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Chapter_1
Chapter_2
Chapter_3
Chapter_4
Chapter_5
Chapter_1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对于那些四散逃命的政府军士兵来说,有三样东西很有用:首先是一辆好车,那样他们可以逃得快些;其次是硬通货;再次就是美国人或欧洲人,他们杀了解气。不巧的是这三样东西我们全占上了,而且还是送货上门。
美联社的新闻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3/01/24 16:32 新浪读书
文/郑颖
也许是因为做过4年的记者,当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的版权负责人王云珍女士把英文版的《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推荐给我的时候,我眼前一亮。
封面上的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对于那些四散逃命的政府军士兵来说,有三样东西
很有用:首先是一辆好车,那样他们可以逃得快些;其次是硬通货;再次就是美国人或欧洲人,他们杀了解气。不巧的是这三样东西我们全占上了,而且还是送货上门。”字里行间透着记者才有的一种幽默和自嘲。我一下子被吸引了,好象遇到了久违的老友,再也放不下。做这本书的责编,再合适不过了。
作为美国新闻业的供稿的支柱,美联社一向以报道特写类新闻和突发性新闻见长。因此,这本《新闻报道手册》实际上是本故事集。每篇报道都是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的后面是美联社一线记者的亲身感受,包括采访经验、幕后故事和在报道中不便说出的感悟,还是一个个故事。能把新闻采访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在同类书中并不多见。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恶霸之死〉〉这篇报道及分析。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被枪杀了。镇上的人都在心里偷着乐,没有人愿意出来做证。美联社的特约记者朱尔斯?劳决定报道这个恶霸。他曾在8年的时间里走遍美国的小镇,寻找最有趣的和最难以描述的人物。
起初,没有任何线索,镇上的人都不愿意开口。但最终,劳和这里的人们交上了朋友,他甚至从他们那得知了凶手的名字。其实,他的秘诀只有两个字:交谈。这是一种既原始又直接,既简单又艰难的采访方式。下面是劳自己的一段分析:
“我想我比现场的记者挖掘的更多。现场的记者只寻找一两件事,我不知道我要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找人交谈,只是聊天,不管和谁,即使是像麦克尔罗伊(恶霸)的妻子那样有理由憎恨记者走进她生活的人。我向她询问一些其他的事,最近过得怎么样,如何应对目前的一切等等。当问到案子时,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表示拒绝,然后我就问:‘那么为什么不愿意呢?’结果他们就会告诉我过去从没对人说过的事。并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没有人追问过他们。”
类似的独到的报道经验在书中还有很多:海伦 奥尼尔在采访过程中从不动笔,她喜欢让自己沉浸在某件事情中,然后从另一端走出来认真思考后再动笔写;泰德 安东尼的收集灵感的方式是把新想法立即录进自己的数码录音机里;莫特?罗森布洛姆认为驻外记者除了发掘新闻事件之外,还必须深入他身处的社会环境当中,去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米歇尔 朗博格的采访技巧之一就是说话尽可能地结结巴巴,以至于被访者起了同情心,向他说出想要知道的一切。
在新闻语言方面,本书更倾向于通过提高文字的生动和视觉化程度来增加可读性。美联社一位年轻记者在报道尼日利亚难民危机时写道:“如潮一般的难民带着他们的物品……”而美联社资深记者休?莫利根摇头说道:“不要泛泛而谈。应该这样写:‘如潮一般的难民带着他们的草席、瓦罐……’”
美联社最著名的撰稿人之一勒内?卡蓬认为,记者类似于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人。如果摄像镜头全景拍摄了异国情调的豪华住宅后又定格在一间茅草屋上,不需任何文字,镜头所展示的一切足以说明问题。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德希瓦尔则认为用讲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而没有场景描写(包括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故事就没法讲。
