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历史上的金兀术》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金兀术》 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历史上的金兀术》 目录
《历史上的金兀术》 序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说岳全传》(1)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说岳全传》(2)
《历史上的金兀术》 “狼主”与郎君(1)
《历史上的金兀术》 “狼主”与郎?(2)
《历史上的金兀术》 “狼主”与郎君(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1)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2)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4)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1)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2)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4)
《历史上的金兀术》 成为金伐宋的借口(1)
《历史上的金兀术》 成为金伐宋的借口(2)
《历史上的金兀术》 成为金伐宋的借口(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名人金兀术专著。全书分16部分,主要包括宋金“海上之盟”、金军三下中原北宋灭亡、金兀术追宋帝至大海、金兀术血战陕西、金兀术从战到和等。本书简要、全面介绍了宋徽宗、宋高宗、阿骨打、特别是金兀术等一批人物的重要活动,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生动历史画面。其出版对了解宋金时期历史,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偏见和误说,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金兀术》 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景爱
(一)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本书题作《历史上的金兀术》,是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撰写的一本小册子。顾名思义,此书是专门记述金兀术的人物专书,不妨说是为金兀术作传。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名字,为了接近读者,故而采用了金兀术这个名字——尽管这个名字很不确切,下面有关章节还要说明这个问题。
到北京大大小小书店去转一转,就会发现关于人物传记的图书很多,有的是图文并茂,装帧相当华丽,反映出这类图书很畅销。至于人物传记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涵盖中外、古今。有近代、现代的革命领袖和爱国的仁人志士,有古代的皇帝、皇后和贤相、名将,还有当代形形色色的影星、歌星、球星,以及事业有成的科学家、文化名人和实业家。此外,还不乏“人民公敌”蒋介石和“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传记。
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有作为、有名望,或者是影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或者是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道路,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叫做“感动了社会”。人们愿意阅读这类图书是有一定道理的,政府人士可以从中吸取安民治国之策,思考如何治理国家,求得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一般的“草根人士”,则从中学习模仿前人的成功之路,努力奋斗,出人头地,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贡献的名人。我想,这大概就是名人传记畅销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历史上的金兀术历史上的金兀术《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为什么要写金兀术?