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1节:前言(1)
第2节:前言(2)
第3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1)
第4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2)
第5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3)
第6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4)
第7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1)
第8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2)
第9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3)
第10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4)
第11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5)
第12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6)
第13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7)
第14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8)
第15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9)
第16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10)
第17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11)
第18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1)
第19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2)
第20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3)
第21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4)
第22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5)
第23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6)
第24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7)
第25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8)
第26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9)
第27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1)
第28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2)
第29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3)
第30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4)
第31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5)
第32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6)
第33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7)
第34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8)
第35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9)
第36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10)
第37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11)
第38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
第39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2)
第40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3)
第41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4)
第42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5)
第43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6)
第44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7)
第45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8)
第46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9)
第47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0)
第48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1)
第49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2)
第1节:前言(1)
前言
时代在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太紧张或者没做好抚育孩子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不少孩子在出生后就被托付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祖父母们开始作为教养孩子的"主力军"冲锋陷阵,这些祖父母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这种隔代教育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值得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俗话说,家有一老,赛似一宝。对于教育孩子,老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老年人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能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提供不少经验参考。爷爷奶奶对孙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另外,爷爷奶奶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充裕,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专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有足够的耐心照顾好孩子,也给年轻的爸爸妈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投身于事业和工作。作为经历丰富的老年人,他们勤俭、谦虚、奉献、宽容等美好的品德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形成优良的品质,更健康地成长。
很多"神童"都是得到了知识经验丰富的爷爷奶奶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著名的运动员刘翔就是隔代教育的一个成功典范。从某种角度来说,爷爷奶奶是孩子很好的老师,爸爸妈妈一般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而老年人更多地注重孩子德行的培养,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爷爷奶奶和孩子在一起,互相为伴,爷爷奶奶不至于太孤寂,还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机和活力,心态会更加积极和乐观。而孩子有了老人的陪伴,也可以让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受益无穷。
爷爷奶奶教育孩子优点很多,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老年人容易溺爱孩子,和年轻父母沟通得不够全面,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等等,很容易让孩子的教育发生不和谐的音符。为了让爷爷奶奶更科学更快乐地带好孩子,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也为了孩子能够更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关于爷爷奶奶怎样教育孩子的书。
