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愿天下人共读之
从《奇迹》看创新(1)
从《奇迹》看创新(2)
前言(1)
前言(2)
前言(3)
他为何能摘取诺贝尔和平奖
慈善与商业联姻(1)
慈善与商业联姻(2)
重估理想与道德的力量
人生的第三条道路
奇迹创造之谜
变不可能为可能(1)
变不可能为可能(2)
变不可能为可能(3)
智慧的教育家(1)
智慧的教育家(2)
智慧的教育家(3)
智慧的教育家(4)
巧妙的制度创新(1)
巧妙的制度创新(2)
巧妙的制度创新(3)
巧妙的制度创新(4)
震撼心灵的奇迹
文明与非暴力(1)
文明与非暴力(2)
伟大的秘密(1)
伟大的秘密(2)
伟大的秘密(3)
一个人的传奇(1)
一个人的传奇(2)
愿天下人共读之
李燕杰
伟大的时代,必然出现伟大的思想!
奇特的时代,往往会出现奇特的人物!
王小平的《大成奥秘》、《本领恐慌》、《第二次宣言》、《出发》、《奇迹》等150万字作品,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第二次宣言》同时在美国、西班牙出版。我和小平是忘年之交,我为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朋友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近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智慧女性,其中包括宋庆龄、邓颖超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女革命家、政治家,此外,还有于丹、邓亚萍等各个领域的女中英杰,其中,也包括王小平。我主要是研究这些巾帼英豪的智慧,不仅仅研究“巾帼不让须眉”,更重要的是研究她们的哲理思辩,此项研究定名为《巾帼启示录》。我与王小平相识后,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她的演讲,一次又一次地读她的著作,同时又观察她以小小年纪创办了大成智慧研究院,真的是使人感动,令人震撼。我与一位领导同志谈到小平时,我说:王小平的出现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或可称之为王小平现象。她有超前的思考、超常的思辨、超凡的智慧。
此时,我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接旧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还进一步想到:在信息时代如日东升的今天,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需要光明。光明,温暖,是人的心灵最重要的“食物”。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只给婴儿丰富的食物而缺乏温暖的怀抱,婴儿只能萎缩而死。阅读这套丛书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心里无比温暖,周身光明普照,令人心潮澎湃,满怀希望。从探寻“大成奥秘”,克服“本领恐慌”,到聆听“第二次宣言”,阔步“出发”,创造“奇迹”,整个系列无一不是给人以光明和希望。天底下没有哪个人不需要光明,因此我祝福有更多的人读到这套书,特别是让那些渴望给心灵充电,以奔赴人生战场打拼和奋斗的人们,能够汲取其中的力量。
我们需要智慧。这个时代的最大的特点如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所说:“人们的知识在不断地充实着,而人们的智慧却徘徊不前。”网络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在获取知识便捷的同时,也将人淹没在信息海洋,迷失在各种信息文字中无法自拔。我们恐惧的不再是信息太少,资讯太少,知识太少,我们恐惧的是不能从知识海洋里找寻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智慧。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世愚。我欣赏这套书中“不重知识重智慧”的正见,更欣赏书中所展现出的今人特别需要的种种智慧。因为我曾一再强调,西方人士讲“知识就是力量”,我讲:“智慧是更大的力量。”
我们需要人本。这是个越来越关注个体的成功与幸福的时代。一切以人为本。帮助个人发展生命素质,提升生命品质,开发生命潜能,获得生命圆满,是本中之本。如若能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人生使用手册”,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将是人生一大幸事。这套书的突出特点,正是以“最大的关注个体的成功与幸福”为主旨,通篇可以感受到深切的人文关怀,甚至其中的《第二次宣言》被中国未来学家称为饱含人本发展观与人本未来观的独具特色的“人本未来学”。我想,大概是由于书中所揭示的一系列智慧,如同系统而科学的“人生使用手册”,才使得这套丛书能够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生为人,理应了解成功与幸福的基本规律、不易原理,这是“大本大源”的学问。
今天的时代,是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人们特别是年青人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普遍处于焦灼、忧虑状态,人们普遍存在着本领恐慌。这套丛书中《本领恐慌》的主题就是:最大的恐慌是本领恐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要起而自救!如何自救,即如何进行真正的学习革命,优化本领投资,迅速提升本领,是时代的焦点。书中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深入的探讨,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今天的时代,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一个大主题,中国不再满足于依靠最低端的体力劳动和出卖资源来获取财富,而在“世界是平的”全球化进程中应当认识到:这个世界看起来比以前更平坦了,但事实上,它仍然是崎岖不平的。与其感叹与赞美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不如探讨这种急剧的变化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困惑和挑战,这才是更有意义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人才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国家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创业成为人人所关注的主题。这套丛书对于创新、创意、创见、创举、创业很有启示,特别是其中的《第二次宣言》被公认是一本创新奇书,最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点燃创意的熊熊大火。作者自身的成长道路就是一条创新、创意、创见、创举,创业之路。
