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钟南山院士序
前言
七成美国人婚前要上课
“婚后沉默症”隐患多
婚姻“生病”,自己先“吃药”
示爱还有个技巧问题
夫妻道德3个字
夫妻之间:假装沉默不如耐心争论
夫妻相处也要懂点心理学
婚姻也要“定期体检”
当妻子在床上发牢骚
别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贤妻更要有危机意识
男人晚归,女人别等门
当个“会唠叨”的女人
别把男人“推出”厨房
当好“忙老公”的妻子
成功男人在家别当吕布
吵架后谁先道歉谁赢
半数夫妻过节爱吵架
新婚要防“幽闭恐惧”
相看两厌试试“3×3”
让丈夫每次只改一个缺点
别弄丢了“爱情标签”
别把离婚挂在嘴边
谁让你的婚姻濒临解体
夫妻走出“小圈子”
回家晚了别忘打个电话
帮未婚夫设计“家庭日”
赢得美人心先要让她笑
早晨起来别惹女人
培养好男人要分三步走
危害婚姻的十大细节
再婚夫妻:应防比较心态
再婚夫妇:及时消除心理障碍
半糖夫妻:想好了再做
再婚要尽早培养健康素养
解密两性的谎言
女人喜欢男人“自我诋毁”
男人不想让女人知道的秘密(1)
男人不想让女人知道的秘密(2)
大丈夫更爱听“好话”
女人比男人更爱聊“性”
女人请读懂男人的沉默(1)
女人请读懂男人的沉默(2)
老公和孩子一样不能溺爱
了解妻子的“无名火”
男人为何爱说“我很忙”
你多久没有摸过她的脸
“蜘蛛侠男人”更脆弱吗
男人50就成了“变色龙”了吗
男人沉默与爱无关
性爱需要37℃男人
男人“例假”需女人呵护
“顾家男人”别太敏感
很多男人找机会“逃睡”
钟南山院士序
贴近百姓的健康教育
十年,健康时报已由一个稚嫩的婴儿成长为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在大众健康教育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认识和了解健康时报,源于前几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该报记者的采访,当时记者给我送了报纸。如今在我的办公室里,每周都能看到健康时报,时间充裕的时候就会翻一翻。这份报纸办得不错,内容很丰富、很实用,在指导百姓防病治病和健康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大众健康的疾病,已由过去以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而肥胖、三高以及由此引发的代谢综合征越来越严重,居民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2004年卫生部发表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公布的一系列数字,给了我们一个很严重的警示。
疾病谱的改变带来的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部部长陈竺曾一再重申,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医学模式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使健康教育变得格外重要。向大众传播健康的知识和理念,有助于百姓树立健康的意识、掌握防病治病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远离疾病、强身健体,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体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已经发现,80%的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
华医学会及时组建了科普分会,并适时地推出了健康大讲堂。
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因而,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健康教育专家,健康讲座风起云涌、健康图书持续升温,健康教育日益成为大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卫生部前副部长王陇德教授曾指出,每在健康教育方面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防治疾病上收到6~10倍甚至更大的效益。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取代急性传染病,已成为导致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也跟经济问题越来越紧密地挂起了钩。统计显示,我们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 000多亿元,因此有人发出这样的呼声:“健康就是最大的节约。”面对这样的现实,王陇德教授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谈到,在当前的情况下,发展健康教育,促进国民健康,成了解决当今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首选对策,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创刊于2000年的健康时报,贴近生活,面向百姓,以健康教育为己任,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公众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十年间,健康时报刊发了大量优秀的科普文章,这些科普文章在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尽可能做到严谨、科学,非常注重文章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表现了该报做健康教育的科学态度和对大众的责任心。
