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1、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上)
2、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下)
3、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上)
4、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下)
5、张茂渊不值得的等待
1、谍海才女关露的传奇人生(上)
2、谍海才女关露的传奇人生(下)
3、丁玲的廊桥遗梦
4、郁达夫的婚变始末
1、萧红的爱情(上)
2、萧红的爱情(下)
1、被遗弃的原配(上)
2、被遗弃的原配(下)
3、鲁迅的红玫瑰变成白玫瑰(上)
4、鲁迅的红玫瑰变成白玫瑰(下)
1、徐悲鸿苦恋才女孙多慈(上)
2、徐悲鸿苦恋才女孙多慈(中)
3、徐悲鸿苦恋才女孙多慈(下)
4、蒋碧薇离开徐悲鸿之后(上)
5、蒋碧薇离开徐悲鸿之后(下)
1、 71封情书
2、 朱自清的婚后生活(上)
3、 朱自清的婚后生活(下)
1、 林徽因的纠结
2、 最爱林徽因的金岳霖
3、 冰心嫉妒林徽因?
1、 最爱徐志摩的女人
2、 张幼仪与朱安被弃后的不同结局
1、 陆小曼如何被培养成一代名媛
2、 与徐志摩从恋人到怨偶
3、 胡适与陆小曼的儿女私情
4、 翁瑞午——最配陆小曼的男人(上)
5、 翁瑞午——最配陆小曼的男人(下)
1、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上)
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
能写出传世文字的女子,必定不是寻常人。张爱玲有多不寻常?胡兰成说:“别人常说学生时代最幸福,也问问爱玲,爱玲却很不喜学校生活。我又以为童年必要怀念,她亦不怀恋。她不喜她的父母,她一人住在外面,她有一个弟弟偶来看她,她亦一概无情。”
她的文字惊艳,可是苏青说:“张爱玲不见人的。”
她的朋友很少,偶尔在家里见客,也会把自己收拾得格外隆重。她不喜说话,但有着女人对服装、胭脂香粉的无度嗜好。
她很少买书,就是觉得《浮世绘》好看,朋友送她,她也不要。每次胡兰成给她送书看,她也是看了当即送还,她从不在家里堆书。
她对人对物,亦只是好意,不愿用情。
她的内心却像个甜俗的小孩,喜闻油漆与汽油的味道,喝浓茶,穿桃红的旗袍会说出: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
与这样的女子恋爱,怎样做才能令她欢快?
在爱她的人面前,她是那么任性,那么容易受委屈。那一夜,胡兰成数落了她待客不周,又提到他正爱慕的一个女子小周。她便生气又伤心地与他分房睡。早晨,他离去吻别她,她用手勾住他的脖子,哽咽地叫他的名字:兰成!且泪水涟涟。
她是那么想一辈子都是他心里被宠爱的孩子。
这注定是悲哀的。
临水照花人,这样香艳又凄然的词,胡兰成用来形容张爱玲。可见他对她是用过情的。
他寻着她的文字而来,见到面,必然是欣喜的。
一个写作的女子,能懂得她的文字,更容易让她交付内心。
那年,张爱玲23岁,没有过爱情,所有的风花雪月都是凭感觉想象而来,她没有亲历。在认识胡兰成前,她生活在想象里。
见到面,胡兰成的学识以及阅历很快让张爱玲有了遇到对手的感觉,胡兰成会哄女人,只几次见面,就让张爱玲烦恼和凄凉。胡兰成说,一个女人爱上了男人,就会变成这样。
胡兰成的到来,打乱了张爱玲的一切。
她亦是不保守的,让他在家里随意进出。那时,胡兰成有妻室,她也从未想过天长地久。于是,胡兰成会在他的书中写:“我已有妻室,她并不在意。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欢我。”