今天的时代,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伴随中国经济的奇迹,中华文化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关注,“?学”热扑面而来。如何开掘国学的精粹,采撷中华文明以促今日世界之文明呢?我在清华北大讲《国学、智慧、谋略》时,一再强调,仅在故纸堆里打转是不够的,更需要创造性地继承转化。学习国学,看来好似在复古,然而任何一次复古,都是为了革新。我看到这套丛书的内在之根就是中华文化,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地继承和转化的成果。比如,《大成奥秘》明确提出的“大成学”超越美国成功学,正因其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长达五千年的成功学说的精髓而成。《第二次宣言》更是挖掘了中华文化的魂宝,致力于把中华文化的志向变成今日世界人类的志向。作为应当掌握中华智慧的21世纪的中国人,应当认真阅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大成之书”、“大气之书”!这套丛书确实有一股令人激赏的大气魄,大气概,是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集大成,得智慧”的典范,既立足激扬中华文化的神韵,又放眼全世界的文明与智慧。许多读者认为:书中信息量大,内涵深邃,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内容涉及中外科技史、中外历史、人类学、生命科学、美学、文学、未来学、政治学、经济学、现代高新技术等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科学,富于哲理的深刻分析,宏观与微观的巧妙结合,新锐的观点和绝妙的奇想,开阔视野,扩大胸襟,震撼心灵,激发想象,对思维有极大的冲击和启迪。这样的大成之书,适合常置案头,反复揣摩。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找到一本好书是很不容易的。无论热爱读书者或者鲜少读书者,都莫错过这样一套信息量大、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精品!
这套作品曾经在书界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其中的《本领恐慌》、《第二次宣言》曾在短时间内发行几十万册,风行一时。这对于今天的书市而言,实属罕见。并且,所吸引的人群范围之广,更是十分罕有的。此次中国青年出版社是有远见卓识的,他们将这五本书作为系列丛书出版,以期给世人带来更多助益,是很值得赞许的。
这套丛书的作者王小平,与她相交的朋友们普遍认为她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姑娘,与其说她是一个作家,不如说她是一个有锐气的思想者。人如其书,用一个字来形容她,那就是一个“灵”字,灵气逼人,灵光显现,灵感迸发,灵思迷人,灵性张扬。这种灵气不是传统的路子可以培养的。越是峭壁上的花儿越有它的风骨。她的独特见地与特立独行,与她独特的成长经历,传奇的心路历程,剑走偏锋的思维模式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灵性”气质,才能够拥有如虹气势和奇妙智慧。
当我再次翻阅小平这些著作时,我感到十分欣喜,又想到:“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愿以耄耋之年的老人的真诚,向全世界华人推介。
我向世人发出诚挚的祝愿——
愿天下人共读之,并从中受益。
作者为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著名演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从《奇迹》看创新(1)
邓伟志
阅读《奇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三个不平凡的人物,他们中有外国人,有中国人,其中一位还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台湾同胞,分别代表了经济、政治、宗教三个不同的领域。尽管其身份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建树了创新的伟业。
超越常识突破规律而出现的事物,我们谓之奇迹。而奇迹产生的基础就是创新。创新是人的最高本质,是民族和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实现我们个人的最大价值、最大幸福靠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创新,实现人类的大同世界、极乐世界的理想同样靠创新。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创新,人们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创新,但通过“奇迹”这一角度来阐述和解析创新的著作也许还没有。我认为,这是全书最大的亮点和价值所在。
我们的时代是奇迹大量涌现的时代,同时也是大力呼唤创新的时代。
奇迹精神、创新精神,就是我们的时代精神。
奇迹有大小、类型之分,有个人、社会奇迹和自然奇迹,本书着重社会生活奇迹的阐述。但是,既然它们都是奇迹,必然有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做到了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获得了看来不可能获得的成就。这类极难获得的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有着突破性、革命性的意义。
创造奇迹是最难能的创新创造,也是最可贵的创新创造。因此,认识、剖析、破译奇迹,可使我们最深刻地了解认识创新,最彻底地掌握创新的规律和奥秘,最有效地获得那些难以获得的重大创新。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坚持把国家引向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轨道,创造更多的建设奇迹,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今日中国一致呼唤创新。
然而,什么是创新呢?
