
第1节:双面法医II(1)
1
我是德克斯特,德克斯特·摩根。
白天,我是迈阿密警察局的血迹图案分析员,或许是全美国最优秀的血液分析专家之一。晚上,我是这个肮脏城市的清道夫,向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宣判死刑。
如果法律都无法宣判他们有罪,那我是怎么找到他们的?我又怎么确认他们有罪?
这真是个好问题。
一部分要归功于我的养父哈里,他曾经是这个城市最优秀的警察,他教给我一切。哈里看到我身上冥顽不化的杀气,而且清楚的认识到这种杀气永远改变不了,于是他收养了我,把我培养成了一个专门清除杀人犯的杀手。德克斯特是一头追捕凶犯的猛犬,用一张人脸伪装自己,以便追踪那些滥杀无辜、灭绝人性的连环杀手。
他还教会我怎样才能找到这些特殊的游戏伙伴,如何确定他们值不值得我和黑夜行者去拜访他们一趟。他还教我如何逃避法律的制裁,当然只有他这样的警察才能教会我这一点。他帮我建起一个人生的避难所,并且反复告诫我要善于适应环境,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循规蹈矩。
我本来应该变成一个狂野、无恶不作的怪物,沿着这个国家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留下一堆堆腐烂的尸体,到处被警察通缉。可现在我站在了真理、正义和美国方式这一边。尽管我仍然是一个怪物,但我洗心革面,成了"咱们的"怪物,身上穿着百分之百的合成材料的道德外衣,有红、白、蓝三种颜色。
在月亮呼唤得最厉害的夜晚,我会找到那些滥杀无辜、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的家伙,将他们变成仔细包起来的小碎块,让他们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另一方面要归功于黑夜行者,他隐没在黑暗中,向我发号施令。
每一个超级英雄都有一个劲敌,我也不例外。
多克斯警官就是我的劲敌。
虽然我从未招惹过他,可他盯着我不放,让我和我的黑夜行者无法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可笑的是,我是警察局一位勤奋的血迹图案分析员,而他也在警察局供职,我们居然在同一个大队。仅仅因为我时不时地干点兼职,他就这样对我穷追不舍,这公平吗?
我对多克斯警官的了解远远超出了工作上的关系,甚至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之外。我想方设法地了解他的一切,原因很简单:他从来都不喜欢我,尽管我魅力超群,人缘也不错。但多克斯警官觉得我在演戏,一切都是在做假。我极力诚心诚意地对待他,可他根本不领那个情。
第2节:双面法医II(2)
他的态度令我感到好奇,是真正的好奇:什么样的人竟然会不喜欢温文尔雅的德克斯特呢?
我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了答案。
多克斯警官,四十八岁,非洲裔美国人,是我们警察局推举杠铃次数的记录保持者。根据我听到的谣传,他曾经在部队里当过兽医,自从到我们局之后,与好几起枪杀事件有牵连。不过,内务部把这几起事件都定为正当防卫。
更最重要的是,我掌握的第一手信息表明,他燃烧着怒火的眼神后面隐藏着与我那位黑夜行者相同的笑声。虽然那笑声只有铃铛的响声那么大,但我能清清楚楚地听得见。多克斯的内心深处也有着一头猛兽,跟我一样。尽管他心中的猛兽跟黑夜行者,但很相近。如果说我的是老虎,那他的就是豹子。多克斯是一名警察,但也是一个冷酷的杀手。关于这一点,我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深信不疑。
一个有理性思维的人也许会觉得我和他能有一些共同语言,或者可以一起喝杯咖啡,将各自内心深处的猛兽进行一番比较,谈一谈行内话,聊一聊肢解技术。可是不行,多克斯恨不得要了我的命;而我呢,觉得很难同意他的观点。
多克斯以前一直和拉戈塔警探共事,但她突然遭遇了不测,而且死因蹊跷。从那时起,他对我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厌恶了。他确信拉戈塔的死跟我有关。这是完全不真实也是绝对不公平的。我当时只是袖手旁观而已--这能有什么错呢?不错,我确实放走了真正的凶手,可你能怎么着呢?有谁会出卖自己的兄弟呢?何况是在他把活干得那么漂亮的时候。
嗯,我总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多克斯警官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不在乎。眼下限制别人胡思乱想的法律还很少,不过我敢肯定华盛顿有不少人正在这方面下功夫。不管这位好警官怀疑我什么,反正我欢迎他的怀疑。可是如果他决定对我采取行动,我就没法保持沉默了。出轨的德克斯特正飞快地变成发疯的德克斯特。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一切混乱究竟是怎样开始的?
