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1)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2)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3)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4)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5)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6)
第二章 求学之路(1)
第二章 求学之路(2)
第二章 求学之路(3)
第二章 求学之路(4)
第二章 求学之路(5)
第二章 求学之路(6)
第二章 求学之路(7)
第二章 求学之路(8)
第三章 踏上仕途(1)
第三章 踏上仕途(2)
第三章 踏上仕途(3)
第三章 踏上仕途(4)
第三章 踏上仕途(5)
第三章 踏上仕途(6)
第三章 踏上仕途(7)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1)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2)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3)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4)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5)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6)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7)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8)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9)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1)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2)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3)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4)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5)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1)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2)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3)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4)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5)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6)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7)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1)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2)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3)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4)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5)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6)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7)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1)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2)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3)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4)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5)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6)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7)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8)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9)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10)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历史是一面魔镜。而历史人物就是这面魔镜中的画面。
它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结识到形形色色、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接触到林林总总的事物变迁。
而提到本书的主人公曾国藩,人们或许就会不约而同地分成两大派。有人赞美他几乎是一个“完人”,有人诋毁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棍”;有人抬举他是晚清中兴第一人,有人贬低他是不可饶恕的卖国贼、大汉奸。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吵闹闹了一百多年,大家也还是没有得出一个让世人满意的结论,然而实际上,曾国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光听大家聚在一起唇枪舌战,或许会让你觉得很热闹,然而,没有看过曾国藩一生真实的描述,谁又有资格随便地去评论他的功过是非呢?
本书从曾国藩的出身开始写起,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经历和曾经有过的功过成败、喜怒哀乐。
儿时的曾国藩也像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家的小孩子一样聪明、可爱。但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的曾国藩就体现出了他独特的个性,稳重、老成、爱记仇、不吃亏。
少年时期的曾国藩在老爸苦口婆心的教导下,成绩还算优秀,十四岁开始参加科举,十六岁考中童生,从此走上了通往官场仕途的道路。
