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雨

8E馅饼:华尔街金融巨骗麦道夫浮沉录

文档

1

已售 0
493.34KB

数据标识:D17207960951974004

发布时间:2024/07/12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引言(1)
引言(2)
引言(3)
第一章 成长传奇(1)
第一章 成长传奇(2)
第一章 成长传奇(3)
第一章 成长传奇(4)
第一章 成长传奇(5)
第一章 成长传奇(6)
第二章 华尔街股票经纪大师(1)
第二章 华尔街股票经纪大师(2)
第二章 华尔街股票经纪大师(3)
第二章 华尔街股票经纪大师(4)
第二章 华尔街股票经纪大师(5)
第二章 华尔街股票经纪大师(6)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1)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2)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3)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4)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5)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6)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7)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8)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9)
第三章 庞氏骗局的开始(10)
引言(1)
2009年3月12日上午,伯纳德•劳伦斯•麦道夫(Bernard Lawrence Madoff)站在纽约曼哈顿市中心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联邦法院大楼第24层24-B审判室中。大楼外面春寒料峭,寒风刺骨,但是大楼里面空气沉闷燥热,而且充满了紧张意味。现年70岁的麦道夫坐在木质隔离栏的后面,外面就是公众旁听席。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直视前方,审判室里的人和其他观看闭路电视的人则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像往常一样,麦道夫仍然衣冠考究,穿着他招牌式的烟灰色定制西装,佩戴着浅灰色丝绸领带。在他两边是四位律师,一边两个。常年担任他的律师的艾拉•索尔金紧挨着坐在他的右边,另外一名律师丹尼尔•霍维茨坐在他的左边。在麦道夫和他的律师前面是另外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几位联邦检察官坐在桌旁,但是麦道夫看不到他们的脸,只能看到后脑勺。
仅在几个月前,麦道夫还受华尔街金融人士、他的富人朋友、慈善界人士、成千上万投资者和崇拜者的敬仰。但是今天,只有在法官允许的情况下他才可以说话。今天上午10点整,麦道夫遭到11项罪名起诉,有可能被判150年徒刑。
麦道夫将手放在自己前面的桌子上,偶尔端起玻璃杯,喝上几口水。当地方法院法官丹尼斯•秦走进来时,所有人起立,包括麦道夫、律师团、几十位记者和一位法庭素描画家。此外,还有一群愤怒的麦道夫原来的投资者,他们自称是麦道夫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今天到这里来就是为了亲眼目睹这个曾经让他们吃尽苦头的坏蛋的可耻下场。
秦法官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了看,然后用略带温和的口吻对麦道夫说:“你是否愿意对所有的11项指控认罪?”
麦道夫点了点他那长满卷曲银发的头表示认罪,在秦法官提问的过程中,他自始至终镇静地听着并回答问题。秦法官又明确地说道:“你是否知道,你这样做意味着放弃了接受审判的权利?如果接受审判,你可以会见证人,倾听他们的陈述,为自己举证。”法官还陈述了另外一些类似的说明。秦法官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确定这是麦道夫的自愿选择:接受犯罪指控,不配合政府的进一步调查,也不告发涉案金额高达650亿美元庞氏诈骗案中的其他犯罪嫌疑人。该案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一起金融诈骗案。不,麦道夫不希望接受公开审判;他也不想揭发其他任何人。鉴于对他繁多而严重的指控,他这样做似乎顽固得让人不解。
对于每一个问题,麦道夫都回答说:“是的,是这样的。”麦道夫放弃了努力,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了法庭的审判程序。他打算认罪,并一个人承担所有指控,包括证券欺诈、邮件欺诈、电话欺诈、洗黑钱、虚假声明和作伪证等。
这正是他希望得到的。
麦道夫蓝色的眼睛显得茫然无神,表情委靡不振。2008年12月11日,他认罪被捕。但是,在取保候审期间,他还到处大摇大摆地闲逛,脸上总是挂着无辜的傻笑,让人看了不由得怒火中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大概是让人放心,不再猜疑他的一种手段吧?现在,3个月以后,这种傻笑已经完全消失,剩下的只是神经质地扭搓着自己的双手罢了。他前面的一位检察官,联邦律师莱弗•达辛起立,代表法庭宣判。达辛说:“这些指控指出了麦道夫先生在过去二十多年所犯的大量罪行。虽然指控的罪行并不新奇,但是麦道夫先生实施的诈骗案是史无前例的”。然后,本案主检察官,联邦助理律师马克•里特起立向法官通报,按照联邦审判原则,麦道夫将面对最高150年的监禁。
