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

医学答问------更多顶级价值资料免费领取请关注薇信公众号:罗老板投资笔记

文档

0.9

已售 0
195.34KB

数据标识:D17209279950944250

发布时间:2024/07/14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Chapter_1
Chapter_1
关于分清寒热(医学答问) - 讲习所 - 三七养生 中医|三七|养生 - Powered by Discuz!
wliefeng: 退出 | 短消息 | 会员 | 搜索 | 我的 | 控制面板 | 道具 | 帮助
三七养生 » 讲习所 » 关于分清寒热(医学答问)
取消高亮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标题: 关于分清寒热(医学答问)
三七生
管理员
UID 2
精华 3
积分 2450
帖子 19067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1-14
来自 中国
状态 离线 #1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6-21 08:2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关于分清寒热(医学答问)
-- 作者: 太爱中医
-- 发布时间: 2004/06/14 01:11am
三七老师你说:“1、肾气丸其实就是滋阴的方子,坎卦二阴一阳,是以滋阴多而补阳少;(但老师你常常在帖子中想人推荐肾气丸,何解?这和阳常不足论是否矛盾?右归丸药房有卖,我已买到,是河南苑西出的。)治寒邪有四逆辈,不能用地黄之类。景岳右归丸可用,不知药房中是否常见,如果有可以试试。
2、口臭重者多阳明不降;(可否用丁香柿蒂或者旋复代赭汤降之?)口臭轻者有少阴不藏。(“少阴不藏”的意思是不是少阴有寒,又同时有虚阳上炎化臭?)少阴寒甚,口流清水,难以作臭,能臭者尚有火气在。”
3
能否请老师讲讲“湿热”的病机,这一点是我学中医的最大困惑,按理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按清热燥湿之法治疗,岂不是又伤阴又伤阳?“湿热”是否应该理解为“实湿虚热”而用利湿温阳之法?果如此,那龙胆泻肝汤岂不是古人误立?要知道,现在在外科疮疡,内科湿热下注之类中,用龙胆泻肝汤清热燥湿非常常见。而效果?4
素体阳虚的病人是否更容易感受阴邪而不容易感受阳邪?素体阳虚的病人一旦感受阳邪,怎么办?清热吗?岂不又伤阳?5
我认为辨证最关键的是分清寒热,只要寒热不搞错,其他表里,虚实,即便辩不准也不会出原则性错误,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哎,中医何其难!真正懂中医的人都是天才,绝非努力就能搞懂啊!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4/06/14 05:06pm
问的很好,果然是好学深思之人。
1、肾气丸乃补虚之方,于阴中求阳。虚者可用,邪实者不宜。并非所有人都用。
2、旋覆代赭可用。少阴不藏,或为阴虚不能摄阳,或为阴盛格阳,病因不同,治法亦异。
3、首先,湿热为六气之二相杂,长夏多湿热,并非没有湿热病。湿热所伤多痢疾里急后重之类,主以白头翁汤之属。至于寒凝导致的热郁化湿,则为标象,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出发,当散其寒凝,略清郁热,如桂枝茯苓丸的配合,如肾气丸、乌梅丸等方中之化湿之品,只是并非主要矛盾,用不着成群结队的清热利湿而已。古人妄立之方其实不在少数,但也非全无根据,只是适应面不广,与经方的疗效不可同日而语。错误的关键在于后人妄用,才会导致前时龙胆泻肝丸成为肾阳杀手的悲剧。至于当今所谓的中医见百病皆称湿热,自然与温病学说的横行泛滥有关。至于其疗效及预后如何,明眼人自当有所见,不必问人。
4、阴虚者自然易伤阴,阳虚者自然易伤阳。邪之所凑,其正必虚。一般来说,病必然发于虚处,此乃规律。同是太阳经中风,而有桂枝加桂加芍药之不同,此阴阳虚实不同之应也。治病首先要分清邪正,如革命之首先必须分清敌友。如果正邪不分,就难免经常释邪攻正为虎作伥了。所以,不可见阳即称邪,是邪是正,须仔细辨清,不可孟浪下手也。
5、其实寒热也只是阴阳的表象,有些并不表现为寒热的疾病,同样需要分清阴阳,所以八纲首先要辨的还是阴阳。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知其要,则难者亦易;不知其要,则易者亦难。难易在乎认识,认错门者终生不悟。难矣哉!医道之不易也。
--------------------------------------------------------------------------------
-- 作者: 太爱中医
-- 发布时间: 2004/06/14 07:09pm
胜读十年书,多谢!1 (你说:,,至于寒凝导致的热郁化湿,,,)热也可以化湿?2素体阳虚的病人一旦感受阳邪,怎么办?清热吗?岂不又伤阳?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4/06/15 02:15am
1、寒热相遇凝滞就化为湿,如冬季窗上水气。
2、阳虚体质一般不会感受阳邪。阳虚则生寒,此为规律。如风为阳邪,太阳经伤风,阳虚者桂枝加桂汤主之。
--------------------------------------------------------------------------------
-- 作者: cicijello
-- 发布时间: 2004/06/29 12:33pm
QUOTE:
下面引用由太爱中医在 2004/06/14 07:09pm 发表的内容:
2素体阳虚的病人一旦感受阳邪,怎么办?清热吗?岂不又伤阳?
关于这一点,多看施老今墨的书,你会有答案的.
--------------------------------------------------------------------------------
-- 作者: 抱残守缺
-- 发布时间: 2004/06/29 09:53pm
QUOTE: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4/06/15 02:15am 发表的内容:
阳虚体质一般不会感受阳邪。阳虚则生寒,此为规律。如风为阳邪,太阳经伤风,阳虚者桂枝加桂汤主之。
我原来也持此种观点,现在看来未必完全正确。
--------------------------------------------------------------------------------
-- 作者: caoxibai
-- 发布时间: 2004/07/10 08:38pm
QUOTE:
下面引用由cicijello在 2004/06/29 12:33pm 发表的内容:
关于这一点,多看施老今墨的书,你会有答案的.
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实在是不如不说。或者说是说了也白说。
一字真传空费解
三生幻相尽随缘
引用 报告 回复
喜子
新手上路
UID 747
精华 0
积分 6
帖子 124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28
来自 中国
状态 离线 #2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7-4 10:4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好难懂。
引用 报告 回复
天使有泪
新手上路
UID 8021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44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9-5
状态 离线 #3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9-6 21:0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想必先生的古文功底很深吧
引用 报告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标题Smilies
禁用 URL 识别
禁用 Smilies
禁用 Discuz!代码
使用个人签名
接收新回复邮件通知 内容
12
最近访问的论坛 ... 格物堂交流室凤仪阁育儿心得新手区技术版公告栏
三七养生
版务特区
> 公告栏
> 新手区
> 技术版
复泰草堂
> 格物堂
> 研几室
> 复性斋
> 养正轩
> 归元庵
> 助念堂
耕读田园
> 自然村
> 和味居
> 品书阁
> 影音馆
> 歇心馆
养生山庄
> 讲习所
> 讲习班
> 养精室
> 益生园
> 凤仪阁
> 慈幼日记
> 精华集锦
> 育儿心得
> 素宝乐园
> 走在路上
> 交流室
> 借鉴堂
> 荐贤台
养生内院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我的话题
我的收藏
我的订阅
我的权限
我的悬赏
我的活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10-7-1 13:09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1158 second(s), 7 queries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三七养生 - Archiver - WAP 界面风格 ---------- 默认风格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data icon
医学答问------更多顶级价值资料免费领取请关注薇信公众号:罗老板投资笔记
0.9
已售 0
195.34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