青年时期的曾国藩即学会了埋头实干,还懂得了搭顺风车。二十三岁中秀才,三十岁走进翰林院,十年七迁,连升十级。所以他春风得意,既自负、又霸道,但是他个性中原有的稳重让他得意却不忘形。
中年时期的曾国藩踌躇满志,很想为大清做一番事业,却又辗转反侧不得其门。恰逢乱世,他只好投笔从戎,从此走上了文官带兵打仗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从来没有拿过刀枪剑戟的文人来说,走起来举步维艰。曾国藩处处遭人刁难、排挤、嘲笑、讽刺,面对这一切的不顺,曾国藩学会了隐忍、中庸、藏锋、自强和世故。
老年时期曾国藩功成名就,他很想力挽狂澜拯救大清于水火,却又处处遭到统治者的猜疑、戒备和打压,所以他只能无奈、惆怅地看着清朝没落,努力在沉默之中保全自己一个忠臣的名节,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最后在精神的深度绝望中,曾国藩身患肝病不治而死。
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曾国藩传记,全书以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人性化、个性化的视角下笔,展现出了晚清重臣曾国藩时代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同时从对各种人物的心理剖析中,看到历史上每一个细节的变动,揭示历史人物内心挣扎、斗争、矛盾的复杂变化和面临历史重大事件、人生转折时刻的瞬间抉择。
希望通过《曾国藩那些事儿》一书,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从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中领悟到一些道理,并希望这些道理能够为广大读者在事业发展、为人处世中提供很好的帮助。
墨香满楼
于北京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1)
简 历
姓名:曾国藩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11年农历11月11日
八字:辛未、已亥、丙辰、已亥。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性格特征:谨慎,执拗,自己决定的事情,八匹马难追回
最喜欢的颜色:宝石蓝(黄色只是梦境,蓝色才更加安全)
社会关系:恩师穆彰阿(清朝和珅第二)
师爷一大群,朋友一大堆
家庭背景:中小地主(经济富足,知识贫枯)
生存理念: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人生信条:不重资历重绩效,不重苦劳重功劳
成功之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崇拜偶像:道光皇帝
粉丝团:康有为、湘军集团等
一生成就:成功*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农*动
座右铭:血诚(宁可自己流血,也要对主子忠诚)
人生主要经历:
1811—1816年娱乐性砍柴
1816—1838年主要工作学习,参加科举考试,会试两次落第后, 中进士
1838—1840年在翰林院读研,毕业后就任翰林院庶吉士
1840年(道光二十年)30岁,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任国史馆协修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3岁,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34岁,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35岁,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36岁,充文渊阁直阁事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37岁,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39岁,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1850年(道光三十年)40岁,兼署部左侍郎
1851—1852年道光驾崩,咸丰继位,观望时局
1853—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
1865—1867年山东剿捻
1867—1869年发展江南制造局
1870—1871年处理天津教案
1872—1873年肝病加重,抑郁身亡
绝对个性的入世
公元1811年是一个奇怪而又平凡的年份,它的奇怪之处在于其中的任何一位数字和第二位数字相加,都等于“九”,而它的平凡之处在于这一年和其他任何年份一样,发生了很多大事:
这一年,林则徐考中了进士;
阿伏加德罗定律被提出;
巴拉圭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建国;
委内瑞拉独立;
……
在这些重大事件之中,也夹杂着一些小事,例如张家的小狗彻夜未归,李家寡妇的大门被围……
或者曾家盼望已久的男婴降世……
这一年的农历11月11日(假如中国也有光棍节这个说法的话,说的就是这一天),湖南湘乡县的曾家彻夜未眠,一个乳名叫宽一的曾家子孙降生了。
古代人的名字很有特点,类似于狗子、铁栓这样的不雅字眼总被用来做小孩的名字,这个遵从的是“名字越贱命越硬”的古训。
中国人的名字往往不仅仅是个代号,还会蕴藏着很多信息,像汉朝时期刘邦将自己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儿子叫刘如意。“如意”这个名字就蕴藏了刘邦对这个孩子的看法,往深处想就会发现这同样也是一种政治信号……
曾家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是也可能会遵从中国起名学中的某一条。所以,“宽一”这个乳名一定也具有某种深意。
可能是笔者不才,翻遍史料以及典籍,也没有找到“宽一”这个名字里蕴涵着何种讲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一”字代表了曾家子孙的地位,或许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计划好再添人丁就叫“宽二”、“宽三”、“宽四”了……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2)
古代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这个男婴后来名为“子城”,字“伯函”。
关于曾子城的出生,还有一些神奇的传说。
封建社会,名人出生时地上不冒点仙气儿天上不来朵祥云似乎不能说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有异象是常事,没有异象反倒让人觉得不正常了。
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是名人,例如帝王之子;有些人出生之时名不见经传,但是去世的时候却是赫赫有名,例如刘邦、朱元璋。所以异象产生也有先后之别,后者的异象大多是成名之后才添加进去的。
曾子城出生时有异象,应该属于后者。
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塑金身”,我们还是先来了解当时曾子城出生时的神奇异象吧!
