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简介
《我用一生去寻找》 内容简介
《我用一生去寻找》 图书目录
《我用一生去寻找》 关于这本书
《我用一生去寻找》 妙语
《我用一生去寻找》 精彩段落
《我用一生去寻找》 重磅观点
《我用一生去寻找》 故事和例子
《我用一生去寻找》 每个人都怀有你的机会
《我用一生去寻找》 以恶对恶,增值的还是恶
《我用一生去寻找》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我用一生去寻找》 自信是人生第一桶金
《我用一生去寻找》 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我用一生去寻找》 播下幸福的种子…
《我用一生去寻找》 知道工作之后
《我用一生去寻找》 简单的成功法则
《我用一生去寻找》 先幸福后成功
《我用一生去寻找》 年轻时要放弃自我…
《我用一生去寻找》 真理只有一个…
《我用一生去寻找》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我用一生去寻找》 仰赖于生命共同体
《我用一生去寻找》 偏见是战争根源
《我用一生去寻找》 空,故纳万景
《我用一生去寻找》 磋商是一门艺术…
《我用一生去寻找》 人人参与的磋商…
《我用一生去寻找》 我坚信互联网…
《我用一生去寻找》 要有仁慈之舌
《我用一生去寻找》 人类精神无法分割
《我用一生去寻找》 无为而治
《我用一生去寻找》 船锚要起作用…
《我用一生去寻找》 用股东的钱做慈善…
《我用一生去寻找》 只顾数钱的人…
《我用一生去寻找》 理想主义者…
《我用一生去寻找》 圆脑壳的世界观
《我用一生去寻找》 创新其实是精神进步
《我用一生去寻找》 企业生产理想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1)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2)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3)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4)
《我用一生去寻找》 我的建筑理想(1)
《我用一生去寻找》 我的建筑理想(2)
《我用一生去寻找》 暴风雨之后更清新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简介
在中国房地产界,潘石屹无疑是个另类。他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因此为世人瞩目。不破不立,潘石屹无疑也最具备创新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潘石屹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以城市标志性符号引领这个城市的建筑潮流。基于其对商业独到理解,他不单纯追求开发规模和营业额,更注重建筑的长远价值,强调要做中国的、当代的建筑。因此他所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在商业上取得空前成功,SOHO中国的销售额及纳税额都连续多年在中国地产行业名列前茅。据国家地税局公布数字,2003年SOHO中国公司纳税1.778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二,2005年,SOHO中国纳税3.03亿元,增长幅度超过70%。2007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潘石屹一举跃入百亿俱乐部,而这一巨额财富的积累从1995年潘石屹和张欣联手创建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只有12年。
潘石屹把商业、生活娱乐化,坦诚面对社会公众,是中国广大传媒追逐的对象。
他写博客,点击逾千万,并集结成册;他拍照片,摄影技术虽不专业,相机却始终最专业,并出过一本个人摄影集;他拍电影,和梅婷演对手戏;他信过佛,修过禅宗,现在信奉巴哈依,曾担任过的最高宗教职务是省佛学研究会副会长。这个生长于甘肃天水某偏僻小村庄的男子,以他干净清爽的SOHO建筑风格自豪,坚持着他同样干净清爽为商为人的态度。他就是潘石屹,一个看起来悠然自得的房地产大亨。
《我用一生去寻找》 内容简介
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本书中,潘石屹并未以成功者自居,毫无说教之态。他从自己的现实经验说起,如何获得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工作激情,如何通过磋商达成合作,如何办好企业,处处充满真知灼见。在全部坦诚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之后,潘石屹延续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思考逻辑,放眼未来,对渐呈趋势的“未来新世界”作出了不同凡响的描述。他也反思自己的成功以及成功之后的迷茫,寻找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我用一生去寻找》 图书目录
爱与敬的成功学
·每个人都怀有你的机会
·以恶对恶,增值的还是恶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自信是人生第一桶金
·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播下幸福的种子在别人心田
·知道工作,还要知道为什么工作
·简单的成功法则
·先幸福后成功
生活始于磋商
·年轻时要放弃自我,年老时要懂得超脱
·真理只有一个,但谁拥有真理是个问题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个人生存仰赖于生命共同体
·偏见是战争根源
·空故纳万景
·磋商是一门艺术,我们要使之分外精彩
·人人参与的磋商才具有普世价值
·我坚信,互联网带来全球磋商的前景
·要有仁慈之舌
·人类精神无法分割
理想照进市场
·借助生活的力量无为而治
·船锚起作用,就是埋没自己时
·用股东的钱做慈善,不是企业责任
·不怕竞争,就怕不公
·阴暗处讲不得生意
·只顾数钱的人最终无钱可数
·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圆脑壳的世界观
·创新其实是精神进步
·企业生产理想
·CBD之梦
·我的建筑理想
·暴风雨之后更清新
未来新世界
·新世界的叩门声
·平等地站在知识面前
·人是神圣的,知识将以此为中心