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保持自我罢了。
2
许多个夜晚,黑夜行者都在我耳边叫喊,他非要出去玩一会儿不可。这就像遛狗,你可以暂时不理睬它的吠叫声,不理睬狗爪子扒门的响声,可你最终还是得带它出去遛遛。
拉戈塔探长的葬礼过后不久,我又听到后座上传来的耳语,又该计划一次小小的历险了。
第3节:双面法医II(3)
我已经选好了一位绝妙的玩伴,他名叫麦格雷戈,是一位能说会道的房地产经纪人。这个男人整天乐呵呵的,他喜欢把房子卖给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是那些有小男孩的家庭。麦格雷戈特别喜欢五到七岁的男孩,甚至爱到了送他们上天堂的地步。我确信有五个孩子被他送上了天堂,并且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些。
麦格雷戈像狐狸一样狡猾,像兔子一样谨慎,要不是黑暗侦察员德克斯特实地侦察,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他可能会一直逍遥法外。警察们在这个案件上没有过错。如果谁家有孩子失踪,毕竟很少会有人说:"啊哈!瞧瞧是谁把房子卖给他们的?"
当然,也很少有人像超人德克斯特。我在报上看到了一则关于男孩失踪的报道,四个月后又看到了另一则类似报道。两个男孩年龄相仿,这样的细节总有几分耳熟,总能让一位罗杰斯先生 在我的脑海里窃窃私语:"你好,邻居。"
这触动了我的神经。
大家可以说我这个人缺乏理性,甚至不合逻辑。一方面我对人冷酷无情,另一方面我又莫名其妙地非常在乎孩子。每当我发现有人将孩子当成牺牲品时,都觉得非常不舒服。
于是我把第一则报道与第二则报道做了一个比较,两则报道中都特别提到这两家人刚刚搬进新家。看上去是报纸煽情的手段,但我听到黑暗行者阴冷的笑声,决定再深入调查一下。
这的确比较微妙。德克斯特警探得做番调查,因为这两个案子乍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出事的两个家庭位于不同社区,去不同的教堂,不同的学校,所请的搬家公司也不同。这自然就排除掉了许多可能性。可是黑夜行者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哪怕这些线索细微之极。我找到了其中的联系:这两座房子原先都登记在同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名下。公司位于南迈阿密,规模不大,只有一个经纪人,名叫兰迪·麦格雷戈,是个待人热情、满脸笑容的男子。
我继续调查,麦格雷戈已经离婚,独自住在南迈阿密老刀匠路旁一个不大的混凝土房子里。他还有一条26英尺长的游艇,停泊在离他家不远的马西森·哈莫克小码头旁。这条游艇也可能是将他那些被骗的小傻瓜带到大海上的工具。一旦远离陆地,就不会留下线索,也不用担心目击者。大海是处理那些肮脏的残留物最理想的场所,难怪一直没有人找到那些男孩的尸体。
这一招真是神不知鬼不觉,连我都不免有些佩服。我只是将我那条小船用来钓鱼和兜风,而麦格雷戈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第4节:双面法医II(4)
麦格雷戈立刻变成了我最大的怀疑对象,但是我必须有确凿证据。
我一直尽量避免杀错人,现在更不愿意破例,哪怕对方是房地产经纪人也不行。我突然想到,如果不想犯错,最佳的办法就是去那条游艇看看。