健康时报在创刊十周年之际,将十年间刊发的文章精选并结集成书,推出这套丛书,不仅是对报纸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具有里程碑意义,更是对读者的一次热情回馈。相信这套丛书对指导大众健康生活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祝这套丛书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前言
十年,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到箭步如飞;十年,从名不见经传,“十强行业”,到“中国十大周报品牌”;十年,从坊间百姓生活到两会高官决策,从陆地到航空,由国内到海外……十年,健康时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迎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金秋。
基于对快速增长的大众健康需求敏锐的认识和把握,十年前,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健康时报引领潮流,应运而生。创刊之始,她即主动肩负起大众健康教育的神圣职责,以“做中国人的健康顾问”为己任,以“健康生活”为核心内容,面向百姓,服务群众,突出主流声音,传播健康的知识和理念,引导大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强健的生命观,满足广大读者对医药、卫生、保健信息的需求。十年走过,健康时报硕果累累,不仅刊发、积淀了大量防病、治病、指导健康生活的文章,更因此而拥有了大批忠实的读者。许多读者长年订报,集报剪报,十分感人。
读者对健康知识如饥似渴的需求,我们每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深知,这些热心读者所反映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对健康知识的渴望是广大读者普遍的需求。然而,十年文章浩如烟海,大量优秀的作品湮灭于时间的长河,十分可惜。
在健康时报迎来十年社庆之际,为了回报读者长年对报纸的关爱和支持,我们对十年间刊发的文章进行大回顾、大梳理,对其中指导性强、实用性强的各类文章精挑细选,又分门别类,推出这套丛书。
需要说明的是,丛书所选文章集中体现了健康时报服务性、实用性的内容定位,是健康时报指导公众健康生活这一职能的延续和深化,而新闻性较强、具有时效性的文章则不在本丛书所选范围之内。
丛书能顺利出版,我们首先感谢十年来热心健康事业、倾注心血为读者撰写科普文章的广大作者,感谢他们对健康时报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在大众健康教育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十年的稿件,精彩纷呈,但由于受字数限制,选稿工作对每一位丛书主编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取舍之间实在难分伯仲,不得不忍痛割爱。对于文章未能入选丛书的作者,我们在此也深表敬意!
由于时间久远,许多作者已联系困难,选用其文章,我们无法做到一一致函通知征询。为此,我们采取了在健康时报刊发《稿件使用通知函》、在健康时报网站集中公示作者及作品名录的办法(见书后的“特别说明”)。此项工作肯定有诸多不到之处,对于给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在此深表歉意!
丛书的顺利编辑和出版,几位编委自然不敢贪此天功。她是凝聚了十年来健康时报所有领导和采编人员的心血之作,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已离开健康时报。因而,对所有为健康时报的发展付出心血的前辈和同仁,我们在此也谨表敬意,并深致谢意!
丛书的出版仅仅是一个开端,以后我们将根据读者的需求,对健康时报十年来的优秀稿件,以及未来报纸所有优秀的稿件,继续进行系统深入的开发和编辑,力争为读者献上更多、更好的指导健康生活的精神食粮,把“中国人的健康顾问”做到家!
孟宪励
健康时报总编辑
2009年11月
七成美国人婚前要上课
有统计显示,美国有70%的年轻人在婚前接受了8~10个小时不同形式的婚前培训。纽约布鲁克林大学的专家调查发现,婚前培训可以降低30%的离婚风险,还能缓解婚前紧张综合征。
对于即将步入婚姻围城的准新人们,在国内能得到什么样的培训?北京某街道办事处只负责婚姻登记,对于是否需要进行婚前培训,办事处工作人员认为,“现在的人婚前早就住在一起了,什么都懂,哪里用培训?”某妇幼保健院的婚检科负责人解释,医院会让准新人观看两性生活的录像片,并讲解生育常识,主要是“扫扫盲”。“这应该算是婚前培训吧。”负责人说。
讲解性生活和生育知识就是婚前培训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性学研究所的毛燕凌认为,这仅仅是婚前培训的一个细小分支。事实上,婚前培训包含了营造婚姻幸福的很多内容,如对婚姻期望值的评价、婚后吵架技巧、情感沟通方式、处理家庭矛盾的手段等。即使对婚姻中最平常的性关系,也要考虑双方的“性商”指数是否适合。性商通常指性健康水平、性生理能力、性心理调适及性互动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男性而言,既包括性渴望的程度、持久性等自身能力,也包括可以帮助配偶达到性愉悦的能力。如果性商不匹配,女性大多在婚后出现性冷淡,而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
