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人际关系,关系你的所有感受
【自序】幸福人生一定要有人气
什么人最不好相处?
别拿他人的悲剧当“笑果”
最讨人厌的聊天对象
叫错称谓让女人吐血
防卫心过强,切断人脉
替自己扣分的脸上贴金法
在意小事成不了大事
人际关系,关系你的所有感受
热心也要有分寸
推销无法留下好印象
别因恋爱失去朋友
当心被存档的陈年旧账
被套上了个“假”的原因
感情留不住且留口德
大小姐脾气,让人害怕
传好话,让你受欢迎
别把人先打入地狱
多嘴一定会惹祸
私底下软一点更好命
谈感情该不该故弄玄虚?
理解男人的沉默
对每个女人都好是最高招
别想让女人在气愤中冷静
发嗲就受男人欢迎?
爱得越深,别推得越远
爱抱怨的男人没出息
对男人嘴坏的女人最吃亏
老实男人的爱情优势
有小缺点让你唠叨的是好男人
再爱也要懂礼数
人际关系,关系你的所有感受
人对了,一切都美好,任何波折都是人生深刻的回忆。
适合一同旅行的伴侣,性格上都是随遇而安的。
跟朋友聊天,提到了威尼斯,有一位朋友赞叹威尼斯多么浪漫、多么华丽、多么让她心旷神怡……
【自序】幸福人生一定要有人气
人气学里头有一些必要的真理,诚恳是最重要的法则。
如果你总是怀抱着乐观的态度,你的人气一定少不 了。
我们都曾经看过许多东山再起的故事。
故事通常是这样的: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做生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被别人拖欠债务,或做错了决策,好好的生意失败了,一夕之间家产散尽,感觉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度过了一大段沮丧消沉的日子之后,在另一半的鼓励下,他站起来了,又得到了朋友的信任与支持,使他能够重新开创自己的前途。终于,他又回到了风光的日子,然后,他感激地说:“谢谢……对我的支持。”
我们也都曾看过许多一蹶不振的人。
只是一个挫败、一次失恋,他的一生就恹恹无生气,甚至想要走上绝路。
他其实并没有失败到凡人无法忍耐的地步,有些人,所拥有的资产还胜过世上无数人——可是他却怎么也想不开——他并非没有关心他的伴侣和朋友,然而他却关上了心里的那一道闸门,不让感情温暖他的心,把自己锁在孤冷的小监狱里,渐渐感到绝望和窒息。他们会对自己说:“就算我发生什么事,对别人也是不痛不痒的吧。”
一个人想要活得好,想要面对变局不断的人生,人气少不了。
人气,指的是你的人际关系状况。有人需要你,喜欢你,欣赏你,和你在一起如沐春风,开心的时候想与你分享,悲伤的时候需要你的陪伴。人气,让你觉得自己有一点重要,对别人也有一点责任。
人气,也与你可以接纳多少关怀、愿意付出多少行动有关。你所付出的和你所接纳的未必等值,但多少会成正比。
人气不需刻意栽培,也不需费力讨好。
愿意欣赏,愿意鼓励,你一定有好人气。
愿意聆听,愿意祝福,你一定有好人气。
愿意微笑,愿意理解,你一定有好人气!
你用什么样的脸孔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会依样奉还给你。
人气学里头有一些必要的真理,诚恳是最重要的法则。如果你值得信任,如果你总是怀抱着乐观的态度,你的人气一定少不了。
如果你出尔反尔,如果你心机用尽,只顾获取自己的利益,那么久而久之,不会有任何人愿意靠近你。
然而,人气学里也有一些小小的“眉角”: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用我的“本色”来面对他人,他人就该接受我。
其实,有些不经修饰的“本色”实在不够圆融、不够体贴,甚至充满了情绪与偏见,是很不好相处、甚至是很伤人的。
对待一个人的方式,也要因人制宜。否则空有热心,也常会贴上冷屁股,自讨了没趣。
我们常听人家抱怨:“我对他那么好,他竟然这样对待我!”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当然,你也不需要讨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身边都既有朋友,也有小人。人的内心情感中充满各种纠结,比如嫉妒心、比较心,即使你是个大善人,你还是可能会有假的朋友、真的敌人,你不一定要为之愁恼,因为,那很可能是他们自己心理的问题。
你不用太计较。因为“他用什么样的脸孔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也会依样奉还给他”。
人气管理需要一点点晶莹剔透的聪明和善解人意,一些豁达,还有一些微妙的领悟。
这本书里,聚集了许多人的故事,写的就是这些简单的领悟了。
什么人最不好相处?