原因很简单,金兀术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名人,他的活动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历史发展,也影响了后世的人群。金兀术年轻时是一员骁勇的战将,屡立战功,在攻打北宋都城开封(汴京)的战斗中,他表现得十分英勇。最后,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俘虏,沦为金国的阶下囚,受尽了人间的耻辱,坐井观天,老死在五国城。这场历史上的重大变动,被宋朝人称作“靖康之变”。宋朝人耻于徽、钦二帝被俘虏,改换了一个说法,叫做“二帝蒙尘”。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中,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之句,就是指此而言。
在宋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即位以后,金兀术受诏追捕宋高宗,从黄河以南追到长江以南,一直把宋高宗追到大海之中。金兀术不习水战,只好班师北归。不久,金兀术又受命征伐陕西,虽然遇到了张俊的顽强抵抗,几经反复,互有胜负,最后金兀术还是取得了胜利,占领了陕西。在此战争中,金兀术功勋卓著,后来被提拔为右副元帅,封为沈王。
金兀术晚年,长期担任左丞相兼都元帅,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金朝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当时,金熙宗年幼,一切国家大事都由金兀术决定。金兀术在主持朝政期间,也曾对宋用兵,攻打河南、陕西,不过最后还是接受了宋朝的请求,休战和平,以淮河中游和大散关(在陕西)作为金、宋两国的分界线。此事发生在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被后世史家称作“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实现,结束了宋、金长期的战争,对宋对金都是有好处的,用今日流行语来说,可以说是宋、金双赢。“绍兴和议”被采纳,主要是金兀术的意见。对于这一点,南宋人宇文懋昭纂修的《大金国志》指出:“兀术临终,以坚守和好之说。”《大金国志》卷27,《开国功臣》金兀术。中华书局校正本1986年版,第384页。
金兀术不管是出为将、入为相,其活动都直接影响了宋、金的历史发展,其重要地位即在于此。
金兀术属于金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故而宇文懋昭在《大金国志》中,将金兀术列入《开国功臣传》。金兀术死后,谥忠烈,配享金太宗庙廷,就是把金兀术的神主置于金太宗庙中供奉,享受皇帝般的香火。在古代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只有杰出的大功之臣,才能配享皇帝的庙廷。
金兀术不仅受到金朝廷的重视,在民间也很有地位和影响。据记载,金中都的玉虚观(旧址在今北京宣武区)中建有金兀术祠堂,称故太师梁忠烈王祠。金兀术生前做过太师,被封为梁王(属于封爵中的大国),死后谥忠烈,故其祠堂有此称。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八月,道士高守冲为金兀术立碑,碑文由当时的户部主事庞铸所撰。《元一统志》卷1,《大都路》古迹。赵万里校辑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6—47页。可惜的是后来碑毁、文佚,现在已无法了解此碑的具体内容。此碑应属于德政碑,记述金兀术的一生德行。玉虚观是民间宗教组织,在金兀术死去半个世纪以后,仍有人为他建祠堂、立碑,说明金兀术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二)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金兀术在民间的地位和影响,还见于地方民间传说。在中国北方地区,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很多。今据《东北名胜古迹遗闻》、《阿城民间故事集成》,选录若干加以说明。
金兀术善于打仗,他的一生多半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因此,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多半与军事有关。据说,法库县东北五里许有山仙村,村后有山高数十丈,山顶平坦处,有古代战壕遗迹。山下有古井,深丈余。相传金兀术曾在此山屯兵,用古井之水饮马,称作金兀术饮马泉。不过此井有些怪异,人呼兀术井,井水就变苦;人呼皇帝井,井水就变甜。在法库县东南有大子山、小子山,在小子山东有白石条砌筑的营垒。相传金兀术曾在此占山为王,故称兀术街,其南有锁龙沟,是以宋徽宗被囚于此而得名。村北有调兵山,是金兀术调兵聚合之处。呼伦贝尔有古边壕,据考证为辽代所修的边壕;景爱:《关于呼伦贝尔边壕的时代》,《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关于呼伦贝尔边壕的探索》,《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在西布特哈,有金代修的界壕边堡。在民间传说中,它们都是金兀术修筑的长城,用以防御蒙古。《呼伦贝尔志略》、《黑龙江志稿》也采纳了此民间传说。