也许,最初张爱玲是如此,不在意他身边的女人。但后来就不是了。
这个改变是从她做了胡兰成的妻子之后。
此前,她只是胡兰成的一个情人,情人对待感情是不同的,她只要爱,并不期望得到全部。
胡兰成与张爱玲聊文学,处处能说到她心里去。这让她对他说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话,以为他是把她捧在掌心里的。
这样被爱的感觉,张爱玲几乎不曾有过。
张爱玲自小就没有得到过爱。孩童时,有个比她长得好的弟弟,她讨不得大人的喜欢,她也想被宠爱,但没有这个条件。父亲也不喜欢她,将她毒打幽禁,惟一她想亲近的母亲也不在身边。与姑姑相处,也是保留分寸,姑姑对她仅是照顾,从不读她写的书,谈不上欣赏她。
那时,张爱玲的身边只有一个好友炎樱。炎樱热情,为人处世不计较,这样她们才能成为好友。张爱玲对炎樱的感情也是任性的,就是炎樱不能忽视她,只要对她一点点不好,她就受不了。就说她们在香港读书,炎樱回上海,没叫张爱玲同路,张爱玲就又哭又闹。其实,她对家并没有那么想念,无非是因为炎樱疏忽了她。
有时想,如果她与炎樱是异性,也许恋爱一场未尝不可。可惜她们是同性,只能按照世俗的标准保持距离。
胡兰成应该是张爱玲生命里的另一个炎樱,但比炎樱更适合张爱玲。原因不外几点:一、他是异性,且年长张爱玲十四岁;二、他比炎樱更有学识及阅历;三、他是懂得她的。
胡兰成知道张爱玲需要什么。在初识的岁月,他尽可能地宠爱着她。她出身贵族,是当红的作家。这些,他很在意,却并不胆怯。他阅历丰富,凭这些去哄她,让她在他面前甘愿“低到尘埃里去”。事实上,张爱玲不是在见了胡兰成几面后,便如胡兰成说的那样,凄楚烦恼地爱上他。而是,她以为找到了一个对她好,可以让她索取爱的对象了。
2、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下)
向一个人索取爱,是不会计较他身边有多少女人的,她更关心的是,他爱不爱她,能不能让她不寂寞。
他们在一起谈诗论赋,缠绵缱绻,在曼妙的文字里沉醉,不沾尘世烟火,他们更适合的分明是情人关系。如果这种关系持续下去,也许张爱玲不会那么痛苦,不幸的是,命运给了他们结婚的机会。
离婚对于胡兰成很突然,那段日子,他虽然对张爱玲很着迷,却从未想过为她去离婚。
那晚,他离了婚,来见爱玲,在爱玲面前哭了。看看胡兰成是啥心态吧,他在心里也仅把张爱玲当成一个情人而已。当晚,张爱玲对他很冷淡,能不冷淡吗?他为另一个女人流泪惋惜,把张爱玲放在什么位置上了?她原本以为,胡兰成身边女人再多,也会把她与她们区别开的。可是,并没有什么分别。
说胡兰成不爱张爱玲,也是冤枉他的。都说一个人在生命最危及的时候,心里想的那个人,便是最重要的。
1944年11月,胡兰成与张爱玲长期分离,在湖北接编《大楚报》,一次空袭,一片轰炸中,胡兰成以为自己要死了,万念俱灰时,他只喊出两个字:爱玲!
可见,张爱玲在胡兰成的心中一度是最重要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情也渐渐落到实处。
他们之间的爱,分明不是夫妻间的。胡兰成希望张爱玲是才女,也希望她是炊烟里的女人。但并不擅长烧饭洗衣的张爱玲,显然给不了胡兰成家的感觉。
胡兰成说:“爱玲好像小孩,所以她不喜小孩,小狗小猫她都不近,连对小天使她亦没有好感。”
男人初次与孩子般的女子相处,是会欣喜地爱着的,但经不起时日,时日长了,无论怎样有耐心的男人都受不了。
在他们结婚后,胡兰成也说:“两个人怎样做亦不像夫妻的样子,却依然一个是金童,一个是玉女。”
张爱玲不会照顾人,对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也不懂,这样一个临水照花人根本拴不住胡兰成滥情的心。
有个片断可看出胡兰成对张爱玲的不满。那是在温州避难,胡兰成依然不省心地勾搭上年轻寡妇范秀美。论文化素养,范秀美根本不能与张爱玲相提并论,可胡兰成怎会看上这样的女子呢?无非是因为范秀美是居家过日子的人吧!