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的《经济发展概论》。书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学家把“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直至今天,人们理解的创新,通常指的是技术创新。其实,除技术创新外,还存在着其它类型的创新。
本书中描述和分析的银行家尤努斯、政治家甘地、宗教领袖证严法师三人,他们虽然都没有取得科技创新的成果,但却创造了使千百万普通百姓获取了生产和生活必要贷款摆脱贫困、使一个国家通过非暴力手段取得民族独立、使几百万之众的普通男女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净化心灵抗拒邪恶的无穷力量,成为难以计数的人们道德的楷模。他们彰显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之举、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在某种范围和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世界。翻阅本书,三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在三大领域的伟大创新宏图辉映于字里行间,使我们掩卷之余,宛如享受了一场创新的盛宴。同时,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既应重视科技创新,也应同样重视甚至更加重视其它各种类型的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创新型国家,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要创新,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包括经验禁锢、常识禁锢、教条禁锢,以及各种清规戒律的禁锢,各种传统观念、传统思想的禁锢。人往往会成为观念的囚徒、常识的囚徒、经验的囚徒、各种思想禁锢的囚徒。在我看来,《奇迹》就是这样一本帮助人们解脱各种思想桎梏,不当囚徒,获得思想自由的书。
要彻底地获得思想自由,必须实现思维革命,变社会惯性思维为创造性思维、“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思维。本书有许多闪光点,其中一个夺目的闪光点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人们往往被“不可能”紧紧地束缚住了头脑,一旦感到不可能实现,就不敢去多想。然而任何不可能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改变条件有可能性,因而“变不可能为可能”有可能性。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思维,就是寻找这种可能性,寻找实现这种可能性的途径和方法。
《奇迹》中尤努斯、甘地、证严三人的伟大创新,都是解放思想,解脱桎梏,与社会惯性思维决裂,采用大胆的创造性思维、变不能为可能思维的结果。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此外,《奇迹》的问世,除了有助于我们学习创新、认识创新、实践创新以外,还能帮助我们从新的视角去认识慈善事业,从而获得这方面的重要启迪。
慈善事业与我们社会大家庭的每个成员息息相关。它能促进人们的心灵成长,素质提升。它能大规模地扶贫济困,消弭社会不稳定因素。它对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和建设和谐社会,可谓举足轻重。然而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很落后,比起许多国家和地区来差距极大,这与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与社会主义大国极不相称。中国90%的公民没有捐过款物,而美国85%的捐款来自民众;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7300多倍;中国有100多家慈善组织,而美国有100万家。这组数字比较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汗颜,并且深思!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企业慈善与大众慈善,以唤起社会企业中的每个成员来担当道义,唤起社会大众的责任感。书中向我们揭示了威力巨大的社会企业慈善与大众慈善的奥秘,揭示了发展慈善事业的新道路、新策略、新方法,这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更新发展,向每一个中国人送去洋溢着温暖与大爱的慈善新风,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从《奇迹》看创新(2)