金兀术虽然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四太子,不过他出为将、入为相,始终是朝廷的重臣。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称金兀术当过皇帝。泰来县塔子城是辽代的泰州,曾出土过辽大安七年建塔题名碑可以为证。景爱:《辽金泰州考》,《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当地民间传说,塔子城为金兀术所建,城中的高大建筑台基,是金兀术登基当皇帝时的金銮殿。故而塔子城被说成是金兀术称帝时的旧都,后来迁都到阿城白城子。在开原县城东北有一漫岗,土色泛黄,称作黄龙岗。当地群众传说,金兀术曾建都于黄龙岗之南,与宋将岳飞大战于此,岳飞提出的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就是指此而言。
把金兀术说成是登基建都的皇帝,自然与史实不符,然而它却反映出金兀术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金朝是以武力取得天下,金兀术勇敢善战,是开国元勋,于是民众对金兀术十分敬重,把他美化成皇帝般的英雄。
在民间传说中,金兀术是关心黎民疾苦的王子。在阿城市永源镇广泛流传一个金兀术求雨的传说,据说有一年大旱,七七四十九天不下雨,新生的庄稼苗都枯萎了。居民没有水喝,干渴难忍。百姓四处求雨,却不见下雨。消息传到皇城之中,有大臣向金兀术启奏,请他代民祈雨。金兀术满口答应,下令搭祈雨台,他登上祈雨台,连连祷告苍天保佑:快下场和风细雨吧。果然很灵,就真的下了一场透雨,保住了五谷秧苗,还使黎民百姓喝上了水。
在北方许多地区还有白花公主的传说。在绥化县努敏河畔,有一座平顶的小山,名叫四方台。山上有城墙和半地穴房屋,应是古代的一座古城。当地人传说,四方台是金兀术妹妹白花公主的点将台,她坐在四方台中,检阅、操练台下的兵马,协助金兀术讨伐宋兵。四方台东南方还有小山,被称作白花公主墓。景爱:《四方台考察散记》,《奋斗》1986年第6期。在吉林市西北,有个地方叫九站,九站有座古城叫白花城。传说白花城为金兀术妹妹白花公主所建,她拥强兵驻守此城。城中有后人所建的白花公主祠庙,画栋雕梁,殿庭宏伟雄壮,并塑有白花公主之像,岁时祭祀,乡人有所祈祷,相当灵验。所谓白花公主的传说,并无什么史实根据。古有爱屋及乌之说,白花公主的传说也是如此。金兀术勇敢善战,人们便推测他的妹妹也一定会练兵打仗,由此便产生了种种白花公主的传说。
故事传说往往是移花接木,将民众想象的故事,依附于某些前代的古迹,借以表达民众的喜怒哀乐。从上所述金兀术和白花公主的传说,不难看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金兀术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传说往往是自发产生的,没有人指使和说教,最能表现民众的思想情愫。因此,金兀术的传说真实地反映了他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
史书记载、民间传说,都可以证明金兀术是历史上的名人。因此,撰写《历史上的金兀术》就很有必要、很有价值了。
《历史上的金兀术》 目录
目录
序——王可宾(1)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景爱()
(一)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二)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一关于《说岳全传》()
(一)作者钱彩与金丰()
(二)《说岳全传》对历史的篡改()
二“狼主”与郎君()
(一)郎是尊称()
(二)金代宗室贵族称郎君()
三宋金“海上之盟”()
(一)马植献计()
(二)宋金使节往来()
(三)粘罕提出六事()
(四)宋、金态度的改变()
四宋朝如何谋取燕京()
(一)对北辽的劝降()
(二)宋军在白沟、范村的失利()
(三)刘延庆的溃败()
(四)金军攻占燕京()
五张觉叛金降宋成为金伐宋的借口()
(一)张觉降宋()
(二)萧幹失败()
(三)张觉被宋斩杀()
六金军一下中原昏君退位()
(一)中原财富的吸引力()
(二)金军找到了伐宋的借口()
(三)童贯逃离太原()
(四)宋军溃败宋徽宗退位()
七金军二下中原北宋灭亡()
(一)割让三镇之争()
(二)金军包围开封城()
(三)金军攻克开封城()
(四)宋钦宗至青城写降表()
(五)金军的掠夺()
八徽钦二帝蒙尘()
(一)被掠的皇族()
(二)二帝从开封到燕京()
(三)徽钦二帝在燕山()
(四)二帝在辽中京和通塞州()
(五)二帝在金上京、韩州()
(六)二帝在五国城()
(七)帝姬的命运()
九刘韦合与张邦昌()
(一)刘韦合是金军欲立的第一个傀儡()
(二)张邦昌被拥立并非己愿()
(三)张邦昌欲死不成()
(四)张邦昌不用皇帝礼仪()
(五)张邦昌的权宜之计()
十金军三下中原宋高宗逃至江南()