一个人要客观地看清楚自己的不足,
最不好相处的人,常常误认为自己好相处。
做不好人气管理,不只是朋友容易翻脸,再爱你的人也必然会达到忍耐的极限。
“我想了很久,我们还是分手好了。”这句话哽在慧萍口中很久,终于说出口。
大正完全不敢相信慧萍的话。
“我们不是一直都……相处得很好吗?”
慧萍没有否认。但她心里认为,两个人能够相处得很好,要归功于自己的忍耐力高、宽容度强。“你会找到更适合你的人。”虽然慧萍没有明讲,但她是铁了心要跟大正分手。跟他在一起不过一年多,已经越来越不愉快了,万一走进结婚礼堂,岂不是要受一辈子的罪?
一直到分手,大正都不了解自己的问题。
一个人要客观地看清楚自己的不足,最不好相处的人,常常误认为自己好相处。大正最不好相处的地方在于,他总是喜欢在别人的话里挑骨头,然后秋后算账。
比如,慧萍陪大正与朋友应酬,擅长公关的慧萍,多半能凭着亲和力与说笑话的能力,让不认识的人一下子就对她印象深刻。大正表面上看来,也对女友的应对能力颇为得意,但聚会结束后,却常对她“秋后算帐”:“你刚刚讲的笑话太低俗了,学长是个严肃的人,心里一定不舒服。”
“怎么会?他也笑得很开心啊。”
但大正就是坚持,刚才学长的神色有些不对劲,必然是慧萍讲的笑话不妥当所引起的。慧萍只好妥协:“好吧,下次我注意就是了。”
大正带慧萍回家拜见父母,她也一样有本事把老人家逗得笑呵呵。因为没有共同话题,所以总是围绕着大正聊,虽然大正在爸妈面前不说什么,但一离开家门就拉下脸来:“你干嘛没事对我妈说我开车很快,还会跟人家飙车呀?”
细细算起来,一个钟头的谈话中,慧萍值得检讨的就有五大罪状。慧萍虽然嘴上还是说:“下次我注意就是了。”但仍心有不服:“我看你还是交个哑巴女友比较好。”
太在意别人谈话的细节,是不好相处的人的最大特色。我也认识这样的女子:慷慨、大方、热情,但和她一起参加聚会,还真是令人头皮发麻。她不是紧张兮兮地再三询问自己刚刚是不是说错话了,就是在聚会后提醒我,刚刚我那样说话,会让谁谁很不高兴呢。其实,在座其他人一点也看不出来当事人有何不高兴的表情,就是她太多心了。
太多心又会挑话听的人,喜欢纠正别人,常在别人最开心的时候浇下一盆冷水。但这种人对自己的不好相处,却总是浑然不觉。
别拿他人的悲剧当“笑果”
有些人看到别人揶揄另一个人时,常觉得有趣,
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揶揄的人是自己,不绝交才怪!
综艺节目上,很多艺人为求“笑果”,会拿别人的悲剧开玩笑。
比如:“你长得这么漂亮,还不是离婚了,凭什么讲夫妻相处之道啊!”或者:“以你的条件还能嫁出去,真应该惜福了!”又或者以别人的身高体重开玩笑、取绰号,一个胖妹笑星就常被损:“如果有你这样的女朋友,祖宗八代蒙羞,我不如上吊死掉算了!”
明星多半有这种雅量,没办法,这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进了厨房,就不能怕油烟,公众人物的一切都被摊在大灯下照着。
有些人看到别人揶揄另一个人时,常觉得有趣,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揶揄的人是自己,不绝交才怪!