最后,轮到麦道夫陈述了。房间顿时沉静下来。
“麦道夫先生,请告诉我你都做了什么。”秦法官说。
麦道夫准备了一份陈述书,有好几页,已经用订书钉订好,他大声念了起来。他接受了所有指控,不准备与检察官配合,不准备帮助他们进一步追查,不准备得到宽恕或者较轻判决。他不会揭发自己的家人或其他任何协助者。这个诈骗案实在太大,涉及四千多投资者,甚至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和犹太大屠杀幸存者伊利•威塞尔的慈善基金会也蒙受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因此威塞尔非常气愤,在公开场合称麦道夫是“小偷、恶棍”。麦道夫想让每个人都认为所有罪行都是他犯的,而且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行为,虽然调查人员怀疑他的妻子、儿子、兄弟及其他亲属和高级助手也参与了。
麦道夫的嗓音充满了一种奇怪的意味,既有高贵的女王式的纽约(Noo Yawk)口音,又有柔和而强烈的单音调:“尊敬的法官,在2008年12月11日我被逮捕前的很多年,我推行了一个庞氏投资计划……事实上,我很感激法官给我这次机会,让我第一次面对公众陈述我的罪行。对于所犯下的罪行我深表歉意和羞愧……我非常痛心地意识到,我深深地?害了很多很多人。”
“刚刚开始实施庞氏计划时,我认为很快就会结束,我和我的客户就会安全地从中解脱出来。今天,在这里,我接受指控,承担自己应有的惩罚。在这个认罪声明中,我希望向公众解释我是如何实施并掩盖自己的欺诈行为的……我很清楚,这一天早晚会到来。我从来没有将客户投入的资金再次投资,只是把钱存入了大通银行。”
麦道夫的陈述只持续了大约10分钟,在阅读期间,他没有抬头,也没有看旁听席上密密麻麻的观众。当读完以后,他坐了下来,顿时审讯室里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其实,麦道夫根本没有详细解释自己的犯罪经历,也没有映射任何人。他只是表明了认罪,没有再做任何进一步地解释。
气氛进一步升级,接下来由3位受害者做简短陈述。第一位证人是乔治•尼伦贝格,他走到证人席,怒视着麦道夫。
尼伦贝格厉声说:“我不知道,你是否曾经转过身来,看看你的那些受害者!”
然后,麦道夫转头看了看,但是秦法官提醒尼伦贝格专心陈述。对于麦道夫的滔天罪行,法官难道还能找到什么理由可以接受他的悔罪表现,而不把他投入大牢吗?
尼伦贝格是一位电影制作人,他的家庭已经完全破产,他质问政府为什么不进行同谋调查。他认为,在麦道夫长达几十年的欺诈活动中肯定有人协助,这些人也应该是有罪的。尼伦贝格说:“他不是一个人完成这一切的。我的意思并不是建议你们拒绝他的抗辩,我只是认为还应该考虑另外一种罪行。”麦道夫说诈骗案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但是检察官们怀疑这一说法的真实性,指出诈骗案开始的时间应该早得多。
第二个在法庭上发言的证人是罗尼•休•安布罗西诺。他说,如果不强迫麦道夫提供更多信息,他的罪行可能永远不会大白于天下。麦道夫的两个儿子,马克和安德鲁,还有他的弟弟皮特都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但他们在庞氏诈骗案中却没有遭到任何指控。
安布罗西诺说:“法官大人,我认为今天你们有机会弄清楚钱到底去了哪里,还有哪些人参与了犯罪。我反对在没有澄清上述两个事实的前提下,就草率地接受他的抗辩。”
在3位受害者都发表了陈述之后,秦法官点了点头,感谢他们的发言。然后,他命令法警将伯纳德•麦道夫押回监狱。麦道夫将在3个月后,即2009年6月得到判决。
顿时,审判室中响起了一阵掌声。这个小偷再也不能回到自己位于曼哈顿上东区数百万美元的豪华顶层公寓,而且在此之前他已经在那里被软禁了3个月。
引言(2)
法院外面,在珍珠街和海斯主教广场十字路口附近的珍珠街500号,曾经投资麦道夫项目的群众感到非常不满。不过,当秦法官命令将麦道夫押送监狱,人们看到麦道夫带着手铐走过,不免心中生出一丝慰藉,这是麦道夫向FBI认罪后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
23岁的布莱恩•费尔森来自明尼苏达州,他的爷爷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购买过麦道夫的股票,他说:“麦道夫没有讲真话。这是法庭的耻辱。我爷爷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幕,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他一生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全部付之东流了。如果他要看到这一幕,肯定气疯了。”费尔森一家是通过麦道夫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资金经理迈克尔•恩格勒的介绍购买麦道夫股票的,恩格勒是当地犹太人社区的栋梁,事实上他也被麦道夫欺骗了。费尔森说:“亲眼看到麦道夫……揭开了我们的旧伤疤。”
但是,其他人并不关心麦道夫是否认罪并且有可能被判终生监禁,他们认为即使终生监禁也弥补不了自己所受的伤害。在路边的一群记者和麦道夫的受害者当中,来自洛杉矶的艾德里安•比翁多大声说道:“我想问问伯尼,我们的钱都到哪去了?”