(一)宋高宗即位()
(二)李纲被罢()
(三)金军三下中原()
(四)宋高宗逃至扬州()
(五)苗傅、刘正彦政变()
十一金兀术的身世()
(一)金兀术的姓氏()
(二)金兀术是四太子()
(三)金兀术的少年()
十二金兀术登台追宋帝至大海()
(一)由战将到右都监()
(二)金兀术突破长江()
(三)宋将的溃逃()
(四)宋高宗和元祐皇后的颠沛流离()
(五)金兀术与韩世忠的水战()
十三刘豫的傀儡政权()
(一)杜充与折可求()
(二)刘豫降金()
(三)金太宗册立刘豫()
(四)刘豫盗墓()
(五)刘豫的“混一六合”()
(六)废黜刘豫()
十四金兀术血战陕西()
(一)富平之战()
(二)和尚原之战、饶风关之战()
(三)仙人关之战()
十五金兀术从战到和()
(一)宋高宗自贬其号()
(二)宋高宗屈己就和()
(三)金兀术南征()
(四)顺昌府刘锜大捷()
(五)颍昌府岳飞大捷()
十六金兀术的后人()
(一)金兀术之子完颜亨()
(二)关于无字碑的解读()
(三)儿童游戏中所反映的历史原型()
(四)结语()
附:甘肃泾川县完颜氏宗谱图考()
(一)宗谱图为完颜承晖后人所作()
(二)宗谱图来自开封()
后记()
《历史上的金兀术》 序
序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今天居住在我国广大领土内,以汉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称谓。这个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元朝纂修的前代历史,就将辽、宋、金各著专史,同等看待。我们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首任会长陈述先生,称辽宋金这一时代为“后南北朝”。我的老师张博泉先生所著《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一书,称此时为“前中华一体”。
女真人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上的一个成员,今日的满族人就是当年的女真人。况且不仅某些汉族人融有北方民族的血液,如今在甘肃平凉泾川县发现有完颜村,在北京发现有金世宗的后代,在福建、台湾也发现有女真粘割氏的后人。
金兀术(完颜宗弼),他参与了金宋战争的全过程,晚年主持金国朝政,与南宋停战言和,签订了“绍兴和议”。他自然成为金宋时期,对中国最有影响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女真人的杰出人才和金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景爱先生所著的《历史上的金兀术》一书,是第一部有关金兀术的传记。完整地全面地记述了金兀术一生成长的历程和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既记述了他的勇敢善战,他的治军治国,也记述了他纵兵杀掠和战败北归。广搜史实详加梳理,所言皆有根有据实话实说,成败起伏皆无所隐,堪称“实录”新编。读起来既通俗又生动,实为当前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
如何历史地正确地认识金兀术,如何清除某些旧有戏文或鼓词乃至著作中的某些错误观念,读读景爱先生这部《历史上的金兀术》,或许会给你一把拨开这层迷雾的钥匙,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景爱先生是我人学的同窗。他聪明刻苦、勤奋好学、思想开放、治学严谨,一向为我敬佩。今读此作,颇有所感,略书数语,志以为序。
王可宾
2007年7月22日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说岳全传》(1)
一关于《说岳全传》
(一)作者钱彩与金丰
金兀术不仅在古代很有名气,在当代仍有很大的名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知名度不亚于今日的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钱彩的《说岳全传》和刘兰芳讲的《岳飞传》。
钱彩所著的《说岳全传》,可以说是当代销路比较好的历史小说之一。我从北京国家图书馆检索的结果,发现近年许多大大小小的出版社竞相重印此书,大约有60余种不同的版本。重印古代的历史小说,不必支付版税和稿酬,可以大大降低印制的成本,许多出版社大量印制《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也是与此有关。不过《说岳全传》却无法与上述四大名著相比,甚至也不如《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那么,《说岳全传》为什么对当代的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呢?主要原因是此书讲的是宋朝与金朝和战的历史故事,讲的是岳飞的忠君报国和金兀术的带兵打仗,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广大群众而言,是当作信史来读,从中了解宋、金的战争史,其中一些离奇的荒唐的内容,对读者颇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说