本书从细节出发,条分缕析地为您展示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谋略,以及爷爷奶奶如何与时俱进,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等,是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也是爸爸妈妈掌握老人心理、和老人共同教育孩子的优秀借鉴材料。我们希望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看过这本书之后都能有所启发,更优质高效地把孩子教育成材。
第2节:前言(2)
编者
2009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
老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隔代亲"老人也有童心
老人的时间、精力都很充裕
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教育孩子的资本和权威
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
不做宠坏孩子的罪魁祸首
引导孩子"自己来"
学会做孩子的"粉丝"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正确看待孩子"搞破坏"
不妨把自己交给孩子来照顾
分给孩子家务事
第三章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降低姿态,听听孩子的真心话
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细心地观察孩子
多给孩子说说父母的故事
第四章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
及时赞美孩子
给孩子温暖独特的赏识
信任孩子
多用肯定式,避免否定语
给孩子小棉袄般的安慰
批评孩子也要讲技巧
适当惩罚孩子
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
读书看报益处大
看电视也要有"君子协定"
唠叨抱怨害处大
办事太拖拉,孩子也模仿
无意说粗话,孩子容易偷学家长
培养良好的交际礼仪
早睡早起按时作息
第六章尊重孩子,爷爷奶奶要用心
不让比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孩子隐私非请勿入
换个方式对孩子说不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爷爷奶奶也要讲诚信
第七章常带孩子出家门,呆在家里害处多
让孩子自己出家门
不妨多带孩子去锻炼
多参加户外活动
街坊邻居多交往
让孩子有更多的小伙伴
第八章良好品格易塑造,爷爷奶奶早知道
鼓励孩子要勇敢
学会感恩,从点滴做起
面对挫折不退缩
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和机会
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小小年纪会理财
学会分享
第九章教育孩子,祖辈父辈多沟通
教育孩子思想要统一
爷爷奶奶也要与时俱进
不当着孩子的面起分歧
共同给孩子立规矩
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
对年轻人的教育方法不横加干涉
互相学习共促进
爷爷奶奶也要减减负
第3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1)
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
老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老人的育儿经验是值得肯定的,这些经验都是几百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大多都有科学道理,让爷爷奶奶带孩子,这个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甜甜的妈妈赵女士在结婚之前就非常想要孩子,看到别人可爱的小宝宝都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夫妻二人一直忙于工作,要孩子的事就耽搁了下来。30岁的赵女士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女儿如约来到这个世界,那份幸福和欢乐让他们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
但是做一个称职的妈妈并不容易,甜甜出生后第一次发烧,正值寒冬。看着才五个半月大的女儿,赵女士不知所措,心急如焚。她把暖空调开到最大,把小宝宝捂得密不透风,生怕再着了凉。可甜甜的外婆和做医生的婆婆都说:"别太担心,小孩子发烧感冒是常有的事,你不用把孩子捂成这样,不然热量更散不出去了,应该穿得宽松舒服点,用物理降温法试试吧。"赵女士赶忙让老公拿来酒精棉球。效果真是显而易见,加上几个人的日夜守护精心照顾,女儿的小脸由通红变成了粉红,赵女士如释重负。
甜甜3岁前,爸爸妈妈白天忙自己的工作,小保姆和外婆照看她。外婆没事就教小阿姨带甜甜爬走跑跳,还让小阿姨带着甜甜跟DVD学习儿歌、过家家、做游戏,天冷了、热了,外婆提醒小阿姨给甜甜增减衣服,饿了渴了外婆吩咐让孩子该吃什么喝什么,小甜甜越长越壮实。
每天爸爸妈妈晚上回到家里,对老人嘘寒问暖,端茶递水,小甜甜也笨手笨脚地跟着学。老人吃完晚饭就打开电视,看些自己喜欢的韩剧什么的,而小甜甜则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串门,每次到外面玩,小甜甜都会积极地展示这些日子学到的本领。他们家常常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让街坊邻居很是羡慕。
从赵女士怀孕到甜甜健康长大,上一辈老人的关心和经验推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妈妈和婆婆把她生孩子的种种细节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向她传授了很多经典的育儿经验,赵女士很快由一个"新手妈妈"变成了人人赞赏的"高手妈妈"。
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改革高速发展,年轻人一方面要加倍投入地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的成功;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家庭幸福美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当年轻人为人父母的时候,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年轻人都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带。隔代教育在我国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让爷爷奶奶参与到照管孩子的大军中来,也能够达到一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从老年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老人退休后,享受祖孙相伴的天伦之乐,还能让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心情更加愉悦。
第4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2)
远如杰出的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近有勇夺奥运金牌的刘翔,都是隔代教育下孩子取得成功的典范。刘翔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爷爷奶奶的精心教育下,顺利地成了材。
相对来说,爷爷奶奶带孩子有很多优势,他们拥有更丰富的育儿经验,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具有更强的预知能力,能有效地进行防范。爷爷奶奶还能提前预计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比如刚会走路的孩子,可能会到处跑,可能会撞到桌子角或者走进厨房被烧伤烫伤等。在防患于未然这个层面上,爷爷奶奶显然比年轻的爸爸妈妈更胜一筹。
很多爷爷奶奶的育儿经验非常丰富: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了如指掌,能从容对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给予必要的和正确的处理,更可贵的是对孙子严爱适度,不娇纵,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爷爷奶奶带过很多孩子,实战经验比年轻爸爸妈妈丰富得多。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姿势来抱孩子;给孩子冲奶粉也不知道多高的温度合适,往往会烫着孩子。如果身边有长辈帮忙指点和帮助,带孩子就会容易得多。
老人的育儿经验是值得肯定的,这些经验都是几百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大多都有科学道理,让爷爷奶奶带孩子,这个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隔代亲"老人也有童心
爷爷奶奶具有相当丰富的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或者退休在家,或者本来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他们没有工作压力,再加上隔辈亲,对孩子倾注了真实丰富的感情,对孩子进行的教育督导也比父母更具有耐心。
