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
第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
第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3)
第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4)
第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5)
第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6)
第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7)
第8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8)
第9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9)
第10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0)
第1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1)
第1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2)
第1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3)
第1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4)
第1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5)
第1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6)
第1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7)
第18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8)
第19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9)
第20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0)
第2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1)
第2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2)
第2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3)
第2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4)
第2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5)
第2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6)
第2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7)
第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
抓住时机这种行动与写真摄影按下快门很相似。就是这里!这一决定性的瞬间千万不能错过。先要具备这样的价值观和愿景以及热切的愿望:“自己想要拍摄些什么?想要什么?”同时还要仔细观察被拍摄的对象,预测、判断状况的变化。当然了,如果不具备快速按下快门的技术,就拍不成照片。
好莱坞电影导演一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想要制作出什么样的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拥有明确的想法以后,在摄影现场,天气、演员、工作人员的状态、现场的气氛这些统统需要观察、判断,一切状态都完备以后,在这个时机下,导演才会说出:“action”,进入摄影流程。
在体育界,也是如此。那些总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总是抓住了最好的时机。例如,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获胜的网球选手,他们完全超越了“我想要取胜”的思想状态,而是具备了“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赢”的强烈愿望。怀着这样求赢心切的愿望,他们平时仔细地观察对手情绪上的变化和动向,预测对手下一个瞬间会采取何种行动,判断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应对。他们并不是急于追求比赛的得分,而是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眼前对手的动作和网球的动向上。“就是这个时候,这一点!”在最关键的时机,没有强扣杀或者是截击(不等球落地即击回)技术的话,很难得分。
我们再从日常生活中考察一下,其实抓住时机并不是十分特别的事情。时机,人人都能够抓得住。究竟怎么做,才能有效及时地抓住时机呢?抓住好时机、制胜时机,取得好结果的要诀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那些抓住时机、取得成功的人士,发现他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他们牢牢地抱有这样一个价值观: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如何去做?自己和对手会怎么样呢?这些成功人士总是在考虑诸如这些愿望、目标。同时,他们总是仔细地观察周围和对手的状况、心态情绪的变化,预测判断“现在不付诸行动的话,会怎么样?”然后当机立断,就是此时此刻,他们总是具备这种抓住时机行动的勇气和决断力。
第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
另外,抓住时机的时候,还需要掌握能够有效地采取行动的技术、信息、网络。抓住了一个行动发挥最大效果的最佳机会——就是所谓的“时机”(timing)而抓住时机后就要采取最佳的行动,就要以“价值观和愿景”为机轴,这时候需要具备观察力、预测判断力、行动力与技术。
机轴“从价值观和愿景出发”
——抓住时机的引擎
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对自己来说,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要如何去做?”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和愿景的话,就根本无法抓住时机。价值观和愿景是抓住时机的两大引擎。要做到抓住时机而行动,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真实心态:“我想要这样做,想要达成这样的状态。”总而言之,就是“并非是否能做到,而是是否想做到”。
针对对手展开行动的时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希望对方达成什么状态”“希望对方具备什么样的心态”等,诸如希望对方通过体会成就感而拥有自信,希望对方快乐。对方的想法、意愿和对方达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拥有什么样的愿景,这些都十分重要。
抓住时机去行动,还需要一种“瞬间的爆发力”。最终不是“是否能做到”,而是“想要这么做”。全身心地涌起一股就是“现在”想要抓住时机的积极性和勇气。
三大力量——观察力、预测判断力、行动力与技术力
(1) 观察力
对于自己、对方、环境的现状、今后的变化、现在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