除了经验和技术层面的内容,还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激情从头至尾贯穿全书。对于美联社的记者们来说,这种激情来自于好奇心、客观、公正、勇气和不轻言放弃的职业精神。
大卫?福斯特曾只身前往美国西部的汉米尔顿,乔装成消防员,采访那里燃烧数星期的森林大火;特派记者莫特?罗森布洛姆在1997年采访政变后的扎伊尔时,曾冒着枪林弹雨与刚果政府军士兵在金沙萨的大街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汽车追逐;比尔?巴斯克维尔冲破官方的阻挠,调查出弗吉尼亚州中央医院虐待精神病人致死的真相,他的报道导致了州心理健康专员的辞职;约翰?所罗门通过蛛丝马迹的线索揭露出1992年以独立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选,企图蒙骗选民的罗斯?佩罗贿赂白宫的政治丑闻。
对于曾经做过记者的我来说,读着这些文章,仿佛身临其境,痛快淋漓。惟一的遗憾是,因为贪图安逸而过早地离开了新闻记者这个充满着激情、挑战和乐趣的行当。
《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我为新闻狂
http://www.sina.com.cn 2003/01/24 16:35 新浪读书
乔治·艾斯珀就站在那里。
他想得到这个故事。他想得到每一个故事,但此时此刻他只想得到这一个。他曾到过越南,报道过越南战事。如今,二十几年后,他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报道这场战争:肯特郡的四名学生被国家卫队杀害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而艾斯珀报道此时又重新回到了这场战争上。
因一份兼职工作的需要,他计划采访四名被害学生的母亲——事件发生多年后她们有怎样的想法。他与三位母亲取得了联系,却没能得到最后一位的电话号码,只有她所住街区的地址。于是他钻进自己的车,在暴雪中行进了一个小时。
傍晚7点整,他敲响了主人的房门。出来开门的是弗劳伦斯·施罗德。
“我是美联社记者乔治·艾斯珀,”他自我介绍说。
“她只是挥手示意我离开,并说:‘我们不接受任何采访。’艾斯珀回忆道。“我没有逼她,也并没有转身离开。我只是站在那里,浑身已经湿透,冰冷的雪水不停地滴下来。我想她是有几分同情我了。”
“进来吧”,她说。一阵闲聊过后,她谈了两个小时关于20年前死去的儿子。“采访快结束时,她告诉我她从没有想到自己又会将这件事谈得这么深入,”艾斯珀说,“但是她这样做了。”她为什么会这样做?艾斯珀有自己的解释。或许那只是出于可怜——一个浑身湿透的记者出现在她的门前,她不忍心将他置于门外。或许是艾斯珀流露出的同情心起了作用:尽管一生都在报道悲剧的发生,可他并没有由此变得冷酷无情。再或许她正准备说些什么,而艾斯珀恰巧是那位找上门来的倾听者。但事实是,她的确接受了采访,而且这次采访成功并非侥幸所得。四十多年来,艾斯珀总是会得到他想要报道的内容——有时需要耍些小手腕儿,有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无论何时,不懈的努力与不屈的意志都是必不可缺的。
这本书就是讲像乔治·艾斯珀一样的一群人,讲他们如何对待他们所从事的这份工作。这是一本关于新闻报道的书——不是关于创作,尽管书中有许多关于创作的优秀实例。正如美联社创作高手勒内·J.卡彭所说:“新闻报道是好作品的精粹。”没有新闻报道的原始素材,一篇故事只能是漂亮文字的堆砌,不能表达任何东西。美联社自从1848年创立的那一刻起,它的使命始终是进行新闻追踪报道。记者们报道了184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宣布了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当选本届总统。美联社记者马克·凯洛克曾与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在小比格霍恩河战役小比格霍恩河战役(Little Big Horn):爆发于1876年。美国陆军中校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率军与北美印第安人作战,最终全军覆没。中并肩作战,最终战死杀场。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24小时内,美联社的地方分社就传送出了二万多字的有关此次灾难的报道。
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的故事一直在广为流传:1932年他被英国人逮捕,囚禁几个月后,最终在极其隐秘的情况下被释放。一天午夜后,他被带到一个偏僻的火车站,自己将随身的行李拖到站台上。就在那儿,在一片黑暗中,他认出了美联社记者吉姆·米尔斯,是他报道了甘地为印度赢得独立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因此,在那个时候,只有米尔斯一人获知甘地被释放的消息。“我猜想,当我走向来世站在金门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一名美联社记者,”甘地曾这样说。
