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

“色”裁红楼

文档

0.9

已售 0
595.14KB

数据标识:D17208194257877211

发布时间:2024/07/1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姚黄魏紫
智子疑邻
色彩是有性格的
什么是红、蓝、黄、绿四色性格
唯大英雄能本色
精灵的淘气
排排坐,吃果果
林妹妹收礼
苦难之养成
亚历山大的剑,高洋的刀
随分从时
我是香菱,我不是祥林———香菱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岫烟
阳光雨露,哪得均沾
需针一针的偏心
被误读的贾政
终身遗憾的解决之道
情绪化!大爆发!
世界上只有两种母亲——王夫人
无心的母子———薛姨妈、薛蟠
虽千万人吾往矣———贾珍
自己当婊子,就不要人家立牌坊———贾琏
怎赢得,红楼薄幸名存———秦钟、潘又安、贾环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鸳鸯
自己不尊重,怪谁———贾环
狐假虎威,陪房列传———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
有文化的焦大,会不会成为屈原———焦大
泼皮考———倪二、璜大奶奶
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东食西宿是红色的终身梦想
爱的无限变级差等
见美思齐
曾因酒醉鞭名马
水仙庵的一炷烟
妙玉思凡
当蓝遇到更深的蓝———妙玉
居安思危———元春
超级洁癖——惜春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秦可卿
等待和发酵的哀伤
变幻莫名的娶妻观
对形式的追求,连死亡也不例外
自恋的水仙VS.自恋的孔雀
黛玉的体贴VS.宝玉的体贴
情情
紧盯密防法和旁敲侧击法
爱不要轻易说出来
你,怎么可以不理解我?
宝黛婚后怎样
黛龄互影———龄官、彩霞
当奸雄还是才子
奸雄的蛇蜕
葫芦僧之死
姚黄魏紫
本来一部红楼,环肥燕瘦、姚黄魏紫,如楂梨橘柚,各擅胜场,而成兰菊竞芳、晋楚争长之势,偏后世论者,评及霄壤之别,鼎瓠之分。
赏之者,谓黛玉之高洁、宝钗之和善、湘云之豁达、妙玉之清高、迎春之仁慈、探春之自尊、惜春之单纯、凤姐之才干、李纨之恬淡、香菱之善良、袭人之贤惠、晴雯之率直、以至鸳鸯之刚烈。
而贬之者,上至黛玉之刻薄、宝钗之奸伪、妙玉之矫揉造作、迎春之懦弱、惜春之孤僻、凤姐之毒辣,下至晴雯之泼辣、袭人之阴险。争讼不休,以致兄弟阋墙,老友挥拳。
值得注意的是,赏之者的词汇,有道德、有能力、有性格相关,而贬之者的词汇,以道德词汇为最。
高尚的道德标准、目标和行为,不能,也不应成为我们横扫蛇神牛鬼的理由。他人的观点、行为和我们不同时,不能仅仅因为不同而否定。三毛说:“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里面反复强调,自己喜欢帽子,没必要强迫野蛮人带,自己喜欢腐肉,也不要喂给鸳雏吃。
阮籍丧母,裴楷去吊唁。阮籍刚喝醉了,散发乱坐,不哭,裴楷自己按照礼制哭完就走了。有人问裴楷:“按礼,主人哭,客人才跟着哭。阮籍既不哭,您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超脱世俗的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世俗中人,所以要遵守礼制准则。”当时的人非常赞赏,认为双方应对都很得当。
这是尊重自我和尊重他人的典范,既不因自己“正确”而责备他人,也不因他人的“正确”而改变自我。正如宝钗、黛玉,才同貌同,而性格不同,因此言论不同、行事不同、心术不同,如双峰并峙,二水争流,“诚不可甲此而乙彼”。
本来只是鱼与熊掌,各是美味,各人取舍不同,不知何时,甲之美女,忽成乙之恶婆。无数英雄,尽入此彀,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考证此优彼劣,盛矣!