《奇迹》还带来了其它的许多启迪。这里再试举三点为例:
一、教育方面的启迪
作者把尤努斯创造的伟大奇迹归结为五奇:第一奇,将穷人和乞丐作为借贷对象;第二奇,借钱时不要任何担保,并且不要法律文书;第三奇,还款率高达98.89%;第四奇,持续九年盈利;第五奇,这个奇迹是可以被复制的。创造这个伟大的奇迹的第一把钥匙,就是教育的钥匙。
被称为“穷人银行家”的尤努斯没有专门开办穷人的学校,没有专门给穷人上课,也没有给穷人发课本发教材,表面看来他似乎没有进行什么教育。然而他却进行了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他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三者,以做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了极致,把学以致用的实教、唤醒心灵的自教、互学互助的共教,运用到了极致,所以连最低贱无知的穷妇和乞丐,都能自我觉醒、自我成长,并取得成功。这是真正的低成本并富有奇效的教育奇迹。对于我们实行素质教育改革,对于“穷国办大教育”,尤其有着极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二、管理方面的启迪
出身于“一介贫尼”的证严,不仅是一位慈善大师,而且是一位管理大师。她以一己的弱小之躯统领几百万人的强大之师,成就了一个跨国性的慈善伟业。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么庞大的一个机构不但管理有序,而且几乎所有人不拿薪水却还能各司其职,忠于职守,乐于付出。以至有人请教证严,你是怎么管理的?她却只是淡淡地作答:“我没有任何管理,只是常常告诉大家要自我管理。”
几百万人的庞大组织,单靠自我管理却达到了最高的管理境界,其中的奥秘何在?这值得我们每一个管理者、领导者认真研究、学习借鉴。作者剖析了其中的奥秘,并就树立榜样、公开公正、善用专才、大爱文化等几个方面作了条分缕析地阐述。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证严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正因为这样,才使她在管理上独辟蹊径,臻于完美。
三、自我成长方面的启迪
掌握了世界上最强有力武器的甘地,原本是一个智商情商皆差,一个生性怯懦、拘谨、因学习成绩跟不上而不得不退学的孩子,一个当众读讲稿都害怕的胆小的青年,一个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败北的平庸律师,却最终成长为全国民众的领袖以至万民朝拜的“圣雄”。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个伟大奇迹的奥秘是什么呢?作者指出,就是发挥优势,长期持续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书中写道:“甘地能够由一个平凡人而成为魅力无穷的圣雄,就在于他识别了自身心灵行为模式的强项,并付出努力强化强项,因此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圣雄。如果想创造真正的奇迹,就要像甘地那样发现你自己的顶级强项,通过实践和学习予以加强,然后去做一项每天都离不开这些优势的工作,像甘地一样为他的‘非暴力’奋斗了50年。50年里持续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够创造奇迹!”
通观《奇迹》全书,你不难发现,上述列举的许多方面的闪光的思想。当然,还不仅于此。认真学习全书,将会大大有助于你洞开思维,
Content
愿天下人共读之
从《奇迹》看创新(1)
从《奇迹》看创新(2)
前言(1)
前言(2)
前言(3)
他为何能摘取诺贝尔和平奖
慈善与商业联姻(1)
慈善与商业联姻(2)
重估理想与道德的力量
人生的第三条道路
奇迹创造之谜
变不可能为可能(1)
变不可能为可能(2)
变不可能为可能(3)
智慧的教育家(1)
智慧的教育家(2)
智慧的教育家(3)
智慧的教育家(4)
巧妙的制度创新(1)
巧妙的制度创新(2)
巧妙的制度创新(3)
巧妙的制度创新(4)
震撼心灵的奇迹
文明与非暴力(1)
文明与非暴力(2)
伟大的秘密(1)
伟大的秘密(2)
伟大的秘密(3)
一个人的传奇(1)
一个人的传奇(2)
愿天下人共读之
李燕杰
伟大的时代,必然出现伟大的思想!
奇特的时代,往往会出现奇特的人物!