“当下的时机”就等于“今时今日”,这种时机没有正确的答案。最佳时机就是此时、此地、此种状况,因对手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要抓住时机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动向、变化。所谓的“动向”不仅仅是指周围的状况、环境、对方的行动计划,还包括观察、感觉和想象对方的情绪心理动向、变化(如喜、怒、哀、乐),自己的行动计划以及对方的行动计划,自己的心情和对方的情绪变化等。
例如,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总是在若无其事却又仔细地观察顾客的动向,客户想要询问什么,客户在犹豫什么,从而感知客户的目的,抓住最佳时机切入话题。
第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3)
(2)预测判断力
开始预测、判断现在行动的效果以及现在不行动的风险。
“就是现在,这一刻在当下的时机里,如果不行动的话,会怎样呢?自己,对方,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结果呢?”每天,你周围的状况以及对方的心情和情况都会有所变化。仔细地观察这些,确定现在就行动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现在不行动的话,又会带来怎样的风险。最重要的就是预测以前的事情,判断出应该怎么去做。
例如,有很多人虽然明白确认是最重要的,但总是拖延。当你感觉到 “这样行吗?”的时候,就应该立即意识到“应该是那样的吧!”在这个时机下不确认的话,会陷入怎样的事态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测判断力与良好的结果息息相关。
(3)行动力与技术力
运用自己的技术、技巧、方法、信息、网络等这些能够带来最大效果的元素,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就是现在,今时,今日,即刻!”抓住这个时机开始行动,能够拿出结果的人拥有行动力、技术力。行动力、技术力包含着“人际关系中的交流沟通能力”(具体包括沟通手段的选择、会见、电话、写信、邮件、传真或者是选择地点等),还有信息收集能力、利用网络的能力、语言和技术的能力。抓住时机展开行动的时候,选择你个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最适合的方法和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自己想要怎么做?”“自己想要达到何种状态?”“自己和对方想要达成一种什么状态?”常常思考这些的人,经常会自我钻研。为了保证随时都能够采取最佳的行动,最重要的就是注意收集各种信息,锻炼自己的技术、知识、沟通技巧和能力。
例如,赞扬别人的时候,不仅仅可以说“加油啊!”,还可以说“看到你努力上进的样子,也激励了我的干劲儿,我也要加把劲儿了!”这样一来,会更加提升对方的能量。批评的时候,如果说:“你什么都不行。”对方听了会觉得被责备而丧失干劲儿。若你的批评是想要给对方增加干劲儿的话,这种做法就适得其反了。如果你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让对方听到你对他的某些做法不满后,还能把对方的行动纠正过来,“怎么做才能更好一些呢?自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这样的沟通,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第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4)
抓住时机的工具是记事本
“想到了,就是最佳的行动时间!”话虽如此,但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马上行动。吃饭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夜晚上床就寝的时候,突然脑子里会闪现出一些点子创意来:“OK!就这样办吧!”“明天给××打电话吧。”诸如此类的事情,有时候会浮现在你的头脑中。每当这个时候,不要忘记灵光一闪的点子,在这个时机下,赶快做好记录吧。最重要的不是记忆,而是留下记录。好不容易灵光一闪的点子,应该在最佳的时机做好记录。
给大家讲一个以前我的一位好友在一家企业的产品企划、促销部门工作时候的事情。他跟同事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涌现出一个新产品开发的创意,当时没有带记事本,就记在筷架子上,然后立即回到公司,执行这个创意。有一次他和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一起吃饭,他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就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子,我要马上记下来”,说完立即取出记事本,记下来。那些在工作上能力突出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脑子里有想法,就立即记录下来,然后马上执行。
再讲述一个笔者数年前的经历。有一次我在电车里看到挂在拉手上的广告,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创意,马上记录下来,回家以后做了一个企划书,最后执行了这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要抓住时机,我建议大家外出时要随时带着一个记事本,还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放在床头备用。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各种各样的案例。读者可以参见本书第一部分中提出的“机轴(价值观和愿景)”与“三大力量(观察力、预测判断力、行动力与技术力)”,从而可以开发并提高你的“抓住时机的能力”。
1?寒暄的时机
一旦错过打招呼的时机的话,就会很茫然,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寒暄比较合适。四目相对的时候,大声地说出:“早上好!”有效地做到这种寒暄的话,就达到了有效地传达与沟通,双方的心情都会很愉快。但是,如果寒暄的时机不当的话,即便是说出口了,彼此也感受不到愉悦。寒暄打招呼是全世界共通的构筑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从孩童到大人,每个人都要认识到寒暄打招呼的重要性。
第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5)
虽然是童叟皆知的道理,“明明知道却不去做的话,就如同不知道”。
实践最重要。寒暄的时机更是重中之重。时机恰当的话,就会及时有效地将“尊重重视对方”的心意传达过去。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就是寒暄的最佳时机。稍后再寒暄的话,就会显得做作,不自然。
寒暄的时机决定了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以及你跟对方的关系。甚至和销售额以及团队成员的干劲儿息息相关。无论什么样的设备投资,要启动运行都需要具备思想和心灵的人来执行。每天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寒暄的话,毫无疑问会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EX
清晨第一声寒暄可以激发部下的干劲儿,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岛崎先生是某个重组金融系统的项目领导。有一天清晨,他一看见部下佐藤,就立即打招呼道:“佐藤,早上好!昨天工作到那么晚,辛苦了。现在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有没有什么困难?”