张爱玲千里迢迢去温州寻找胡兰成,并不知道他又找了女人。在她快到温州时,觉得温州城像是含着宝珠在放光,就是因为胡兰成在温州。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三个人相处的尴尬局面。胡兰成并不欢迎她来,见面也很生分,在范秀美没有来之前,他与张爱玲独处,胡兰成忽然腹痛,他没有告诉爱玲,单等范秀美来了之后,才说痛。张爱玲看着范秀美对胡兰成的关切问询,心内一酸,觉得自己反而是外人了。
胡兰成为何不在张爱玲面前提呢?也许在潜意识中,张爱玲依然是他心里的一个孩子,是不会照顾人的孩子,而这种事情,是需要范秀美这样的俗世女人来做的。男人在软弱的时候,在需要被宠的时候,只能把自己交给俗世中的女人,而不是那个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给胡兰成钱用,并不能扭转胡兰成疏远她的局面,反而让他们之间更加遥远。胡兰成花她的钱,用她的钱养别的女人,他给护士小周钱用,范秀美怀了孕也找张爱玲伸手要打胎费。张爱玲一次次拿出自己的钱,以为这就是爱。她为胡兰成付出越多,伤痛越大。
更不幸的是,张爱玲在这一时的身份是胡兰成的妻子,她不能再像情人一样不计较,妻子对感情是有独占性的,是不许外人来侵犯的。所以,她在给范秀美画像,画着画着仿佛看见的是胡兰成的眉眼时,她内心无比凄凉。她陷入到23岁见胡兰成之前的寂寞里,孤单无依,找不到一根可以救她的稻草。
如果说张爱玲在去温州之前,还不肯放弃胡兰成,是因为还心存幻想,觉得胡兰成还爱着她。那么在温州待了二十几天之后,她彻底明白了,胡兰成真的不喜欢她了。她不愿相信这个结果,在回上海的船上哭泣很久。
这场爱恋耗去了张爱玲心内仅存的一点热情,她本是寻找宠爱的,最后依然是一场无望地付出。她想不再爱他了,都不能立刻停止脚步,在决定与他分手时,还害怕他处境危难,而给他寄去一大笔钱。
胡兰成收了那笔钱,依然没有心疼张爱玲的意思。他最后惟一不舍的,只是分手后,他再不能从她那里得到好处。女人的才华与美貌一样,相处日久,都会变得平淡,不再被珍惜。
胡兰成很滥情,做他的妻子比做他的情人更为痛苦。他什么样的女人都爱,单纯的小周,有才华的张爱玲,熟女范秀美,没有他不爱的。他把滥情视为一种美德,在他的《今生今世》里,他洋洋得意地对每个爱过的女子示好,他的心里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张爱玲珍惜的,不过是胡兰成的宠爱,当宠爱变成伤害之后,她也只好萎谢了。
3、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上)
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
一位上海的女作家写苏青,开篇便说:“总觉着五十年代的上海,哪怕只剩下一个旗袍装,也应当是苏青,因为什么?因为她是张爱玲的朋友。”
可是苏青穿着一套女式的人民装。
觉得这个推理真是毫无逻辑。想想看,凭什么苏青是张爱玲的朋友就应该与她一样,穿着旗袍呀。看看苏青写过的一篇关于张爱玲的文字,就该知道,她们是不一样的。
苏青的那篇文章叫《衣着出位的张爱玲》,其中写道:“还有一次,张爱玲忽然问我,‘你找得到你祖母的衣裳找不到?’我说:‘干嘛?’她说:‘你可以穿她的衣裳呀!’我说:‘我穿她的衣裳,不是像穿寿衣一样吗?’她说:‘那有什么关系,别致。’”
苏青形容张爱玲:“她穿西装,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18世纪的少妇,她穿旗袍,会把自己打扮得像我们的祖母或太祖母,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就是如此,融会了古今中外的大噱头,她把自己先安排成一个传奇人物。”
看看吧,这才是真实的苏青和张爱玲。她们是朋友,性格却不同,当年记者招待会,请苏青与张爱玲回答关于妇女、家庭、婚姻的问题,苏青的话总比张爱玲多,且回答得伶俐干脆有条理,相比而言,张爱玲的回答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写《金锁记》的作者说的话。不但少言,回答也不精彩,完全被苏青占了上风。
如果单论表达,张爱玲无论如何不及苏青的。她们只是朋友,谁也不能代替谁。