硬要辩得这种美压倒了那一种,毫无意义。李白狂狷不羁,杜甫沉郁深厚,谁又压倒了谁?宝钗弱了,作为对手的黛玉又怎能好看?反之亦然。晴雯被逐,袭人说过很没见识的话:“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哪里知道晴雯弱,则袭人弱,晴雯强,则袭人强。
六祖有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以仁者之心,观红楼诸艳,不是非关道德,而更多是性格。看到太多道德因素的人,多是因为自己心动,以己度彼,才觉得他人有道德问题,纳西塞斯照出的永远是自己的脸。比如宝钗以儒家风范为己任,且遵循不移。厌恶宝钗劝学的人,偏偏也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宝钗之上,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里当然还有学识、阅历之分,然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读书人的性格。林语堂先生有论在先,只好做一把文抄公:
“欲探测一个中国人的脾气,其最容易的方法,莫如问他欢喜黛玉还是欢喜宝钗,假如他喜欢黛玉,那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假使他赞成宝钗,那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有的喜欢晴雯,那他也许是未来的大作家;有的喜欢史湘云,他应该同样爱好李白的诗。而著者本人则欢喜探春,她具有黛玉和宝钗二人品性糅合的美质,后来她幸福地结了婚,做一个典型的好妻子。宝玉的个性分明是软弱的,一点没有英雄的气概,不值得青年崇拜。”①
“读《红楼梦》的人,或偏于黛玉,或偏于宝钗。偏于黛玉的人,也必喜欢晴雯,而恶宝钗,兼恶袭人。女子读者当中,做贤妻良母好媳妇的人,却常同情于宝钗,而深恶晴雯,完全与王夫人同意,这里头就有人生处世的真理存焉。大抵而论,阮籍、嵇康之辈,必喜欢黛玉,尤喜欢晴雯;叔孙通、二程之流,必喜欢宝钗,而兼喜欢袭人。”②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因此发宏愿,把红楼每个人都写成好人、善人,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人。
智子疑邻
红楼的人名,有些暗藏深意,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原应叹息),比如甄士隐(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存焉),也有随事而起,比如霍启(祸起)、冯渊(逢冤),也有调笑世人,比如詹光(沾光)、单聘仁(擅骗人),好比章荭在青钱阵内,那些四柱、二柱、五分、四文的名字。
走火入魔之后,就要把一切人名,归于谐音,深挖含义。比如贾政,归于假正经,不知从何想来?更有甚者,步步索引,采用测字、对应、计算三法,加之中世界僧侣讨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的坚韧,连史书不载、小说无证的人都能考证出来,自圆其说,还有什么不能的?比如附会袭人为花贱人、龙衣人,还有什么“偃旗息鼓,攻人于不及觉曰袭”之意,未免有智子疑邻之诮。
①《吾国吾民》,林语堂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②《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九州出版社1998年4
凡是喜欢的,坏事也有不得已的一面,凡是厌恶的,好事也是口蜜腹剑、暗藏杀机。
喜欢宝钗的,说机带双敲是宝、黛惹的祸,怪不得宝钗发怒;不喜欢的,便说宝钗无端生事,臊了无辜的丫头。
喜欢黛玉的,说送宫花是周瑞家的错了礼,怨不得黛玉动气;不喜欢的,便说周瑞家的无非是顺路,黛玉太尖刻,太伤人。
鸳鸯安慰了司棋,顺路来望候凤姐,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赵姨娘顺道去看黛玉,就成了虚伪。
晴雯拿着一丈青戳坠儿的手,喜欢晴雯的强调这是坠儿偷了镯子,晴雯怒其不争,厌恶晴雯的就指出晴雯暴虐胜凤姐。
宝袭初试,喜欢袭人的强调是宝玉强迫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厌恶袭人的强调袭人“含羞笑问”及“掩面伏身而笑”在先。
好比演义里面这头一个劝降的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那厢一个死守的说“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这样的文字官司,打一万年也没结果,其实郎情妾意,一个巴掌哪里拍得响?