一位年轻妈妈的自述:
从牛牛出生开始,我的地位在我的父母心中已经大不如前了。要知道我是独生女,以前全家的中心都是我,老公经常说我身上有独生子女的坏毛病:任性,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别人批评。但牛牛出生后,为了这个小家伙我受的批评可不少。撒尿撒在我身上,大便蹭在小床上,我只要是条件反射性地大叫一声,他的姥爷就会说我:小声点,别把孩子吓到了。
大年初一下午,趁着孩子睡觉我和老公也睡了一会儿,可是没等我们睡醒,牛牛就醒了,开始大声地哭。我和老公躺在床上拍拍他,把摇铃打开,都不管用,他哭得越来越厉害。我赶紧出去给牛牛倒水。牛牛的姥爷急急地走过来,把我批评了半天,说孩子哭那么厉害我们也不管。那焦急的表情,我小时候都没见过。
当天晚上牛牛就被姥爷抱走了,回来的时候牛牛一个劲地对着姥爷笑。到目前为止牛牛冲着姥爷笑的频率最高,而且也不哭不闹了。
第5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3)
亲情是由血脉相系的,每一个被爱包围或施爱于亲情的人,都深解其意。隔辈亲其实是一种极其深厚的爱,它不求回报,而且很温暖,会使老人更幸福、更快乐,使孩子更勇敢、更聪敏。
由于祖孙之间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对孩子的照顾也会更体贴和无微不至。老人照顾起自己的孙子孙女,更能尽心尽力,对于孩子的饮食起居护理得更是没话说。
在一些家庭里,爷孙关系因为每日接触而日渐深厚,老人孩子在日常的耳鬓厮磨中,建立了一种比父子更为深厚的情感。所以,许多老人在孙子身上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比当年培养自己的孩子付出的心力要多得多。
爷爷奶奶具有相当丰富的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或者退休在家,或者本来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他们没有工作压力,再加上隔辈亲,对孩子倾注了真实丰富的感情,对孩子进行的教育督导也比父母更具有耐心。
另外,爷爷奶奶自身还有一种童心,很容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对祖孙两辈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年轻父母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巨大,爷爷奶奶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在心态上比年轻父母要平和得多,也更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子孙女。老人历尽沧桑后的返璞归真,更是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老人的时间、精力都很充裕
爷爷奶奶没有工作和经济的压力,有充裕的时间,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去观察、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特点和动向,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对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小缺点,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退休的张爷爷说,自己的儿子和儿媳都是独生子女,本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比较差,下班后经常下馆子,家务也很少干,都是请钟点工来做。孙女乐乐出生以后,他们一方面没有各方面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也不够勤快,照顾孩子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弄得乐乐经常挨饿,还动不动就感冒发烧。张爷爷和老伴看到这种情况,就毛遂自荐把乐乐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儿子儿媳下班后和周末也经常过来,跟着老两口学带孩子。现在乐乐在爷爷奶奶家里住了一年多了,小宝贝的身体很好,个头也长了很多,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亲,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机会少,年轻的的父母很多都为
Content
第1节:前言(1)
第2节:前言(2)
第3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1)
第4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2)
第5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3)
第6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4)
第7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1)
第8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2)
第9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3)
第10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4)
第11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5)
第12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6)
第13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7)
第14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8)
第15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9)
第16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10)
第17节: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11)
第18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1)
第19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2)
第20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3)
第21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4)
第22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5)
第23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6)
第24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7)
第25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8)
第26节: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9)
第27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1)
第28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2)
第29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3)
第30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4)
第31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5)
第32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6)
第33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7)
第34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8)
第35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9)
第36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10)
第37节: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11)
第38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
第39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2)
第40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3)
第41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4)