于是,佐藤就把怎样组合系统会令使用者更得心应手、恰好从昨天开始感到棘手等情况都说了出来。岛崎先生一年前曾经有过同样的金融系统重组工作经验,因此给佐藤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时机管理价值观、愿景和三大力量
价值观、愿景
岛崎先生希望佐藤作为这个项目的一员,能够成为其他成员的带头人。
(1) 观察力
岛崎先生察觉到佐藤最近这一两周加班的时间有点多。从他的表情和走路姿势感觉到他好像很疲劳,甚至有可能走路都要撞墙。
(2) 预测判断力
“现在打招呼的效果”如果佐藤有什么困难的话,自己可以说些犒劳安慰的话,就会更容易商量交谈一些。
“现在不打招呼的风险”现在不跟他打招呼寒暄的话,佐藤恐怕会认为上司对自己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会心情不佳,感到很寂寞。
(3) 行动力技巧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满面笑颜地说道:“佐藤,我知道你一直都很努力。”加上这一句话的话,就是犒赏他的努力。同时,也要积极地问他有没有自己能够帮着拿主意的地方。
第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6)
EX
寒暄中没有“以后”
木下先生是西餐馆的员工,每天傍晚6~8点这段时间,他都要手忙脚乱地招待顾客。尤其是今天,餐馆里的员工比较少,他比平常更加忙碌。就在忙得不亦乐乎之际,餐厅入口的大门开了。就在这一瞬间,木下先生脸上立即洋溢着明快的笑容,打招呼道:“您好!欢迎光临!”遂走到门口迎接。客人说:“我是预约过的田中。”木下随即说“是田中先生啊。我一直在等着您呢!欢迎光临!今天真是太热了。”客人田中说道:“是啊。真热。我今天要冰镇啤酒。”“好的。谢谢您。我这就给您拿啤酒去。”
时机管理价值观、愿景和三大力量
价值观、愿景
木下先生对特地光顾的顾客传达了自己的感谢和敬意,让顾客切身感受到自己在这里受到了最好的招待,“来这家店真是太好了。”
(1) 观察力
田中先生从很多店中选择了我们这家店,一定要做到让他满意。这么热的天,应该建议他喝冰镇饮料(啤酒)。
(2)预测判断力
“现在寒暄的效果”客人光临本店,传达出自己从心里表示欢迎的心意,这样会令客人心情盎然。
“现在不打招呼的风险”不寒暄的话,客人会感到很失望:“我明明预约了的……”兴高采烈来吃饭的心情就会受到影响。
(3) 行动力技巧
在客人光临的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以及大声的寒暄能够将自己的心意准确地传达给对方。“欢迎光临!”并非一般通用,叫出对方的名字,说一句符合对方身份的寒暄语,再补充一句能够引起对方回应的话。
第一印象是依靠数秒钟的寒暄时机决定的。笑眯眯的,然后出声打招呼。要知道,在寒暄中没有“以后”。时机恰当的寒暄能够控制一个店的营业额,这句话绝非言过其实。
在你真正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这一瞬间才能真正检测出你的职业素养。无论有多忙,对顾客进来视而不见的话,或者是不打招呼的话,就是失职。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还笑眯眯地说声“欢迎光临”,仅凭这一句话,客人对你的印象就完全改变了。第一印象没有第二次。即便是以后再寒暄,也无法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顾客了。是谓“时机已过”。
第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7)
EX
出现问题以后,最初的寒暄从致歉开始
做销售的小田切上个月因为延误交货日期,给客户(C公司)带来很大麻烦。于是他和分店长一起去道歉。之后,很长时间,C公司都没有跟他们联络。大约过了两个月,C公司发来了订单。接电话的是小田切,他只是接受了对方的订单,说声“知道了”。交货那天,小田切去C公司拜访,对前些日子交货延误的事情只字未提。
时机管理价值观、愿景和三大力量
价值观、愿景
小田切想要构筑和C公司的信赖关系,增加销售额。
(1) 观察力
小田切出现错误后的第一个电话。C公司的采购人员表面上看跟平常没有两样,但并不表示他忘记了小田切的错误。他在注意小田切的应对。
(2) 预测判断力
“现在重新道歉的效果”现在,如果小田切再一次重新道歉的话,C公司的采购人员明白小田切的诚意。“他是深刻地反省了那次延误交货的事情。”
“现在只字不提的风险”“他以为上次那件事情过来道歉就完事大吉了?”C公司采购人员对小田切缺乏常识和诚意非常失望。同时,也会对小田切的公司如何教育员工心存疑虑,彼此的信赖关系瓦解。
(3) 行动力技巧
小田切接电话的时候,应该立即说:“上次给您造成了很大麻烦。对不起。发生了上次那样的事情,这次您还跟我们订货,万分感谢。”这样寒暄中就补充了一些小田切和对方之间最近发生的事情。
EX
自己为难的时候,就是寒暄的最佳
Content
第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
第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
第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3)
第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4)