我有个女友第一次到男朋友家拜见他的父亲,谈及自己的家中状况时,她说家中开养鸡场,父亲正受癌症侵袭……男友的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竟说:“喔,这是因果报应,你家一定杀了太多鸡,所以才会有果报……”可想而知,两人的未来就因为这一句话被破坏了。
因果报应说,是很多人脑袋里的传统观念,但是此类话千万不要说出口。不少艺人都因快人快语惹祸。以前也有一位美国女歌手,在演唱会上对大众说,她最近变瘦了,可是还不够,她希望自己瘦得像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难民!此话一出,当然遭受各慈善机构的强烈批评。
不要拿别人的悲剧做比喻,这是说话礼貌的基本原则。“因果报应”这句话最好少讲,就算没有恶意,却必然像一把利刃往人心窝里捅。
最讨人厌的聊天对象
说起话来,只顾自己畅快,不顾别人感受;
当别人不行时,强调自己很行,不是自作聪明是什么?
“有些人,你明明知道他们是好人,但不知为什么,说起话来总是令人讨厌。”菊芳说起不久前,邀请孩子同学的妈妈和老师到家中聚餐的经历:“那位张妈妈,平时很热心公益,但跟她说话,总不由得让人生气。”
一群人并不怎么熟,有爱说话的张妈妈担任主持,热闹许多。张妈妈擅长开辟各种话题,让其他较内向的妈妈加入讨论,但是她在言语中不自觉出现的否定式口吻,不久就暗暗得罪了在场的人。
她当着众人的面,夸张地问菊芳知不知道某某歌星的消息。
“发生了什么事?”菊芳纳闷地看着她。
“啊?这么大的新闻,你不知道啊?今天每家电视台都在报……”
她夸张的手势和宏亮的语气,让菊芳觉得张妈妈似乎在鄙夷自己的无知。她想说什么?为什么不赶快讲呢?
“到底是什么事?”菊芳按捺住脾气。
“那个歌星离婚啦,没想到她竟然会离婚……你真的不知道吗?”她又强调了一遍“你不知道”。
菊芳听了,心想:“她离婚关我什么事啊?我为什么不能不知道?她又不是我亲戚。”不好得罪客人,她只好说:“我确实很少注意娱乐新闻,也不看电视新闻,不好意思。”
“不看电视新闻?哇,那你还真是井底之蛙呀!”张妈妈夸张地说。
“晚上看看网络报就够了,我不喜欢看电视。”菊芳好声好气地解释,但心里实在不舒服。
不多久,张妈妈又关心起女老师的生子话题。女老师结婚四年,还没有孩子,坦诚地说自己很急,正想试试人工的方式。在场的女人们给出了各种建议……正闲聊时,张妈妈又扯开嗓门说:“唉呀,生孩子哪有这么难,我以前啊,只要脚一跨过去就有了……不管怎么避孕,就是会生,唉……”
菊芳真想狠狠地捏这女人一把。她说话真是只顾自己畅快,全然不顾别人感受。当别人不行时,强调自己很行,不是自作聪明是什么?
“不久,聊起金融风暴的问题,这位开店的张妈妈感叹钱难赚,我当时真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告诉她:‘钱有什么难赚?我啊,只要随便赚就有了!’看她有什么感想?”创业成功的菊芳说。
被列为最惹人讨厌的聊天对象,一定犯过以下两种大忌:一是爱强调自己有知识,而别人很无知;二是否定别人的痛苦,强调自己的幸福。
虽然说话并无恶意的动机、但暗箭不断伤人的人,久而久之必然没有人想跟他聊天。谁会自找罪受呢?