在美联社的文化中,消息汇集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对某些人来说新闻报道就好比是呼吸——必不可少,但绝非是那般复杂或有趣。
“嗯,新闻报道的套路就是,”特派记者莫特·罗森布莱姆若有所思地说,“A.登上一架飞机;B.告诉工作台你所看到的一切;C.当你看到结果时来个双份的签单威士忌。”
不过,这个抓取新闻的行当的确有趣,而且通过了解众多记者如何从事这一职业,你可以从中获益。这并非简单得如同列出一个表,说明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如此这般你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虽然做新闻报道也有一定之规,辟如你不可以犯罪为代价去获取一条消息,但特约记者海伦·奥尼尔还是很恰当地说明了一点,即“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各自的所长与不足,新闻记者们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电影作品中,记者的形象总是文温尔雅且具有讥讽性的,几乎不用费什么力就能得到头条新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报道充满了艰辛,整个过程杂乱无章或令人乏味。米歇尔·朗博格曾长期担任美联社记者,后来去了《洛杉矶时报》。他曾说他的采访技巧之一就是说话尽可能地结结巴巴,以至于被采访者对他起了同情心,向他说出他想要知道的一切。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还有一些成功的记者,艰难的采访闯过来了,却不和如何对付电脑数据库,或者会被一些复杂的调查搞得不知所措。然而他们本身具备的良好素质:采访的技巧、消息来源的开掘、组织的技能等等使他们一往直前,他们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做法很值得效仿。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海伦·奥尼尔那样采访到与众不同的却令人感到亲切的人物,但或许可以从她的故事中学会该如何去接近被采访的对象。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马克·哈伯特,每天发表政治新闻,但他处理消息来源的方式是具有指导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泰德·安东尼,将生活全盘吸收,再从中不断地支取灵感,好像那是一座硕大的故事加工厂。但是假如我们能够通过他的双眼看一下这个世界,就会有无数个可能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问一下乔治·艾斯珀有关他的优势,他会告诉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一切充满好奇。“即使家里人也总对我说,‘嗨,你问这么多问题。’即便不是做新闻报道,我也对很多事情感兴趣。我也许会碰到一对夫妻或一对情侣,我会问他们:`你们是怎么相识的?`我会深入到他们的故事中去,比如他们在哪里上学,主修什么专业等等。”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你一定要喜欢这份工作,要觉得有趣,”艾斯珀说。什么乐趣?“挖掘人物。”他总有下一个问题在等着问。有太多的记者是“问一个问题,得到一个答案,随后就没了下文,不能探究得更深入一点儿。”
艾斯珀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坚持不懈。一个年轻人在缅因州自杀,艾斯珀连续七天给这个年轻人的父亲打电话,要追踪采访。“我不想令人反感也不想偷偷跟踪别人,但知道坚持不懈就会有所收获。”
当他与男孩的父亲交谈时,他是充满激情的。而在采访战争时,他就变得顽强了。
“并不是我不喜欢军队,只是我认为这是公平的游戏,公众有权知道正在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在越南战争中还是在海湾战争中)。因为纳税人掏了钱,百姓付出了生命,”艾斯珀说,“如果我得不到答案,我就会不停地追问:‘你什么时候会知道?为什么你不知道?’有时我甚至会用威胁的手段,当然不是指身体方面的或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式。比如我会说,看,如果你们不给我这条消息,我就打电话找你们的老板或打电话到五角大楼或发一篇报道,说你们试图掩盖这件事。实际上这种情况在越南战争时发生过多次,我只是不断地追问他们:‘为什么你们不知道?你们应该知道的,我知道你们知道。’”
其他记者认为别人不会对他们说什么,或认为无法从军队中获得任何消息。“他们放弃得太早了。我的想法是,绝不要放弃”,艾斯珀说。
艾斯珀所做的一些大的有关越南战事的报道远比实际看上去容易得多。其中一个就是有关一名导弹飞行员拒绝飞行的故事。
“我看到从战略空军司令部总部所在地奥马哈发来一条消息,说米歇尔·海克上尉因拒绝飞行B-52轰炸机而受到军事处罚。这就是全部内容。我眼睛盯着这条消息不禁脱口而出:‘哎呀,如果我们能采访一下这家伙,该会有多轰动!’”