婚姻和爱情不同,当风花雪月淹没在柴米油盐中或遇到未知考验时,矛盾和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时掌握一定的技巧,就十分必要。比如在吵架时不要就事论理,在钱财上不应泾渭分明,对待亲朋不可厚此薄彼等。
毛燕凌解释,生活中的大多数夫妻往往都是在婚后出现问题以后,经过反复碰壁摸索,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有时甚至以离婚为代价。人们没有意识到婚前培训的必要,想当然地认为婚姻只应靠自己摸索。
目前,尽管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婚前培训机构,但对于那些准新人们,多掌握婚姻的技巧、增强彼此的沟通,才能够营造幸福长久的生活。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郑帆影
支持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性学研究所毛燕凌
“婚后沉默症”隐患多
热恋中的男女总是如胶似漆,有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尽的蜜语,而一旦结了婚,日常的话语就变得非常简单。有的夫妻一改热恋时的亲密与热烈,婚后对情感的表达往往显得忸怩,甚至无话可说,这样的夫妻其实是患了“婚后沉默症”——碰到问题交流少,遇到矛盾生闷气。
“婚后沉默症”主要表现为:常常觉得与爱人聊天是浪费时间;喜欢一个人做事,不愿意与爱人商量;认为取悦对方是虚伪、庸俗的;从不向爱人认错;从不与配偶讨论夫妻生活问题;很少去想爱人需要些什么物品;爱人做了一件自以为得意的事,自己却不以为然,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值得高兴,甚至还抢白、打击几句;遇到矛盾或问题,夫妻俩经常生闷气;爱人生气时,不会安慰和爱抚,常常置之不理;爱人在谈论想法时,自己常常显得心不在焉;有些事心里很不满,可又担心说出来伤夫妻感情;不知道爱人对自己哪方面不满意;两人在一起时,常常感到无聊;很少去探究爱人为什么总是情绪不好等。
其实,婚姻和爱情一样,是需要夫妻共同悉心经营与培育的。流畅和充分的语言交流,有助于维护和发展夫妻感情,减少和避免误会。有人讲,“在夫妻之间,舌头和耳朵的交流,也许比性器官的交流还要重要”,而“婚后沉默症”会在婚姻生活中埋下诸多隐患。在很多婚姻咨询个案中,夫妻间的冲突、相互指责、埋怨和猜疑,甚至是婚外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的“婚后沉默症”造成的婚姻质量下降,以及矛盾的长期积累。
“婚后沉默症”的原因之一在于错误的观念:许多人一旦结婚,就认为配偶已是自家人,彼此相爱,天经地义,何必再不厌其烦地说出来呢?原因之二,可能是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患有心理学中所谓“述情障碍”,也就是由于早年在亲子关系中缺乏语言交流和情感表达,使这些人从小就存在体验和表达情感的困难;还有的问题可能在于家庭的结构,夫妻中的某一方过于强势,无形中压抑了另一方的表达,沉默也许是无声的抗议;对于某些家庭,可能还存在婚姻情感基础的问题,无爱的婚姻自然也很难有真挚的情感表达。此外,夫妻过于专注于事业、两地分居等,也会给相互交流造成困难。
解决“婚后沉默症”带来的婚姻问题,首先需要夫妻间改变观念:虽然已是“老夫老妻”,虽然工作很繁忙,但千万不要忽视了语言交流;虽然爱情已经逐渐转化为亲情,但仍然需要甜言蜜语;对于有“述情障碍”的人,以及一些在“婚后沉默症”的背后隐藏着深层婚姻矛盾冲突的家庭,夫妻同去看心理医生是有必要的。
记住:工作紧张不是借口,有想法尽量说出来。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专家赵晨滨
婚姻“生病”,自己先“吃药”
湖北省武汉市刘女士:我们结婚已经11年了,但自从丈夫有外遇后,他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不顾家,也不管孩子,所有的家务活儿都是我一个人干。我很想挽救我的婚姻,希望能得到“互动沙龙”的帮助,还想到当地的报纸去公开他们的身份。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的时乐老师建议,首先你要冷静下来,把你的气、你的怨通过倾诉的方式向亲人或朋友或专门的婚姻咨询机构宣泄出来,然后再考虑如何处理你遇到的问题。因为,人的情绪在大起大落时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理智的,甚至是错误的。
时老师说,婚姻出问题一般都出在双方的关系上,而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但婚姻的关系问题往往会体现在某个人身上。因此,要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婚姻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例如,11年来,你们夫妻关系是否有建设性的发展?能不能关注对方的感受?你们的感受是不是能真实地向对方表达?双方的情感会从原先的炽热逐渐平淡下来吗?另外,很多女性在有孩子后,对丈夫的关注就会慢慢减少,但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人是有感受、有心理需求的,如果双方的沟通出现问题,有一方就会到婚姻之外去寻求心理上的满足。这时,婚姻关系就会受到冲击或产生危机。所以,当你冷静后,请认真地思考一下你在夫妻关系的建设中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有没有可能改进的地方?