关于服装,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沉默的人,衣服就是一种语言。
不善谈吐的张爱玲为何在服装上,要把自己安排成一个传奇,就是因为在面对一个陌生人时,她无法用语言占上风。但抢眼的衣服,是可以给一个人打上鲜明烙印的。
如果套用张爱玲的话,苏青显然是不需用服装来招人眼目的,她长得不难看,胡兰成说苏青:“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
苏青的性格也好,话多却不觉唠叨。为何张爱玲能与苏青做朋友,还有一点,作为女性比较难能可贵,就是苏青不嫉妒。她不嫉妒张爱玲的才华,反倒是欣赏。在她做杂志期间,常常催张爱玲按时交稿。张爱玲认识胡兰成也是因为苏青,且不说这场认识是否正确,换了有的女人是不肯把异性的朋友介绍给同性的,但胡兰成问到张爱玲时,苏青说,对方是个很有才华的女性。胡兰成再要地址时,苏青便写给了他。
隔了70年的光阴,我常常揣想,那时的苏青是如何与张爱玲交往的?张爱玲惊艳的文字让苏青欣赏,但这样的欣赏是没有半点不悦的,张爱玲文字张扬,行事却低调,这样的低调,便是在苏青这样爽朗清高的人面前,也恰到好处。张爱玲符合苏青的交友标准,才华相当,为人不琐碎,不是非。
于是,她们通过文字相识,往来成为心灵上的朋友。
苏青也不是凡名人都能欣赏的,她就顶不喜欢冰心。她对不喜欢的人,说起话来就刻薄,她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苏青还是很注重人与文的相合的。张爱玲文字的冷艳与她为人的清冷,便比较合拍。
如果说张爱玲有些虚无,那么苏青则是世俗的,她喜欢热闹,不甘寂寞,不伪装自己,想什么说什么。
苏青心性虽高,骨子里却很女人。她说:“我就独怕做了女皇,做了女皇谁又配做我的配偶呢?”她是不喜欢领导别人的。
如果与男人一起吃饭,她付了账,一方面会觉得骄傲,另一方面则会有些悲哀,因为失去被保护的权利了。
苏青虽比张爱玲泼辣些,内心也是倚赖于男人的。她就说,女朋友至多只能懂得,男朋友才能够安慰呀。而女人是需要安慰的。
单看苏青,不了解她的人,以为她万事如意,性格才会这么乐观。事实却恰好相反。如果阮玲玉与苏青比,苏青的命运不见得好多少,但苏青走的却是与阮玲玉完全相反的路。
苏青出生在宁波的大户人家,初中时因和男生李钦后同台表演《孔雀东南飞》,被李家长辈看上。那台晚会结束后,李家的账房先生便前去提亲了。
4、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下)
对于李钦后,苏青谈不上爱,感觉就像是兄长,又因相处日久,而像个家里人。这场家长做主的婚姻,苏青与李钦后都没有反对,也许是没有过别的感情,就此认了。
但是这场婚姻,也结束了苏青的一些梦想。苏青的理想是做外交官,她还真考上了。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的外文系,宁波六个县也就考上她一个。苏青徜徉在校园里,是说不出的喜悦。谁知李钦后在考上上海的一所大学后,家里人怕他在外面管不住自己,就命他与苏青先完婚再去读书。他们照办了,照办的结局就是:苏青在返校后没多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苏青做女外交官的梦想也随之破灭。苏青退学回家了,孩子生下来,她即跌入于另一个深渊。因是女孩,婆家很不待见她,苏青被宠的日子结束了。
苏青一连生了两个女孩,公婆连孩子看一眼都不想看,丈夫对她也不够好。苏青失望之余开始给报社写稿。她的第一篇散文写的就是亲身经历的事《产女》,将她生了女孩之后的不幸处境,写入文章,在得到发表后,苏青终于找到自己的方向。
苏青的离婚是因为丈夫不忠。在他们与作家徐讦做邻居时,李钦后与徐讦的妻子珠胎暗结,让苏青彻底失望。
面对如此不幸的生活,苏青全盘接受,并且心高气傲地不让自己受伤。
胡兰成说苏青,“她的离婚具有几种心理成分,一种是女孩子式的负气,对人生负气,不是背叛人生;另一种是成年人的明达,觉得事情非如此安排不可,她就如此安排了。她不同于娜拉的地方是,娜拉的出走是没有选择的,苏青的出走却是安详的。”
苏青因这场婚姻,而变得世俗,却世俗得很高贵,她做职业女性,看顾孩子,余时才是写自己的稿子。
苏青一直比张爱玲活得真实,因此也比张爱玲抗打击。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女人常说男人都不可靠,你们以为怎样?