是的,钱都到哪里去了?这是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投资者在诈骗案被披露后一直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在伦敦吗?在那里,麦道夫的两个长期基金筹集人成立了一个新公司。是在瑞士吗?在那里麦道夫曾经成功地说服了几家银行,如萨夫拉银行和埃德加•德•皮乔托的私人联合银行(UBP)与他合作。还是在亚洲?在诈骗案即将败露之前,麦道夫曾经跑到那里拼命筹集资金。
就在3个月前,在华尔街错综复杂的金融圈以外,伯纳德•劳伦斯•麦道夫还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人物。但是,现在麦道夫几乎家喻户晓,人们甚至常常用他的名字来比喻“遭受盗窃”,例如,“我被麦道夫了”。他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超过了安然公司、世界电信,甚至超过了查尔斯•庞兹本人,虽然我们常常用庞兹的名字代表此类诈骗案,但是麦道夫将它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麦道夫案涉及范围极广,跨越了全球,资金高达几百亿美元,而且这些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地蒸发了。
几十年以来,在华尔街金融圈,在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这个管理金融机构的政府部门内部,麦道夫一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在那些熟知他的人看来,他和弟弟皮特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推行当时革命性的电子交易业务而名声大噪。使用他们的操作系统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完成股票买卖,而不是常见的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纳斯达克死气沉沉的交易状况。现在,纳斯达克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股票交易场所之一。除了少数几个最亲密的朋友之外,麦道夫在华尔街的同行几乎没有人曾经怀疑过他同时正在实施一项史无前例的欺诈阴谋。
麦道夫在华盛顿,特别是在国会中也颇有名气,他对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选举活动都进行了慷慨的捐助,并积极倡导股票市场的重组改革。在华尔街的金融监管者看来,麦道夫是一位市场结构和交易领域的专家,他在多个委员会中担任要职,并为证券交易委员会做义务顾问。在棕榈滩和洛杉矶的海滩俱乐部,在瑞士的滑雪旅游胜地,在伦敦的贵族宴会中,鼎鼎大名的麦道夫一直是人们追逐的对象,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却没有几个。他的投资者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伯尼”,他可以代你管理资产,保证每年为你带来10%到12%甚至更高的回报,但前提是你不要对自己的投资提任何问题。
但是,直到2008年12月被捕,在金融界以外麦道夫的名字几乎无人知晓。在他承认从事涉及650亿美元,有可能延续了数十年的庞大诈骗计划后,美国的普通大众才开始对他注意起来。
似乎在一夜之间,美国人民才知道,伯纳德•麦道夫是一个生活奢华的大骗子,他过这种生活不是几个月或者几年,而有可能在成年人生中一直如此,不过他花的钱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广大投资者的。不久,人们便发现,那些消失不见的资金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是写在纸上的数字。麦道夫告诉投资者,那些纸面上的数字是自己为他们赚取的利润,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拿投资者的钱进行投资,而是自己挥霍了。损失的具体资金数目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我们知道的只是:几十年以来,麦道夫永远面带微笑地看着投资者的眼睛,和他们亲密握手,从来没有表现出他在榨取他们的血汗钱,更不用说有一丝懊悔了。他甚至欺骗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以及数以百计的大学捐赠基金、慈善机构、养老基金;在一个合法的华尔街投资公司的掩盖下,以高回报作为幌子,他盗窃了无数人辛辛苦苦挣来的积蓄,毁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他被捕以后,他的投资者能够?回的资金十分有限,因为那时他们的资金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传销式投资的本质使然。