真是天赐良机,第二天下起了大雨,滂沱大雨能够掩盖我的行迹,是我在白天能够得到的最好掩护。我提前下班,离开了迈阿密-戴德城 警察局法医室,驱车抄近路到了老刀匠路。我向左拐进了马西森·哈莫克码头,码头似乎空无一人。
道路左侧有一片小停车场,是给野餐区预留的。右边有一个小湖,湖旁有一个用珊瑚石搭建的旧野餐避雨篷。我泊好车,穿上一件鹅黄色防水外套,穿上这身衣服后再闯进一个恋童癖杀人犯的游艇正是再合适不过了。
3
我一路小跑,跑到了码头上。麦格雷戈的鱼鹰号就停在那里,在一堆垂钓爱好者以及百万富翁们的豪华游艇边上。
鱼鹰号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但是光洁如新。甲板和船栏一尘不染,我努力不留下任何脚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所有游艇上的锁都非常简单。我只用了几秒钟就打开锁,进入船舱。船舱里漂浮着一丝淡淡的松节油的气味,仿佛有人刻意将这里擦洗得特别彻底,任何细菌或气味都无法生存。
船舱里的陈设很简单,但是却有一台电视/录像一体机,还有很多DVD,《蜘蛛侠》、《熊的传说》、《海底总动员》……我不知道麦格雷戈究竟将多少孩子扔进大海里去寻找尼莫了。我心里燃烧起愤怒的小火苗,开始着手寻找证据,厨房的抽屉里装着糖果、塑料玩偶,另一个抽屉里塞满了一卷卷的塑胶带。
塑胶带是个神奇的小玩意,许多关键时刻它都能派上用场,可我仍然觉得抽屉里的塑胶带实在是太多了,除非为了某个特殊目的需要大量使用。比方说某个需要多名小男孩参与的科研项目?
这只是一种感觉。
麦格雷戈的嫌疑在几何数级的增大。
黑夜行者急不可待地舔了一下他那蜥蜴般干燥的舌头,蠢蠢欲动。
我顺着梯子下到了船舱的前半部,地方不大,里面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只有一张薄薄的泡沫橡胶垫,摆放在一个垫高的架子上。我按了一下床垫,它嘎吱响了一下,原来只是外面套了层橡胶而已。我把床垫卷起来,推到一旁。架子的四角各有一个带环的螺栓固定着。我将床垫下的舱口盖拉了起来。
第5节:双面法医II(5)
这里有一些东西是乐曲中的不协调音。
游艇上的链条下藏着一些手铐,这在我看来就离海上的生活有点远了,也许麦格雷戈用手铐来对付那些不听话的鱼。
链条和手铐下面还有五只锚。一条准备周游世界的游艇才会配那么多锚。这些船锚能派上什么用场呢?如果麦格雷戈将这艘小艇驶到深海,而且船上还有一具幼小的尸体需要干净彻底地处理掉,那么回航时床铺下就会只剩下四只船锚。
我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小证据,但这些都可以被解释为巧合。我需要一件毋庸置疑的证据,一件完全能符合哈里准则的证据,我在床铺右边的一个抽屉里找到了它。
床头有三个小抽屉,最下面的抽屉底部似乎比另外两个短了几英寸,这立刻引起了我的怀疑。
我将这个抽屉全部拉了出来,果然抽屉顶头有一个小暗格。
里面放着令我震惊的证据,有股寒气顺着我的脊柱慢慢往上爬,吹干了洒落在我那蜥蜴大脑地面上的树叶。
照片上一共有五个男孩,他们赤裸着身体,被摆成各种姿势。这些照片解释了塑胶带的用途,其中一张照片上的男孩全身裹满了塑胶带,仿如银灰色的茧。
麦格雷戈本人也有出镜,真是奇怪的癖好。
他赤身裸体地站在被塑胶带紧紧捆绑起来的男孩旁,皮肤白皙,肌肉松垮,头上戴了一个黑色风兜,简直像是炫耀战利品的恐怖分子。
麦格雷戈罪证确凿,他现在已经是黑夜行者票据交换所抽彩幸运大奖的得主,他是黑夜行者下一个临幸的幸运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拍照片的人是谁?