纵然是强作解人,依然希望尽可能回归文本,采用无罪推定的方式来相对公平地讨论和评论红楼人物和事件。只要作者没有明写或者没有明显的暗示,譬如天香楼事件,我们就不能假定它确实发生过。同样,作者没有明示袭人告密、宝钗嫁祸,那么我们也就不能假定它确实发生过,以此类推。
每一个事件有两面,正面效果,负面影响;每一个人也有两面,正面和颜悦色,背面青面獠牙。
湘云心直口快,全无城府,说话从不顾忌会不会得罪人;晴雯行得正,坐得直,然而容不得半点渣滓,拿住不争气的就往死里整;黛玉心思细腻,未免多愁善感,哀伤过度;宝钗处事冷静,未免令人觉得冷漠。
《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要理解红楼的人物,必要从各人性格之眼,看各人行为举止。如此,方能透过行为看到各人的内心,理解人物的动机。
色彩是有性格的
性格有多种描述和分类方式,春秋战国有邹衍的五行学说,古希腊有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流传至今,五行学说在中医领域发扬光大,四液学说随西风东渐,主导心理学派,分支五花八门,有DISC、MBTI这样的缩写学派,PDP这样的动物学派,九型人格这样的数字学派,有善良守序这样的龙与地下城门派,更有流传于万千大众中的血型、星座和紫薇学派。
王国维先生分析过两类作者:“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据金庸先生说,学习左右互搏术的能力也可以作为性格测试:“能学会的周伯通、郭靖、小龙女,都是淳厚质朴、心无渣滓之人,而黄蓉、杨过、朱子柳辈,那就说甚么也学不会了。”
血型、星座和紫薇,有待于客观和科学的考察,字母、动物还是数字,和性格都没有直接的联系,然而,色彩的天然属性以及后天文化产生的象征性,让色彩和性格具有了直接的联系。①[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性格》,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首先,色彩具有天然的物理学效果和视觉效果。波长长的光传递更多的热量,红色环境会使人脉搏加速,血压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暖色调;反之,冷色调的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除了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色彩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感受,比如,暖色偏重,冷色偏轻;冷色湿润,暖色干燥;暖色致密,冷色稀薄;冷色更透明,暖色透明感较弱;暖色感觉近,冷色感觉远等等。
因此,人会感觉到红色热烈,蓝色冷静,而绿色柔和。
第二个因素是由人类的初蒙经验带来的。鲜血是红色的,因此红色代表了生命、活力和激情;阳光,包括西方人眼中的太阳是黄色的,因此黄色代表了高贵和神圣;大自然是绿色的,因此绿色就代表健康和生机;天空是蓝色的,海洋是蓝色的,因此蓝色代表了安静和纯洁、深邃和永恒。
第三个因素是人类的政治和文化象征。由于红色的生命象征,我们喜庆用红色为主色调。在所有的文明圈中,蓝色都是灵魂的颜色,象征了对生存意义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整体追求,而忧郁的布鲁斯,名字就叫蓝调(Blues)。由于明黄是中国皇帝的专属色,因此黄色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尊崇,五行中,土居五方之中,土为黄色,一以统四,黄色号令四方。因为圣经的故事,我们拿绿色的橄榄枝象征和平。
此外涉及的还有宗教因素,对于起源于沙漠地带的伊斯兰教,绿色是天堂的颜色,因此,也成为神圣的颜色,用在国旗上做主色。甚至还包括生产力的因素,中世纪印度进口的靛蓝,是贵族的颜色,等到人工靛蓝产生,直接导致了蓝色地位的衰落,造就了“蓝领”这样的词汇。
总体来说,这些因素所造成的色彩性格是基本一致的。对于花,红玫瑰代表诉说爱情,蓝色的勿忘我和菊苣则象征忠诚;对于宝石,红宝石热情似火象征着爱情的美好,蓝宝石象征忠诚、坚贞、慈爱和诚实。
从《红楼梦》来看,早有马家楠教授指出宝、黛、钗三人五行分属火、木、金,三人的衣着服饰及居住环境之色彩基调分属赤、青、白三色。
什么是红、蓝、黄、绿四色性格
在这本书里面,为了便于描述人物的性格,我们采用FPAR 性格色彩学①来分析。在FPAR 性格色彩学中,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分别是一种性格的代表。红色代表活泼、蓝色代表完美、黄色代表进取,而绿色代表平和。①参见乐嘉《“色”眼识人》,文汇出版社2006年
从天性上来讲,红色性格的人热情、开朗、不拘小节、比较自由,比较快乐;而蓝色感情细腻、体贴、忠诚、重诺、追求完美、比较仔细和小心;黄色性格的人自信、果断、坚定、推动;而绿色稳定、耐心、倾听、和谐,不愿意和他人发生冲突。