·新世界的特征是“小”
·小的为什么是美好的
·电脑永远不会超过人脑
·超级个人能量体
·榜样马云
·中国力量汇入世界主流将是怎样
·人类即将进入成熟期
超脱之想
·钱不会走错路
·钞票即选票
·拥有得多,不如计较得少
·不要让财富变成爱者与所爱之间的藩篱
·令人疯狂的机器
·成功不应造成盲区
·青春被夸大,必成焦虑
·任何固定关系都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我把自己解放了
·中国人最应该戒迁怒
·“大我”的危险外表
·获得生命的真切感受
·偶尔需要一把铅伞
·红红的太阳下,把自己想清楚
·再见吧潘总
·少一点,多一点
从物质到精神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而生活
·科学和信仰是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
·我们是什么,我们去哪里
·物质是速朽的
·精神是永存的
·一啸天蓝
·比祈祷更重要的是祈祷的精神
·爱与恨,一道不必要的选择题
·灵魂的真实性,是人类真实的凭据
·敬畏之心长存
·幸福不一定是什么,但它一定是可分享的
·我有爱情理想
·父母的形象遗产
·拥有善的力量,你就是圣贤
·创造力的启示
大美无言
·瞎耽误工夫
·融合才是出路
·读孔子
·敬鬼神而远之
·镜子的遐思
·大美无言
·一次无目的的西行
·不对抗的美
·世界本来不复杂
·中庸是一种境界
·定期清零
·参差凌乱中有生机
·大用无为
·石头与鸟
·山语间的劳作生活
附:故乡的关键词
《我用一生去寻找》 关于这本书
1、关于这本书
我正在写的这本《我用一生去寻找》,归结其主题,其实就是我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心路历程。
《我用一生去寻找》 妙语
2、妙语:
只顾数钱的人最终无钱可数。
你死了,钱不会赖在你身上不走。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真理只有一个,但谁拥有真理是个问题
爱不是什么高妙务虚的理念,它异常现实,爱他人就要有益于他人,而且爱是一生的学问,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起就在学习它。
工作时要进入一种精神状态,应该是平静的、忘我的,在外人看来有点孤独的,但自己内心是喜悦的--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安于有缺陷的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正是理想者的工作要点。
知识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传递,而是以网络的形式分布在我们周围。现在人人都平等地站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知识而具备独特的才能,我感到一个神奇的新世界正在我们四周形成。
磋商可以消除隔阂与争斗,唯有磋商能带给人类幸福的未来。几乎所有照顾到大多数人类幸福的公约,都是磋商的结果;所有成为全人类共识的真理,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也都是磋商的结果。参与磋商的人越多,所达成的公约越具有普世价值。
他们认为人们的需求是复杂的,但人们真正需求的是爱;他们认为人们的交流是需要技巧,需要“演讲与口才”的,其实真正有效的是诚实;他们认为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其实是互利互惠的。归根到底,和平时期的社会主流是被磋商的原理所支配走向和谐。
我们崇尚纯洁,就总在别人身上发现“污点”;我们崇尚道德,就会轻易地指责别人没有道德;我们崇尚某个主义,就会草率地要求别人改变信仰与自己一致。怀抱理想,却我字当头。这里的我字当头,不一定是自私,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最明显的是不会与他人磋商,只有自己的一厢情愿。即使是美好的愿望,一厢情愿也未必会获得别人的认同。没有磋商,既不能论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反而可能给他人与自己造成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你假设对方恶,对方确实会以恶来对你。我们在签订商业合同的时候,假设对方是不诚信的,因此整个合同就是以防止别人违约作为出发点,以条款、再加条款来规定条款,而对方自然也如此反应。也许别人本来是诚信的、善的,结果被你开发成谎言的和恶的了。因此我每到签订合同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累。
《我用一生去寻找》 精彩段落
3、精彩段落
小孩子有个习惯,喜欢在孩子中间相互比较自己的父母,就像他们比较玩具一样。如果他仅仅学会了从金钱、地位方面来比较,就会轻易判断出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成功人士。如果发现自己的父母并不“成功”,他会因此在小朋友中间感到自卑,进而会怨恨父母。所以培养孩子学会爱的教育,也是父母解决自己将来福利的根本途径。
归根结底,真理应该是对人有益的,但不是仅仅对少数人有益,真理必须对全人类有益才能算得上真理。从集团到个人,在朝向真理的道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消除自我。消除自我,已经成为通往真理道路上的人们的共识,但它绝不是一个空谈,必须深入了解他人,进入磋商才能完成。我们说磋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人人都能分享的真理,而磋商的另一个伟大作用,就是能够彻底有效地消除自我。
今天,我们所使用的东西95%以上都不是我们自己生产和制造的。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我们使用的电脑、汽车、手机,这些都是他人为我们提供的,都是我们以我们的服务换来的他人的服务。这个社会中的人只有处在“我为别人服务,同时别人也为我提供服务”的状态当中,用这种服务精神把自己维持在全人类构成的生命共同体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存。所以,在今天,服务的精神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重要。
我们出生、长大在某个区域,区域文化里面,有一些不好的引导。例如,做一个“骄傲的四川人”,做一个“骄傲的广东人”,等等,为什么要骄傲呢?还有前些年流行的“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山是高昂的呢?难道别人的山是低着头的吗?这些荒谬的自我意识,更因以为肩负某种“文化根据”、某种“民族精神”而咄咄逼人。