叫错称谓让女人吐血
女人对于称谓的确很敏感,,
大家都喜欢小,没人喜欢大。
某两户邻居,因停车问题起了口角,男人称呼女人:“大婶!”女人气愤难平,过了好几个月还耿耿于怀,于是向法院提告。她说她才三十多岁,男人却以“大婶”称呼她,实在太过分了。她认为,大婶指的是没知识的乡下妇女,男人这是“公然侮辱”。
为了一句令人不悦的称谓告上法院,确实有点小题大作。不过,话说回来,女人对于称谓的确很敏感,大家都喜欢小,没人喜欢大。
除非已经老得两鬓斑白,否则没有任何女人喜欢被叫“大婶”、“欧巴桑”,甚至连“大姐”这种称呼,也不是人人可以叫的。另外,台湾女人即使已婚,对于“女士”的称谓也很感冒,感觉这一叫,就被叫老了。
我常逛传统市场,从市场男性商贩对女性的称谓,就大致能够判断这个人到底会不会做生意。会做生意的人,对每个路过的女人皆称“美女”、“小姐”,除非带着小孩,否则也不会称呼人家“太太”。现代社会嘛,可不是每个体态变形的女人,都是人家的太太;不会做生意的人,则动不动就叫人“欧巴桑”。
某次,我还看见一位女性顾客与卖衣服的男人吵了起来,因为男人叫那位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多一点的小姐“姨仔”。小姐十分生气:“我看起来有那么老吗?你干嘛这样叫我?”放下衣服,骂了几句就走了。那男人还在后头大喊:“喂喂喂,我还没三十岁,我比你年轻吧……”
真是活生生的一幕闹剧。“姨仔”未必是“阿姨”的意思,但多了个“仔”(发音为“啊”),听起来语意轻佻。就算是“姐仔”也不可以乱叫,因为这并非庄重说法。
男人常不懂女人心理。不少男人以为基于“礼貌”,对于职场上碰到的女人,应该一律以“姐”相称才对,我常碰到五、六十岁的男人叫我“淡如姐”,虽然我很明白,这是一种尊敬用语,但心里也会想:“哇,你干嘛装可爱啊?我可担当不起这个‘姐’字。”
女人宁可被称为“妹”,也不想当“姐”。
想要当个讨女人喜欢的聪明人并不难,第一步就是:对女人的称谓,宁选小,别选大。有个朋友的小男孩才上小学,一碰到妈妈的朋友,已懂得一律叫“姐姐”了,真是得女人疼,长大之后必是“杀手级”人物!
防卫心过强,切断人脉
不会用文字表达,比不会用嘴说话更惨,
因为文字会留下证据,更能引起别人的不悦。
某女艺人秀出一封网络情书给我看:“喏,这是写到我网站上来的加密信件,你看看,像不像歹徒发来的?”
其实,严格地说,那是一封求婚信,是某科学园区工程师寄给她的。信里在开头写到:很仰慕她的美丽和才华,他单身、收入稳定,自觉很适合她,还把自己从小学到研究生所念的学校都详细介绍了一遍,但最大的问题是最后一句话:
“如果不想回信,请立即将此信删除,切勿交给记者。若有外泄信息,损及本人名誉,本人必依法追究,提出诉讼……”
嗯,还真有点写存证信函的味道。
这位工程师会把信写成这样,应该是个老实人,不过也必然是个不通达人情事理的怪人。就算不希望信息外流,话也可以说得温柔一点,只要写:“如果您不愿回信,请把此信删除。”不就好了吗?干嘛写得那么肃杀,充满威胁感,这样谁敢跟他交往?
一开始就把话说死了,会使人人对你有戒心,还没伸出友谊之手,心就被一桶冰水浇凉了。不会用文字表达,比不会用嘴说话更惨,因为文字会留下证据,更能引起别人的不悦。
不久前,我收到某个机构刊物的邀稿函,此文也堪称一绝。开头说素来仰慕我的才华,请我为某刊物写序……不提稿酬无妨,但还教训起人来:要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做人必须懂得回馈……这是一本公益刊物,需要社会名人们共襄盛举,所以务必把他规定的“命题作文”寄过来。末了还加上:因本刊物即将编好并印刷,所以时间很赶,请务必在一周内交稿。
即将编好才邀稿,分明把别人当成义务救火队,我看了既好气又好笑。
让人看了会不舒服的信,都不是文笔不好,而是防卫心过强、姿态过高,透露出一种“若你拒绝我,你就不是人”或“我可不是等闲之辈,别惹我”的讯息。这样的人,做什么事,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体贴程度实在太低。
替自己扣分的脸上贴金法
当年勇不是不能提,
但最好不要由自己的嘴巴提起。
我曾经主持过一个婚介所帮中年单身者寻找好姻缘的活动,其中,有位女子让我印象很深刻。
她在自我介绍时,不讲自己,只讲别人:“我家以前是台南的世家,我祖父那一代是有钱人,拥有一大片的商业门面。我哥哥念的是国立大学;弟弟一毕业就以高分考进某大知名公司当厂长;我还有个侄子读医学院,现在在美国留学,将来是名医……”她叨叨絮絮地说着家族里的显赫历史,就是不谈自己。
我想,每个人都听出了她讲这段话的目的——她想要让人们重视她。然后,大多数人心里也都明白了一件事:因为她太没有自信,所以才会
Content
人际关系,关系你的所有感受
【自序】幸福人生一定要有人气
什么人最不好相处?