据说(一般异象都是从据说开始的),1811年曾国藩出生的那个晚上,曾子城年近七十的曾祖父曾竟希梦到蟒蛇从空中降到梁上,慢慢地靠近家门,然后渐渐降落绕屋宅爬行一周后,进入大门。
睡梦中曾公清楚地看到这条蟒蛇身子有桶口那么粗,数十米的身子紧紧地盘在一起像堆起的小山,黝黑的身子发着阴森的光芒。巨蟒长长的芯子不时地颤动,睁着斑驳而有异光闪烁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曾公。经过这么一番惊吓,曾公从睡梦中惊醒。
被吓醒的曾公睁开蒙眬的眼睛透过窗户往外看了一眼,半轮上弦月诡异地挂在天上,飒飒的秋风吹得院子里的白果树呜咽作响。
惊醒之后的曾公盘算着,孙媳妇可能快要生了。于是,他披上外套,走到了院子当中,只见一个黑影,慢慢地蠕动着走进了曾家大门,曾公又是一惊,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这个传说有模有样,惟妙惟肖,细节之处说得很清楚,所有这些只想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异象曾经真的发生过。
这个异象既拙劣也高明,拙劣之处在于怎么异象和郭子仪当年的异象大同小异,当年郭子仪降生那天,他的祖父也是梦见一条大蟒蛇进门;高明之处同样在于这个异象和郭子仪当年的异象大同小异,众所周知,郭子仪日后成了将才,属于国家栋梁,而这个异象所要说明的也就是说这个曾家后人以后也能成为国家栋梁……
这个异象的见证人是曾公,第一个传播人自然也是曾公,并且是一个不遗余力的传播者,以至于后来进入了史料之中,走进了我的笔下。
曾公,一个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新闻传播人才!
大家都知道,一个“暗扣”的魔术很容易被识破,但N个“暗扣”的魔术就很难被识破,哪怕这些“暗扣”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魔术手法。
曾公也深知此理!
异象并没有就此结束。
这次异象的见证和主角成了异象所要说的人——曾子城。
据说(同样,传说只能从据说开始说起),在曾子城7岁那年的正月(关于异象发生时间的挑选是有讲究的,主体年龄太大,看上去造假成分过高,所以选择7岁;另外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正月情结,所以,7岁、正月,时机恰当),母亲带着他坐船到外婆家去拜年。
途中,两岸山水秀丽,野兔在山间狂奔,小鱼儿在水里漫游……小孩的调皮在曾子城身上也有体现,他趴在船舷上伸手要去抓水里的鱼,母亲一看特别的紧张,赶紧抱住他,就在她伸手去抱儿子的一刹那,突然看见水里有一道黑影,于是她惊叫一声“蛇!”吓得曾子城脚一滑,一头栽到水里。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母亲惊呆了,船夫跳水,救了半天空手回来了……接下来重点就来了。历史书读得多,就能猜到结局:曾子城肯定不会就此死去。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3)
他正牢牢地抱着一个大树根,偷着乐呢!
后来,他母亲讲,定是那水蛇变成了树根救了曾子城一命。这就更坚定了曾子城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的信念了。
这异象,经历者有曾子城与其母亲以及船夫。
解释权却归曾子城母亲所有。
猫腻儿就在这解释权上。
“解释权”是一种很奇怪的权利,就是前面所说的一切,拥有解释权的人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那所有的事情,就都没有谱了。
而这个异象,就是利用了“解释权”!
而这个异象也确实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据湘乡县荷叶塘一带的人世代口耳相传的说法,成年后的曾子城长得和蟒蛇很神似。
或许曾家人太过擅长于传播了,以至于蟒蛇投胎的异象在乡邻之间早已根深蒂固。
不过曾子城的眼睛不仅呈三角形,而且经常似闭非闭,加之他脸形呈瓜子形(夸张点就是倒三角形),偏瘦再配上脑后一根长辫子,长相与蟒蛇却也极似。
试想这样一副尊荣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不过曾子城也确实因为长相问题吃了大亏,后面我会给大家解释。
然而,他的长相丝毫没有动摇曾家的信念,长得丑怎么了,长得丑又没得罪谁,更何况人们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过,了解了曾家的背景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固执的曾家人一相情愿的信念也多少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
曾家的爷爷了不起
曾氏最初祖籍并非湖南,而是经由几代人的多次搬迁之后才来到了湖南。
至于他们为什么搬迁,多半可能是因为战乱,或者是因为欠了钱还不起账,或者是因为偷了人家的两匹马,或者是曾家哪个不肖的子孙习惯了敲邻居寡妇家的门……
无从得知,直到子城的爷爷的老太爷曾应贞一代,曾家才安定下来。
或是因为他们搬家太过频繁吧,再或者就是在搬家的过程中值钱的东西都带不走。总之,定居湖南以后,曾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渐渐富裕起来。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百姓安居才能乐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不过,在那个时代,能够像曾家这样,安居乐业的人家并不多,要不然,大清国又怎么会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中摇摇欲坠呢?