苏青答:“我并不存在什么偏见,只不过在一切都不可靠的现实社会里,还是金钱和孩子着实一些。”
而张爱玲,她会选择男人与金钱,但绝对不会
Content
1、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上)
2、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下)
3、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上)
4、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下)
5、张茂渊不值得的等待
1、谍海才女关露的传奇人生(上)
2、谍海才女关露的传奇人生(下)
3、丁玲的廊桥遗梦
4、郁达夫的婚变始末
1、萧红的爱情(上)
2、萧红的爱情(下)
1、被遗弃的原配(上)
2、被遗弃的原配(下)
3、鲁迅的红玫瑰变成白玫瑰(上)
4、鲁迅的红玫瑰变成白玫瑰(下)
1、徐悲鸿苦恋才女孙多慈(上)
2、徐悲鸿苦恋才女孙多慈(中)
3、徐悲鸿苦恋才女孙多慈(下)
4、蒋碧薇离开徐悲鸿之后(上)
5、蒋碧薇离开徐悲鸿之后(下)
1、 71封情书
2、 朱自清的婚后生活(上)
3、 朱自清的婚后生活(下)
1、 林徽因的纠结
2、 最爱林徽因的金岳霖
3、 冰心嫉妒林徽因?
1、 最爱徐志摩的女人
2、 张幼仪与朱安被弃后的不同结局
1、 陆小曼如何被培养成一代名媛
2、 与徐志摩从恋人到怨偶
3、 胡适与陆小曼的儿女私情
4、 翁瑞午——最配陆小曼的男人(上)
5、 翁瑞午——最配陆小曼的男人(下)
1、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上)
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
能写出传世文字的女子,必定不是寻常人。张爱玲有多不寻常?胡兰成说:“别人常说学生时代最幸福,也问问爱玲,爱玲却很不喜学校生活。我又以为童年必要怀念,她亦不怀恋。她不喜她的父母,她一人住在外面,她有一个弟弟偶来看她,她亦一概无情。”
她的文字惊艳,可是苏青说:“张爱玲不见人的。”
她的朋友很少,偶尔在家里见客,也会把自己收拾得格外隆重。她不喜说话,但有着女人对服装、胭脂香粉的无度嗜好。
她很少买书,就是觉得《浮世绘》好看,朋友送她,她也不要。每次胡兰成给她送书看,她也是看了当即送还,她从不在家里堆书。
她对人对物,亦只是好意,不愿用情。
她的内心却像个甜俗的小孩,喜闻油漆与汽油的味道,喝浓茶,穿桃红的旗袍会说出: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
与这样的女子恋爱,怎样做才能令她欢快?
在爱她的人面前,她是那么任性,那么容易受委屈。那一夜,胡兰成数落了她待客不周,又提到他正爱慕的一个女子小周。她便生气又伤心地与他分房睡。早晨,他离去吻别她,她用手勾住他的脖子,哽咽地叫他的名字:兰成!且泪水涟涟。
她是那么想一辈子都是他心里被宠爱的孩子。
这注定是悲哀的。
临水照花人,这样香艳又凄然的词,胡兰成用来形容张爱玲。可见他对她是用过情的。
他寻着她的文字而来,见到面,必然是欣喜的。
一个写作的女子,能懂得她的文字,更容易让她交付内心。
那年,张爱玲23岁,没有过爱情,所有的风花雪月都是凭感觉想象而来,她没有亲历。在认识胡兰成前,她生活在想象里。
见到面,胡兰成的学识以及阅历很快让张爱玲有了遇到对手的感觉,胡兰成会哄女人,只几次见面,就让张爱玲烦恼和凄凉。胡兰成说,一个女人爱上了男人,就会变成这样。
胡兰成的到来,打乱了张爱玲的一切。
她亦是不保守的,让他在家里随意进出。那时,胡兰成有妻室,她也从未想过天长地久。于是,胡兰成会在他的书中写:“我已有妻室,她并不在意。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欢我。”