典型的红色如湘云,只要她一出场,气氛就开始热烈,话题不用愁,连笑声也不用愁。两个红色老太贾母和刘姥姥也是童心未泯,给姐妹们和读者带来一波波的欢笑和乐趣。
因为这种阳光心态,她们人见人爱,也见人爱人。贾母喜欢的孙儿辈从最亲近的湘云、黛玉一溜烟地排到难得见到的喜鸾、四姐儿。还有红色的宝玉,喜欢黛玉、喜欢宝钗,喜欢袭人、喜欢晴雯,一溜烟地排到不曾见过的傅秋芳和茗玉小姐。
然而红色有强烈的情绪化倾向。比如宝玉喜怒无常,说翻脸就翻脸,前一刻钟和颜悦色,后一刻钟就开始狂躁发飙,撵完茜雪撵晴雯,连带袭人都踢了,再下一刻又开始甜言蜜语,下午大吵大闹地撵晴雯,晚上就打打闹闹地看她撕扇子玩。
蓝色是和红色相对的性格。红色像孔雀展翅,需求大众的关注和热爱,而蓝色像水仙低回,水中的倒影,也许就是今生唯一的知己。
典型蓝色如黛玉、妙玉,她们感情细腻、体贴入微。不仅如此,黛玉眼泪,只为宝玉一人而设,为宝玉砸玉而流、为宝玉挨打而流、为宝玉的不理解而流。
蓝色的爱情更专一,表达却比较婉转,明明喜欢,却又不肯直说。黛玉一而再、再而三的直接或间接的否认她和宝玉的恋情,妙玉也是透过品茶来撇清。从某种意义上说,宝、黛的误会很大程度就是由于两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所造成的。
相对于红色和蓝色,黄色对事情、对事业的关注往往超过对情感的关注。
典型的黄色如宝钗、袭人,她们目标清晰,积极主动,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会努力去争取,一分汗水一分收获,黄色理所应当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
她们决不因爱而降低要求,她们希望爱人也能够出人头地,最好是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她们不想看着爱人坠落,更不想一起坠落,她们愿意和爱人一起成长。
因为对事情的关注,黄色有时会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点上最突出的是贾雨村,拿他的话来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和黄色相对,绿色对人际关系和谐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重视。
典型绿色如尤氏、尤二姐、迎春,她们天性宽容,对下人和颜悦色,犯了错也不会打来骂去。
在她们眼里,事情不重要,和谐最重要。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些人可能会兼具两种性格,比如王熙凤、探春是黄+红,也就是说王熙凤、探春以黄色为主,红色为辅。黄色带给她们推动力,而红色带给她们张力,所以她们治理家政有声有色。但与此同时,黄色也带给她们很强的攻击性,通过红色更夸张地表达出来,因此她们常常被批评御下太严。
有些人在后天过程中修炼出其他性格的一些优势来,比如平儿,绿色的她依然相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是兴旺之家,但是她在处理虾须镯、茯苓霜、累金凤几件事中却表现出有杀伐决断的黄色行为,这样的行为是为她的动机(以和为本)所服务的。
在本篇下面几个章节里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的人物来进一步了解四色的基本概念。
唯大英雄能本色
湘云是简单的,笑如婴宁,烂漫之间,浑然不解世事;喜欢划拳简断爽利,不喜欢垂头丧气闷人的射覆;既咬舌,又偏爱说话。
第一次登场,就是在那边大笑大说,有她在场,话题是不用愁。迎春感慨地说:“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也没见睡在那里还是咭咭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知那里来的那些话。”跟迎春住、跟黛玉住、跟宝钗住,这几位都不是爱说话的主,可巧来了香菱想学诗,两个人凑在一起,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聒噪得宝钗受不了,拿话堵死: “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不仅话题不用愁,湘云一来,再坏的气氛也能变好。本来端阳节里,因金钏、杨妃等事,宝钗淡淡的,黛玉懒懒的,宝玉没精打采,王夫人不自在,连凤姐都不敢说笑,迎春姐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次日午间,王夫人、宝钗、黛玉众姐妹正在老太太房内坐着,就有人回:“史大姑娘来了。”湘云一来,大家立刻被感染得话多起来,宝钗、黛玉分说湘云穿别人衣服的典故,调笑湘云的淘气,大家想着前情,都笑了,迎春并宝钗又说起湘云话多,宝玉过来说起绛纹石戒指,黛玉又调笑金麒麟会说话,宝钗也跟着抿嘴一笑。
读《红楼》读到湘云,还有凤姐承欢于老太太膝下时,
data icon
“色”裁红楼
0.9
已售 0
595.14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