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百年德鲁克(1)
百年德鲁克(2)
百年德鲁克(3)
百年德鲁克(4)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
管理的定义
使命、远景、价值观
管理的三大任务(1)
管理的三大任务(2)
管理者的五项工作
企业的八大目标(1)
企业的八大目标(2)
企业的八大目标(3)
管理与企业管理
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
事业理论:企业灵魂
企业是什么
德鲁克的三个经典问题
战略规划的是与非
为什么需要经理人
目标管理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1)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2)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3)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4)
21世纪CEO的职责
管理学:德鲁克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1)
管理学:德鲁克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2)
德鲁克眼中的世界(1)
德鲁克眼中的世界(2)
吉姆•柯林斯与德鲁克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1)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2)
创新:从熊彼特到德鲁克(1)
创新:从熊彼特到德鲁克(2)
什么是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百年德鲁克(1)
两年前我就萌发了要写一篇《百年德鲁克》文章的想法,那是在我写完《创新:从熊彼特到德鲁克》一文后所产生的灵感。2009年2月华章的资深编辑王磊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写一本解读德鲁克的书,我欣然受命。其实,华章几年前就曾向我约稿,我没有答应,因为我深感自己对德鲁克的研究还不成熟。2009年是德鲁克诞辰百年,能在此同中国读者一起分享德鲁克的管理理念是我极大的荣耀,而作为德鲁克的学生,我也视此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9年5~6月,我用6周的时间再次穿越美国大陆,沿着德鲁克的足迹,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德鲁克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沿革。为此,我访问了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见彩插6)、美国德鲁克协会,拜见了德鲁克的夫人,会见了美国德鲁克管理学专家并置身于德鲁克1950~1971年所执教的纽约大学管理学院,感受历史的脉搏(见彩插15)。此外,我还参观了哈佛大学管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 Jr.)在创建斯隆管理学院时,曾听取过德鲁克的建议(见彩插16))。经过这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和学习,我对此书的出版增强了信心,希望我11年来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和实践能给读者带来价值。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德鲁克的父亲阿道夫•德鲁克曾做过奥匈帝国财务部的高级官员。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奥匈帝国的皇帝曾给他嘉奖。2009年6月9日上午,我有幸在加州克莱蒙特德鲁克的家中拜见了德鲁克的夫
人—多丽丝•德鲁克(Doris Drucker,见彩插4)。她今年已经98岁,但仍然精神矍铄, 每周打两次网球,出行是自己开车,我想这些大概都足以载入吉尼斯大全。我们刚刚寒暄两句,她就问我:“什么是知识工作者?”我没想到她会突然问我如此专业的问题。我说:“知识工作者就是使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为组织做出决策从而使组织产生绩效和结果的人。”她沉思了一下,然后对我说:“你说得对,知识工作者是做决策的人。”我们午餐时,我问她为什么要问我什么是知识工作者这个问题。她告诉我,她正在给一家日本媒体写一篇关于知识工作者的文章,想听听我对知识工作者有什么见解。所以一见面,我们就开始用“德语”(德鲁克的语言)交流。德鲁克在克莱蒙特的家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当我走进德鲁克的家中,看到德鲁克那对具有象征意义的藤椅,看到德鲁克的书架上的藏书,以及简朴而庄重的家具时,我立刻感受到,这是一座超凡脱俗的思想圣殿。德鲁克家中客厅的墙上悬挂的唯一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唯一能看懂的字就是阿道夫•德鲁克(彼得•德鲁克的父亲)。我问多丽丝这是什么奖状。她说,这是奥匈帝国的皇帝和总理颁发给阿道夫•德鲁克的奖状。她还告诉我,这个奖状是在2005年彼得•德鲁克逝世后,她在整理他的遗物中发现的。这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件,记录着德鲁克家族昔日的辉煌。彼得•德鲁克在他父亲获得奥匈帝国的皇帝和总理颁发奖状的100年后,于2002年6月20日获得美国总统布什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这两个荣誉见证了德鲁克父子两代人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