别拿他人的悲剧当“笑果”
最讨人厌的聊天对象
叫错称谓让女人吐血
防卫心过强,切断人脉
替自己扣分的脸上贴金法
在意小事成不了大事
人际关系,关系你的所有感受
热心也要有分寸
推销无法留下好印象
别因恋爱失去朋友
当心被存档的陈年旧账
被套上了个“假”的原因
感情留不住且留口德
大小姐脾气,让人害怕
传好话,让你受欢迎
别把人先打入地狱
多嘴一定会惹祸
私底下软一点更好命
谈感情该不该故弄玄虚?
理解男人的沉默
对每个女人都好是最高招
别想让女人在气愤中冷静
发嗲就受男人欢迎?
爱得越深,别推得越远
爱抱怨的男人没出息
对男人嘴坏的女人最吃亏
老实男人的爱情优势
有小缺点让你唠叨的是好男人
再爱也要懂礼数
人际关系,关系你的所有感受
人对了,一切都美好,任何波折都是人生深刻的回忆。
适合一同旅行的伴侣,性格上都是随遇而安的。
跟朋友聊天,提到了威尼斯,有一位朋友赞叹威尼斯多么浪漫、多么华丽、多么让她心旷神怡……
【自序】幸福人生一定要有人气
人气学里头有一些必要的真理,诚恳是最重要的法则。
如果你总是怀抱着乐观的态度,你的人气一定少不 了。
我们都曾经看过许多东山再起的故事。
故事通常是这样的: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做生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被别人拖欠债务,或做错了决策,好好的生意失败了,一夕之间家产散尽,感觉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度过了一大段沮丧消沉的日子之后,在另一半的鼓励下,他站起来了,又得到了朋友的信任与支持,使他能够重新开创自己的前途。终于,他又回到了风光的日子,然后,他感激地说:“谢谢……对我的支持。”
我们也都曾看过许多一蹶不振的人。
只是一个挫败、一次失恋,他的一生就恹恹无生气,甚至想要走上绝路。
他其实并没有失败到凡人无法忍耐的地步,有些人,所拥有的资产还胜过世上无数人——可是他却怎么也想不开——他并非没有关心他的伴侣和朋友,然而他却关上了心里的那一道闸门,不让感情温暖他的心,把自己锁在孤冷的小监狱里,渐渐感到绝望和窒息。他们会对自己说:“就算我发生什么事,对别人也是不痛不痒的吧。”
一个人想要活得好,想要面对变局不断的人生,人气少不了。
人气,指的是你的人际关系状况。有人需要你,喜欢你,欣赏你,和你在一起如沐春风,开心的时候想与你分享,悲伤的时候需要你的陪伴。人气,让你觉得自己有一点重要,对别人也有一点责任。
人气,也与你可以接纳多少关怀、愿意付出多少行动有关。你所付出的和你所接纳的未必等值,但多少会成正比。
人气不需刻意栽培,也不需费力讨好。
愿意欣赏,愿意鼓励,你一定有好人气。
愿意聆听,愿意祝福,你一定有好人气。
愿意微笑,愿意理解,你一定有好人气!
你用什么样的脸孔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会依样奉还给你。
人气学里头有一些必要的真理,诚恳是最重要的法则。如果你值得信任,如果你总是怀抱着乐观的态度,你的人气一定少不了。
如果你出尔反尔,如果你心机用尽,只顾获取自己的利益,那么久而久之,不会有任何人愿意靠近你。
然而,人气学里也有一些小小的“眉角”: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用我的“本色”来面对他人,他人就该接受我。
其实,有些不经修饰的“本色”实在不够圆融、不够体贴,甚至充满了情绪与偏见,是很不好相处、甚至是很伤人的。
对待一个人的方式,也要因人制宜。否则空有热心,也常会贴上冷屁股,自讨了没趣。
我们常听人家抱怨:“我对他那么好,他竟然这样对待我!”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当然,你也不需要讨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身边都既有朋友,也有小人。人的内心情感中充满各种纠结,比如嫉妒心、比较心,即使你是个大善人,你还是可能会有假的朋友、真的敌人,你不一定要为之愁恼,因为,那很可能是他们自己心理的问题。
你不用太计较。因为“他用什么样的脸孔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也会依样奉还给他”。
人气管理需要一点点晶莹剔透的聪明和善解人意,一些豁达,还有一些微妙的领悟。
这本书里,聚集了许多人的故事,写的就是这些简单的领悟了。
什么人最不好相处?