这些照片拍摄的角度各不相同,不可能是自动拍摄。我又将这些照片快速翻看了一遍,终于逮住了狐狸尾巴:两张俯拍的照片中有尖尖的鞋尖部分,像是红色的牛仔靴。
麦格雷戈有帮凶!这一切不是他一个人干的,另外那个人即使没有参与,至少也目睹了这一切,并且拍了照片。
我承认我对半常规重伤罪领域略知一二,而且颇有天份,我也有一些纪念品--留有一小滴血的载玻片。那一小盒载玻片是我每一次历险的见证。
可如果还有另一个人在场,目睹这一切并且拍照,这就太下流了,而且变态。我迫切地想结识一下麦格雷戈的五脏六腑,并且将他纳入我的收藏。黑夜行者咯咯笑了起来,他召唤着我一起去探险,然后还有特别嘉奖--找到那位穿牛仔靴的朋友,尽快让他步麦格雷戈的后尘。
第6节:双面法医II(6)
我挑选了几张比较清楚的照片,这些照片完全可以算做铁证。我将其他照片放回暗格中,并且整理好一切,然后离开。
4
对于一个连环杀手来说,墨守成规是致命伤。如果你是一个恋童癖杀人狂,并且已经引起了复仇者德克斯特的注意的话,更是如此。大概从来没有人给过麦格雷戈这种忠告,所以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他像往常一样,下午六点半从后门离开办公室,把那辆大型福特SUV(运动型多功能车)驶进了车流中,我尾随着他到家。
麦格雷戈的家位于西南80街上,房子不大,混凝土板块结构。房子另一边有一道又高又密的树篱,刚好挡住邻居们的视线,让他们无法看到院子里发生的一切。
我侦察了一番,制订好计划,就回家了。我已经向麦格雷戈张开大网,只等时机一到,就拉网了。这种想法令我血液加速,我内心深处的那位同伴也在期待,兴奋得不停地战栗。我在公寓里来回踱步,一面急不可待地想立刻动手,一面又冷静地等待着。黑夜行者迫不及待地要获得控制权,由他来驱使这个身体。我可以感觉到欲望在我身上翻腾,留给我一种严阵以待的高潮。
月亮升上了天中,银色之光祛除了白日的热气,迈阿密夜晚夹杂着凋零玫瑰芬芳的气息吹拂着我的皮肤,也让黑夜行者更加活跃。
是时候了。
我们一起出了门,走进明亮的夜幕中。一眨眼的工夫我就赶到了那里,置身在麦格雷戈家树篱投下的阴影中,监视着,等待着,聆听着盘绕在我手腕上的警告声,它在悄声告诫我要"耐心"。
我戴上白绸面罩,准备开始。
我不紧不慢地从树篱的阴影中悄悄走了出来,将一个儿童塑料钢琴放在窗户下的唐菖蒲丛中。这种玩具钢琴红蓝相间,颜色鲜艳,它会反复播放几首歌曲直到电池耗尽:首先播放的是《铃儿响叮当》,然后是《老麦克唐纳》、《伦敦桥》。我将它打开,然后重新退回到树篱的阴影中。
乐曲反复播放,这足以把任何人逼疯,但对麦格雷戈这样的人可能格外见效,因为他的心中只想着孩子。《伦敦桥》刚刚播放到第三遍时,他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瞠目结舌、惊恐万分。他疯了似的扒拉着树篱,终于找到了发出响声的东西--它现在又唱起了《铃儿响叮当》。
他走过去,微微弯腰去拿那架小塑料钢琴。我甚至都没有等他来得及感到惊讶,就用一个索套紧紧套住了他的脖子。这种渔线经过测试,能经得住50磅的重量。他直起腰想抵抗一下,但我拉紧了索套,他只好改变主意。
第7节:双面法医II(7)
"老实点,"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双面法医II
362.23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