1927年,德鲁克高中毕业,他离开家乡维也纳去了德国的汉堡,他在汉堡大学学习法律。在汉堡大学一年多的时间,是德鲁克一生在学习上受益最多的时期。其间,他读了数百本书,其中两本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第一本书是埃德蒙•柏克于1790年完成的《法国革命之反思》,第二本书是斐迪南•滕尼斯于1887年写就的德文社会学经典著作《社区与社会》。德鲁克说:“柏克要告诉我们的是:在这样的时代,政治和政治家的第一要务是要在连续和变革间找到平衡。这样的精神,随即成为我的政治观、世界观和日后所有著作的中心思想。”德鲁克用36年(1950~1985年)的时间对连续与变革的系统思考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体现在他1985年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滕尼斯仍给了我一个永难忘怀的启发:人需要社区,也需要社会—个体从社区中获得地位,在社会中发挥功能。”这也就是德鲁克1943年研究通用汽车公司时想达到的目标之一。德鲁克想把通用汽车公司变成一个“自制工厂社区”。德鲁克的“自制工厂社区”在美国的实验没有成功,后来他把希望寄托在日本企业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生和日本企业有着深入联系的原因。
德鲁克在德国和英国曾是几家报社的记者。1937年,新婚的德鲁克和多丽丝离开英国去了美国。1942年,德鲁克担任美国佛蒙特州本宁顿学院的教授,讲授政治、经济和哲学。德鲁克到美国?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职业生涯的转变。
德鲁克对美国的贡献
1943年1月,德鲁克应邀到通用汽车公司做了18个月的咨询,这是德鲁克职业生涯的又一重大转变。他的咨询报告是以《公司的概念》一书的形式展现的。用德鲁克的话来说:“这是一本有关组织、管理和工业社会的书。”德鲁克试图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按照滕尼斯的“社区理论”来解释通用的存在,即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德鲁克试图研究,在农业社会解体后,从乡下来到底特律汽车工厂的工人是如何从社区中获得地位,在社会中发挥功能的。而以产品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的通用汽车公司无法理解德鲁克的研究方法。许多通用汽车公司的人对《公司的概念》不屑一顾,德鲁克后来被通用汽车公司一位高管告知:“我们通用的管理者,关心的是收入和利润,而你却把重点放在别的地方。”
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对德鲁克这本《公司的概念》更是不满。于是,斯隆亲自撰写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他是在告诫德鲁克关于通用汽车的书应该这样写才对。《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于1954年基本完稿,但在10年之后才得以出版,因为只要书中提到的通用汽车的员工仍然健在,斯隆便拒绝出版。他怕在书中提到的人和事会被理解为批评,因为斯隆的信条是:管理者不应公开地批评下属。他要等到书中提到的人都辞世后,才出版此书,当时斯隆已是快80岁的老人,负责该书的编辑提醒他:“斯隆先生,你在冒险,你也许活不到这本书的出版。”斯隆回答道:“如果我活不到那一天,你们就得在我死后再出版,人比出版计划更重要。”有志者事竟成,斯隆比书中提到的每一个人活得都久,他在书中提到的最后一个人去世的当天,才同意出版该书。一年后,他辞世,享年91岁。
百年德鲁克(2)
通用汽车公司拒绝德鲁克,把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视做禁书。通用汽车公司的图书馆拒绝收藏德鲁克的这本书。德鲁克在1993年为《公司的概念》再版所写的前言中说道:“通用汽车公司之所以至今仍然步履蹒跚、无法自拔,主要原因也是受制于《公司的概念》这本书在50年前所指出的问题;但是,我却因为直指这些问题的核心,而被绝大多数高管视为叛逆。我越来越好奇,通用汽车公司除了分拆之外,是不是能通过自发或恶意的接管,创造反败为胜的传奇?”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向美国政府提出破产重组的申请。斯隆与德鲁克历经半个世纪的争辩终于在2009年6月1日以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申请破产而画上了句号。我认为,两位大师的争辩上演了20世纪最精彩的友谊颂。