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静

A3相伴老—张学良与赵一荻的情爱世界

文档

0.8

已售 0
489.2KB

数据标识:D17208036362560049

发布时间:2024/07/1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赵家有女初长成 (1)
赵家有女初长成 (2)
赵家有女初长成 (3)
往事如烟且难回首(1)
往事如烟且难回首(2)
往事如烟且难回首(3)
金风玉露一相逢(1)
金风玉露一相逢(2)
金风玉露一相逢(3)
金风玉露一相逢(4)
人在灯火阑珊处(1)
人在灯火阑珊处(2)
人在灯火阑珊处(3)
问世间情为何物(1)
问世间情为何物(2)
问世间情为何物(3)
问世间情为何物(4)
问世间情为何物(5)
相见时难别亦难(1)
相见时难别亦难(2)
相见时难别亦难(3)
相见时难别亦难(4)
相见时难别亦难(5)
相见时难别亦难(6)
相见时难别亦难(7)
孤灯不明思欲绝(1)
孤灯不明思欲绝(2)
孤灯不明思欲绝(3)
孤灯不明思欲绝(4)
孤灯不明思欲绝(5)
孤灯不明思欲绝(6)
为君消得人憔悴(1)
为君消得人憔悴(2)
为君消得人憔悴(3)
为君消得人憔悴(4)
为君消得人憔悴(5)
为君消得人憔悴(6)
为君消得人憔悴(7)
为君消得人憔悴(8)
夜雨秋灯小楼春(1)
夜雨秋灯小楼春(2)
夜雨秋灯小楼春(3)
相逢一笑泯恩仇(1)
相逢一笑泯恩仇(2)
相逢一笑泯恩仇(3)
相逢一笑泯恩仇(4)
相逢一笑泯恩仇(5)
相逢一笑泯恩仇(6)
赵家有女初长成 (1)
看世间缘聚缘散,如风生水起,花开花落,无不有因有果。
月下老人千里牵红线,姻缘由天定,也许只是美丽的传说,但是如果无缘,多少人近在咫尺终生也不会互相看一眼,更不会相识、相爱。冥冥之中仿佛真的有一条红线把有缘的人牵在了一起,无论历尽多少风雨,几度磨难,都会不离不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912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惊天变动——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民党成立……人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在这一桩桩令人震惊的事件上,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人的命运也因此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也就在这一年,在香港并不起眼的一隅,伴随着一声清亮高亢的啼哭,一个小女孩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出生的时候,东方灰蒙蒙的天际恰好出现了一道绮丽多彩的霞光照耀着大地,仿佛一片吉祥之兆。父亲喜得千金,高兴之余又看到窗外东方海天交接处的景观如织锦一般华美绮丽,他心有所动,欣然为女儿起名绮霞,后又名赵香笙。与那些在历史上铭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的大事相比,这个小女孩的出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然而许多年后,当赵四小姐的美名流传于世时,源于这一年的故事在世人的眼里却被染上了传奇的色彩。
她,只是一个弱女子,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扭转历史改变世界运行的轨道,但是她却用她忠贞不渝的爱与坚定不移的信念影响了一个男人,进而成就了一段百世传颂的传奇。
赵绮霞小时候的英文名字是“Edith”,中文谐音即为“一荻”,这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名字,以后就一直沿用这个美丽的名字。人如其名,赵一荻性情温柔,聪明机敏,又知书达理,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老来得女的父母对这个最小的女儿百般宠爱,视为掌上明珠。因在家中姊妹中排行第四,家里人都亲昵地唤她赵四,后来,社会上的一些人士也跟着称呼她为赵四小姐,直至这个称呼名扬天下。
赵一荻出身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她的父亲赵庆华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担任过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政府交通次长、东三省外交顾问等职务,在北洋政府时期是以梁士诒、曹汝霖、叶恭绰等人为首的交通系中的要员。交通系最初是在晚清及民国初年随着兴办铁路而形成的一个金融财团。经办铁路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是一个肥差,更不用说在当时那种政治混乱的情况下了,赵庆华主管的铁路局又是紧要的关卡,敛财的好机会唾手可得,因此积攒下了丰厚的家业,在北京、天津两地购置了多处房产,并在京郊八大处修建了西式的西山饭店和两处自用的小别墅。