他知道他不可能去空军基地直接采访海克,但可以使用军队的电话线,而且可以根据自己对军队的了解查到海克在哪里。共有三个B-52基地,他把电话打到最近的一个,在泰国。
“事情就这么简单,我拨通了基地的线路,问:‘我能和米歇尔·海克上尉说话吗?’不到半分钟,我们就通了话。”
海克当时在泰国尤泰堡的一家军官俱乐部酒吧,于是便有了这次惊人的采访。“他说:‘我只是厌倦了残杀妇女儿童。’这就是他拒绝飞行的原因。这个小伙子并不是个怪人。他已经执行过上百次的飞行任务,多次受勋,是个英雄。他突然决定停止飞行。社里的其他家伙们真的对我发怒了。他们说:‘你应该告诉我们这位海克上尉在什么地方……’他们猜测我要么是飞到泰国的空军基地采访了他,要么是把他隐藏在西贡的什么地方。他们从没有猜想到我所想到的一切是显而易见的,我只是给他打了个电话。”
当然,那时候海克还没有以任何方式接受过任何其他记者的采访。艾斯珀建议他最好是保持沉默。“不幸的是,有些人你是不能相信的,”他告诫年轻的军官说。是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周围一切的好奇和不屈的意志外,乔治·艾斯珀还拥有一种良好的、极为敏锐的竞争欲望。
第一部分
我想我比现场的记者挖掘的更多。现场的记者只寻找一两件事,我不知道要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找人交谈,只是聊天,不管和谁。
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http://www.sina.com.cn 2003/01/24 16:37 新浪读书
美联社洛杉矶分社内的电视机全部打开着。以备某家电视台正在播发的消息美联社没有得到,也为防备南加利福尼亚上空盘旋的直升飞机会碰到什么情况。“‘爆炸性新闻’的显示时常会出现,但通常只是一起车祸,”约翰·安在克说。这位老牌编辑兼记者是这个分社的负责人。此刻正是2000年1月最后一天的傍晚。
突然,电视台频道正在播报的内容吸引了安在克的目光,他将声音调大。联邦航空总局报道了一起飞机失事事故,他认真地听着。“消息完整,事故的原因清楚,没有任何像‘我们认为’、‘我们正在核实’等模棱两可的词,”他说。传发新闻简报系列是足够了。
此时正是下午4时53分。
洛杉矶(美联社)一架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机从墨西哥的巴亚尔塔港起飞,于星期一在洛杉矶西北部坠毁,电视台报道。(未完待续)
据电视台报道,飞机坠毁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西北部27英里处。
电视台位于木谷角的一架直升机报道说,水面上发现了一个大的平滑器。
安在克环顾了一下四周。对于飞机失事的报道来说,如果一天中有一个最佳时间的话——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此刻便是。他手下有足够的人员:大部分上白班的人还没有离开,夜班人员刚刚到位。“你要手里写着东西,用专线发稿,同时向周围人大声发命令,”他说,“大声喊叫听起来有些落伍了,但一声大喊可以让大屋子里的每一个人丢下手中正在做的事,马上集中到这件大事上来。”
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络联邦航空总局,对电视报道进行确认。他安排路易·罗塔和约翰·罗格斯负责打电话联络。因联邦航空总局太平洋地区分部已从洛杉矶搬到西雅图。他凭自己的经验判断,要联络成功并非易事。
同时他命令肯·彼斯特和辛迪马上驱车赶往出事地点。皮特思是分社的体育编辑。“我刚一喊出有架飞机出事了,他就已经离开座位准备出发了,”安在克说,“这正是我想看到的反应。”但问题是,安在克并不清楚他们应该到什么地方去;第一份报道没有给出事故发生的确切位置,而事实是,第一批报道所说地点与实际位置相差十多英里。
在美联社洛杉矶分社内部,安在
Content
Chapter_1
Chapter_2
Chapter_3
Chapter_4
Chapter_5
Chapter_1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对于那些四散逃命的政府军士兵来说,有三样东西很有用:首先是一辆好车,那样他们可以逃得快些;其次是硬通货;再次就是美国人或欧洲人,他们杀了解气。不巧的是这三样东西我们全占上了,而且还是送货上门。
美联社的新闻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3/01/24 16:32 新浪读书
文/郑颖
也许是因为做过4年的记者,当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的版权负责人王云珍女士把英文版的《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推荐给我的时候,我眼前一亮。