通过他们之间互不妥协的争辩,我才真正领悟什么叫“君子合而不同”,彼此坚守自己的准则和价值,绝不妥协。其实,以我对德鲁克的理解,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并不是德鲁克期望看到的,因为公司的破产是管理的失败,而管理的失败必将导致政府的接管。德鲁克的希望是,通用汽车公司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再创辉煌。这就如同当年福特汽车公司濒临破产,身为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的斯隆并非落井下石,而是鼎力相助,向福特汽车公司输送通用汽车公司的许多管理者,以避免福特汽车公司的破产。斯隆认为,帮助竞争对手渡过难关避免被政府接管,是他应尽的职责。一般人很难理解斯隆的这种做法。几年前,通用汽车公司在市场上的压力很大,丰田汽车公司试图在北美市场调高丰田汽车的价格,以减轻通用汽车公司的竞争压力。我想,丰田汽车公司一定知道斯隆当年设法挽救福特汽车公司的义举。这让我们对竞争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竞争并非你死我活,而应共同发展。
事实上,斯隆对德鲁克的影响很大。德鲁克早期对企业管理的认知主要来自他对斯隆管理实务的观察。此前,德鲁克一直没有机会进入企业内部去系统地研究企业的经营,是斯隆为德鲁克提供这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机会。德鲁克在他的《旁观者》中写了一篇题为《斯隆的专业风采》的文章,以表达他对斯隆的谢意。他在《旁观者》的新版序中说,他之所以要选择这些人作为他书中的主人公,是因为他们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德鲁克对于企业分权制度的研究也是基于对通用汽车公司经营的观察,而斯隆就是通用分权制度的创建者。还有,德鲁克对人事决策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斯隆那里学来的。斯隆告诉德鲁克,请记住“用人的第一个定律就是那句老话:‘别让现任者指定接班人,否则你得到的将是二流复制品。’”“决策不是在掌声中做出的”,也是斯隆的名言。德鲁克对斯隆这句名言的注脚是,“意见分歧甚至冲突都是必要的,实际上也是求之不得的。没有分歧和冲突,就不会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只有错误的决策。”斯隆的贡献是建立了第一个由专业人士来管理的大企业,换言之,斯隆创建了职业经理人(manager as a profession)这个行业。而德鲁克的贡献是创建了管理学(management as a discipline),也就是把管理作为一个学科来构建。斯隆和德鲁克开创性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这是20世纪事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两个伟大贡献。
1953年,斯隆以个人捐款的形式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斯隆管理学院。2009年6月,我专程前往波士顿参观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当我走进斯隆管理学院时,看到墙上有一幅斯隆的标准像,他身穿黑色西装,手轻抚在桌子上,神情凝重而庄严,有一种内圣外王的气质。顿时,我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在斯隆管理学院的墙壁上有一幅铜牌,上面镌刻着以下文字:“本建筑是以阿尔弗雷德•斯隆命名的。他是麻省理工学院1895届毕业生,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忠实儿子、企业活动家和慷慨而富有远见的慈善家。”斯隆的人格是如此的完整。他留给后人如此多的宝贵财产,但没有什么比“麻省理工学院的忠实儿子”的评价更让人羡慕的了。
对通用电气的贡献
德鲁克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咨询,奠定了他作为企业咨询顾问的地位。IBM、花旗银行和通用电气等公司纷纷寻求他的指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德鲁克是通用电气公司每一届董事长和CEO的顾问。1981年,当45岁的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担任通用电气公司的CEO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加州的克莱蒙特去拜访德鲁克。在谈到德鲁克对通用电气公司的贡献时,杰克•韦尔奇说:“1981年,我整合通用电气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来自彼得•德鲁克。通用电气的相关业务要么是业内第一位或第二位,要么就退出这一领域。”
对宝洁公司的贡献