赵一荻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可谓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自小衣食无虑,养尊处优,过着公主般的生活。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养成大多数显贵家族子女常有的“娇骄”二气,而是个纯朴而又心地善良的姑娘,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家闺秀。这与她母亲的言传身教是离不开的。
赵一荻的母亲出身平民,贤慧、勤劳,具有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她忍辱负重,留在家里,把全部心思放在抚养和教育子女上。也许正是受到了母亲的良好教导和她身上的美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赵一荻才有了美好的情操,在以后的岁月里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守候在张学良身边,不离不弃,陪伴他艰难地熬过那些被幽禁的黑暗岁月。
赵一荻生在香港,但那时她年纪尚小,对香港并没有什么印象,从她有记忆起她就家居天津了。十五六岁之前是她的求学时代。她开朗活泼、亲切和善,加之学习刻苦用功,勤勉努力,一直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因此深得老师的喜爱、同学的拥护。
赵家有女初长成 (2)
平日里,她和其他女同学一样,衣着朴实,穿着那种高领斜襟儿短衫,深色的棉布裙子,蓝袜,布鞋。只有在节日或参加晚会时,才会穿上家里为她准备的比较隆重的服装。她爱干净,不太喜欢打扮,但由于她眉如柳叶、明眸皓齿,身材苗条颀长,端庄俊秀,有一种像未雕璞玉一般的典雅纯洁、像水晶一般的玲珑剔透的天然美,反倒愈加显得流光溢彩、楚楚动人,不着脂粉更显颜如玉。
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北京很近,朝发午至;又是大商埠,市面繁荣,还有许多中国政府管不着的外国租界。这些便利条件使得天津成为达官显要的一处居留地,京师的社会名流、高官显贵纷纷跑到这里来安设住所,他们相互往还,笙歌酬酢,豪宅之前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上流社会阶层。
由于家庭的因素,赵一荻经常被家里人拉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那时,在天津地区的官僚政客以及他们的亲眷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十分亲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各种舞会宴会也很是频繁。赵一荻的父亲虽不能说地位显赫,却也名声不小,所以家里人来客往的应酬颇多。
当时赵一荻的几个姐姐经常参加并且热衷于这些活动,不仅如此,她们还想劝说小妹也去见见世面,开阔一下眼界。但赵一荻总是以功课忙为借口婉言谢绝。那时,她正就读于天津的中西女子中学,功课繁忙也是事实,但更主要的是她性格方面爱静不爱动,对舞会之类的活动不甚感兴趣。她总是想,与其把时间耗在那上面,还不如在书房里看书。如果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生当中某些意想不到的机缘终于打破了她那闭塞、狭小的生活天地,使她终于涉足社交界,并得以与张学良结识,那么她的未来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赵家的几位姑娘都天生丽质,美丽动人,在天津名流中很有口碑,但在性格方面却很不相像。大姐赵绮雪已经嫁为人妇,二姐、三姐都是观念比较开放的新女性,与赵一荻正好相反,她们是爱动不爱静,并且特别喜欢跳舞,总是穿着入时的漂亮服装出入舞会等社交场所,一展风姿。而赵一荻虽然也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不愿像传统女性那样谨遵妇道、恪守深闺,但她也不愿去参加那些舞会之类的社交活动。
与当时一般的女孩不同,赵一荻既有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小家碧玉的精明细致。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关心时局变化,关心社会形势的跌宕起伏,喜欢探讨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所以她喜欢读书,希望从书中找到一个新天地。她对舞会之类的活动与那些满身铜臭或利欲熏心的达官贵人们互相阿谀奉承从心里有一种反感,更别说去参加了。在当时,作为一个女性能够意识到这些,足可见她独到的见识与广阔的胸襟。
只是后来,在姐姐们的再三劝说和鼓动下,她才稍稍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多少改变了一下她那难免孤僻的性格、单调的生活,偶尔也出去玩一玩了。不过,那是有些勉强的,就像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乡下小丫头那样,怀着好奇而又迷惘的心情,总是不知所措。作为姐姐们的“小尾巴”,赵一荻总是在社交场合偶尔闪现一下,很快就躲到无人注意的小角落里,消失了影踪。那时别说别人,就连和她最为亲近又见多识广的姐姐们也没有想到,这个只爱啃书本、不太表现自己、见了生人还不免有些羞涩的赵四姑娘很快就会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