封面上的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对于那些四散逃命的政府军士兵来说,有三样东西
很有用:首先是一辆好车,那样他们可以逃得快些;其次是硬通货;再次就是美国人或欧洲人,他们杀了解气。不巧的是这三样东西我们全占上了,而且还是送货上门。”字里行间透着记者才有的一种幽默和自嘲。我一下子被吸引了,好象遇到了久违的老友,再也放不下。做这本书的责编,再合适不过了。
作为美国新闻业的供稿的支柱,美联社一向以报道特写类新闻和突发性新闻见长。因此,这本《新闻报道手册》实际上是本故事集。每篇报道都是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的后面是美联社一线记者的亲身感受,包括采访经验、幕后故事和在报道中不便说出的感悟,还是一个个故事。能把新闻采访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在同类书中并不多见。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恶霸之死〉〉这篇报道及分析。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被枪杀了。镇上的人都在心里偷着乐,没有人愿意出来做证。美联社的特约记者朱尔斯?劳决定报道这个恶霸。他曾在8年的时间里走遍美国的小镇,寻找最有趣的和最难以描述的人物。
起初,没有任何线索,镇上的人都不愿意开口。但最终,劳和这里的人们交上了朋友,他甚至从他们那得知了凶手的名字。其实,他的秘诀只有两个字:交谈。这是一种既原始又直接,既简单又艰难的采访方式。下面是劳自己的一段分析:
“我想我比现场的记者挖掘的更多。现场的记者只寻找一两件事,我不知道我要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找人交谈,只是聊天,不管和谁,即使是像麦克尔罗伊(恶霸)的妻子那样有理由憎恨记者走进她生活的人。我向她询问一些其他的事,最近过得怎么样,如何应对目前的一切等等。当问到案子时,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表示拒绝,然后我就问:‘那么为什么不愿意呢?’结果他们就会告诉我过去从没对人说过的事。并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没有人追问过他们。”
类似的独到的报道经验在书中还有很多:海伦 奥尼尔在采访过程中从不动笔,她喜欢让自己沉浸在某件事情中,然后从另一端走出来认真思考后再动笔写;泰德 安东尼的收集灵感的方式是把新想法立即录进自己的数码录音机里;莫特?罗森布洛姆认为驻外记者除了发掘新闻事件之外,还必须深入他身处的社会环境当中,去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米歇尔 朗博格的采访技巧之一就是说话尽可能地结结巴巴,以至于被访者起了同情心,向他说出想要知道的一切。
在新闻语言方面,本书更倾向于通过提高文字的生动和视觉化程度来增加可读性。美联社一位年轻记者在报道尼日利亚难民危机时写道:“如潮一般的难民带着他们的物品……”而美联社资深记者休?莫利根摇头说道:“不要泛泛而谈。应该这样写:‘如潮一般的难民带着他们的草席、瓦罐……’”
美联社最著名的撰稿人之一勒内?卡蓬认为,记者类似于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人。如果摄像镜头全景拍摄了异国情调的豪华住宅后又定格在一间茅草屋上,不需任何文字,镜头所展示的一切足以说明问题。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德希瓦尔则认为用讲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而没有场景描写(包括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故事就没法讲。
除了经验和技术层面的内容,还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激情从头至尾贯穿全书。对于美联社的记者们来说,这种激情来自于好奇心、客观、公正、勇气和不轻言放弃的职业精神。
大卫?福斯特曾只身前往美国西部的汉米尔顿,乔装成消防员,采访那里燃烧数星期的森林大火;特派记者莫特?罗森布洛姆在1997年采访政变后的扎伊尔时,曾冒着枪林弹雨与刚果政府军士兵在金沙萨的大街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汽车追逐;比尔?巴斯克维尔冲破官方的阻挠,调查出弗吉尼亚州中央医院虐待精神病人致死的真相,他的报道导致了州心理健康专员的辞职;约翰?所罗门通过蛛丝马迹的线索揭露出1992年以独立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选,企图蒙骗选民的罗斯?佩罗贿赂白宫的政治丑闻。