Content
《历史上的金兀术》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金兀术》 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历史上的金兀术》 目录
《历史上的金兀术》 序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说岳全传》(1)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说岳全传》(2)
《历史上的金兀术》 “狼主”与郎君(1)
《历史上的金兀术》 “狼主”与郎?(2)
《历史上的金兀术》 “狼主”与郎君(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1)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2)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金“海上之盟”(4)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1)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2)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宋朝如何谋取燕京(4)
《历史上的金兀术》 成为金伐宋的借口(1)
《历史上的金兀术》 成为金伐宋的借口(2)
《历史上的金兀术》 成为金伐宋的借口(3)
《历史上的金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名人金兀术专著。全书分16部分,主要包括宋金“海上之盟”、金军三下中原北宋灭亡、金兀术追宋帝至大海、金兀术血战陕西、金兀术从战到和等。本书简要、全面介绍了宋徽宗、宋高宗、阿骨打、特别是金兀术等一批人物的重要活动,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生动历史画面。其出版对了解宋金时期历史,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偏见和误说,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金兀术》 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景爱
(一)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本书题作《历史上的金兀术》,是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撰写的一本小册子。顾名思义,此书是专门记述金兀术的人物专书,不妨说是为金兀术作传。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名字,为了接近读者,故而采用了金兀术这个名字——尽管这个名字很不确切,下面有关章节还要说明这个问题。
到北京大大小小书店去转一转,就会发现关于人物传记的图书很多,有的是图文并茂,装帧相当华丽,反映出这类图书很畅销。至于人物传记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涵盖中外、古今。有近代、现代的革命领袖和爱国的仁人志士,有古代的皇帝、皇后和贤相、名将,还有当代形形色色的影星、歌星、球星,以及事业有成的科学家、文化名人和实业家。此外,还不乏“人民公敌”蒋介石和“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传记。
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有作为、有名望,或者是影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或者是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道路,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叫做“感动了社会”。人们愿意阅读这类图书是有一定道理的,政府人士可以从中吸取安民治国之策,思考如何治理国家,求得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一般的“草根人士”,则从中学习模仿前人的成功之路,努力奋斗,出人头地,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贡献的名人。我想,这大概就是名人传记畅销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历史上的金兀术历史上的金兀术《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为什么要写金兀术?