尽管刘女士的婚姻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但其对家庭还是很眷恋的,刘女士希望家庭能够幸福。刘女士说“想让他们得到报应,想公开他们的身份”,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比如:你身在农村,还有孩子,公开了这件事,舆论的压力你是否能接受?公开后你丈夫会对你怎样?你和孩子将来的生活又会怎样?如果你想保住你的婚姻,你就要先想想用什么积极的办法而不是消极甚至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作者:张良如
支持专家: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时乐
示爱还有个技巧问题
在夫妻关系上,我们有一些传统的看法,如不能像西方那样外露。日本婚姻问题专家户清司在其所写的《老外御妻有妙方》中,讲过这样一段很有启发性的观点:作为和好的方式,没有比欧美式爱情观更为适合的了。
夫妻之间经过一场热战之后,丈夫如果在妻子耳旁轻轻说上一句“我爱你”,相信应能化解妻子脸上的冰霜,获得相应的回报。然后拍拍肩,抚抚背,或是拥吻一番,满屋子的火药味就会消失无踪。平日这些洋化的动作也许让人觉得难以施展,但在怒火消失之后,夜深人静之际,情形又自不同。可见讲求爱的表达还是很重要的,那些爱的外露,自有其独特的妙用。
在日常相处中可经常采用“亲爱的”、“我爱你”这样的语言,直抒心中爱意。不要认为这些话是多余的,它会随时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爱人就在身边,感到彼此的心贴得更紧了。
要注意创造夫妻单独相处的时间与场合,即使有了孩子,也要创造夫妻独处的空间,便于夫妻亲近。即使不在单独相处的场合,也还可以通过其他适宜的方式表达彼此的爱,如随时进行窃窃的温情私语等。
随时流露对爱人的赞美或感激,谈及彼此的可爱之处,使爱人感到对她(他)的赏识、倾慕。丈夫出差回来,给妻子买件漂亮的裙子;作为妻子,在高兴之余也不应该忘了说声“谢谢”。
夫妻因工作需要暂时分别,可通过信件或电话,表示自己的思念和关怀。这样的感情表达会使双方感动,虽然天各一方
Content
钟南山院士序
前言
七成美国人婚前要上课
“婚后沉默症”隐患多
婚姻“生病”,自己先“吃药”
示爱还有个技巧问题
夫妻道德3个字
夫妻之间:假装沉默不如耐心争论
夫妻相处也要懂点心理学
婚姻也要“定期体检”
当妻子在床上发牢骚
别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贤妻更要有危机意识
男人晚归,女人别等门
当个“会唠叨”的女人
别把男人“推出”厨房
当好“忙老公”的妻子
成功男人在家别当吕布
吵架后谁先道歉谁赢
半数夫妻过节爱吵架
新婚要防“幽闭恐惧”
相看两厌试试“3×3”
让丈夫每次只改一个缺点
别弄丢了“爱情标签”
别把离婚挂在嘴边
谁让你的婚姻濒临解体
夫妻走出“小圈子”
回家晚了别忘打个电话
帮未婚夫设计“家庭日”
赢得美人心先要让她笑
早晨起来别惹女人
培养好男人要分三步走
危害婚姻的十大细节
再婚夫妻:应防比较心态
再婚夫妇:及时消除心理障碍
半糖夫妻:想好了再做
再婚要尽早培养健康素养
解密两性的谎言
女人喜欢男人“自我诋毁”
男人不想让女人知道的秘密(1)
男人不想让女人知道的秘密(2)
大丈夫更爱听“好话”
女人比男人更爱聊“性”
女人请读懂男人的沉默(1)
女人请读懂男人的沉默(2)
老公和孩子一样不能溺爱
了解妻子的“无名火”
男人为何爱说“我很忙”
你多久没有摸过她的脸
“蜘蛛侠男人”更脆弱吗
男人50就成了“变色龙”了吗
男人沉默与爱无关
性爱需要37℃男人
男人“例假”需女人呵护
“顾家男人”别太敏感
很多男人找机会“逃睡”
钟南山院士序
贴近百姓的健康教育
十年,健康时报已由一个稚嫩的婴儿成长为一个青春勃发的少年,在大众健康教育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认识和了解健康时报,源于前几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该报记者的采访,当时记者给我送了报纸。如今在我的办公室里,每周都能看到健康时报,时间充裕的时候就会翻一翻。这份报纸办得不错,内容很丰富、很实用,在指导百姓防病治病和健康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大众健康的疾病,已由过去以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而肥胖、三高以及由此引发的代谢综合征越来越严重,居民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2004年卫生部发表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公布的一系列数字,给了我们一个很严重的警示。
疾病谱的改变带来的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部部长陈竺曾一再重申,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大病晚期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医学模式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使健康教育变得格外重要。向大众传播健康的知识和理念,有助于百姓树立健康的意识、掌握防病治病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远离疾病、强身健体,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体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已经发现,80%的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
华医学会及时组建了科普分会,并适时地推出了健康大讲堂。
