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有什么比爱情更复杂:新情感笔记

文档

0.9

已售 0
401.28KB

数据标识:D17207645178115730

发布时间:2024/07/12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1节:爱情那些事儿 文/陈彤(1)
第2节:爱情那些事儿 文/陈彤(2)
第3节:写情感专栏是件危险的工作 文/连岳
第4节:有关契约,无关爱(1)
第5节:有关契约,无关爱(2)
第6节:机会成本:给一个嫁你的理由(1)
第7节:机会成本:给一个嫁你的理由(2)
第8节:还有什么比结婚更经济
第9节:有关契约,无关爱
第10节:于情事中沉没(1)
第11节:于情事中沉没(2)
第12节:于情事中沉没(3)
第13节:赔你一枚婚戒(1)
第14节:赔你一枚婚戒(2)
第15节:人人都是好色之徒
第16节:明码标价的般配姻缘(1)
第17节:明码标价的般配姻缘(2)
第18节:爱无法不证自明(1)
第19节:爱无法不证自明(2)
第20节:性别之战,双赢或者双输(1)
第21节:性别之战,双赢或者双输(2)
第22节:家是股份制情感公司(1)
第23节:家是股份制情感公司(2)
第24节:家是股份制情感公司(3)
第25节:从AA制开始到AA制结束(1)
第26节:从AA制开始到AA制结束(2)
第27节:私房钱里的安全感(1)
第28节:私房钱里的安全感(2)
第29节:最远的现在,最近的未来(1)
第30节:最远的现在,最近的未来(2)
第31节:信用卡上的烛光晚餐(1)
第32节:信用卡上的烛光晚餐(2)
第33节:我们都想在爱情银行赢利(1)
第34节:我们都想在爱情银行赢利(2)
第35节: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叫婚姻(1)
第36节: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叫婚姻(2)
第37节:后方战场决定前方胜利(1)
第38节:后方战场决定前方胜利(2)
第39节:我找老婆,你别说话(1)
第40节:我找老婆,你别说话(2)
第41节:我找老婆,你别说话(3)
第42节:幸福指数(1)
第43节:幸福指数(2)
第44节:左右家庭秩序的潜规则(1)
第45节:左右家庭秩序的潜规则(2)
第46节:不能放入家庭相册的情感底片(1)
第47节:不能放入家庭相册的情感底片(2)
第48节:不能放入家庭相册的情感底片(3)
第49节:被情感测试淹没的选项(1)
第50节:被情感测试淹没的选项(2)
第51节:完美关系的假想模型
第1节:爱情那些事儿 文/陈彤(1)
爱情那些事儿
陈彤
冯雪梅是我的同事,在我们报社,流传着一个关于她的爱情故事。那个故事颇有点"韩剧"色彩: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里,雪梅骑着一辆单车去采访,结果被一小轿车蹭了一下。小轿车停下,门开,下来一风度翩翩年轻男子,要送她去医院,其实,她只是受了些惊吓而已。然后,她嫁给了他。
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很多很多年前,那个时候,雪梅还不是评论部的主任和《青年话题》的主编。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青年话题》是一个言论版,也是我们报社读者阅读率最高的几个版面之一,这个版面所关心的话题一般都是"天下大事",像什么申奥、非典、医疗改革、反垄断等等。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与浪漫绝不沾边儿的版面,却是雪梅的日常工作。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评论员,要一本正经地写社论和评论员文章。
说句老实话,很长时间以来,我也无法把两个"冯雪梅"统一起来。
一个是浪漫的"韩剧"女主角,另一个却是严谨审慎的评论部主任;一个写不完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而一个却总在关心公正平等民主法治……
有一天,和报社的实习生聊起来,一个女实习生说,她很羡慕雪梅,有富足的生活,有浪漫的爱情,有蒸蒸日上的工作,还能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那些东西还那么机智风趣。
其实,雪梅的书里,不仅有机智和风趣,更重要的是,还有生活的智慧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