也许,最初张爱玲是如此,不在意他身边的女人。但后来就不是了。
这个改变是从她做了胡兰成的妻子之后。
此前,她只是胡兰成的一个情人,情人对待感情是不同的,她只要爱,并不期望得到全部。
胡兰成与张爱玲聊文学,处处能说到她心里去。这让她对他说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话,以为他是把她捧在掌心里的。
这样被爱的感觉,张爱玲几乎不曾有过。
张爱玲自小就没有得到过爱。孩童时,有个比她长得好的弟弟,她讨不得大人的喜欢,她也想被宠爱,但没有这个条件。父亲也不喜欢她,将她毒打幽禁,惟一她想亲近的母亲也不在身边。与姑姑相处,也是保留分寸,姑姑对她仅是照顾,从不读她写的书,谈不上欣赏她。
那时,张爱玲的身边只有一个好友炎樱。炎樱热情,为人处世不计较,这样她们才能成为好友。张爱玲对炎樱的感情也是任性的,就是炎樱不能忽视她,只要对她一点点不好,她就受不了。就说她们在香港读书,炎樱回上海,没叫张爱玲同路,张爱玲就又哭又闹。其实,她对家并没有那么想念,无非是因为炎樱疏忽了她。
有时想,如果她与炎樱是异性,也许恋爱一场未尝不可。可惜她们是同性,只能按照世俗的标准保持距离。
胡兰成应该是张爱玲生命里的另一个炎樱,但比炎樱更适合张爱玲。原因不外几点:一、他是异性,且年长张爱玲十四岁;二、他比炎樱更有学识及阅历;三、他是懂得她的。
胡兰成知道张爱玲需要什么。在初识的岁月,他尽可能地宠爱着她。她出身贵族,是当红的作家。这些,他很在意,却并不胆怯。他阅历丰富,凭这些去哄她,让她在他面前甘愿“低到尘埃里去”。事实上,张爱玲不是在见了胡兰成几面后,便如胡兰成说的那样,凄楚烦恼地爱上他。而是,她以为找到了一个对她好,可以让她索取爱的对象了。
2、张爱玲最珍惜胡兰成的什么?(下)
向一个人索取爱,是不会计较他身边有多少女人的,她更关心的是,他爱不爱她,能不能让她不寂寞。
他们在一起谈诗论赋,缠绵缱绻,在曼妙的文字里沉醉,不沾尘世烟火,他们更适合的分明是情人关系。如果这种关系持续下去,也许张爱玲不会那么痛苦,不幸的是,命运给了他们结婚的机会。
离婚对于胡兰成很突然,那段日子,他虽然对张爱玲很着迷,却从未想过为她去离婚。
那晚,他离了婚,来见爱玲,在爱玲面前哭了。看看胡兰成是啥心态吧,他在心里也仅把张爱玲当成一个情人而已。当晚,张爱玲对他很冷淡,能不冷淡吗?他为另一个女人流泪惋惜,把张爱玲放在什么位置上了?她原本以为,胡兰成身边女人再多,也会把她与她们区别开的。可是,并没有什么分别。
说胡兰成不爱张爱玲,也是冤枉他的。都说一个人在生命最危及的时候,心里想的那个人,便是最重要的。
1944年11月,胡兰成与张爱玲长期分离,在湖北接编《大楚报》,一次空袭,一片轰炸中,胡兰成以为自己要死了,万念俱灰时,他只喊出两个字:爱玲!
可见,张爱玲在胡兰成的心中一度是最重要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情也渐渐落到实处。
他们之间的爱,分明不是夫妻间的。胡兰成希望张爱玲是才女,也希望她是炊烟里的女人。但并不擅长烧饭洗衣的张爱玲,显然给不了胡兰成家的感觉。
胡兰成说:“爱玲好像小孩,所以她不喜小孩,小狗小猫她都不近,连对小天使她亦没有好感。”
男人初次与孩子般的女子相处,是会欣喜地爱着的,但经不起时日,时日长了,无论怎样有耐心的男人都受不了。
在他们结婚后,胡兰成也说:“两个人怎样做亦不像夫妻的样子,却依然一个是金童,一个是玉女。”
张爱玲不会照顾人,对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也不懂,这样一个临水照花人根本拴不住胡兰成滥情的心。
有个片断可看出胡兰成对张爱玲的不满。那是在温州避难,胡兰成依然不省心地勾搭上年轻寡妇范秀美。论文化素养,范秀美根本不能与张爱玲相提并论,可胡兰成怎会看上这样的女子呢?无非是因为范秀美是居家过日子的人吧!