原因很简单,金兀术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名人,他的活动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历史发展,也影响了后世的人群。金兀术年轻时是一员骁勇的战将,屡立战功,在攻打北宋都城开封(汴京)的战斗中,他表现得十分英勇。最后,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俘虏,沦为金国的阶下囚,受尽了人间的耻辱,坐井观天,老死在五国城。这场历史上的重大变动,被宋朝人称作“靖康之变”。宋朝人耻于徽、钦二帝被俘虏,改换了一个说法,叫做“二帝蒙尘”。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中,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之句,就是指此而言。
在宋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即位以后,金兀术受诏追捕宋高宗,从黄河以南追到长江以南,一直把宋高宗追到大海之中。金兀术不习水战,只好班师北归。不久,金兀术又受命征伐陕西,虽然遇到了张俊的顽强抵抗,几经反复,互有胜负,最后金兀术还是取得了胜利,占领了陕西。在此战争中,金兀术功勋卓著,后来被提拔为右副元帅,封为沈王。
金兀术晚年,长期担任左丞相兼都元帅,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金朝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当时,金熙宗年幼,一切国家大事都由金兀术决定。金兀术在主持朝政期间,也曾对宋用兵,攻打河南、陕西,不过最后还是接受了宋朝的请求,休战和平,以淮河中游和大散关(在陕西)作为金、宋两国的分界线。此事发生在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被后世史家称作“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实现,结束了宋、金长期的战争,对宋对金都是有好处的,用今日流行语来说,可以说是宋、金双赢。“绍兴和议”被采纳,主要是金兀术的意见。对于这一点,南宋人宇文懋昭纂修的《大金国志》指出:“兀术临终,以坚守和好之说。”《大金国志》卷27,《开国功臣》金兀术。中华书局校正本1986年版,第384页。
金兀术不管是出为将、入为相,其活动都直接影响了宋、金的历史发展,其重要地位即在于此。
金兀术属于金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故而宇文懋昭在《大金国志》中,将金兀术列入《开国功臣传》。金兀术死后,谥忠烈,配享金太宗庙廷,就是把金兀术的神主置于金太宗庙中供奉,享受皇帝般的香火。在古代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只有杰出的大功之臣,才能配享皇帝的庙廷。
金兀术不仅受到金朝廷的重视,在民间也很有地位和影响。据记载,金中都的玉虚观(旧址在今北京宣武区)中建有金兀术祠堂,称故太师梁忠烈王祠。金兀术生前做过太师,被封为梁王(属于封爵中的大国),死后谥忠烈,故其祠堂有此称。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八月,道士高守冲为金兀术立碑,碑文由当时的户部主事庞铸所撰。《元一统志》卷1,《大都路》古迹。赵万里校辑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6—47页。可惜的是后来碑毁、文佚,现在已无法了解此碑的具体内容。此碑应属于德政碑,记述金兀术的一生德行。玉虚观是民间宗教组织,在金兀术死去半个世纪以后,仍有人为他建祠堂、立碑,说明金兀术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二)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金兀术在民间的地位和影响,还见于地方民间传说。在中国北方地区,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很多。今据《东北名胜古迹遗闻》、《阿城民间故事集成》,选录若干加以说明。
金兀术善于打仗,他的一生多半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因此,关于金兀术的传说多半与军事有关。据说,法库县东北五里许有山仙村,村后有山高数十丈,山顶平坦处,有古代战壕遗迹。山下有古井,深丈余。相传金兀术曾在此山屯兵,用古井之水饮马,称作金兀术饮马泉。不过此井有些怪异,人呼兀术井,井水就变苦;人呼皇帝井,井水就变甜。在法库县东南有大子山、小子山,在小子山东有白石条砌筑的营垒。相传金兀术曾在此占山为王,故称兀术街,其南有锁龙沟,是以宋徽宗被囚于此而得名。村北有调兵山,是金兀术调兵聚合之处。呼伦贝尔有古边壕,据考证为辽代所修的边壕;景爱:《关于呼伦贝尔边壕的时代》,《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关于呼伦贝尔边壕的探索》,《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在西布特哈,有金代修的界壕边堡。在民间传说中,它们都是金兀术修筑的长城,用以防御蒙古。《呼伦贝尔志略》、《黑龙江志稿》也采纳了此民间传说。