有的女人很优秀,但她们只在职场优秀;有的女人也有很高智商,但是一面对男人,智商就降低为负数。雪梅不是,她既感性,也理性,知道什么时候该讲道理,更知道什么时候不讲道理。我一直在想,雪梅的书虽然是写给女人的,但更应该由男人买了,送给他们的女人。
"男人从来不认为,两个人的日子,就得步调一致,放弃那些对方不喜欢的嗜好。当然,谈恋爱时另当别论,一旦结婚,就会原形毕露,回归那个最最真实的自我。他们从来不把婚姻当作生活的全部。而且,婚姻的年限越久,他们越需要自由。如果,你不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呼吸自由空气,让他们的爱好、心性有舒展的机会,他们会自己创造。并且,会热衷于这样的自我革命。也就是说,你逼得越紧,越是对他们有种种限制和约束,越是反对他们的某种行为方式,他们就越有理由逃避。"
第2节:爱情那些事儿 文/陈彤(2)
"男人都有囊括天下美色的愿望,这就像所有的小男孩都想过要当超人一样,基本上是一种美丽幻想或者沙滩上的白日梦,完全可以任其自生自灭。多看两眼美女,真的不是什么大事。相比于视觉享受,给情感一个安放之处更为重要。一个男人,只要不是冥顽不化,多半知道孰轻孰重。"
以上都是冯雪梅书中的原话,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女人,麦当娜那样的除外,如果不想把一辈子折腾在结婚离婚这些事情上,读读这些文字会有收获。
冯雪梅说:"我喜欢那种整洁而略显凌乱的厨房(要打分的话,给它80分吧),鲜活、生动,宽厚包容里透着淘气和惊喜。那是一种个人性情:平和地接受世事,坦然应对琐碎,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他人,于平淡庸常里感受快乐。在雾气沉沉寒风呼啸的冬日黄昏,炉子上的沙锅上炖着汤,"嘟嘟"冒着热气。厨房的玻璃窗被水汽蒙上,满屋子都是肉汤的香。平和、踏实、温暖。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是的,平和、踏实、温暖,假如这是你想要的生活,那么不妨读读这本书。
第3节:写情感专栏是件危险的工作 文/连岳
写情感专栏是件危险的工作
写情感专栏是件危险的工作
连岳
中国是很缺乏情感教育的国家,多数人至今仍然将生殖与爱情画等号。这真是一个悲哀的事实,所以有那么多悲惨的故事。
这种情形当然不能继续下去。可是,父母不教孩子情感,或许想教也无从教起,他们自己也还是情盲;而大学至今仍然要处分牵牵手的男女学生--奇怪的是,同性学生勾肩搭背却没事--这就难怪情感白痴数量丝毫不见减少。
这个职责由媒体的情感专栏承担起来了,情感专栏与同一份报纸的其他内容相比,往往比较受读者的欢迎,这有其合理性。
让人不安的是,许多情感专栏是有害的。要么将现实中无聊乏味琐碎的东西用书面语复述了一遍,要么装做圣人,对读者提出匪夷所思的高标准。这种无知与虚伪的味道,我们闻得恶心了,它们显然对提高情感的质量毫无帮助。
情感专栏是件危险的工作,因为它是操作性很强的文章,读者一定会用文章中的准则来检验作者。很多作者通过不了这种考试,只好拼命装,甚至不惜为自己虚构出某种理想的状态。可怜,可悲。
做一件事把自己做得更虚伪,肯定不能产生正效应。
那么,雪梅是不是一个虚伪的人?这成为这本书有没有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
参加一个活动,我们曾经一起在张家界呆了几天。在山里,难免要走很多路,而且人很多,一次接一次漫长的排队,搞得大家心情烦躁,埋怨一度成为主要话题。有一次,几个男人在喊累,怜惜自己的身体之时,走在前面的雪梅,应该是忍无可忍,嘀咕了一句:"你们怎么这么娇气呀……"
这句话被我听到了。我于是喜欢上了这个人--经过正常情感教育的人应该知道,这里所谓的喜欢,是觉得这个人不错,做事情会比较靠谱。虽然我们很多观点是不同的。
其后,我知道了她在《中国青年报》撰写情感专栏。聊了聊这方面的话题,后来又看了她传来的书稿。这一切都佐证了,一个不娇气的人,或许才能把情感专栏写得让人放心。
情感听起来风花雪月,其实最需要坚强的神经去面对,它在知识上更新了,还得有不打折扣的执行力去把它现实化,一点一点改变我们不堪的情感贫困。
不娇气是基本的素养。
一点都不娇气的雪梅,以及见不得别人过分娇气的人,她的情感文章,至少不会鼓励你娇气。这,就走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第4节:有关契约,无关爱(1)
00
有关契约,无关爱
有关契约,无关爱
实际上,婚姻和财富都能依靠契约担保,只是感情却无法靠契约维系。可这并不意味着感情与契约水火不容,很多时候,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新款VOLVO S40的大牌广告牌骄傲地挺立在北京的三环路上。广告词只有三个字:爱我吗?