赵一荻的姐夫、大姐赵绮雪的丈夫冯武越出身于外交官家庭,在海外读书多年,很得喜欢洋味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的赏识,曾在张学良手下任过东北航空公署设计主任和东北文化社主任等职,是“文官少将”。他在张学良的资助下在天津创办了以京津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北洋画报》。其中有一期的封面就是正值青春好时光的赵一荻的玉照。她头戴当时流行的宽沿小帽,身着洁白的纱质公主裙,巧笑嫣然,顾盼生辉,打扮得既时髦又自然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让人赏心悦目。这张照片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和惊艳。在天津的上流社会,许多人都知道了“赵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想一睹其真颜的人为数不少。
赵家有女初长成 (3)
在这些人里面,就有当时与孙中山之子孙科、段祺瑞之子段宏业、卢永祥之子卢筱嘉齐名,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学良。
作为当时奉天炙手可热的大军阀张作霖的长公子,张学良并没有作威作福、盛气凌人、横行霸道的恶习,也不像一般纨绔子弟一样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相反,他为人正直,性情豪爽,乐善好施,待人宽厚,而且文武双全,情趣高雅,确有文人雅士之风。
但他的不同凡响处还不止这些,在瞬息万变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他也是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的将军。他年纪轻轻就带兵打仗,并且能够虚怀若谷,团结部属,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指挥三军于帷幄之中,屡屡获得胜仗。
张学良是一个军人,自然也有军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的一面,但那是官场和战场上的他。在日常生活中,张学良是个文雅风流的青年军人,无拘无束,富有人情味,和当时的一般军阀完全两样。他平常出门,既没有身背大砍刀的武装兵士随车保卫,也没有荷枪实弹的兵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断绝交通;他碰见人时,更不像其他北洋军阀“娘老子”、“妈拉个巴子”地不住嘴,他对人有说有笑,平易近人。他常说,他一天到晚总是在军事政治上费脑筋,因此在休息的时候不愿再听关于天下国家的事,最好大家聚在一起谈些开心的事情,跳跳舞,打打球……中国文人的儒雅和博学、外国绅士的潇洒及多情,再加上军人特有的英姿飒爽,在张学良身上完美地合而为一,形成了张学良独特的气质和风度,使他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派迷人的魅力,也使他在“民国四公子”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
一日,张学良闲来无事,翻看着冯武越给他送来的《北洋画报》,突然间封面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住他的视线,那正是赵一荻的玉照。阅人无数的张学良立即被她所流露出来的清新气质、被她星星般明亮单纯的眸子打动,不禁产生了见见这位清纯少女的冲动。
命运是一位很奇妙的老人,他总是会微笑着安排一对本来毫无交集的男女在某时某刻神奇般地相遇,相知,相恋,相守。他们或许就是被命运老人选中的这样一对。
一个是豆蔻年华,名门佳媛;一个是风流倜傥,将门虎子,二人似乎是天作之合。
谁也没有想到,以这张照片为源头,竟然能够引出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更引出一段在历史上堪称不朽的传奇。
往事如烟且难回首(1)
在回顾那段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心酸历史以及那段经历了几十年的蹉跎岁月方才修成正果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之前,先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转向1964年的某一天……