起初,在曾子城的爷爷的老太爷曾应贞小的时候,曾家还是比较贫困的,但在曾应贞几年的苦心经营之后,曾家才发起家来,而且还积攒了不少的家底,买来不少良田,盖起了几处宅院。
此时的曾家人彻底地结束了今天住河东、明天搬河西的流离失所的日子,也终于和别人一样,可以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了,也终于过上了小康般的幸福生活。
这样看来曾应贞可以说是曾家小康生活的创始人了,不过再强的人也斗不过时间,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曾应贞也已从帅小伙变成了糟老头。
明知自己时日不多的曾应贞,看着膝下一群儿女,于是他决定,自己留40亩田地和一处宅院用来养老,其余的就给几个儿子平分,一来可以避免儿女们为了争自己的那点家产而钩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二来自己也可以图个晚年清净。
然而中国式分家向来都是富有戏剧性的,想必曾家也不会例外。
虽然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从曾子城的爷爷曾玉屏的性格上我们很容易想象得到,当年曾玉屏一定比别的弟兄多分了好多财产(当然只是相对来说)。
从曾玉屏那既霸道又不爱吃亏的性格来分析,不难推断出,在曾家子弟们陪着老爷子围着八仙桌谈论分家事宜的时候,曾玉屏有可能直接拎了一把大刀,跑过来,把刀往桌子上一扔,撂下一句话:“你们看着办吧!”然后,转身就走了。
第一章 最初的
Content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1)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2)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3)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4)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5)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6)
第二章 求学之路(1)
第二章 求学之路(2)
第二章 求学之路(3)
第二章 求学之路(4)
第二章 求学之路(5)
第二章 求学之路(6)
第二章 求学之路(7)
第二章 求学之路(8)
第三章 踏上仕途(1)
第三章 踏上仕途(2)
第三章 踏上仕途(3)
第三章 踏上仕途(4)
第三章 踏上仕途(5)
第三章 踏上仕途(6)
第三章 踏上仕途(7)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1)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2)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3)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4)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5)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6)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7)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8)
第四章 官场落魄的生活(9)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1)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2)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3)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4)
第五章 回到湖南的日子(5)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1)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2)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3)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4)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5)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6)
第六章 湘军要转几个弯才能练好(7)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1)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2)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3)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4)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5)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6)
第七章 湘军是怎么练成的(7)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1)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2)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3)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4)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5)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6)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7)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8)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9)
第八章 最初的交战(10)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历史是一面魔镜。而历史人物就是这面魔镜中的画面。
它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结识到形形色色、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接触到林林总总的事物变迁。
而提到本书的主人公曾国藩,人们或许就会不约而同地分成两大派。有人赞美他几乎是一个“完人”,有人诋毁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棍”;有人抬举他是晚清中兴第一人,有人贬低他是不可饶恕的卖国贼、大汉奸。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吵闹闹了一百多年,大家也还是没有得出一个让世人满意的结论,然而实际上,曾国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光听大家聚在一起唇枪舌战,或许会让你觉得很热闹,然而,没有看过曾国藩一生真实的描述,谁又有资格随便地去评论他的功过是非呢?