香车与美女从来相依相伴。所以,尽管S40并不是一款适合女性的车--当然,它的主要消费对象也并非女人,但这样一句广告词却无处不闪烁着女人的影子,叫人不浮想联翩都难。
爱我吗?这是天下女人,无论老幼美丑穷富,都会问的一句话:要么直截了当,要么存疑于心。其潜台词虽然变幻莫测、丰富万千,却也可归为简单的一句:爱我,就给我--情感、财富、地位,一切的一切。
感情这东西往往太过抽象,于是,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变得具体而且便于衡量。相比于一枝玫瑰,VOLVO S40所表达出的爱的力量,显然更为强大。当然,后者需要实力和财富支撑。
百度掌门人李彦宏最近走进公众、尤其是美眉们的视野。相比于年轻、帅气、才干,几亿美元的身价无疑魅力难挡。这位无可挑剔的才智代表,不定搅起了多少人的灰姑娘梦呢。直至搜出他所有的资料,直至知道这颗鲜有的大克拉"钻石"已有娇妻相伴,不再是"王老五"时,惋惜之余多少有些不甘心:凭什么我就没有如此好命?
命苦的何止未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还有那些个拥有极品"钻石"却依然形单影只的"王老五"们。
最近的一篇商业评论说,张朝阳、丁磊等人至今单身,是因为害怕离婚。作者并没有直言怕离婚的理由,只说:婚姻也是一个理财方程式,一边是X(男)一边是Y(女),中间却是不可预知的某种变量,他们的组合有可能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也有可能是零。毕竟,理财型的"掘金娘子"还是存在的,而且绝对不是少数。
富至张朝阳之流,怕并不需要一个"掘金娘子",但离婚之时,分走一半财产的"铁娘子"却也不得不防。这恐怕是太多人的经验之谈。只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有些人被逼无奈。
不过,倒是有一个办法能防止财产的意外流失:契约。比如,婚前的财产公证之类。通常,这是男人喜爱的方式。就概率而言,富豪娶美女的概率要高于富女嫁穷男。而离婚时的赡养约定,多半赢得女人们的首肯。即便那些曾经的王妃们,也未能脱俗。丹麦王室支付给他们的前王妃,那位有着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优雅女人的赡养费是:每年30万美元,继续使用的"殿下"尊称。
第5节:有关契约,无关爱(2)
据说,专门从事财富与婚姻研究的英国经济学家安德鲁有这样一句至理明言:婚姻能带来财富,但财富对加深感情却毫无益处。实际上,婚姻和财富都能依靠契约担保,只是感情却无法靠契约维系。可这并不意味着感情与契约水火不融,很多时候,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就给出了这样一个蓝本。
历经艰辛,夏绿蒂终于找到了完美无缺的如意郎君。尽管身陷爱河,恨不能立刻成为新娘,但夏绿蒂并没被爱冲昏头脑,还是在结婚之前,与新郎家族的代表--未来的婆婆大人--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谈判,签下一份婚前协议,赢得自己想要的津贴。
爱归爱,契约归契约;情感的归情感,物质的归物质。不能因为契约的存在而否定爱,同时,也别以为契约能保护感情。
爱情可以从契约开始,但契约并不随爱情结束而消失。看看明星们为结束爱情支付怎样的代价,你会更进一步了解契约的重要。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艾米·欧文破了当时好莱坞离婚支付生活费的最高纪录。4年婚姻生活,换得高达1亿美元的赡养费。
和大帅哥汤姆·克鲁斯分手后,美女妮可·基德曼除了可以又穿高跟鞋外,还如约收到8500万美元的生活费。
银幕上一贯是胜利者的哈里森·福特,在离婚诉讼中并未大获全胜。在与前妻达成的协议中,他除了两年间付清1400万美元的现金、相当一部分的不动产,还有两人婚姻期间他所有影片的版税,共计9000万美元。
如果这些还不够,看看身边的例子。
我的一位心有九窍的朋友,夫妻感情笃定,但女友依然千娇百媚地"逼"着对方白纸黑字写下契约:一旦有所变故,家中一切财产(包括我名下的存款以及未来的孩子),均归我太太所有。
女友的理由是,将来万一有什么变故,谁来保障我的财产所有权?