1964年7月4日,在时间的无尽的长河中,这一天不过是普通而又平常的一天,然而在某些人的生命中,却可能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天,生、老、病、死依旧在无声地演绎着,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有些人悄然离开了;有些人悲痛地哭着,有些人欢快地笑着;有些人在沉思,有些人喧哗着,而有些人,在这一天终于达成夙愿,就像他们——在这样的一天,张学良和赵一荻这一对尝尽人间酸甜苦辣,携手走过苦难岁月依旧不离不弃的恋人终于结成了连理枝,从此,他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呼她为“我的妻”,而那个曾经承诺不要名分的女子也终于得到了她应该得到的称呼“张学良夫人”。甘苦备尝,辛酸泪流尽,他们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士林凯歌教堂里聚集着许多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掩饰不住的欣喜,欢声笑语萦绕在教堂上空。著名的基督教牧师陈维屏也在这些衣饰不俗的宾客之中,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平时极少出现在这种场合,而今天他是作为张学良和赵一荻结婚见证人出现在大教堂里的。
陈维屏坐在轮椅上,身边簇拥着美国医生吉米·爱尔窦、国民党要员张群、王新衡、何世礼,宋美龄的亲信黄仁霖及其夫人、董显光及其夫人,张学良在台湾的亲友也闻讯赶来了,他们中有张作霖的五夫人寿懿、五弟张学森、六弟张学浚和妹妹张怀敏等。他们都给这对历尽三十多年磨难才终成正果的夫妻带来了最真挚、最深情的祝福,希望好运从此环绕他们左右,希望上帝从此垂青于他们,希望他们的生活从此美满幸福直到永远。
就在众人翘首企盼之时,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缓缓驶进了大教堂前面的碧绿草坪,从轿车上携手走下来的是今天的新郎新娘——63岁的张学良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雪白的衬衣,领口系着红色的领结,虽然两鬓斑白、脊背微驼却依旧精神盎然,仿佛又恢复了多年以前在东北指挥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姿。52岁的赵一荻并没有穿婚纱,但风采依旧,新娘的气度也丝毫不减,她上身穿一件白色上衣,与黑色百褶裙相得益彰,在夏日里宛若一朵含羞盛开的白雏菊。黑白分明的装扮不由得让她联想起多年以前第一次到海边别墅拜访张学良时的情形。一晃已是多年,她仍然显得很年轻,仿佛仍是当年那个在天津勇敢摆脱家庭羁绊、只身前往东北追寻真爱的纯真少女。只是现在,她和张学良已经在艰苦岁月里相伴了三十多年,当年的种种不成熟都早已在岁月里磨炼成了坚强果敢,她的身上更增添了几分女性的成熟韵味。
张学良望着赵一荻微微一笑,眼神里满含着深情。只有赵一荻才明白他眼神里的含义,因为在她的心里也正诉说着同样的话语。是的,这么多年了,这一段爱情长跑终于到了终点,而其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知道,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到底还是迎来了这一天,听到了爱情开花的声音。想到这,两个人的手握得更紧了,十指缠绕,永不分离。众人的掌声热烈地响起,在亲友们的簇拥下,两个人相互搀扶着走上红地毯,向神坛走去。
“张学良先生,赵一荻女士,你们是真心信奉上帝的吗?”周联华牧师站在高高的神坛上,神色肃穆地望着张学良和赵一荻,缓慢而有力地问他们。这对男女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后已经皈依基督,在他们的婚礼上,他们要一同接受洗礼以保持灵魂的纯净,获得心灵的安宁。
往事如烟且难回首(2)
“是的,愿主保佑,我们真心信奉上帝!”张学良抬起头专注地看着神坛上悬挂的十字架,无比坚定地回答。
“张学良先生,你为什么要成为基督的信徒?请你在领洗以前当众表白心迹!”周联华牧师庄重地问张学良。
张学良转过头来,深情地望着身边的赵一荻,对周联华牧师宣誓般地说:“我张学良能做一个基督教徒,实在是主的恩典。感谢主,使我能够活到现在,还能够与我的夫人赵一荻一起走进婚礼的殿堂。我这一辈子,前半生戎马生涯,可以说什么事情都做过。在国内不幸的动乱年代,我参加过许多次内战,导致生灵涂炭,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我心中有愧啊!然而我的后半生,受到了主的感召,我每天虔心祈祷,从心里真正跟随基督。现在我无论大事小事,都要随时做祷告,应该做的,求主领我;不该做的,求主阻拦。我曾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现在我把自己投入到基督里面,把我的一切事情都交由主来做主!”
亲友们静静地倾听着。周联华牧师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然后又将目光转向仪态从容的赵一荻,对她进行例行的询问。然后说:“赵女士,你为什么也要皈依基督耶稣呢?”
刚才听到了张学良的诉说,赵一荻浮想联翩,许多往事纷纷涌上心头,一时间百感交集。她的回答同样让出席者敬重,她说:“感谢主奇妙的安排使我有这样一次机会。从前,我虽然也相信上帝和耶稣,但是并没有完全地悔改,也没有每天都读《圣经》、祷告、默想,做一个真正的教徒。我从前所关心的都是地上的事情,而不是天上的事情。直到上帝医治好了我的肺病以后,我才知道上帝和神是无所不在的。现在,我终于走近了神圣的主,我希望从今以后,主能启示我,带领我,磨练我,教导我,使我明白上帝的旨意。谢谢上帝和主
data icon
A3相伴老—张学良与赵一荻的情爱世界
0.8
已售 0
489.2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