第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5)
第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6)
第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7)
第8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8)
第9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9)
第10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0)
第1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1)
第1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2)
第1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3)
第1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4)
第1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5)
第1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6)
第1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7)
第18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8)
第19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9)
第20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0)
第2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1)
第2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2)
第2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3)
第2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4)
第2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5)
第2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6)
第2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7)
第1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
抓住时机这种行动与写真摄影按下快门很相似。就是这里!这一决定性的瞬间千万不能错过。先要具备这样的价值观和愿景以及热切的愿望:“自己想要拍摄些什么?想要什么?”同时还要仔细观察被拍摄的对象,预测、判断状况的变化。当然了,如果不具备快速按下快门的技术,就拍不成照片。
好莱坞电影导演一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想要制作出什么样的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拥有明确的想法以后,在摄影现场,天气、演员、工作人员的状态、现场的气氛这些统统需要观察、判断,一切状态都完备以后,在这个时机下,导演才会说出:“action”,进入摄影流程。
在体育界,也是如此。那些总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总是抓住了最好的时机。例如,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获胜的网球选手,他们完全超越了“我想要取胜”的思想状态,而是具备了“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赢”的强烈愿望。怀着这样求赢心切的愿望,他们平时仔细地观察对手情绪上的变化和动向,预测对手下一个瞬间会采取何种行动,判断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应对。他们并不是急于追求比赛的得分,而是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眼前对手的动作和网球的动向上。“就是这个时候,这一点!”在最关键的时机,没有强扣杀或者是截击(不等球落地即击回)技术的话,很难得分。