张爱玲千里迢迢去温州寻找胡兰成,并不知道他又找了女人。在她快到温州时,觉得温州城像是含着宝珠在放光,就是因为胡兰成在温州。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三个人相处的尴尬局面。胡兰成并不欢迎她来,见面也很生分,在范秀美没有来之前,他与张爱玲独处,胡兰成忽然腹痛,他没有告诉爱玲,单等范秀美来了之后,才说痛。张爱玲看着范秀美对胡兰成的关切问询,心内一酸,觉得自己反而是外人了。
胡兰成为何不在张爱玲面前提呢?也许在潜意识中,张爱玲依然是他心里的一个孩子,是不会照顾人的孩子,而这种事情,是需要范秀美这样的俗世女人来做的。男人在软弱的时候,在需要被宠的时候,只能把自己交给俗世中的女人,而不是那个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给胡兰成钱用,并不能扭转胡兰成疏远她的局面,反而让他们之间更加遥远。胡兰成花她的钱,用她的钱养别的女人,他给护士小周钱用,范秀美怀了孕也找张爱玲伸手要打胎费。张爱玲一次次拿出自己的钱,以为这就是爱。她为胡兰成付出越多,伤痛越大。
更不幸的是,张爱玲在这一时的身份是胡兰成的妻子,她不能再像情人一样不计较,妻子对感情是有独占性的,是不许外人来侵犯的。所以,她在给范秀美画像,画着画着仿佛看见的是胡兰成的眉眼时,她内心无比凄凉。她陷入到23岁见胡兰成之前的寂寞里,孤单无依,找不到一根可以救她的稻草。
如果说张爱玲在去温州之前,还不肯放弃胡兰成,是因为还心存幻想,觉得胡兰成还爱着她。那么在温州待了二十几天之后,她彻底明白了,胡兰成真的不喜欢她了。她不愿相信这个结果,在回上海的船上哭泣很久。
这场爱恋耗去了张爱玲心内仅存的一点热情,她本是寻找宠爱的,最后依然是一场无望地付出。她想不再爱他了,都不能立刻停止脚步,在决定与他分手时,还害怕他处境危难,而给他寄去一大笔钱。
胡兰成收了那笔钱,依然没有心疼张爱玲的意思。他最后惟一不舍的,只是分手后,他再不能从她那里得到好处。女人的才华与美貌一样,相处日久,都会变得平淡,不再被珍惜。
胡兰成很滥情,做他的妻子比做他的情人更为痛苦。他什么样的女人都爱,单纯的小周,有才华的张爱玲,熟女范秀美,没有他不爱的。他把滥情视为一种美德,在他的《今生今世》里,他洋洋得意地对每个爱过的女子示好,他的心里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张爱玲珍惜的,不过是胡兰成的宠爱,当宠爱变成伤害之后,她也只好萎谢了。
3、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上)
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
一位上海的女作家写苏青,开篇便说:“总觉着五十年代的上海,哪怕只剩下一个旗袍装,也应当是苏青,因为什么?因为她是张爱玲的朋友。”
可是苏青穿着一套女式的人民装。
觉得这个推理真是毫无逻辑。想想看,凭什么苏青是张爱玲的朋友就应该与她一样,穿着旗袍呀。看看苏青写过的一篇关于张爱玲的文字,就该知道,她们是不一样的。
苏青的那篇文章叫《衣着出位的张爱玲》,其中写道:“还有一次,张爱玲忽然问我,‘你找得到你祖母的衣裳找不到?’我说:‘干嘛?’她说:‘你可以穿她的衣裳呀!’我说:‘我穿她的衣裳,不是像穿寿衣一样吗?’她说:‘那有什么关系,别致。’”
苏青形容张爱玲:“她穿西装,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18世纪的少妇,她穿旗袍,会把自己打扮得像我们的祖母或太祖母,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就是如此,融会了古今中外的大噱头,她把自己先安排成一个传奇人物。”
看看吧,这才是真实的苏青和张爱玲。她们是朋友,性格却不同,当年记者招待会,请苏青与张爱玲回答关于妇女、家庭、婚姻的问题,苏青的话总比张爱玲多,且回答得伶俐干脆有条理,相比而言,张爱玲的回答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写《金锁记》的作者说的话。不但少言,回答也不精彩,完全被苏青占了上风。
如果单论表达,张爱玲无论如何不及苏青的。她们只是朋友,谁也不能代替谁。
关于服装,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沉默的人,衣服就是一种语言。