宝洁公司的CEO雷富礼(A. G. Lafley)在谈到德鲁克对他的影响时说:“尽管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我确实是在彼得•德鲁克的影响下长大的。”雷富礼的父亲在通用电气做了25年管理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父亲在通用电气克罗顿维尔培训中心认识了德鲁克。那时德鲁克在纽约大学教授企业管理。他父亲的书架上收藏了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管理的实践》,年轻的雷富礼就看过德鲁克的这些经典著作。后来,他也成了德鲁克著作的忠实读者。因此,雷富礼父子两代都是德鲁克的学生。
2000年,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委派我去美国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见彩插14)学习,师从德鲁克。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2008年,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考取了美国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的MBA,她是我的骄傲。我们在一起经常用英文来讲“德语”,她经常与我分享她学到的新知识。雷富礼是践行德鲁克思想的典范。2009年5月,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只有CEO才能做的事》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雷富礼与德鲁克的对话,2004年10月1日,德鲁克在克莱蒙特德鲁克档案馆(现已改为“德鲁克协会”所在地,见彩插13)与雷富礼曾有一个“智者对话”,听众为美国工商界领袖。2005年,我曾将他们的对话译成中文发表在2005年的《IT经理世界》上,题目是《德鲁克论CEO的职责》,现在该文刊登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网站上(www.cec-ceda.org.cn/channel/dlk)。2004年10月1日,德鲁克与雷富礼对话的核心部分被收录在德鲁克2008年的新书《管理》(Management)第42章中,题为《新千年的CEO》。
雷富礼在《只有CEO才能做的事》一文中18次提到了德鲁克,用修辞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重复关键词”以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雷富礼在该文中,把CEO的任务归纳为以下四种:
1. 界定什么是有意义的外部结果(组织的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组织的内部只有成本);
2. 界定我们从事的是哪一个行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3. 平衡现在与未来(短期达标 vs 长期发展);
4. 构建组织的价值观和制定组织的标准(什么对组织是重要的?市场渗透率和客户忠诚度是组织的重要考量)。
百年德鲁克(3)
简言之,CEO的任务就是将组织的外部与组织的内部连接在一起。
2000年6月6日,宝洁公司的CEO突然辞职,雷富礼临危受命出任宝洁公司的CEO。2000年宝洁公司面临自1837年成立以来的最大组织变革,几次调低盈利目标,结果上半年宝洁公司的股价就下跌超过50%,市值损失高达500多亿美元。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2000年的雷富礼如同1981年的杰克•韦尔奇,这两位美国大公司的CEO上任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拜访德鲁克。雷富礼给德鲁克打电话,问是否能见面向他请教,德鲁克同意了。正如雷富礼所说,“在克罗顿维尔培训中心他与我父亲交谈之后,又过了整整40年,在加州克莱蒙特德鲁克那陈设简朴的家里,我和他终于坐到了一起,一起畅谈他思考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管理世界。”雷富礼向德鲁克请教的问题包括:如何激发并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如何为创新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如何构建创新型组织。在德鲁克的帮助下,雷富礼把宝洁公司从泥潭中拉出,创造了一个市值为1500亿美元的公司。宝洁公司从2000年的低谷到今日的辉煌是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的过程。德鲁克逝世后,有人说德鲁克的时代结束了,他的思想过时了,雷富礼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题为《德鲁克在向美国微笑》,称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德鲁克。
2002年6月20日,德鲁克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给德鲁克的颁奖词是:“德鲁克大量的著述使我们的国家极大地获益,并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以及现代商业世界,美国举国上下将共同庆祝他的卓有成就。”
德鲁克对世界的贡献
德鲁克生前曾经说过,他对日本的影响要比美国大。1966年6月24日,日本政府授予德鲁克一枚三等瑞宝勋章,以感