第42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5)
第43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6)
第44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7)
第45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8)
第46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9)
第47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0)
第48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1)
第49节: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12)
第1节:前言(1)
前言
时代在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太紧张或者没做好抚育孩子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不少孩子在出生后就被托付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祖父母们开始作为教养孩子的"主力军"冲锋陷阵,这些祖父母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这种隔代教育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值得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俗话说,家有一老,赛似一宝。对于教育孩子,老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老年人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能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提供不少经验参考。爷爷奶奶对孙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另外,爷爷奶奶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充裕,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专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有足够的耐心照顾好孩子,也给年轻的爸爸妈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投身于事业和工作。作为经历丰富的老年人,他们勤俭、谦虚、奉献、宽容等美好的品德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形成优良的品质,更健康地成长。
很多"神童"都是得到了知识经验丰富的爷爷奶奶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著名的运动员刘翔就是隔代教育的一个成功典范。从某种角度来说,爷爷奶奶是孩子很好的老师,爸爸妈妈一般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而老年人更多地注重孩子德行的培养,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爷爷奶奶和孩子在一起,互相为伴,爷爷奶奶不至于太孤寂,还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机和活力,心态会更加积极和乐观。而孩子有了老人的陪伴,也可以让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受益无穷。
爷爷奶奶教育孩子优点很多,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老年人容易溺爱孩子,和年轻父母沟通得不够全面,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等等,很容易让孩子的教育发生不和谐的音符。为了让爷爷奶奶更科学更快乐地带好孩子,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也为了孩子能够更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关于爷爷奶奶怎样教育孩子的书。
本书从细节出发,条分缕析地为您展示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谋略,以及爷爷奶奶如何与时俱进,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等,是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也是爸爸妈妈掌握老人心理、和老人共同教育孩子的优秀借鉴材料。我们希望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看过这本书之后都能有所启发,更优质高效地把孩子教育成材。
第2节:前言(2)
编者
2009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
老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隔代亲"老人也有童心
老人的时间、精力都很充裕
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教育孩子的资本和权威
第二章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
不做宠坏孩子的罪魁祸首
引导孩子"自己来"
学会做孩子的"粉丝"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正确看待孩子"搞破坏"
不妨把自己交给孩子来照顾
分给孩子家务事
第三章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降低姿态,听听孩子的真心话
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细心地观察孩子
多给孩子说说父母的故事
第四章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
及时赞美孩子
给孩子温暖独特的赏识
信任孩子
多用肯定式,避免否定语
给孩子小棉袄般的安慰
批评孩子也要讲技巧
适当惩罚孩子
第五章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
读书看报益处大
看电视也要有"君子协定"
唠叨抱怨害处大
办事太拖拉,孩子也模仿
无意说粗话,孩子容易偷学家长
培养良好的交际礼仪
早睡早起按时作息
第六章尊重孩子,爷爷奶奶要用心
不让比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孩子隐私非请勿入
换个方式对孩子说不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爷爷奶奶也要讲诚信
第七章常带孩子出家门,呆在家里害处多
让孩子自己出家门
不妨多带孩子去锻炼
多参加户外活动
街坊邻居多交往
让孩子有更多的小伙伴
第八章良好品格易塑造,爷爷奶奶早知道
鼓励孩子要勇敢
学会感恩,从点滴做起
面对挫折不退缩
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和机会
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小小年纪会理财
学会分享
第九章教育孩子,祖辈父辈多沟通
教育孩子思想要统一
爷爷奶奶也要与时俱进
不当着孩子的面起分歧
共同给孩子立规矩
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
对年轻人的教育方法不横加干涉
互相学习共促进
爷爷奶奶也要减减负
第3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1)
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
老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老人的育儿经验是值得肯定的,这些经验都是几百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大多都有科学道理,让爷爷奶奶带孩子,这个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甜甜的妈妈赵女士在结婚之前就非常想要孩子,看到别人可爱的小宝宝都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夫妻二人一直忙于工作,要孩子的事就耽搁了下来。30岁的赵女士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女儿如约来到这个世界,那份幸福和欢乐让他们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
但是做一个称职的妈妈并不容易,甜甜出生后第一次发烧,正值寒冬。看着才五个半月大的女儿,赵女士不知所措,心急如焚。她把暖空调开到最大,把小宝宝捂得密不透风,生怕再着了凉。可甜甜的外婆和做医生的婆婆都说:"别太担心,小孩子发烧感冒是常有的事,你不用把孩子捂成这样,不然热量更散不出去了,应该穿得宽松舒服点,用物理降温法试试吧。"赵女士赶忙让老公拿来酒精棉球。效果真是显而易见,加上几个人的日夜守护精心照顾,女儿的小脸由通红变成了粉红,赵女士如释重负。