王小平的《大成奥秘》、《本领恐慌》、《第二次宣言》、《出发》、《奇迹》等150万字作品,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第二次宣言》同时在美国、西班牙出版。我和小平是忘年之交,我为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朋友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近些年,我一直在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智慧女性,其中包括宋庆龄、邓颖超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女革命家、政治家,此外,还有于丹、邓亚萍等各个领域的女中英杰,其中,也包括王小平。我主要是研究这些巾帼英豪的智慧,不仅仅研究“巾帼不让须眉”,更重要的是研究她们的哲理思辩,此项研究定名为《巾帼启示录》。我与王小平相识后,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她的演讲,一次又一次地读她的著作,同时又观察她以小小年纪创办了大成智慧研究院,真的是使人感动,令人震撼。我与一位领导同志谈到小平时,我说:王小平的出现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或可称之为王小平现象。她有超前的思考、超常的思辨、超凡的智慧。
此时,我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接旧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还进一步想到:在信息时代如日东升的今天,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需要光明。光明,温暖,是人的心灵最重要的“食物”。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只给婴儿丰富的食物而缺乏温暖的怀抱,婴儿只能萎缩而死。阅读这套丛书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心里无比温暖,周身光明普照,令人心潮澎湃,满怀希望。从探寻“大成奥秘”,克服“本领恐慌”,到聆听“第二次宣言”,阔步“出发”,创造“奇迹”,整个系列无一不是给人以光明和希望。天底下没有哪个人不需要光明,因此我祝福有更多的人读到这套书,特别是让那些渴望给心灵充电,以奔赴人生战场打拼和奋斗的人们,能够汲取其中的力量。
我们需要智慧。这个时代的最大的特点如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所说:“人们的知识在不断地充实着,而人们的智慧却徘徊不前。”网络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在获取知识便捷的同时,也将人淹没在信息海洋,迷失在各种信息文字中无法自拔。我们恐惧的不再是信息太少,资讯太少,知识太少,我们恐惧的是不能从知识海洋里找寻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智慧。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世愚。我欣赏这套书中“不重知识重智慧”的正见,更欣赏书中所展现出的今人特别需要的种种智慧。因为我曾一再强调,西方人士讲“知识就是力量”,我讲:“智慧是更大的力量。”
我们需要人本。这是个越来越关注个体的成功与幸福的时代。一切以人为本。帮助个人发展生命素质,提升生命品质,开发生命潜能,获得生命圆满,是本中之本。如若能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人生使用手册”,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将是人生一大幸事。这套书的突出特点,正是以“最大的关注个体的成功与幸福”为主旨,通篇可以感受到深切的人文关怀,甚至其中的《第二次宣言》被中国未来学家称为饱含人本发展观与人本未来观的独具特色的“人本未来学”。我想,大概是由于书中所揭示的一系列智慧,如同系统而科学的“人生使用手册”,才使得这套丛书能够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生为人,理应了解成功与幸福的基本规律、不易原理,这是“大本大源”的学问。
今天的时代,是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人们特别是年青人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普遍处于焦灼、忧虑状态,人们普遍存在着本领恐慌。这套丛书中《本领恐慌》的主题就是:最大的恐慌是本领恐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要起而自救!如何自救,即如何进行真正的学习革命,优化本领投资,迅速提升本领,是时代的焦点。书中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深入的探讨,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今天的时代,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一个大主题,中国不再满足于依靠最低端的体力劳动和出卖资源来获取财富,而在“世界是平的”全球化进程中应当认识到:这个世界看起来比以前更平坦了,但事实上,它仍然是崎岖不平的。与其感叹与赞美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不如探讨这种急剧的变化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困惑和挑战,这才是更有意义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人才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国家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创业成为人人所关注的主题。这套丛书对于创新、创意、创见、创举、创业很有启示,特别是其中的《第二次宣言》被公认是一本创新奇书,最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点燃创意的熊熊大火。作者自身的成长道路就是一条创新、创意、创见、创举,创业之路。
今天的时代,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伴随中国经济的奇迹,中华文化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关注,“?学”热扑面而来。如何开掘国学的精粹,采撷中华文明以促今日世界之文明呢?我在清华北大讲《国学、智慧、谋略》时,一再强调,仅在故纸堆里打转是不够的,更需要创造性地继承转化。学习国学,看来好似在复古,然而任何一次复古,都是为了革新。我看到这套丛书的内在之根就是中华文化,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地继承和转化的成果。比如,《大成奥秘》明确提出的“大成学”超越美国成功学,正因其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长达五千年的成功学说的精髓而成。《第二次宣言》更是挖掘了中华文化的魂宝,致力于把中华文化的志向变成今日世界人类的志向。作为应当掌握中华智慧的21世纪的中国人,应当认真阅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大成之书”、“大气之书”!这套丛书确实有一股令人激赏的大气魄,大气概,是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集大成,得智慧”的典范,既立足激扬中华文化的神韵,又放眼全世界的文明与智慧。许多读者认为:书中信息量大,内涵深邃,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内容涉及中外科技史、中外历史、人类学、生命科学、美学、文学、未来学、政治学、经济学、现代高新技术等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科学,富于哲理的深刻分析,宏观与微观的巧妙结合,新锐的观点和绝妙的奇想,开阔视野,扩大胸襟,震撼心灵,激发想象,对思维有极大的冲击和启迪。这样的大成之书,适合常置案头,反复揣摩。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找到一本好书是很不容易的。无论热爱读书者或者鲜少读书者,都莫错过这样一套信息量大、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精品!