Content
百年德鲁克(1)
百年德鲁克(2)
百年德鲁克(3)
百年德鲁克(4)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髓
管理的定义
使命、远景、价值观
管理的三大任务(1)
管理的三大任务(2)
管理者的五项工作
企业的八大目标(1)
企业的八大目标(2)
企业的八大目标(3)
管理与企业管理
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
事业理论:企业灵魂
企业是什么
德鲁克的三个经典问题
战略规划的是与非
为什么需要经理人
目标管理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1)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2)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3)
科学管理与知识工作管理(4)
21世纪CEO的职责
管理学:德鲁克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1)
管理学:德鲁克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2)
德鲁克眼中的世界(1)
德鲁克眼中的世界(2)
吉姆•柯林斯与德鲁克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1)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2)
创新:从熊彼特到德鲁克(1)
创新:从熊彼特到德鲁克(2)
什么是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百年德鲁克(1)
两年前我就萌发了要写一篇《百年德鲁克》文章的想法,那是在我写完《创新:从熊彼特到德鲁克》一文后所产生的灵感。2009年2月华章的资深编辑王磊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写一本解读德鲁克的书,我欣然受命。其实,华章几年前就曾向我约稿,我没有答应,因为我深感自己对德鲁克的研究还不成熟。2009年是德鲁克诞辰百年,能在此同中国读者一起分享德鲁克的管理理念是我极大的荣耀,而作为德鲁克的学生,我也视此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9年5~6月,我用6周的时间再次穿越美国大陆,沿着德鲁克的足迹,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德鲁克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沿革。为此,我访问了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见彩插6)、美国德鲁克协会,拜见了德鲁克的夫人,会见了美国德鲁克管理学专家并置身于德鲁克1950~1971年所执教的纽约大学管理学院,感受历史的脉搏(见彩插15)。此外,我还参观了哈佛大学管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 Jr.)在创建斯隆管理学院时,曾听取过德鲁克的建议(见彩插16))。经过这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和学习,我对此书的出版增强了信心,希望我11年来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和实践能给读者带来价值。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德鲁克的父亲阿道夫•德鲁克曾做过奥匈帝国财务部的高级官员。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奥匈帝国的皇帝曾给他嘉奖。2009年6月9日上午,我有幸在加州克莱蒙特德鲁克的家中拜见了德鲁克的夫
人—多丽丝•德鲁克(Doris Drucker,见彩插4)。她今年已经98岁,但仍然精神矍铄, 每周打两次网球,出行是自己开车,我想这些大概都足以载入吉尼斯大全。我们刚刚寒暄两句,她就问我:“什么是知识工作者?”我没想到她会突然问我如此专业的问题。我说:“知识工作者就是使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为组织做出决策从而使组织产生绩效和结果的人。”她沉思了一下,然后对我说:“你说得对,知识工作者是做决策的人。”我们午餐时,我问她为什么要问我什么是知识工作者这个问题。她告诉我,她正在给一家日本媒体写一篇关于知识工作者的文章,想听听我对知识工作者有什么见解。所以一见面,我们就开始用“德语”(德鲁克的语言)交流。德鲁克在克莱蒙特的家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当我走进德鲁克的家中,看到德鲁克那对具有象征意义的藤椅,看到德鲁克的书架上的藏书,以及简朴而庄重的家具时,我立刻感受到,这是一座超凡脱俗的思想圣殿。德鲁克家中客厅的墙上悬挂的唯一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唯一能看懂的字就是阿道夫•德鲁克(彼得•德鲁克的父亲)。我问多丽丝这是什么奖状。她说,这是奥匈帝国的皇帝和总理颁发给阿道夫•德鲁克的奖状。她还告诉我,这个奖状是在2005年彼得•德鲁克逝世后,她在整理他的遗物中发现的。这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件,记录着德鲁克家族昔日的辉煌。彼得•德鲁克在他父亲获得奥匈帝国的皇帝和总理颁发奖状的100年后,于2002年6月20日获得美国总统布什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这两个荣誉见证了德鲁克父子两代人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