不是所有婚姻都以分割财产的方式了结,那些依然持续的美好爱情,同样需要契约呵护。不幸的是,契约能保护财产,却不保护爱情。不然的话,张朝阳们也不会对婚姻心生恐惧了。
第6节:机会成本:给一个嫁你的理由(1)
机会成本:给一个嫁你的理由
爱情的取舍上,你嫁给一个人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现有的生活以及嫁给另外一个人的种种可能。
女友年过30尚待字闺中,失嫁的理由:聪慧能干。
这是现代都市女白领们的共同遭遇。因为聪慧,所以心里明镜儿似的一本账,得失利弊明察秋毫;因为能干,所以无所畏惧心高气傲,一般人难入法眼。
20岁的时候,可以爱上一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因为他有梦想,有未来;30岁的时候,目光所及之处,早已没了无产者的位置。这倒不是说心里没有情感只有物质,只是在现实的婚姻中,拥有的越多,就要求对方能够给予的越多,所谓匹配。
嫁女强于吾家,娶媳弱于吾家。传统如此,千古不变。结果,这世上就剩下了最次等的男人和最优秀的女子。嘴上不说,女孩子在寻找如意郎君之时,有几个希望对方不如自己?
女友没买车的时候,开车来赴约会的男子多少能让她刮目相看;女友有了一辆捷达,夏利、奥拓车主们自然低了一等;等女友打开天窗,驾驭帕萨特出行时,我大叫:千万别开着它约会,吓人。倒不是低估男人的自信,但无论如何,开好车的年轻女子,多少给人压力。没有哪个男人,喜欢一见面就给自己带来压力的女人。
判断一个陌生人,凭什么?当然是第一印象所见到的那些东西。这时候,你就不能强求别人不以貌取人。外表、举止、谈吐、气度,即便是一见钟情,判断的标准也逃不过这些。而看人的眼光,绝对和经验有关系。
这和"鉴宝"没太多区别。鉴赏家之所以能一眼看出真品赝品,无他,看多了。只有什么都没见过的人,才会将什么破盆烂罐儿都当宝。阅人无数,自然也就丧失了一见钟情的能力。
而女友有的,恰恰是经验。
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出游活动,驾驶"佳美"的帅气男子很是抢眼。女友洞若观火,听其言察其行,然后下结论:不过一司机。理由充分:从车牌看,车是公车而非私家车。开此等公车者,职位不会太低。职业角色决定了扮演者应有的谈吐举止,绝不会胸前挂着手机满世界晃悠。所以,要么车是借的,要么开车人是司机。
第7节:机会成本:给一个嫁你的理由(2)
跟如此精明的女子谈婚论嫁,谈何容易?
爱情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又有谁希望只管付出不要回报?只有付出和只要回报,都只是小概率事件,你我一般都不在幸运者之列。所以,付出越多,就希望回报越高。换句话说,女友之类的聪慧女子,在选择自己的婚姻之时,必然考虑自己的付出--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走进婚姻,是希望两个人生活得更好,至少比原先独自一个人时的处境有所改善。婚姻要能够增进两个的福利,否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这场婚姻就不合算。经典的郎才女貌组合,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打个更通俗的比方,男方有房,女方有车,经过婚姻的整合,双方既享受了房子的温暖,又获得了车子的便利,强强结合之下的双赢。
如果将婚姻也当作一个市场来看的话,每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手里的筹码,换得自己所需。筹码可以是美貌、财富、智慧,需求可以是地位、身份、情感,通过婚姻市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data icon
有什么比爱情更复杂:新情感笔记
0.9
已售 0
401.28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