我们再从日常生活中考察一下,其实抓住时机并不是十分特别的事情。时机,人人都能够抓得住。究竟怎么做,才能有效及时地抓住时机呢?抓住好时机、制胜时机,取得好结果的要诀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那些抓住时机、取得成功的人士,发现他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他们牢牢地抱有这样一个价值观: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如何去做?自己和对手会怎么样呢?这些成功人士总是在考虑诸如这些愿望、目标。同时,他们总是仔细地观察周围和对手的状况、心态情绪的变化,预测判断“现在不付诸行动的话,会怎么样?”然后当机立断,就是此时此刻,他们总是具备这种抓住时机行动的勇气和决断力。
第2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2)
另外,抓住时机的时候,还需要掌握能够有效地采取行动的技术、信息、网络。抓住了一个行动发挥最大效果的最佳机会——就是所谓的“时机”(timing)而抓住时机后就要采取最佳的行动,就要以“价值观和愿景”为机轴,这时候需要具备观察力、预测判断力、行动力与技术。
机轴“从价值观和愿景出发”
——抓住时机的引擎
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对自己来说,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要如何去做?”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和愿景的话,就根本无法抓住时机。价值观和愿景是抓住时机的两大引擎。要做到抓住时机而行动,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真实心态:“我想要这样做,想要达成这样的状态。”总而言之,就是“并非是否能做到,而是是否想做到”。
针对对手展开行动的时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希望对方达成什么状态”“希望对方具备什么样的心态”等,诸如希望对方通过体会成就感而拥有自信,希望对方快乐。对方的想法、意愿和对方达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拥有什么样的愿景,这些都十分重要。
抓住时机去行动,还需要一种“瞬间的爆发力”。最终不是“是否能做到”,而是“想要这么做”。全身心地涌起一股就是“现在”想要抓住时机的积极性和勇气。
三大力量——观察力、预测判断力、行动力与技术力
(1) 观察力
对于自己、对方、环境的现状、今后的变化、现在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
“当下的时机”就等于“今时今日”,这种时机没有正确的答案。最佳时机就是此时、此地、此种状况,因对手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要抓住时机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动向、变化。所谓的“动向”不仅仅是指周围的状况、环境、对方的行动计划,还包括观察、感觉和想象对方的情绪心理动向、变化(如喜、怒、哀、乐),自己的行动计划以及对方的行动计划,自己的心情和对方的情绪变化等。
例如,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总是在若无其事却又仔细地观察顾客的动向,客户想要询问什么,客户在犹豫什么,从而感知客户的目的,抓住最佳时机切入话题。
第3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3)
(2)预测判断力
开始预测、判断现在行动的效果以及现在不行动的风险。
“就是现在,这一刻在当下的时机里,如果不行动的话,会怎样呢?自己,对方,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结果呢?”每天,你周围的状况以及对方的心情和情况都会有所变化。仔细地观察这些,确定现在就行动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现在不行动的话,又会带来怎样的风险。最重要的就是预测以前的事情,判断出应该怎么去做。
例如,有很多人虽然明白确认是最重要的,但总是拖延。当你感觉到 “这样行吗?”的时候,就应该立即意识到“应该是那样的吧!”在这个时机下不确认的话,会陷入怎样的事态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测判断力与良好的结果息息相关。
(3)行动力与技术力
运用自己的技术、技巧、方法、信息、网络等这些能够带来最大效果的元素,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就是现在,今时,今日,即刻!”抓住这个时机开始行动,能够拿出结果的人拥有行动力、技术力。行动力、技术力包含着“人际关系中的交流沟通能力”(具体包括沟通手段的选择、会见、电话、写信、邮件、传真或者是选择地点等),还有信息收集能力、利用网络的能力、语言和技术的能力。抓住时机展开行动的时候,选择你个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最适合的方法和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自己想要怎么做?”“自己想要达到何种状态?”“自己和对方想要达成一种什么状态?”常常思考这些的人,经常会自我钻研。为了保证随时都能够采取最佳的行动,最重要的就是注意收集各种信息,锻炼自己的技术、知识、沟通技巧和能力。