金兀术虽然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四太子,不过他出为将、入为相,始终是朝廷的重臣。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称金兀术当过皇帝。泰来县塔子城是辽代的泰州,曾出土过辽大安七年建塔题名碑可以为证。景爱:《辽金泰州考》,《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当地民间传说,塔子城为金兀术所建,城中的高大建筑台基,是金兀术登基当皇帝时的金銮殿。故而塔子城被说成是金兀术称帝时的旧都,后来迁都到阿城白城子。在开原县城东北有一漫岗,土色泛黄,称作黄龙岗。当地群众传说,金兀术曾建都于黄龙岗之南,与宋将岳飞大战于此,岳飞提出的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就是指此而言。
把金兀术说成是登基建都的皇帝,自然与史实不符,然而它却反映出金兀术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金朝是以武力取得天下,金兀术勇敢善战,是开国元勋,于是民众对金兀术十分敬重,把他美化成皇帝般的英雄。
在民间传说中,金兀术是关心黎民疾苦的王子。在阿城市永源镇广泛流传一个金兀术求雨的传说,据说有一年大旱,七七四十九天不下雨,新生的庄稼苗都枯萎了。居民没有水喝,干渴难忍。百姓四处求雨,却不见下雨。消息传到皇城之中,有大臣向金兀术启奏,请他代民祈雨。金兀术满口答应,下令搭祈雨台,他登上祈雨台,连连祷告苍天保佑:快下场和风细雨吧。果然很灵,就真的下了一场透雨,保住了五谷秧苗,还使黎民百姓喝上了水。
在北方许多地区还有白花公主的传说。在绥化县努敏河畔,有一座平顶的小山,名叫四方台。山上有城墙和半地穴房屋,应是古代的一座古城。当地人传说,四方台是金兀术妹妹白花公主的点将台,她坐在四方台中,检阅、操练台下的兵马,协助金兀术讨伐宋兵。四方台东南方还有小山,被称作白花公主墓。景爱:《四方台考察散记》,《奋斗》1986年第6期。在吉林市西北,有个地方叫九站,九站有座古城叫白花城。传说白花城为金兀术妹妹白花公主所建,她拥强兵驻守此城。城中有后人所建的白花公主祠庙,画栋雕梁,殿庭宏伟雄壮,并塑有白花公主之像,岁时祭祀,乡人有所祈祷,相当灵验。所谓白花公主的传说,并无什么史实根据。古有爱屋及乌之说,白花公主的传说也是如此。金兀术勇敢善战,人们便推测他的妹妹也一定会练兵打仗,由此便产生了种种白花公主的传说。
故事传说往往是移花接木,将民众想象的故事,依附于某些前代的古迹,借以表达民众的喜怒哀乐。从上所述金兀术和白花公主的传说,不难看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金兀术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传说往往是自发产生的,没有人指使和说教,最能表现民众的思想情愫。因此,金兀术的传说真实地反映了他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
史书记载、民间传说,都可以证明金兀术是历史上的名人。因此,撰写《历史上的金兀术》就很有必要、很有价值了。
《历史上的金兀术》 目录
目录
序——王可宾(1)
《历史上的金兀术》题记——景爱()
(一)金兀术是历史名人()
(二)关于金兀术的传说()
一关于《说岳全传》()
(一)作者钱彩与金丰()
(二)《说岳全传》对历史的篡改()
二“狼主”与郎君()
(一)郎是尊称()
(二)金代宗室贵族称郎君()
三宋金“海上之盟”()
(一)马植献计()
(二)宋金使节往来()
(三)粘罕提出六事()
(四)宋、金态度的改变()
四宋朝如何谋取燕京()
(一)对北辽的劝降()
(二)宋军在白沟、范村的失利()
(三)刘延庆的溃败()
(四)金军攻占燕京()
五张觉叛金降宋成为金伐宋的借口()
(一)张觉降宋()
(二)萧幹失败()
(三)张觉被宋斩杀()
六金军一下中原昏君退位()
(一)中原财富的吸引力()
(二)金军找到了伐宋的借口()
(三)童贯逃离太原()
(四)宋军溃败宋徽宗退位()
七金军二下中原北宋灭亡()
(一)割让三镇之争()
(二)金军包围开封城()
(三)金军攻克开封城()
(四)宋钦宗至青城写降表()
(五)金军的掠夺()
八徽钦二帝蒙尘()
(一)被掠的皇族()
(二)二帝从开封到燕京()
(三)徽钦二帝在燕山()
(四)二帝在辽中京和通塞州()
(五)二帝在金上京、韩州()
(六)二帝在五国城()
(七)帝姬的命运()
九刘韦合与张邦昌()
(一)刘韦合是金军欲立的第一个傀儡()
(二)张邦昌被拥立并非己愿()
(三)张邦昌欲死不成()
(四)张邦昌不用皇帝礼仪()
(五)张邦昌的权宜之计()
十金军三下中原宋高宗逃至江南()
(一)宋高宗即位()
(二)李纲被罢()
(三)金军三下中原()
(四)宋高宗逃至扬州()
(五)苗傅、刘正彦政变()
十一金兀术的身世()
(一)金兀术的姓氏()