一个人要客观地看清楚自己的不足,
最不好相处的人,常常误认为自己好相处。
做不好人气管理,不只是朋友容易翻脸,再爱你的人也必然会达到忍耐的极限。
“我想了很久,我们还是分手好了。”这句话哽在慧萍口中很久,终于说出口。
大正完全不敢相信慧萍的话。
“我们不是一直都……相处得很好吗?”
慧萍没有否认。但她心里认为,两个人能够相处得很好,要归功于自己的忍耐力高、宽容度强。“你会找到更适合你的人。”虽然慧萍没有明讲,但她是铁了心要跟大正分手。跟他在一起不过一年多,已经越来越不愉快了,万一走进结婚礼堂,岂不是要受一辈子的罪?
一直到分手,大正都不了解自己的问题。
一个人要客观地看清楚自己的不足,最不好相处的人,常常误认为自己好相处。大正最不好相处的地方在于,他总是喜欢在别人的话里挑骨头,然后秋后算账。
比如,慧萍陪大正与朋友应酬,擅长公关的慧萍,多半能凭着亲和力与说笑话的能力,让不认识的人一下子就对她印象深刻。大正表面上看来,也对女友的应对能力颇为得意,但聚会结束后,却常对她“秋后算帐”:“你刚刚讲的笑话太低俗了,学长是个严肃的人,心里一定不舒服。”
“怎么会?他也笑得很开心啊。”
但大正就是坚持,刚才学长的神色有些不对劲,必然是慧萍讲的笑话不妥当所引起的。慧萍只好妥协:“好吧,下次我注意就是了。”
大正带慧萍回家拜见父母,她也一样有本事把老人家逗得笑呵呵。因为没有共同话题,所以总是围绕着大正聊,虽然大正在爸妈面前不说什么,但一离开家门就拉下脸来:“你干嘛没事对我妈说我开车很快,还会跟人家飙车呀?”
细细算起来,一个钟头的谈话中,慧萍值得检讨的就有五大罪状。慧萍虽然嘴上还是说:“下次我注意就是了。”但仍心有不服:“我看你还是交个哑巴女友比较好。”
太在意别人谈话的细节,是不好相处的人的最大特色。我也认识这样的女子:慷慨、大方、热情,但和她一起参加聚会,还真是令人头皮发麻。她不是紧张兮兮地再三询问自己刚刚是不是说错话了,就是在聚会后提醒我,刚刚我那样说话,会让谁谁很不高兴呢。其实,在座其他人一点也看不出来当事人有何不高兴的表情,就是她太多心了。
太多心又会挑话听的人,喜欢纠正别人,常在别人最开心的时候浇下一盆冷水。但这种人对自己的不好相处,却总是浑然不觉。
别拿他人的悲剧当“笑果”
有些人看到别人揶揄另一个人时,常觉得有趣,
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揶揄的人是自己,不绝交才怪!
综艺节目上,很多艺人为求“笑果”,会拿别人的悲剧开玩笑。
比如:“你长得这么漂亮,还不是离婚了,凭什么讲夫妻相处之道啊!”或者:“以你的条件还能嫁出去,真应该惜福了!”又或者以别人的身高体重开玩笑、取绰号,一个胖妹笑星就常被损:“如果有你这样的女朋友,祖宗八代蒙羞,我不如上吊死掉算了!”
明星多半有这种雅量,没办法,这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进了厨房,就不能怕油烟,公众人物的一切都被摊在大灯下照着。
有些人看到别人揶揄另一个人时,常觉得有趣,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揶揄的人是自己,不绝交才怪!