1927年,德鲁克高中毕业,他离开家乡维也纳去了德国的汉堡,他在汉堡大学学习法律。在汉堡大学一年多的时间,是德鲁克一生在学习上受益最多的时期。其间,他读了数百本书,其中两本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第一本书是埃德蒙•柏克于1790年完成的《法国革命之反思》,第二本书是斐迪南•滕尼斯于1887年写就的德文社会学经典著作《社区与社会》。德鲁克说:“柏克要告诉我们的是:在这样的时代,政治和政治家的第一要务是要在连续和变革间找到平衡。这样的精神,随即成为我的政治观、世界观和日后所有著作的中心思想。”德鲁克用36年(1950~1985年)的时间对连续与变革的系统思考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体现在他1985年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滕尼斯仍给了我一个永难忘怀的启发:人需要社区,也需要社会—个体从社区中获得地位,在社会中发挥功能。”这也就是德鲁克1943年研究通用汽车公司时想达到的目标之一。德鲁克想把通用汽车公司变成一个“自制工厂社区”。德鲁克的“自制工厂社区”在美国的实验没有成功,后来他把希望寄托在日本企业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生和日本企业有着深入联系的原因。
德鲁克在德国和英国曾是几家报社的记者。1937年,新婚的德鲁克和多丽丝离开英国去了美国。1942年,德鲁克担任美国佛蒙特州本宁顿学院的教授,讲授政治、经济和哲学。德鲁克到美国?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职业生涯的转变。
德鲁克对美国的贡献
1943年1月,德鲁克应邀到通用汽车公司做了18个月的咨询,这是德鲁克职业生涯的又一重大转变。他的咨询报告是以《公司的概念》一书的形式展现的。用德鲁克的话来说:“这是一本有关组织、管理和工业社会的书。”德鲁克试图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按照滕尼斯的“社区理论”来解释通用的存在,即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德鲁克试图研究,在农业社会解体后,从乡下来到底特律汽车工厂的工人是如何从社区中获得地位,在社会中发挥功能的。而以产品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的通用汽车公司无法理解德鲁克的研究方法。许多通用汽车公司的人对《公司的概念》不屑一顾,德鲁克后来被通用汽车公司一位高管告知:“我们通用的管理者,关心的是收入和利润,而你却把重点放在别的地方。”
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对德鲁克这本《公司的概念》更是不满。于是,斯隆亲自撰写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他是在告诫德鲁克关于通用汽车的书应该这样写才对。《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于1954年基本完稿,但在10年之后才得以出版,因为只要书中提到的通用汽车的员工仍然健在,斯隆便拒绝出版。他怕在书中提到的人和事会被理解为批评,因为斯隆的信条是:管理者不应公开地批评下属。他要等到书中提到的人都辞世后,才出版此书,当时斯隆已是快80岁的老人,负责该书的编辑提醒他:“斯隆先生,你在冒险,你也许活不到这本书的出版。”斯隆回答道:“如果我活不到那一天,你们就得在我死后再出版,人比出版计划更重要。”有志者事竟成,斯隆比书中提到的每一个人活得都久,他在书中提到的最后一个人去世的当天,才同意出版该书。一年后,他辞世,享年91岁。
百年德鲁克(2)
通用汽车公司拒绝德鲁克,把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视做禁书。通用汽车公司的图书馆拒绝收藏德鲁克的这本书。德鲁克在1993年为《公司的概念》再版所写的前言中说道:“通用汽车公司之所以至今仍然步履蹒跚、无法自拔,主要原因也是受制于《公司的概念》这本书在50年前所指出的问题;但是,我却因为直指这些问题的核心,而被绝大多数高管视为叛逆。我越来越好奇,通用汽车公司除了分拆之外,是不是能通过自发或恶意的接管,创造反败为胜的传奇?”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向美国政府提出破产重组的申请。斯隆与德鲁克历经半个世纪的争辩终于在2009年6月1日以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申请破产而画上了句号。我认为,两位大师的争辩上演了20世纪最精彩的友谊颂。通过他们之间互不妥协的争辩,我才真正领悟什么叫“君子合而不同”,彼此坚守自己的准则和价值,绝不妥协。