对于曾经做过记者的我来说,读着这些文章,仿佛身临其境,痛快淋漓。惟一的遗憾是,因为贪图安逸而过早地离开了新闻记者这个充满着激情、挑战和乐趣的行当。
《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我为新闻狂
http://www.sina.com.cn 2003/01/24 16:35 新浪读书
乔治·艾斯珀就站在那里。
他想得到这个故事。他想得到每一个故事,但此时此刻他只想得到这一个。他曾到过越南,报道过越南战事。如今,二十几年后,他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报道这场战争:肯特郡的四名学生被国家卫队杀害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而艾斯珀报道此时又重新回到了这场战争上。
因一份兼职工作的需要,他计划采访四名被害学生的母亲——事件发生多年后她们有怎样的想法。他与三位母亲取得了联系,却没能得到最后一位的电话号码,只有她所住街区的地址。于是他钻进自己的车,在暴雪中行进了一个小时。
傍晚7点整,他敲响了主人的房门。出来开门的是弗劳伦斯·施罗德。
“我是美联社记者乔治·艾斯珀,”他自我介绍说。
“她只是挥手示意我离开,并说:‘我们不接受任何采访。’艾斯珀回忆道。“我没有逼她,也并没有转身离开。我只是站在那里,浑身已经湿透,冰冷的雪水不停地滴下来。我想她是有几分同情我了。”
“进来吧”,她说。一阵闲聊过后,她谈了两个小时关于20年前死去的儿子。“采访快结束时,她告诉我她从没有想到自己又会将这件事谈得这么深入,”艾斯珀说,“但是她这样做了。”她为什么会这样做?艾斯珀有自己的解释。或许那只是出于可怜——一个浑身湿透的记者出现在她的门前,她不忍心将他置于门外。或许是艾斯珀流露出的同情心起了作用:尽管一生都在报道悲剧的发生,可他并没有由此变得冷酷无情。再或许她正准备说些什么,而艾斯珀恰巧是那位找上门来的倾听者。但事实是,她的确接受了采访,而且这次采访成功并非侥幸所得。四十多年来,艾斯珀总是会得到他想要报道的内容——有时需要耍些小手腕儿,有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无论何时,不懈的努力与不屈的意志都是必不可缺的。
这本书就是讲像乔治·艾斯珀一样的一群人,讲他们如何对待他们所从事的这份工作。这是一本关于新闻报道的书——不是关于创作,尽管书中有许多关于创作的优秀实例。正如美联社创作高手勒内·J.卡彭所说:“新闻报道是好作品的精粹。”没有新闻报道的原始素材,一篇故事只能是漂亮文字的堆砌,不能表达任何东西。美联社自从1848年创立的那一刻起,它的使命始终是进行新闻追踪报道。记者们报道了1848年的美国总统竞选,宣布了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当选本届总统。美联社记者马克·凯洛克曾与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在小比格霍恩河战役小比格霍恩河战役(Little Big Horn):爆发于1876年。美国陆军中校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率军与北美印第安人作战,最终全军覆没。中并肩作战,最终战死杀场。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24小时内,美联社的地方分社就传送出了二万多字的有关此次灾难的报道。
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的故事一直在广为流传:1932年他被英国人逮捕,囚禁几个月后,最终在极其隐秘的情况下被释放。一天午夜后,他被带到一个偏僻的火车站,自己将随身的行李拖到站台上。就在那儿,在一片黑暗中,他认出了美联社记者吉姆·米尔斯,是他报道了甘地为印度赢得独立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因此,在那个时候,只有米尔斯一人获知甘地被释放的消息。“我猜想,当我走向来世站在金门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一名美联社记者,”甘地曾这样说。
在美联社的文化中,消息汇集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对某些人来说新闻报道就好比是呼吸——必不可少,但绝非是那般复杂或有趣。
“嗯,新闻报道的套路就是,”特派记者莫特·罗森布莱姆若有所思地说,“A.登上一架飞机;B.告诉工作台你所看到的一切;C.当你看到结果时来个双份的签单威士忌。”