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因而,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健康教育专家,健康讲座风起云涌、健康图书持续升温,健康教育日益成为大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卫生部前副部长王陇德教授曾指出,每在健康教育方面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防治疾病上收到6~10倍甚至更大的效益。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取代急性传染病,已成为导致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也跟经济问题越来越紧密地挂起了钩。统计显示,我们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 000多亿元,因此有人发出这样的呼声:“健康就是最大的节约。”面对这样的现实,王陇德教授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谈到,在当前的情况下,发展健康教育,促进国民健康,成了解决当今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首选对策,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创刊于2000年的健康时报,贴近生活,面向百姓,以健康教育为己任,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公众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十年间,健康时报刊发了大量优秀的科普文章,这些科普文章在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尽可能做到严谨、科学,非常注重文章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表现了该报做健康教育的科学态度和对大众的责任心。
健康时报在创刊十周年之际,将十年间刊发的文章精选并结集成书,推出这套丛书,不仅是对报纸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具有里程碑意义,更是对读者的一次热情回馈。相信这套丛书对指导大众健康生活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祝这套丛书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前言
十年,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到箭步如飞;十年,从名不见经传,“十强行业”,到“中国十大周报品牌”;十年,从坊间百姓生活到两会高官决策,从陆地到航空,由国内到海外……十年,健康时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迎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金秋。
基于对快速增长的大众健康需求敏锐的认识和把握,十年前,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健康时报引领潮流,应运而生。创刊之始,她即主动肩负起大众健康教育的神圣职责,以“做中国人的健康顾问”为己任,以“健康生活”为核心内容,面向百姓,服务群众,突出主流声音,传播健康的知识和理念,引导大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强健的生命观,满足广大读者对医药、卫生、保健信息的需求。十年走过,健康时报硕果累累,不仅刊发、积淀了大量防病、治病、指导健康生活的文章,更因此而拥有了大批忠实的读者。许多读者长年订报,集报剪报,十分感人。
读者对健康知识如饥似渴的需求,我们每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深知,这些热心读者所反映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对健康知识的渴望是广大读者普遍的需求。然而,十年文章浩如烟海,大量优秀的作品湮灭于时间的长河,十分可惜。
在健康时报迎来十年社庆之际,为了回报读者长年对报纸的关爱和支持,我们对十年间刊发的文章进行大回顾、大梳理,对其中指导性强、实用性强的各类文章精挑细选,又分门别类,推出这套丛书。
需要说明的是,丛书所选文章集中体现了健康时报服务性、实用性的内容定位,是健康时报指导公众健康生活这一职能的延续和深化,而新闻性较强、具有时效性的文章则不在本丛书所选范围之内。
丛书能顺利出版,我们首先感谢十年来热心健康事业、倾注心血为读者撰写科普文章的广大作者,感谢他们对健康时报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在大众健康教育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十年的稿件,精彩纷呈,但由于受字数限制,选稿工作对每一位丛书主编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取舍之间实在难分伯仲,不得不忍痛割爱。对于文章未能入选丛书的作者,我们在此也深表敬意!
由于时间久远,许多作者已联系困难,选用其文章,我们无法做到一一致函通知征询。为此,我们采取了在健康时报刊发《稿件使用通知函》、在健康时报网站集中公示作者及作品名录的办法(见书后的“特别说明”)。此项工作肯定有诸多不到之处,对于给作者带来的不便,我们在此深表歉意!
丛书的顺利编辑和出版,几位编委自然不敢贪此天功。她是凝聚了十年来健康时报所有领导和采编人员的心血之作,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已离开健康时报。因而,对所有为健康时报的发展付出心血的前辈和同仁,我们在此也谨表敬意,并深致谢意!