麦道夫处心积虑地将非法投资计划持续了很多年,其胆大妄为令人惊讶,但是道理却很简单:就是用晚期投资者的资金来支付早期投资者的回报。这种骗术因查尔斯•庞兹在20世纪初所实施的欺诈行为而闻名于世。虽然麦道夫并不是这种骗术的始作俑者,但是他的欺诈行为跨越了数十年,所涉及的资金高达数百亿美元,从这方面来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麦道夫案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当他的犯罪行为被揭露以后,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想知道,在异常现象和警告信号频出的情况下,麦道夫如何避开监管部门的注意,实施如此庞大的诈骗计划。
这是让麦道夫案受害者备感愤怒的众多因素之一。像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金融业监管局(FINRA)等负责监管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对于由一个人实施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庞氏诈骗案竟然没有丝毫警惕,岂不是咄咄怪事?SEC说,没有发现麦道夫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什么非法行为,但是承认出现了很多异常的警示性信号。
2001年春天,在《巴伦周刊》工作时,我第一次听说了伯纳德•麦道夫这个人。我的几个朋友向我提起了他的名字,告诉我麦道夫是对冲基金领域的风云人物,无论市场多么动荡,他总能给投资者带来15%的回报。和对冲基金领域的传奇人物乔治•索罗斯和朱利安•罗伯逊一样,据说麦道夫掌管的对冲基金高达60亿美元,但是与索罗斯或者罗伯逊不同的是,麦道夫的业绩数据似乎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常见的数据库或杂志上。奇怪的是,麦道夫告诉投资者不要告诉任何人他在替他们管理资金;而且投资者对他也非常忠诚,并多年来心甘情愿地让他把持着自己的资金。但是,我所遇到的另外一些人则对麦道夫心存疑虑,认为他的投资策略有问题,即使和他同属一个“投资”领域的专家也不能获得像他那样骄人的业绩。因为无缘与他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于是我便再次给他的办公室打电话,陈述人们的疑虑。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和我进行了联系。通过时断时续的越洋电话,麦道夫告诉我他正在瑞士。我问他是如何获得罕见的投资业绩的。他说:“对此,我不能详谈,因为这是一种具有专利性质的投资策略。”对于那些试图逆推他的秘密投资公式并提出质疑的人,麦道夫表现得不屑一顾:“关键是他们自己经营不善,所以就怀疑我的投资有什么问题。如果的确如此,我的投资数据就不会那么不同凡响了。”这番话听上去十分泰然自若,语气和蔼,但还是没有告诉我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引言(3)
当年5月,我撰写的关于麦道夫的文章在《巴伦周刊》上刊出。文章很快在华尔街金融圈引起轰动,很多人开始思考:麦道夫怎么可能利用一种其他专业投资者不能复制的投资策略,获得如此骄人的回报呢。不幸的是,虽然我的文章掀起了些许波澜,但无论是SEC、麦道夫的投资者还是其他与之有关的人士都对我的警告置若罔闻。相反,麦道夫遍布全球的客户仍然有增无减。
对于麦道夫的投资策略表示质疑,我并非是独此一家。在我的文章刊出一周前,对冲基金行业杂志 MAR Hedge记者迈克尔•奥克兰就曾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他的文章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发表之后马上引起了小小的振动,不过那些本该有所动作的人却反应十分冷淡。一位名叫哈里•马克波罗斯的金融分析师曾经在1999年加入了麦道夫的公司,对于麦道夫自称的所谓“价差执行转换套利策略”十分清楚,马克波罗斯意识到麦道夫在实施欺诈,于是决心揭露他的卑鄙行为。但是,尽管马克波罗斯进行了多年艰苦的努力,包括在多种场合警告SEC注意麦道夫的欺诈行为,不幸的是麦道夫仍然自在逍遥,监管部门根本没有给予重视。
麦道夫的犯罪经历并不仅仅是一个金融天才与罪犯的简单结合,这一案件十分复杂,不断变化和发展,在庞氏计划方面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那么,麦道夫到底是如何欺骗那么多客户的呢?人性和投资者乐于自欺欺人的心理起了哪些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诈骗案是麦道夫及其同事、家人、朋友和
data icon
8E馅饼:华尔街金融巨骗麦道夫浮沉录
1
已售 0
493.34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