不过,这个抓取新闻的行当的确有趣,而且通过了解众多记者如何从事这一职业,你可以从中获益。这并非简单得如同列出一个表,说明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如此这般你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虽然做新闻报道也有一定之规,辟如你不可以犯罪为代价去获取一条消息,但特约记者海伦·奥尼尔还是很恰当地说明了一点,即“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各自的所长与不足,新闻记者们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电影作品中,记者的形象总是文温尔雅且具有讥讽性的,几乎不用费什么力就能得到头条新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报道充满了艰辛,整个过程杂乱无章或令人乏味。米歇尔·朗博格曾长期担任美联社记者,后来去了《洛杉矶时报》。他曾说他的采访技巧之一就是说话尽可能地结结巴巴,以至于被采访者对他起了同情心,向他说出他想要知道的一切。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还有一些成功的记者,艰难的采访闯过来了,却不和如何对付电脑数据库,或者会被一些复杂的调查搞得不知所措。然而他们本身具备的良好素质:采访的技巧、消息来源的开掘、组织的技能等等使他们一往直前,他们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做法很值得效仿。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海伦·奥尼尔那样采访到与众不同的却令人感到亲切的人物,但或许可以从她的故事中学会该如何去接近被采访的对象。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马克·哈伯特,每天发表政治新闻,但他处理消息来源的方式是具有指导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泰德·安东尼,将生活全盘吸收,再从中不断地支取灵感,好像那是一座硕大的故事加工厂。但是假如我们能够通过他的双眼看一下这个世界,就会有无数个可能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问一下乔治·艾斯珀有关他的优势,他会告诉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一切充满好奇。“即使家里人也总对我说,‘嗨,你问这么多问题。’即便不是做新闻报道,我也对很多事情感兴趣。我也许会碰到一对夫妻或一对情侣,我会问他们:`你们是怎么相识的?`我会深入到他们的故事中去,比如他们在哪里上学,主修什么专业等等。”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你一定要喜欢这份工作,要觉得有趣,”艾斯珀说。什么乐趣?“挖掘人物。”他总有下一个问题在等着问。有太多的记者是“问一个问题,得到一个答案,随后就没了下文,不能探究得更深入一点儿。”
艾斯珀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坚持不懈。一个年轻人在缅因州自杀,艾斯珀连续七天给这个年轻人的父亲打电话,要追踪采访。“我不想令人反感也不想偷偷跟踪别人,但知道坚持不懈就会有所收获。”
当他与男孩的父亲交谈时,他是充满激情的。而在采访战争时,他就变得顽强了。
“并不是我不喜欢军队,只是我认为这是公平的游戏,公众有权知道正在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在越南战争中还是在海湾战争中)。因为纳税人掏了钱,百姓付出了生命,”艾斯珀说,“如果我得不到答案,我就会不停地追问:‘你什么时候会知道?为什么你不知道?’有时我甚至会用威胁的手段,当然不是指身体方面的或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式。比如我会说,看,如果你们不给我这条消息,我就打电话找你们的老板或打电话到五角大楼或发一篇报道,说你们试图掩盖这件事。实际上这种情况在越南战争时发生过多次,我只是不断地追问他们:‘为什么你们不知道?你们应该知道的,我知道你们知道。’”
其他记者认为别人不会对他们说什么,或认为无法从军队中获得任何消息。“他们放弃得太早了。我的想法是,绝不要放弃”,艾斯珀说。
艾斯珀所做的一些大的有关越南战事的报道远比实际看上去容易得多。其中一个就是有关一名导弹飞行员拒绝飞行的故事。
“我看到从战略空军司令部总部所在地奥马哈发来一条消息,说米歇尔·海克上尉因拒绝飞行B-52轰炸机而受到军事处罚。这就是全部内容。我眼睛盯着这条消息不禁脱口而出:‘哎呀,如果我们能采访一下这家伙,该会有多轰动!’”