我有个女友第一次到男朋友家拜见他的父亲,谈及自己的家中状况时,她说家中开养鸡场,父亲正受癌症侵袭……男友的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竟说:“喔,这是因果报应,你家一定杀了太多鸡,所以才会有果报……”可想而知,两人的未来就因为这一句话被破坏了。
因果报应说,是很多人脑袋里的传统观念,但是此类话千万不要说出口。不少艺人都因快人快语惹祸。以前也有一位美国女歌手,在演唱会上对大众说,她最近变瘦了,可是还不够,她希望自己瘦得像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难民!此话一出,当然遭受各慈善机构的强烈批评。
不要拿别人的悲剧做比喻,这是说话礼貌的基本原则。“因果报应”这句话最好少讲,就算没有恶意,却必然像一把利刃往人心窝里捅。
最讨人厌的聊天对象
说起话来,只顾自己畅快,不顾别人感受;
当别人不行时,强调自己很行,不是自作聪明是什么?
“有些人,你明明知道他们是好人,但不知为什么,说起话来总是令人讨厌。”菊芳说起不久前,邀请孩子同学的妈妈和老师到家中聚餐的经历:“那位张妈妈,平时很热心公益,但跟她说话,总不由得让人生气。”
一群人并不怎么熟,有爱说话的张妈妈担任主持,热闹许多。张妈妈擅长开辟各种话题,让其他较内向的妈妈加入讨论,但是她在言语中不自觉出现的否定式口吻,不久就暗暗得罪了在场的人。
她当着众人的面,夸张地问菊芳知不知道某某歌星的消息。
“发生了什么事?”菊芳纳闷地看着她。
“啊?这么大的新闻,你不知道啊?今天每家电视台都在报……”
她夸张的手势和宏亮的语气,让菊芳觉得张妈妈似乎在鄙夷自己的无知。她想说什么?为什么不赶快讲呢?
“到底是什么事?”菊芳按捺住脾气。
“那个歌星离婚啦,没想到她竟然会离婚……你真的不知道吗?”她又强调了一遍“你不知道”。
菊芳听了,心想:“她离婚关我什么事啊?我为什么不能不知道?她又不是我亲戚。”不好得罪客人,她只好说:“我确实很少注意娱乐新闻,也不看电视新闻,不好意思。”
“不看电视新闻?哇,那你还真是井底之蛙呀!”张妈妈夸张地说。
“晚上看看网络报就够了,我不喜欢看电视。”菊芳好声好气地解释,但心里实在不舒服。
不多久,张妈妈又关心起女老师的生子话题。女老师结婚四年,还没有孩子,坦诚地说自己很急,正想试试人工的方式。在场的女人们给出了各种建议……正闲聊时,张妈妈又扯开嗓门说:“唉呀,生孩子哪有这么难,我以前啊,只要脚一跨过去就有了……不管怎么避孕,就是会生,唉……”
菊芳真想狠狠地捏这女人一把。她说话真是只顾自己畅快,全然不顾别人感受。当别人不行时,强调自己很行,不是自作聪明是什么?
“不久,聊起金融风暴的问题,这位开店的张妈妈感叹钱难赚,我当时真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告诉她:‘钱有什么难赚?我啊,只要随便赚就有了!’看她有什么感想?”创业成功的菊芳说。
被列为最惹人讨厌的聊天对象,一定犯过以下两种大忌:一是爱强调自己有知识,而别人很无知;二是否定别人的痛苦,强调自己的幸福。
虽然说话并无恶意的动机、但暗箭不断伤人的人,久而久之必然没有人想跟他聊天。谁会自找罪受呢?