本书从曾国藩的出身开始写起,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经历和曾经有过的功过成败、喜怒哀乐。
儿时的曾国藩也像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家的小孩子一样聪明、可爱。但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的曾国藩就体现出了他独特的个性,稳重、老成、爱记仇、不吃亏。
少年时期的曾国藩在老爸苦口婆心的教导下,成绩还算优秀,十四岁开始参加科举,十六岁考中童生,从此走上了通往官场仕途的道路。
青年时期的曾国藩即学会了埋头实干,还懂得了搭顺风车。二十三岁中秀才,三十岁走进翰林院,十年七迁,连升十级。所以他春风得意,既自负、又霸道,但是他个性中原有的稳重让他得意却不忘形。
中年时期的曾国藩踌躇满志,很想为大清做一番事业,却又辗转反侧不得其门。恰逢乱世,他只好投笔从戎,从此走上了文官带兵打仗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从来没有拿过刀枪剑戟的文人来说,走起来举步维艰。曾国藩处处遭人刁难、排挤、嘲笑、讽刺,面对这一切的不顺,曾国藩学会了隐忍、中庸、藏锋、自强和世故。
老年时期曾国藩功成名就,他很想力挽狂澜拯救大清于水火,却又处处遭到统治者的猜疑、戒备和打压,所以他只能无奈、惆怅地看着清朝没落,努力在沉默之中保全自己一个忠臣的名节,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最后在精神的深度绝望中,曾国藩身患肝病不治而死。
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曾国藩传记,全书以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人性化、个性化的视角下笔,展现出了晚清重臣曾国藩时代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同时从对各种人物的心理剖析中,看到历史上每一个细节的变动,揭示历史人物内心挣扎、斗争、矛盾的复杂变化和面临历史重大事件、人生转折时刻的瞬间抉择。
希望通过《曾国藩那些事儿》一书,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从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中领悟到一些道理,并希望这些道理能够为广大读者在事业发展、为人处世中提供很好的帮助。
墨香满楼
于北京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1)
简 历
姓名:曾国藩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11年农历11月11日
八字:辛未、已亥、丙辰、已亥。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性格特征:谨慎,执拗,自己决定的事情,八匹马难追回
最喜欢的颜色:宝石蓝(黄色只是梦境,蓝色才更加安全)
社会关系:恩师穆彰阿(清朝和珅第二)
师爷一大群,朋友一大堆
家庭背景:中小地主(经济富足,知识贫枯)
生存理念: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人生信条:不重资历重绩效,不重苦劳重功劳
成功之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崇拜偶像:道光皇帝
粉丝团:康有为、湘军集团等
一生成就:成功*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农*动
座右铭:血诚(宁可自己流血,也要对主子忠诚)
人生主要经历:
1811—1816年娱乐性砍柴
1816—1838年主要工作学习,参加科举考试,会试两次落第后, 中进士
1838—1840年在翰林院读研,毕业后就任翰林院庶吉士
1840年(道光二十年)30岁,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任国史馆协修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3岁,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34岁,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35岁,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36岁,充文渊阁直阁事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37岁,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39岁,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1850年(道光三十年)40岁,兼署部左侍郎
1851—1852年道光驾崩,咸丰继位,观望时局
1853—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
1865—1867年山东剿捻
1867—1869年发展江南制造局
1870—1871年处理天津教案
1872—1873年肝病加重,抑郁身亡
绝对个性的入世
公元1811年是一个奇怪而又平凡的年份,它的奇怪之处在于其中的任何一位数字和第二位数字相加,都等于“九”,而它的平凡之处在于这一年和其他任何年份一样,发生了很多大事:
这一年,林则徐考中了进士;
阿伏加德罗定律被提出;
巴拉圭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建国;
委内瑞拉独立;
……
在这些重大事件之中,也夹杂着一些小事,例如张家的小狗彻夜未归,李家寡妇的大门被围……
或者曾家盼望已久的男婴降世……
这一年的农历11月11日(假如中国也有光棍节这个说法的话,说的就是这一天),湖南湘乡县的曾家彻夜未眠,一个乳名叫宽一的曾家子孙降生了。
古代人的名字很有特点,类似于狗子、铁栓这样的不雅字眼总被用来做小孩的名字,这个遵从的是“名字越贱命越硬”的古训。
中国人的名字往往不仅仅是个代号,还会蕴藏着很多信息,像汉朝时期刘邦将自己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儿子叫刘如意。“如意”这个名字就蕴藏了刘邦对这个孩子的看法,往深处想就会发现这同样也是一种政治信号……
曾家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是也可能会遵从中国起名学中的某一条。所以,“宽一”这个乳名一定也具有某种深意。
可能是笔者不才,翻遍史料以及典籍,也没有找到“宽一”这个名字里蕴涵着何种讲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一”字代表了曾家子孙的地位,或许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计划好再添人丁就叫“宽二”、“宽三”、“宽四”了……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2)
古代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这个男婴后来名为“子城”,字“伯函”。
关于曾子城的出生,还有一些神奇的传说。
封建社会,名人出生时地上不冒点仙气儿天上不来朵祥云似乎不能说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有异象是常事,没有异象反倒让人觉得不正常了。
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是名人,例如帝王之子;有些人出生之时名不见经传,但是去世的时候却是赫赫有名,例如刘邦、朱元璋。所以异象产生也有先后之别,后者的异象大多是成名之后才添加进去的。
曾子城出生时有异象,应该属于后者。
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塑金身”,我们还是先来了解当时曾子城出生时的神奇异象吧!
据说(一般异象都是从据说开始的),1811年曾国藩出生的那个晚上,曾子城年近七十的曾祖父曾竟希梦到蟒蛇从空中降到梁上,慢慢地靠近家门,然后渐渐降落绕屋宅爬行一周后,进入大门。
睡梦中曾公清楚地看到这条蟒蛇身子有桶口那么粗,数十米的身子紧紧地盘在一起像堆起的小山,黝黑的身子发着阴森的光芒。巨蟒长长的芯子不时地颤动,睁着斑驳而有异光闪烁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曾公。经过这么一番惊吓,曾公从睡梦中惊醒。
被吓醒的曾公睁开蒙眬的眼睛透过窗户往外看了一眼,半轮上弦月诡异地挂在天上,飒飒的秋风吹得院子里的白果树呜咽作响。
惊醒之后的曾公盘算着,孙媳妇可能快要生了。于是,他披上外套,走到了院子当中,只见一个黑影,慢慢地蠕动着走进了曾家大门,曾公又是一惊,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这个传说有模有样,惟妙惟肖,细节之处说得很清楚,所有这些只想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异象曾经真的发生过。
这个异象既拙劣也高明,拙劣之处在于怎么异象和郭子仪当年的异象大同小异,当年郭子仪降生那天,他的祖父也是梦见一条大蟒蛇进门;高明之处同样在于这个异象和郭子仪当年的异象大同小异,众所周知,郭子仪日后成了将才,属于国家栋梁,而这个异象所要说明的也就是说这个曾家后人以后也能成为国家栋梁……
这个异象的见证人是曾公,第一个传播人自然也是曾公,并且是一个不遗余力的传播者,以至于后来进入了史料之中,走进了我的笔下。
曾公,一个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新闻传播人才!
大家都知道,一个“暗扣”的魔术很容易被识破,但N个“暗扣”的魔术就很难被识破,哪怕这些“暗扣”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魔术手法。
曾公也深知此理!
异象并没有就此结束。
这次异象的见证和主角成了异象所要说的人——曾子城。
据说(同样,传说只能从据说开始说起),在曾子城7岁那年的正月(关于异象发生时间的挑选是有讲究的,主体年龄太大,看上去造假成分过高,所以选择7岁;另外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正月情结,所以,7岁、正月,时机恰当),母亲带着他坐船到外婆家去拜年。
途中,两岸山水秀丽,野兔在山间狂奔,小鱼儿在水里漫游……小孩的调皮在曾子城身上也有体现,他趴在船舷上伸手要去抓水里的鱼,母亲一看特别的紧张,赶紧抱住他,就在她伸手去抱儿子的一刹那,突然看见水里有一道黑影,于是她惊叫一声“蛇!”吓得曾子城脚一滑,一头栽到水里。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母亲惊呆了,船夫跳水,救了半天空手回来了……接下来重点就来了。历史书读得多,就能猜到结局:曾子城肯定不会就此死去。
第一章 最初的亮相(3)
他正牢牢地抱着一个大树根,偷着乐呢!