丛书的出版仅仅是一个开端,以后我们将根据读者的需求,对健康时报十年来的优秀稿件,以及未来报纸所有优秀的稿件,继续进行系统深入的开发和编辑,力争为读者献上更多、更好的指导健康生活的精神食粮,把“中国人的健康顾问”做到家!
孟宪励
健康时报总编辑
2009年11月
七成美国人婚前要上课
有统计显示,美国有70%的年轻人在婚前接受了8~10个小时不同形式的婚前培训。纽约布鲁克林大学的专家调查发现,婚前培训可以降低30%的离婚风险,还能缓解婚前紧张综合征。
对于即将步入婚姻围城的准新人们,在国内能得到什么样的培训?北京某街道办事处只负责婚姻登记,对于是否需要进行婚前培训,办事处工作人员认为,“现在的人婚前早就住在一起了,什么都懂,哪里用培训?”某妇幼保健院的婚检科负责人解释,医院会让准新人观看两性生活的录像片,并讲解生育常识,主要是“扫扫盲”。“这应该算是婚前培训吧。”负责人说。
讲解性生活和生育知识就是婚前培训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性学研究所的毛燕凌认为,这仅仅是婚前培训的一个细小分支。事实上,婚前培训包含了营造婚姻幸福的很多内容,如对婚姻期望值的评价、婚后吵架技巧、情感沟通方式、处理家庭矛盾的手段等。即使对婚姻中最平常的性关系,也要考虑双方的“性商”指数是否适合。性商通常指性健康水平、性生理能力、性心理调适及性互动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男性而言,既包括性渴望的程度、持久性等自身能力,也包括可以帮助配偶达到性愉悦的能力。如果性商不匹配,女性大多在婚后出现性冷淡,而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
婚姻和爱情不同,当风花雪月淹没在柴米油盐中或遇到未知考验时,矛盾和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时掌握一定的技巧,就十分必要。比如在吵架时不要就事论理,在钱财上不应泾渭分明,对待亲朋不可厚此薄彼等。
毛燕凌解释,生活中的大多数夫妻往往都是在婚后出现问题以后,经过反复碰壁摸索,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有时甚至以离婚为代价。人们没有意识到婚前培训的必要,想当然地认为婚姻只应靠自己摸索。
目前,尽管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婚前培训机构,但对于那些准新人们,多掌握婚姻的技巧、增强彼此的沟通,才能够营造幸福长久的生活。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郑帆影
支持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性学研究所毛燕凌
“婚后沉默症”隐患多
热恋中的男女总是如胶似漆,有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尽的蜜语,而一旦结了婚,日常的话语就变得非常简单。有的夫妻一改热恋时的亲密与热烈,婚后对情感的表达往往显得忸怩,甚至无话可说,这样的夫妻其实是患了“婚后沉默症”——碰到问题交流少,遇到矛盾生闷气。
“婚后沉默症”主要表现为:常常觉得与爱人聊天是浪费时间;喜欢一个人做事,不愿意与爱人商量;认为取悦对方是虚伪、庸俗的;从不向爱人认错;从不与配偶讨论夫妻生活问题;很少去想爱人需要些什么物品;爱人做了一件自以为得意的事,自己却不以为然,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值得高兴,甚至还抢白、打击几句;遇到矛盾或问题,夫妻俩经常生闷气;爱人生气时,不会安慰和爱抚,常常置之不理;爱人在谈论想法时,自己常常显得心不在焉;有些事心里很不满,可又担心说出来伤夫妻感情;不知道爱人对自己哪方面不满意;两人在一起时,常常感到无聊;很少去探究爱人为什么总是情绪不好等。
其实,婚姻和爱情一样,是需要夫妻共同悉心经营与培育的。流畅和充分的语言交流,有助于维护和发展夫妻感情,减少和避免误会。有人讲,“在夫妻之间,舌头和耳朵的交流,也许比性器官的交流还要重要”,而“婚后沉默症”会在婚姻生活中埋下诸多隐患。在很多婚姻咨询个案中,夫妻间的冲突、相互指责、埋怨和猜疑,甚至是婚外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的“婚后沉默症”造成的婚姻质量下降,以及矛盾的长期积累。
“婚后沉默症”的原因之一在于错误的观念:许多人一旦结婚,就认为配偶已是自家人,彼此相爱,天经地义,何必再不厌其烦地说出来呢?原因之二,可能是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患有心理学中所谓“述情障碍”,也就是由于早年在亲子关系中缺乏语言交流和情感表达,使这些人从小就存在体验和表达情感的困难;还有的问题可能在于家庭的结构,夫妻中的某一方过于强势,无形中压抑了另一方的表达,沉默也许是无声的抗议;对于某些家庭,可能还存在婚姻情感基础的问题,无爱的婚姻自然也很难有真挚的情感表达。此外,夫妻过于专注于事业、两地分居等,也会给相互交流造成困难。