不善谈吐的张爱玲为何在服装上,要把自己安排成一个传奇,就是因为在面对一个陌生人时,她无法用语言占上风。但抢眼的衣服,是可以给一个人打上鲜明烙印的。
如果套用张爱玲的话,苏青显然是不需用服装来招人眼目的,她长得不难看,胡兰成说苏青:“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
苏青的性格也好,话多却不觉唠叨。为何张爱玲能与苏青做朋友,还有一点,作为女性比较难能可贵,就是苏青不嫉妒。她不嫉妒张爱玲的才华,反倒是欣赏。在她做杂志期间,常常催张爱玲按时交稿。张爱玲认识胡兰成也是因为苏青,且不说这场认识是否正确,换了有的女人是不肯把异性的朋友介绍给同性的,但胡兰成问到张爱玲时,苏青说,对方是个很有才华的女性。胡兰成再要地址时,苏青便写给了他。
隔了70年的光阴,我常常揣想,那时的苏青是如何与张爱玲交往的?张爱玲惊艳的文字让苏青欣赏,但这样的欣赏是没有半点不悦的,张爱玲文字张扬,行事却低调,这样的低调,便是在苏青这样爽朗清高的人面前,也恰到好处。张爱玲符合苏青的交友标准,才华相当,为人不琐碎,不是非。
于是,她们通过文字相识,往来成为心灵上的朋友。
苏青也不是凡名人都能欣赏的,她就顶不喜欢冰心。她对不喜欢的人,说起话来就刻薄,她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苏青还是很注重人与文的相合的。张爱玲文字的冷艳与她为人的清冷,便比较合拍。
如果说张爱玲有些虚无,那么苏青则是世俗的,她喜欢热闹,不甘寂寞,不伪装自己,想什么说什么。
苏青心性虽高,骨子里却很女人。她说:“我就独怕做了女皇,做了女皇谁又配做我的配偶呢?”她是不喜欢领导别人的。
如果与男人一起吃饭,她付了账,一方面会觉得骄傲,另一方面则会有些悲哀,因为失去被保护的权利了。
苏青虽比张爱玲泼辣些,内心也是倚赖于男人的。她就说,女朋友至多只能懂得,男朋友才能够安慰呀。而女人是需要安慰的。
单看苏青,不了解她的人,以为她万事如意,性格才会这么乐观。事实却恰好相反。如果阮玲玉与苏青比,苏青的命运不见得好多少,但苏青走的却是与阮玲玉完全相反的路。
苏青出生在宁波的大户人家,初中时因和男生李钦后同台表演《孔雀东南飞》,被李家长辈看上。那台晚会结束后,李家的账房先生便前去提亲了。
4、苏青为何不能穿女式的人民装(下)
对于李钦后,苏青谈不上爱,感觉就像是兄长,又因相处日久,而像个家里人。这场家长做主的婚姻,苏青与李钦后都没有反对,也许是没有过别的感情,就此认了。
但是这场婚姻,也结束了苏青的一些梦想。苏青的理想是做外交官,她还真考上了。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的外文系,宁波六个县也就考上她一个。苏青徜徉在校园里,是说不出的喜悦。谁知李钦后在考上上海的一所大学后,家里人怕他在外面管不住自己,就命他与苏青先完婚再去读书。他们照办了,照办的结局就是:苏青在返校后没多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苏青做女外交官的梦想也随之破灭。苏青退学回家了,孩子生下来,她即跌入于另一个深渊。因是女孩,婆家很不待见她,苏青被宠的日子结束了。
苏青一连生了两个女孩,公婆连孩子看一眼都不想看,丈夫对她也不够好。苏青失望之余开始给报社写稿。她的第一篇散文写的就是亲身经历的事《产女》,将她生了女孩之后的不幸处境,写入文章,在得到发表后,苏青终于找到自己的方向。
苏青的离婚是因为丈夫不忠。在他们与作家徐讦做邻居时,李钦后与徐讦的妻子珠胎暗结,让苏青彻底失望。
面对如此不幸的生活,苏青全盘接受,并且心高气傲地不让自己受伤。
胡兰成说苏青,“她的离婚具有几种心理成分,一种是女孩子式的负气,对人生负气,不是背叛人生;另一种是成年人的明达,觉得事情非如此安排不可,她就如此安排了。她不同于娜拉的地方是,娜拉的出走是没有选择的,苏青的出走却是安详的。”
苏青因这场婚姻,而变得世俗,却世俗得很高贵,她做职业女性,看顾孩子,余时才是写自己的稿子。
苏青一直比张爱玲活得真实,因此也比张爱玲抗打击。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女人常说男人都不可靠,你们以为怎样?
苏青答:“我并不存在什么偏见,只不过在一切都不可靠的现实社会里,还是金钱和孩子着实一些。”
而张爱玲,她会选择男人与金钱,但绝对不会

《民国女子》
407.72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