叫错称谓让女人吐血
女人对于称谓的确很敏感,,
大家都喜欢小,没人喜欢大。
某两户邻居,因停车问题起了口角,男人称呼女人:“大婶!”女人气愤难平,过了好几个月还耿耿于怀,于是向法院提告。她说她才三十多岁,男人却以“大婶”称呼她,实在太过分了。她认为,大婶指的是没知识的乡下妇女,男人这是“公然侮辱”。
为了一句令人不悦的称谓告上法院,确实有点小题大作。不过,话说回来,女人对于称谓的确很敏感,大家都喜欢小,没人喜欢大。
除非已经老得两鬓斑白,否则没有任何女人喜欢被叫“大婶”、“欧巴桑”,甚至连“大姐”这种称呼,也不是人人可以叫的。另外,台湾女人即使已婚,对于“女士”的称谓也很感冒,感觉这一叫,就被叫老了。
我常逛传统市场,从市场男性商贩对女性的称谓,就大致能够判断这个人到底会不会做生意。会做生意的人,对每个路过的女人皆称“美女”、“小姐”,除非带着小孩,否则也不会称呼人家“太太”。现代社会嘛,可不是每个体态变形的女人,都是人家的太太;不会做生意的人,则动不动就叫人“欧巴桑”。
某次,我还看见一位女性顾客与卖衣服的男人吵了起来,因为男人叫那位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多一点的小姐“姨仔”。小姐十分生气:“我看起来有那么老吗?你干嘛这样叫我?”放下衣服,骂了几句就走了。那男人还在后头大喊:“喂喂喂,我还没三十岁,我比你年轻吧……”
真是活生生的一幕闹剧。“姨仔”未必是“阿姨”的意思,但多了个“仔”(发音为“啊”),听起来语意轻佻。就算是“姐仔”也不可以乱叫,因为这并非庄重说法。
男人常不懂女人心理。不少男人以为基于“礼貌”,对于职场上碰到的女人,应该一律以“姐”相称才对,我常碰到五、六十岁的男人叫我“淡如姐”,虽然我很明白,这是一种尊敬用语,但心里也会想:“哇,你干嘛装可爱啊?我可担当不起这个‘姐’字。”
女人宁可被称为“妹”,也不想当“姐”。
想要当个讨女人喜欢的聪明人并不难,第一步就是:对女人的称谓,宁选小,别选大。有个朋友的小男孩才上小学,一碰到妈妈的朋友,已懂得一律叫“姐姐”了,真是得女人疼,长大之后必是“杀手级”人物!
防卫心过强,切断人脉
不会用文字表达,比不会用嘴说话更惨,
因为文字会留下证据,更能引起别人的不悦。
某女艺人秀出一封网络情书给我看:“喏,这是写到我网站上来的加密信件,你看看,像不像歹徒发来的?”
其实,严格地说,那是一封求婚信,是某科学园区工程师寄给她的。信里在开头写到:很仰慕她的美丽和才华,他单身、收入稳定,自觉很适合她,还把自己从小学到研究生所念的学校都详细介绍了一遍,但最大的问题是最后一句话:
“如果不想回信,请立即将此信删除,切勿交给记者。若有外泄信息,损及本人名誉,本人必依法追究,提出诉讼……”
嗯,还真有点写存证信函的味道。
这位工程师会把信写成这样,应该是个老实人,不过也必然是个不通达人情事理的怪人。就算不希望信息外流,话也可以说得温柔一点,只要写:“如果您不愿回信,请把此信删除。”不就好了吗?干嘛写得那么肃杀,充满威胁感,这样谁敢跟他交往?
一开始就把话说死了,会使人人对你有戒心,还没伸出友谊之手,心就被一桶冰水浇凉了。不会用文字表达,比不会用嘴说话更惨,因为文字会留下证据,更能引起别人的不悦。
不久前,我收到某个机构刊物的邀稿函,此文也堪称一绝。开头说素来仰慕我的才华,请我为某刊物写序……不提稿酬无妨,但还教训起人来:要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做人必须懂得回馈……这是一本公益刊物,需要社会名人们共襄盛举,所以务必把他规定的“命题作文”寄过来。末了还加上:因本刊物即将编好并印刷,所以时间很赶,请务必在一周内交稿。
即将编好才邀稿,分明把别人当成义务救火队,我看了既好气又好笑。
让人看了会不舒服的信,都不是文笔不好,而是防卫心过强、姿态过高,透露出一种“若你拒绝我,你就不是人”或“我可不是等闲之辈,别惹我”的讯息。这样的人,做什么事,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体贴程度实在太低。
替自己扣分的脸上贴金法
当年勇不是不能提,
但最好不要由自己的嘴巴提起。
我曾经主持过一个婚介所帮中年单身者寻找好姻缘的活动,其中,有位女子让我印象很深刻。
她在自我介绍时,不讲自己,只讲别人:“我家以前是台南的世家,我祖父那一代是有钱人,拥有一大片的商业门面。我哥哥念的是国立大学;弟弟一毕业就以高分考进某大知名公司当厂长;我还有个侄子读医学院,现在在美国留学,将来是名医……”她叨叨絮絮地说着家族里的显赫历史,就是不谈自己。
我想,每个人都听出了她讲这段话的目的——她想要让人们重视她。然后,大多数人心里也都明白了一件事:因为她太没有自信,所以才会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人气管理幸福学
298.42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