这套作品曾经在书界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其中的《本领恐慌》、《第二次宣言》曾在短时间内发行几十万册,风行一时。这对于今天的书市而言,实属罕见。并且,所吸引的人群范围之广,更是十分罕有的。此次中国青年出版社是有远见卓识的,他们将这五本书作为系列丛书出版,以期给世人带来更多助益,是很值得赞许的。
这套丛书的作者王小平,与她相交的朋友们普遍认为她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姑娘,与其说她是一个作家,不如说她是一个有锐气的思想者。人如其书,用一个字来形容她,那就是一个“灵”字,灵气逼人,灵光显现,灵感迸发,灵思迷人,灵性张扬。这种灵气不是传统的路子可以培养的。越是峭壁上的花儿越有它的风骨。她的独特见地与特立独行,与她独特的成长经历,传奇的心路历程,剑走偏锋的思维模式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灵性”气质,才能够拥有如虹气势和奇妙智慧。
当我再次翻阅小平这些著作时,我感到十分欣喜,又想到:“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愿以耄耋之年的老人的真诚,向全世界华人推介。
我向世人发出诚挚的祝愿——
愿天下人共读之,并从中受益。
作者为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著名演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从《奇迹》看创新(1)
邓伟志
阅读《奇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三个不平凡的人物,他们中有外国人,有中国人,其中一位还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台湾同胞,分别代表了经济、政治、宗教三个不同的领域。尽管其身份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建树了创新的伟业。
超越常识突破规律而出现的事物,我们谓之奇迹。而奇迹产生的基础就是创新。创新是人的最高本质,是民族和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实现我们个人的最大价值、最大幸福靠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创新,实现人类的大同世界、极乐世界的理想同样靠创新。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创新,人们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创新,但通过“奇迹”这一角度来阐述和解析创新的著作也许还没有。我认为,这是全书最大的亮点和价值所在。
我们的时代是奇迹大量涌现的时代,同时也是大力呼唤创新的时代。
奇迹精神、创新精神,就是我们的时代精神。
奇迹有大小、类型之分,有个人、社会奇迹和自然奇迹,本书着重社会生活奇迹的阐述。但是,既然它们都是奇迹,必然有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做到了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获得了看来不可能获得的成就。这类极难获得的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有着突破性、革命性的意义。
创造奇迹是最难能的创新创造,也是最可贵的创新创造。因此,认识、剖析、破译奇迹,可使我们最深刻地了解认识创新,最彻底地掌握创新的规律和奥秘,最有效地获得那些难以获得的重大创新。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坚持把国家引向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轨道,创造更多的建设奇迹,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今日中国一致呼唤创新。
然而,什么是创新呢?
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的《经济发展概论》。书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学家把“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直至今天,人们理解的创新,通常指的是技术创新。其实,除技术创新外,还存在着其它类型的创新。
本书中描述和分析的银行家尤努斯、政治家甘地、宗教领袖证严法师三人,他们虽然都没有取得科技创新的成果,但却创造了使千百万普通百姓获取了生产和生活必要贷款摆脱贫困、使一个国家通过非暴力手段取得民族独立、使几百万之众的普通男女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净化心灵抗拒邪恶的无穷力量,成为难以计数的人们道德的楷模。他们彰显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之举、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在某种范围和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世界。翻阅本书,三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在三大领域的伟大创新宏图辉映于字里行间,使我们掩卷之余,宛如享受了一场创新的盛宴。同时,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既应重视科技创新,也应同样重视甚至更加重视其它各种类型的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创新型国家,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要创新,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解除一切思想禁锢,包括经验禁锢、常识禁锢、教条禁锢,以及各种清规戒律的禁锢,各种传统观念、传统思想的禁锢。人往往会成为观念的囚徒、常识的囚徒、经验的囚徒、各种思想禁锢的囚徒。在我看来,《奇迹》就是这样一本帮助人们解脱各种思想桎梏,不当囚徒,获得思想自由的书。