其实,以我对德鲁克的理解,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并不是德鲁克期望看到的,因为公司的破产是管理的失败,而管理的失败必将导致政府的接管。德鲁克的希望是,通用汽车公司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再创辉煌。这就如同当年福特汽车公司濒临破产,身为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的斯隆并非落井下石,而是鼎力相助,向福特汽车公司输送通用汽车公司的许多管理者,以避免福特汽车公司的破产。斯隆认为,帮助竞争对手渡过难关避免被政府接管,是他应尽的职责。一般人很难理解斯隆的这种做法。几年前,通用汽车公司在市场上的压力很大,丰田汽车公司试图在北美市场调高丰田汽车的价格,以减轻通用汽车公司的竞争压力。我想,丰田汽车公司一定知道斯隆当年设法挽救福特汽车公司的义举。这让我们对竞争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竞争并非你死我活,而应共同发展。
事实上,斯隆对德鲁克的影响很大。德鲁克早期对企业管理的认知主要来自他对斯隆管理实务的观察。此前,德鲁克一直没有机会进入企业内部去系统地研究企业的经营,是斯隆为德鲁克提供这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机会。德鲁克在他的《旁观者》中写了一篇题为《斯隆的专业风采》的文章,以表达他对斯隆的谢意。他在《旁观者》的新版序中说,他之所以要选择这些人作为他书中的主人公,是因为他们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德鲁克对于企业分权制度的研究也是基于对通用汽车公司经营的观察,而斯隆就是通用分权制度的创建者。还有,德鲁克对人事决策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斯隆那里学来的。斯隆告诉德鲁克,请记住“用人的第一个定律就是那句老话:‘别让现任者指定接班人,否则你得到的将是二流复制品。’”“决策不是在掌声中做出的”,也是斯隆的名言。德鲁克对斯隆这句名言的注脚是,“意见分歧甚至冲突都是必要的,实际上也是求之不得的。没有分歧和冲突,就不会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只有错误的决策。”斯隆的贡献是建立了第一个由专业人士来管理的大企业,换言之,斯隆创建了职业经理人(manager as a profession)这个行业。而德鲁克的贡献是创建了管理学(management as a discipline),也就是把管理作为一个学科来构建。斯隆和德鲁克开创性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这是20世纪事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两个伟大贡献。
1953年,斯隆以个人捐款的形式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斯隆管理学院。2009年6月,我专程前往波士顿参观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当我走进斯隆管理学院时,看到墙上有一幅斯隆的标准像,他身穿黑色西装,手轻抚在桌子上,神情凝重而庄严,有一种内圣外王的气质。顿时,我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在斯隆管理学院的墙壁上有一幅铜牌,上面镌刻着以下文字:“本建筑是以阿尔弗雷德•斯隆命名的。他是麻省理工学院1895届毕业生,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忠实儿子、企业活动家和慷慨而富有远见的慈善家。”斯隆的人格是如此的完整。他留给后人如此多的宝贵财产,但没有什么比“麻省理工学院的忠实儿子”的评价更让人羡慕的了。
对通用电气的贡献
德鲁克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咨询,奠定了他作为企业咨询顾问的地位。IBM、花旗银行和通用电气等公司纷纷寻求他的指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德鲁克是通用电气公司每一届董事长和CEO的顾问。1981年,当45岁的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担任通用电气公司的CEO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加州的克莱蒙特去拜访德鲁克。在谈到德鲁克对通用电气公司的贡献时,杰克•韦尔奇说:“1981年,我整合通用电气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来自彼得•德鲁克。通用电气的相关业务要么是业内第一位或第二位,要么就退出这一领域。”
对宝洁公司的贡献
宝洁公司的CEO雷富礼(A. G. Lafley)在谈到德鲁克对他的影响时说:“尽管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我确实是在彼得•德鲁克的影响下长大的。”雷富礼的父亲在通用电气做了25年管理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父亲在通用电气克罗顿维尔培训中心认识了德鲁克。那时德鲁克在纽约大学教授企业管理。他父亲的书架上收藏了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管理的实践》,年轻的雷富礼就看过德鲁克的这些经典著作。后来,他也成了德鲁克著作的忠实读者。因此,雷富礼父子两代都是德鲁克的学生。