例如,赞扬别人的时候,不仅仅可以说“加油啊!”,还可以说“看到你努力上进的样子,也激励了我的干劲儿,我也要加把劲儿了!”这样一来,会更加提升对方的能量。批评的时候,如果说:“你什么都不行。”对方听了会觉得被责备而丧失干劲儿。若你的批评是想要给对方增加干劲儿的话,这种做法就适得其反了。如果你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让对方听到你对他的某些做法不满后,还能把对方的行动纠正过来,“怎么做才能更好一些呢?自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这样的沟通,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第4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4)
抓住时机的工具是记事本
“想到了,就是最佳的行动时间!”话虽如此,但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马上行动。吃饭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夜晚上床就寝的时候,突然脑子里会闪现出一些点子创意来:“OK!就这样办吧!”“明天给××打电话吧。”诸如此类的事情,有时候会浮现在你的头脑中。每当这个时候,不要忘记灵光一闪的点子,在这个时机下,赶快做好记录吧。最重要的不是记忆,而是留下记录。好不容易灵光一闪的点子,应该在最佳的时机做好记录。
给大家讲一个以前我的一位好友在一家企业的产品企划、促销部门工作时候的事情。他跟同事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涌现出一个新产品开发的创意,当时没有带记事本,就记在筷架子上,然后立即回到公司,执行这个创意。有一次他和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一起吃饭,他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就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子,我要马上记下来”,说完立即取出记事本,记下来。那些在工作上能力突出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脑子里有想法,就立即记录下来,然后马上执行。
再讲述一个笔者数年前的经历。有一次我在电车里看到挂在拉手上的广告,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创意,马上记录下来,回家以后做了一个企划书,最后执行了这个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要抓住时机,我建议大家外出时要随时带着一个记事本,还要准备一个笔记本放在床头备用。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各种各样的案例。读者可以参见本书第一部分中提出的“机轴(价值观和愿景)”与“三大力量(观察力、预测判断力、行动力与技术力)”,从而可以开发并提高你的“抓住时机的能力”。
1?寒暄的时机
一旦错过打招呼的时机的话,就会很茫然,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寒暄比较合适。四目相对的时候,大声地说出:“早上好!”有效地做到这种寒暄的话,就达到了有效地传达与沟通,双方的心情都会很愉快。但是,如果寒暄的时机不当的话,即便是说出口了,彼此也感受不到愉悦。寒暄打招呼是全世界共通的构筑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从孩童到大人,每个人都要认识到寒暄打招呼的重要性。
第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5)
虽然是童叟皆知的道理,“明明知道却不去做的话,就如同不知道”。
实践最重要。寒暄的时机更是重中之重。时机恰当的话,就会及时有效地将“尊重重视对方”的心意传达过去。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就是寒暄的最佳时机。稍后再寒暄的话,就会显得做作,不自然。
寒暄的时机决定了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以及你跟对方的关系。甚至和销售额以及团队成员的干劲儿息息相关。无论什么样的设备投资,要启动运行都需要具备思想和心灵的人来执行。每天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寒暄的话,毫无疑问会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EX
清晨第一声寒暄可以激发部下的干劲儿,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岛崎先生是某个重组金融系统的项目领导。有一天清晨,他一看见部下佐藤,就立即打招呼道:“佐藤,早上好!昨天工作到那么晚,辛苦了。现在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有没有什么困难?”