要彻底地获得思想自由,必须实现思维革命,变社会惯性思维为创造性思维、“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思维。本书有许多闪光点,其中一个夺目的闪光点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人们往往被“不可能”紧紧地束缚住了头脑,一旦感到不可能实现,就不敢去多想。然而任何不可能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改变条件有可能性,因而“变不可能为可能”有可能性。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思维,就是寻找这种可能性,寻找实现这种可能性的途径和方法。
《奇迹》中尤努斯、甘地、证严三人的伟大创新,都是解放思想,解脱桎梏,与社会惯性思维决裂,采用大胆的创造性思维、变不能为可能思维的结果。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此外,《奇迹》的问世,除了有助于我们学习创新、认识创新、实践创新以外,还能帮助我们从新的视角去认识慈善事业,从而获得这方面的重要启迪。
慈善事业与我们社会大家庭的每个成员息息相关。它能促进人们的心灵成长,素质提升。它能大规模地扶贫济困,消弭社会不稳定因素。它对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和建设和谐社会,可谓举足轻重。然而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很落后,比起许多国家和地区来差距极大,这与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与社会主义大国极不相称。中国90%的公民没有捐过款物,而美国85%的捐款来自民众;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7300多倍;中国有100多家慈善组织,而美国有100万家。这组数字比较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汗颜,并且深思!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企业慈善与大众慈善,以唤起社会企业中的每个成员来担当道义,唤起社会大众的责任感。书中向我们揭示了威力巨大的社会企业慈善与大众慈善的奥秘,揭示了发展慈善事业的新道路、新策略、新方法,这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更新发展,向每一个中国人送去洋溢着温暖与大爱的慈善新风,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从《奇迹》看创新(2)
《奇迹》还带来了其它的许多启迪。这里再试举三点为例:
一、教育方面的启迪
作者把尤努斯创造的伟大奇迹归结为五奇:第一奇,将穷人和乞丐作为借贷对象;第二奇,借钱时不要任何担保,并且不要法律文书;第三奇,还款率高达98.89%;第四奇,持续九年盈利;第五奇,这个奇迹是可以被复制的。创造这个伟大的奇迹的第一把钥匙,就是教育的钥匙。
被称为“穷人银行家”的尤努斯没有专门开办穷人的学校,没有专门给穷人上课,也没有给穷人发课本发教材,表面看来他似乎没有进行什么教育。然而他却进行了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他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三者,以做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了极致,把学以致用的实教、唤醒心灵的自教、互学互助的共教,运用到了极致,所以连最低贱无知的穷妇和乞丐,都能自我觉醒、自我成长,并取得成功。这是真正的低成本并富有奇效的教育奇迹。对于我们实行素质教育改革,对于“穷国办大教育”,尤其有着极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二、管理方面的启迪
出身于“一介贫尼”的证严,不仅是一位慈善大师,而且是一位管理大师。她以一己的弱小之躯统领几百万人的强大之师,成就了一个跨国性的慈善伟业。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么庞大的一个机构不但管理有序,而且几乎所有人不拿薪水却还能各司其职,忠于职守,乐于付出。以至有人请教证严,你是怎么管理的?她却只是淡淡地作答:“我没有任何管理,只是常常告诉大家要自我管理。”
几百万人的庞大组织,单靠自我管理却达到了最高的管理境界,其中的奥秘何在?这值得我们每一个管理者、领导者认真研究、学习借鉴。作者剖析了其中的奥秘,并就树立榜样、公开公正、善用专才、大爱文化等几个方面作了条分缕析地阐述。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证严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正因为这样,才使她在管理上独辟蹊径,臻于完美。
三、自我成长方面的启迪
掌握了世界上最强有力武器的甘地,原本是一个智商情商皆差,一个生性怯懦、拘谨、因学习成绩跟不上而不得不退学的孩子,一个当众读讲稿都害怕的胆小的青年,一个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败北的平庸律师,却最终成长为全国民众的领袖以至万民朝拜的“圣雄”。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个伟大奇迹的奥秘是什么呢?作者指出,就是发挥优势,长期持续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书中写道:“甘地能够由一个平凡人而成为魅力无穷的圣雄,就在于他识别了自身心灵行为模式的强项,并付出努力强化强项,因此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圣雄。如果想创造真正的奇迹,就要像甘地那样发现你自己的顶级强项,通过实践和学习予以加强,然后去做一项每天都离不开这些优势的工作,像甘地一样为他的‘非暴力’奋斗了50年。50年里持续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够创造奇迹!”
通观《奇迹》全书,你不难发现,上述列举的许多方面的闪光的思想。当然,还不仅于此。认真学习全书,将会大大有助于你洞开思维,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王小平:奇迹
452.89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