2000年,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委派我去美国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见彩插14)学习,师从德鲁克。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2008年,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考取了美国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的MBA,她是我的骄傲。我们在一起经常用英文来讲“德语”,她经常与我分享她学到的新知识。雷富礼是践行德鲁克思想的典范。2009年5月,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只有CEO才能做的事》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雷富礼与德鲁克的对话,2004年10月1日,德鲁克在克莱蒙特德鲁克档案馆(现已改为“德鲁克协会”所在地,见彩插13)与雷富礼曾有一个“智者对话”,听众为美国工商界领袖。2005年,我曾将他们的对话译成中文发表在2005年的《IT经理世界》上,题目是《德鲁克论CEO的职责》,现在该文刊登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网站上(www.cec-ceda.org.cn/channel/dlk)。2004年10月1日,德鲁克与雷富礼对话的核心部分被收录在德鲁克2008年的新书《管理》(Management)第42章中,题为《新千年的CEO》。
雷富礼在《只有CEO才能做的事》一文中18次提到了德鲁克,用修辞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重复关键词”以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雷富礼在该文中,把CEO的任务归纳为以下四种:
1. 界定什么是有意义的外部结果(组织的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组织的内部只有成本);
2. 界定我们从事的是哪一个行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3. 平衡现在与未来(短期达标 vs 长期发展);
4. 构建组织的价值观和制定组织的标准(什么对组织是重要的?市场渗透率和客户忠诚度是组织的重要考量)。
百年德鲁克(3)
简言之,CEO的任务就是将组织的外部与组织的内部连接在一起。
2000年6月6日,宝洁公司的CEO突然辞职,雷富礼临危受命出任宝洁公司的CEO。2000年宝洁公司面临自1837年成立以来的最大组织变革,几次调低盈利目标,结果上半年宝洁公司的股价就下跌超过50%,市值损失高达500多亿美元。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2000年的雷富礼如同1981年的杰克•韦尔奇,这两位美国大公司的CEO上任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拜访德鲁克。雷富礼给德鲁克打电话,问是否能见面向他请教,德鲁克同意了。正如雷富礼所说,“在克罗顿维尔培训中心他与我父亲交谈之后,又过了整整40年,在加州克莱蒙特德鲁克那陈设简朴的家里,我和他终于坐到了一起,一起畅谈他思考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管理世界。”雷富礼向德鲁克请教的问题包括:如何激发并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如何为创新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如何构建创新型组织。在德鲁克的帮助下,雷富礼把宝洁公司从泥潭中拉出,创造了一个市值为1500亿美元的公司。宝洁公司从2000年的低谷到今日的辉煌是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的过程。德鲁克逝世后,有人说德鲁克的时代结束了,他的思想过时了,雷富礼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题为《德鲁克在向美国微笑》,称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德鲁克。
2002年6月20日,德鲁克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给德鲁克的颁奖词是:“德鲁克大量的著述使我们的国家极大地获益,并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以及现代商业世界,美国举国上下将共同庆祝他的卓有成就。”
德鲁克对世界的贡献
德鲁克生前曾经说过,他对日本的影响要比美国大。1966年6月24日,日本政府授予德鲁克一枚三等瑞宝勋章,以感

百年德鲁克
677.05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