后来,他母亲讲,定是那水蛇变成了树根救了曾子城一命。这就更坚定了曾子城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的信念了。
这异象,经历者有曾子城与其母亲以及船夫。
解释权却归曾子城母亲所有。
猫腻儿就在这解释权上。
“解释权”是一种很奇怪的权利,就是前面所说的一切,拥有解释权的人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那所有的事情,就都没有谱了。
而这个异象,就是利用了“解释权”!
而这个异象也确实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据湘乡县荷叶塘一带的人世代口耳相传的说法,成年后的曾子城长得和蟒蛇很神似。
或许曾家人太过擅长于传播了,以至于蟒蛇投胎的异象在乡邻之间早已根深蒂固。
不过曾子城的眼睛不仅呈三角形,而且经常似闭非闭,加之他脸形呈瓜子形(夸张点就是倒三角形),偏瘦再配上脑后一根长辫子,长相与蟒蛇却也极似。
试想这样一副尊荣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不过曾子城也确实因为长相问题吃了大亏,后面我会给大家解释。
然而,他的长相丝毫没有动摇曾家的信念,长得丑怎么了,长得丑又没得罪谁,更何况人们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过,了解了曾家的背景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固执的曾家人一相情愿的信念也多少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
曾家的爷爷了不起
曾氏最初祖籍并非湖南,而是经由几代人的多次搬迁之后才来到了湖南。
至于他们为什么搬迁,多半可能是因为战乱,或者是因为欠了钱还不起账,或者是因为偷了人家的两匹马,或者是曾家哪个不肖的子孙习惯了敲邻居寡妇家的门……
无从得知,直到子城的爷爷的老太爷曾应贞一代,曾家才安定下来。
或是因为他们搬家太过频繁吧,再或者就是在搬家的过程中值钱的东西都带不走。总之,定居湖南以后,曾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渐渐富裕起来。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百姓安居才能乐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不过,在那个时代,能够像曾家这样,安居乐业的人家并不多,要不然,大清国又怎么会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中摇摇欲坠呢?
起初,在曾子城的爷爷的老太爷曾应贞小的时候,曾家还是比较贫困的,但在曾应贞几年的苦心经营之后,曾家才发起家来,而且还积攒了不少的家底,买来不少良田,盖起了几处宅院。
此时的曾家人彻底地结束了今天住河东、明天搬河西的流离失所的日子,也终于和别人一样,可以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了,也终于过上了小康般的幸福生活。
这样看来曾应贞可以说是曾家小康生活的创始人了,不过再强的人也斗不过时间,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曾应贞也已从帅小伙变成了糟老头。
明知自己时日不多的曾应贞,看着膝下一群儿女,于是他决定,自己留40亩田地和一处宅院用来养老,其余的就给几个儿子平分,一来可以避免儿女们为了争自己的那点家产而钩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二来自己也可以图个晚年清净。
然而中国式分家向来都是富有戏剧性的,想必曾家也不会例外。
虽然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从曾子城的爷爷曾玉屏的性格上我们很容易想象得到,当年曾玉屏一定比别的弟兄多分了好多财产(当然只是相对来说)。
从曾玉屏那既霸道又不爱吃亏的性格来分析,不难推断出,在曾家子弟们陪着老爷子围着八仙桌谈论分家事宜的时候,曾玉屏有可能直接拎了一把大刀,跑过来,把刀往桌子上一扔,撂下一句话:“你们看着办吧!”然后,转身就走了。
第一章 最初的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曾国藩那些事儿
654.16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