(二)金兀术是四太子()
(三)金兀术的少年()
十二金兀术登台追宋帝至大海()
(一)由战将到右都监()
(二)金兀术突破长江()
(三)宋将的溃逃()
(四)宋高宗和元祐皇后的颠沛流离()
(五)金兀术与韩世忠的水战()
十三刘豫的傀儡政权()
(一)杜充与折可求()
(二)刘豫降金()
(三)金太宗册立刘豫()
(四)刘豫盗墓()
(五)刘豫的“混一六合”()
(六)废黜刘豫()
十四金兀术血战陕西()
(一)富平之战()
(二)和尚原之战、饶风关之战()
(三)仙人关之战()
十五金兀术从战到和()
(一)宋高宗自贬其号()
(二)宋高宗屈己就和()
(三)金兀术南征()
(四)顺昌府刘锜大捷()
(五)颍昌府岳飞大捷()
十六金兀术的后人()
(一)金兀术之子完颜亨()
(二)关于无字碑的解读()
(三)儿童游戏中所反映的历史原型()
(四)结语()
附:甘肃泾川县完颜氏宗谱图考()
(一)宗谱图为完颜承晖后人所作()
(二)宗谱图来自开封()
后记()
《历史上的金兀术》 序
序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今天居住在我国广大领土内,以汉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称谓。这个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元朝纂修的前代历史,就将辽、宋、金各著专史,同等看待。我们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首任会长陈述先生,称辽宋金这一时代为“后南北朝”。我的老师张博泉先生所著《中华一体的历史轨迹》一书,称此时为“前中华一体”。
女真人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上的一个成员,今日的满族人就是当年的女真人。况且不仅某些汉族人融有北方民族的血液,如今在甘肃平凉泾川县发现有完颜村,在北京发现有金世宗的后代,在福建、台湾也发现有女真粘割氏的后人。
金兀术(完颜宗弼),他参与了金宋战争的全过程,晚年主持金国朝政,与南宋停战言和,签订了“绍兴和议”。他自然成为金宋时期,对中国最有影响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女真人的杰出人才和金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景爱先生所著的《历史上的金兀术》一书,是第一部有关金兀术的传记。完整地全面地记述了金兀术一生成长的历程和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既记述了他的勇敢善战,他的治军治国,也记述了他纵兵杀掠和战败北归。广搜史实详加梳理,所言皆有根有据实话实说,成败起伏皆无所隐,堪称“实录”新编。读起来既通俗又生动,实为当前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
如何历史地正确地认识金兀术,如何清除某些旧有戏文或鼓词乃至著作中的某些错误观念,读读景爱先生这部《历史上的金兀术》,或许会给你一把拨开这层迷雾的钥匙,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景爱先生是我人学的同窗。他聪明刻苦、勤奋好学、思想开放、治学严谨,一向为我敬佩。今读此作,颇有所感,略书数语,志以为序。
王可宾
2007年7月22日
《历史上的金兀术》 关于《说岳全传》(1)
一关于《说岳全传》
(一)作者钱彩与金丰
金兀术不仅在古代很有名气,在当代仍有很大的名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知名度不亚于今日的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钱彩的《说岳全传》和刘兰芳讲的《岳飞传》。
钱彩所著的《说岳全传》,可以说是当代销路比较好的历史小说之一。我从北京国家图书馆检索的结果,发现近年许多大大小小的出版社竞相重印此书,大约有60余种不同的版本。重印古代的历史小说,不必支付版税和稿酬,可以大大降低印制的成本,许多出版社大量印制《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也是与此有关。不过《说岳全传》却无法与上述四大名著相比,甚至也不如《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那么,《说岳全传》为什么对当代的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呢?主要原因是此书讲的是宋朝与金朝和战的历史故事,讲的是岳飞的忠君报国和金兀术的带兵打仗,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广大群众而言,是当作信史来读,从中了解宋、金的战争史,其中一些离奇的荒唐的内容,对读者颇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说

历史上的金兀术
281.96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