甜甜3岁前,爸爸妈妈白天忙自己的工作,小保姆和外婆照看她。外婆没事就教小阿姨带甜甜爬走跑跳,还让小阿姨带着甜甜跟DVD学习儿歌、过家家、做游戏,天冷了、热了,外婆提醒小阿姨给甜甜增减衣服,饿了渴了外婆吩咐让孩子该吃什么喝什么,小甜甜越长越壮实。
每天爸爸妈妈晚上回到家里,对老人嘘寒问暖,端茶递水,小甜甜也笨手笨脚地跟着学。老人吃完晚饭就打开电视,看些自己喜欢的韩剧什么的,而小甜甜则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串门,每次到外面玩,小甜甜都会积极地展示这些日子学到的本领。他们家常常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让街坊邻居很是羡慕。
从赵女士怀孕到甜甜健康长大,上一辈老人的关心和经验推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妈妈和婆婆把她生孩子的种种细节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向她传授了很多经典的育儿经验,赵女士很快由一个"新手妈妈"变成了人人赞赏的"高手妈妈"。
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改革高速发展,年轻人一方面要加倍投入地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的成功;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家庭幸福美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当年轻人为人父母的时候,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年轻人都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带。隔代教育在我国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让爷爷奶奶参与到照管孩子的大军中来,也能够达到一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从老年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老人退休后,享受祖孙相伴的天伦之乐,还能让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心情更加愉悦。
第4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2)
远如杰出的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近有勇夺奥运金牌的刘翔,都是隔代教育下孩子取得成功的典范。刘翔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爷爷奶奶的精心教育下,顺利地成了材。
相对来说,爷爷奶奶带孩子有很多优势,他们拥有更丰富的育儿经验,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具有更强的预知能力,能有效地进行防范。爷爷奶奶还能提前预计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比如刚会走路的孩子,可能会到处跑,可能会撞到桌子角或者走进厨房被烧伤烫伤等。在防患于未然这个层面上,爷爷奶奶显然比年轻的爸爸妈妈更胜一筹。
很多爷爷奶奶的育儿经验非常丰富: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了如指掌,能从容对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给予必要的和正确的处理,更可贵的是对孙子严爱适度,不娇纵,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爷爷奶奶带过很多孩子,实战经验比年轻爸爸妈妈丰富得多。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姿势来抱孩子;给孩子冲奶粉也不知道多高的温度合适,往往会烫着孩子。如果身边有长辈帮忙指点和帮助,带孩子就会容易得多。
老人的育儿经验是值得肯定的,这些经验都是几百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大多都有科学道理,让爷爷奶奶带孩子,这个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隔代亲"老人也有童心
爷爷奶奶具有相当丰富的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或者退休在家,或者本来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他们没有工作压力,再加上隔辈亲,对孩子倾注了真实丰富的感情,对孩子进行的教育督导也比父母更具有耐心。
一位年轻妈妈的自述:
从牛牛出生开始,我的地位在我的父母心中已经大不如前了。要知道我是独生女,以前全家的中心都是我,老公经常说我身上有独生子女的坏毛病:任性,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别人批评。但牛牛出生后,为了这个小家伙我受的批评可不少。撒尿撒在我身上,大便蹭在小床上,我只要是条件反射性地大叫一声,他的姥爷就会说我:小声点,别把孩子吓到了。
大年初一下午,趁着孩子睡觉我和老公也睡了一会儿,可是没等我们睡醒,牛牛就醒了,开始大声地哭。我和老公躺在床上拍拍他,把摇铃打开,都不管用,他哭得越来越厉害。我赶紧出去给牛牛倒水。牛牛的姥爷急急地走过来,把我批评了半天,说孩子哭那么厉害我们也不管。那焦急的表情,我小时候都没见过。
当天晚上牛牛就被姥爷抱走了,回来的时候牛牛一个劲地对着姥爷笑。到目前为止牛牛冲着姥爷笑的频率最高,而且也不哭不闹了。
第5节:第一章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3)
亲情是由血脉相系的,每一个被爱包围或施爱于亲情的人,都深解其意。隔辈亲其实是一种极其深厚的爱,它不求回报,而且很温暖,会使老人更幸福、更快乐,使孩子更勇敢、更聪敏。
由于祖孙之间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对孩子的照顾也会更体贴和无微不至。老人照顾起自己的孙子孙女,更能尽心尽力,对于孩子的饮食起居护理得更是没话说。
在一些家庭里,爷孙关系因为每日接触而日渐深厚,老人孩子在日常的耳鬓厮磨中,建立了一种比父子更为深厚的情感。所以,许多老人在孙子身上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比当年培养自己的孩子付出的心力要多得多。
爷爷奶奶具有相当丰富的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或者退休在家,或者本来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他们没有工作压力,再加上隔辈亲,对孩子倾注了真实丰富的感情,对孩子进行的教育督导也比父母更具有耐心。
另外,爷爷奶奶自身还有一种童心,很容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对祖孙两辈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年轻父母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巨大,爷爷奶奶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在心态上比年轻父母要平和得多,也更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子孙女。老人历尽沧桑后的返璞归真,更是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老人的时间、精力都很充裕
爷爷奶奶没有工作和经济的压力,有充裕的时间,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去观察、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特点和动向,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对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小缺点,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退休的张爷爷说,自己的儿子和儿媳都是独生子女,本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比较差,下班后经常下馆子,家务也很少干,都是请钟点工来做。孙女乐乐出生以后,他们一方面没有各方面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也不够勤快,照顾孩子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弄得乐乐经常挨饿,还动不动就感冒发烧。张爷爷和老伴看到这种情况,就毛遂自荐把乐乐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儿子儿媳下班后和周末也经常过来,跟着老两口学带孩子。现在乐乐在爷爷奶奶家里住了一年多了,小宝贝的身体很好,个头也长了很多,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亲,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机会少,年轻的的父母很多都为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453.77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