于是,佐藤就把怎样组合系统会令使用者更得心应手、恰好从昨天开始感到棘手等情况都说了出来。岛崎先生一年前曾经有过同样的金融系统重组工作经验,因此给佐藤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时机管理价值观、愿景和三大力量
价值观、愿景
岛崎先生希望佐藤作为这个项目的一员,能够成为其他成员的带头人。
(1) 观察力
岛崎先生察觉到佐藤最近这一两周加班的时间有点多。从他的表情和走路姿势感觉到他好像很疲劳,甚至有可能走路都要撞墙。
(2) 预测判断力
“现在打招呼的效果”如果佐藤有什么困难的话,自己可以说些犒劳安慰的话,就会更容易商量交谈一些。
“现在不打招呼的风险”现在不跟他打招呼寒暄的话,佐藤恐怕会认为上司对自己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会心情不佳,感到很寂寞。
(3) 行动力技巧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满面笑颜地说道:“佐藤,我知道你一直都很努力。”加上这一句话的话,就是犒赏他的努力。同时,也要积极地问他有没有自己能够帮着拿主意的地方。
第6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6)
EX
寒暄中没有“以后”
木下先生是西餐馆的员工,每天傍晚6~8点这段时间,他都要手忙脚乱地招待顾客。尤其是今天,餐馆里的员工比较少,他比平常更加忙碌。就在忙得不亦乐乎之际,餐厅入口的大门开了。就在这一瞬间,木下先生脸上立即洋溢着明快的笑容,打招呼道:“您好!欢迎光临!”遂走到门口迎接。客人说:“我是预约过的田中。”木下随即说“是田中先生啊。我一直在等着您呢!欢迎光临!今天真是太热了。”客人田中说道:“是啊。真热。我今天要冰镇啤酒。”“好的。谢谢您。我这就给您拿啤酒去。”
时机管理价值观、愿景和三大力量
价值观、愿景
木下先生对特地光顾的顾客传达了自己的感谢和敬意,让顾客切身感受到自己在这里受到了最好的招待,“来这家店真是太好了。”
(1) 观察力
田中先生从很多店中选择了我们这家店,一定要做到让他满意。这么热的天,应该建议他喝冰镇饮料(啤酒)。
(2)预测判断力
“现在寒暄的效果”客人光临本店,传达出自己从心里表示欢迎的心意,这样会令客人心情盎然。
“现在不打招呼的风险”不寒暄的话,客人会感到很失望:“我明明预约了的……”兴高采烈来吃饭的心情就会受到影响。
(3) 行动力技巧
在客人光临的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以及大声的寒暄能够将自己的心意准确地传达给对方。“欢迎光临!”并非一般通用,叫出对方的名字,说一句符合对方身份的寒暄语,再补充一句能够引起对方回应的话。
第一印象是依靠数秒钟的寒暄时机决定的。笑眯眯的,然后出声打招呼。要知道,在寒暄中没有“以后”。时机恰当的寒暄能够控制一个店的营业额,这句话绝非言过其实。
在你真正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这一瞬间才能真正检测出你的职业素养。无论有多忙,对顾客进来视而不见的话,或者是不打招呼的话,就是失职。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还笑眯眯地说声“欢迎光临”,仅凭这一句话,客人对你的印象就完全改变了。第一印象没有第二次。即便是以后再寒暄,也无法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顾客了。是谓“时机已过”。
第7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7)
EX
出现问题以后,最初的寒暄从致歉开始
做销售的小田切上个月因为延误交货日期,给客户(C公司)带来很大麻烦。于是他和分店长一起去道歉。之后,很长时间,C公司都没有跟他们联络。大约过了两个月,C公司发来了订单。接电话的是小田切,他只是接受了对方的订单,说声“知道了”。交货那天,小田切去C公司拜访,对前些日子交货延误的事情只字未提。
时机管理价值观、愿景和三大力量
价值观、愿景
小田切想要构筑和C公司的信赖关系,增加销售额。
(1) 观察力
小田切出现错误后的第一个电话。C公司的采购人员表面上看跟平常没有两样,但并不表示他忘记了小田切的错误。他在注意小田切的应对。
(2) 预测判断力
“现在重新道歉的效果”现在,如果小田切再一次重新道歉的话,C公司的采购人员明白小田切的诚意。“他是深刻地反省了那次延误交货的事情。”
“现在只字不提的风险”“他以为上次那件事情过来道歉就完事大吉了?”C公司采购人员对小田切缺乏常识和诚意非常失望。同时,也会对小田切的公司如何教育员工心存疑虑,彼此的信赖关系瓦解。
(3) 行动力技巧
小田切接电话的时候,应该立即说:“上次给您造成了很大麻烦。对不起。发生了上次那样的事情,这次您还跟我们订货,万分感谢。”这样寒暄中就补充了一些小田切和对方之间最近发生的事情。
EX
自己为难的时候,就是寒暄的最佳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87时机: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
246.81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