解决“婚后沉默症”带来的婚姻问题,首先需要夫妻间改变观念:虽然已是“老夫老妻”,虽然工作很繁忙,但千万不要忽视了语言交流;虽然爱情已经逐渐转化为亲情,但仍然需要甜言蜜语;对于有“述情障碍”的人,以及一些在“婚后沉默症”的背后隐藏着深层婚姻矛盾冲突的家庭,夫妻同去看心理医生是有必要的。
记住:工作紧张不是借口,有想法尽量说出来。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专家赵晨滨
婚姻“生病”,自己先“吃药”
湖北省武汉市刘女士:我们结婚已经11年了,但自从丈夫有外遇后,他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不顾家,也不管孩子,所有的家务活儿都是我一个人干。我很想挽救我的婚姻,希望能得到“互动沙龙”的帮助,还想到当地的报纸去公开他们的身份。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的时乐老师建议,首先你要冷静下来,把你的气、你的怨通过倾诉的方式向亲人或朋友或专门的婚姻咨询机构宣泄出来,然后再考虑如何处理你遇到的问题。因为,人的情绪在大起大落时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理智的,甚至是错误的。
时老师说,婚姻出问题一般都出在双方的关系上,而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但婚姻的关系问题往往会体现在某个人身上。因此,要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婚姻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例如,11年来,你们夫妻关系是否有建设性的发展?能不能关注对方的感受?你们的感受是不是能真实地向对方表达?双方的情感会从原先的炽热逐渐平淡下来吗?另外,很多女性在有孩子后,对丈夫的关注就会慢慢减少,但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人是有感受、有心理需求的,如果双方的沟通出现问题,有一方就会到婚姻之外去寻求心理上的满足。这时,婚姻关系就会受到冲击或产生危机。所以,当你冷静后,请认真地思考一下你在夫妻关系的建设中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有没有可能改进的地方?
尽管刘女士的婚姻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但其对家庭还是很眷恋的,刘女士希望家庭能够幸福。刘女士说“想让他们得到报应,想公开他们的身份”,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比如:你身在农村,还有孩子,公开了这件事,舆论的压力你是否能接受?公开后你丈夫会对你怎样?你和孩子将来的生活又会怎样?如果你想保住你的婚姻,你就要先想想用什么积极的办法而不是消极甚至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作者:张良如
支持专家: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时乐
示爱还有个技巧问题
在夫妻关系上,我们有一些传统的看法,如不能像西方那样外露。日本婚姻问题专家户清司在其所写的《老外御妻有妙方》中,讲过这样一段很有启发性的观点:作为和好的方式,没有比欧美式爱情观更为适合的了。
夫妻之间经过一场热战之后,丈夫如果在妻子耳旁轻轻说上一句“我爱你”,相信应能化解妻子脸上的冰霜,获得相应的回报。然后拍拍肩,抚抚背,或是拥吻一番,满屋子的火药味就会消失无踪。平日这些洋化的动作也许让人觉得难以施展,但在怒火消失之后,夜深人静之际,情形又自不同。可见讲求爱的表达还是很重要的,那些爱的外露,自有其独特的妙用。
在日常相处中可经常采用“亲爱的”、“我爱你”这样的语言,直抒心中爱意。不要认为这些话是多余的,它会随时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爱人就在身边,感到彼此的心贴得更紧了。
要注意创造夫妻单独相处的时间与场合,即使有了孩子,也要创造夫妻独处的空间,便于夫妻亲近。即使不在单独相处的场合,也还可以通过其他适宜的方式表达彼此的爱,如随时进行窃窃的温情私语等。
随时流露对爱人的赞美或感激,谈及彼此的可爱之处,使爱人感到对她(他)的赏识、倾慕。丈夫出差回来,给妻子买件漂亮的裙子;作为妻子,在高兴之余也不应该忘了说声“谢谢”。
夫妻因工作需要暂时分别,可通过信件或电话,表示自己的思念和关怀。这样的感情表达会使双方感动,虽然天各一方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亲爱的,其实我明白你的心
482.5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