他知道他不可能去空军基地直接采访海克,但可以使用军队的电话线,而且可以根据自己对军队的了解查到海克在哪里。共有三个B-52基地,他把电话打到最近的一个,在泰国。
“事情就这么简单,我拨通了基地的线路,问:‘我能和米歇尔·海克上尉说话吗?’不到半分钟,我们就通了话。”
海克当时在泰国尤泰堡的一家军官俱乐部酒吧,于是便有了这次惊人的采访。“他说:‘我只是厌倦了残杀妇女儿童。’这就是他拒绝飞行的原因。这个小伙子并不是个怪人。他已经执行过上百次的飞行任务,多次受勋,是个英雄。他突然决定停止飞行。社里的其他家伙们真的对我发怒了。他们说:‘你应该告诉我们这位海克上尉在什么地方……’他们猜测我要么是飞到泰国的空军基地采访了他,要么是把他隐藏在西贡的什么地方。他们从没有猜想到我所想到的一切是显而易见的,我只是给他打了个电话。”
当然,那时候海克还没有以任何方式接受过任何其他记者的采访。艾斯珀建议他最好是保持沉默。“不幸的是,有些人你是不能相信的,”他告诫年轻的军官说。是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周围一切的好奇和不屈的意志外,乔治·艾斯珀还拥有一种良好的、极为敏锐的竞争欲望。
第一部分
我想我比现场的记者挖掘的更多。现场的记者只寻找一两件事,我不知道要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找人交谈,只是聊天,不管和谁。
如何报道飞机失事
http://www.sina.com.cn 2003/01/24 16:37 新浪读书
美联社洛杉矶分社内的电视机全部打开着。以备某家电视台正在播发的消息美联社没有得到,也为防备南加利福尼亚上空盘旋的直升飞机会碰到什么情况。“‘爆炸性新闻’的显示时常会出现,但通常只是一起车祸,”约翰·安在克说。这位老牌编辑兼记者是这个分社的负责人。此刻正是2000年1月最后一天的傍晚。
突然,电视台频道正在播报的内容吸引了安在克的目光,他将声音调大。联邦航空总局报道了一起飞机失事事故,他认真地听着。“消息完整,事故的原因清楚,没有任何像‘我们认为’、‘我们正在核实’等模棱两可的词,”他说。传发新闻简报系列是足够了。
此时正是下午4时53分。
洛杉矶(美联社)一架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机从墨西哥的巴亚尔塔港起飞,于星期一在洛杉矶西北部坠毁,电视台报道。(未完待续)
据电视台报道,飞机坠毁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西北部27英里处。
电视台位于木谷角的一架直升机报道说,水面上发现了一个大的平滑器。
安在克环顾了一下四周。对于飞机失事的报道来说,如果一天中有一个最佳时间的话——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此刻便是。他手下有足够的人员:大部分上白班的人还没有离开,夜班人员刚刚到位。“你要手里写着东西,用专线发稿,同时向周围人大声发命令,”他说,“大声喊叫听起来有些落伍了,但一声大喊可以让大屋子里的每一个人丢下手中正在做的事,马上集中到这件大事上来。”
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络联邦航空总局,对电视报道进行确认。他安排路易·罗塔和约翰·罗格斯负责打电话联络。因联邦航空总局太平洋地区分部已从洛杉矶搬到西雅图。他凭自己的经验判断,要联络成功并非易事。
同时他命令肯·彼斯特和辛迪马上驱车赶往出事地点。皮特思是分社的体育编辑。“我刚一喊出有架飞机出事了,他就已经离开座位准备出发了,”安在克说,“这正是我想看到的反应。”但问题是,安在克并不清楚他们应该到什么地方去;第一份报道没有给出事故发生的确切位置,而事实是,第一批报道所说地点与实际位置相差十多英里。
在美联社洛杉矶分社内部,安在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BD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1.02M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