人们把盐称为食物中的“君子”,盐要放到恰到好处,把山珍海味的美味带来之后,自己要躲在外面。如果在山珍海味中加多了盐,这时盐就变成了“小人”,破坏了山珍海味的美味。这个比喻使我明白,发现美味的是自我,破坏美味的也是自我。这自我的确是柄双刃剑。
《我用一生去寻找》 重磅观点
4、重磅观点
关于磋商
磋商的重大原则就是一旦有人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这个观点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而是变成磋商所需要的共享资源了。拿出观点的人越多,共享资源就越多,磋商就更容易接近真理。讨论时,我们对某个共享的观点提出质疑、分析,跟拿出观点的人没有关系,对事不对人,只是针对这个观点,这样,磋商才能进行。但往往我们不是这样,一般讨论到了最后,就是说一个人怎么样怎么样了,比如说你怎么这么笨呢?这种有违磋商精神的方法,直接导致的就是人们不敢拿出自己的观点。害怕本人受到批判,其观点便私有化了,要传播也走小道、只针对少数人传播,这种情况下,即使那个观点是正确的,传播方式也是一种阴谋。
磋商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磋商的成员非常自我,不能够忘掉自己,死抱着自己的观点。在自己的观点没有得到别人认可时就产生消极的、负面的、抵触的情绪。这种心情会使自己忘了我们的目标,忘了我们追求的真理,自我的阴影大过了一切,把捍卫自己的观念误认为是行动的目标和我们要追求的真理。我们应该理解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个细胞,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但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整个机体健康运行。如果让极端个人主义无限膨胀,某一个细胞无限制地生长,拼命地吸收别的细胞必需的营养,整个机体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这样的细胞就是癌细胞,是对身体不利的。
磋商可以消除隔阂与争斗,唯有磋商能带给人类幸福的未来。几乎所有照顾到大多数人类幸福的公约,都是磋商的结果;所有成为全人类共识的真理,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也都是磋商的结果。参与磋商的人越多,所达成的公约越具有普世价值。处在相同时代的人们,可以面对面地磋商,达成人人受益的条约;而处在不同时代的人们,也可以通过精神完成磋商。比如此时我在阅读《论语》,就在与孔子磋商。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就是后一辈人与前一辈人磋商的结果。现在你阅读我的这本书,我希望也是一次为了找到真理所进行的美好磋商。
平等、互惠、民主是磋商的三个基本原则。
平等,是指在拥有说话的权利上人人平等。伟大的古希腊先哲说得好:“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也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互惠指的是每个人都要明白你的利益来自于与其他人的合作,而要求其他人合作,就必须顾及他人的利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民主在这里特指的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磋商要出结果,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裁决。
听起来这像在说一份多方商业合同的签订原则。是啊,我们可不能小看商业合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合同制度,是西方人研习千年的结果。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发现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威尼斯这些商业文化悠久的地区,磋商文化是最发达的。市场的基本原则是需求交换,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只有磋商才能达成目的。
《我用一生去寻找》 故事和例子
5、故事和例子
自信的人敢于拿出自己的苹果
自信的人敢于说真话,即使真话伤害了他人,别人最终还是会信任你,因为他能把握住你。自信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个性,敢于真实暴露自己的内心。我说的话,都是我心里想的,不会迎合谁去说。个性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如果你真实,不要怕你的个性被发现。从市场交换来看,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差异交换。你有一个梨子,我有一个苹果,才能发生交换,如果大家都是梨子,就不会交换了。自信的人敢于拿出自己的苹果。
《我用一生去寻找》 每个人都怀有你的机会
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世界上的事都是人际关系的构成和发展,关系,关系,还是关系。
一个关系达成,必然有事发生。这件事情结束了,人际关系却变化了。有可能增减了成员,或者增减了感情。经过几轮事件后,你可能会形成一个小圈子。渐渐地圈子有了特性,忙的时候齐心协力,做着熟悉的生意,闲的时候表现某些文化、品味,去K歌或者打保龄球什么的。这时候估计你就感觉你的“社会实践”成功了,大约正好是孔子说的“三十而立”的时候。
这些年来,很多人向我请教,问我为什么人缘这么好,说是“谁都认识老潘,老潘永远笑容可掬”等等,总之就是说我人缘比较好,与人合作的事情也办得不错。感谢上帝,我想起这么多年来认识的人,的确大多数都是让人愉快的面容。如果说我在为人处事上有什么经验的话,我觉得有一点可以写出来与大家共享,那就是我珍惜每一次与人相见的机会,每一个
Content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简介
《我用一生去寻找》 内容简介
《我用一生去寻找》 图书目录
《我用一生去寻找》 关于这本书
《我用一生去寻找》 妙语
《我用一生去寻找》 精彩段落
《我用一生去寻找》 重磅观点
《我用一生去寻找》 故事和例子
《我用一生去寻找》 每个人都怀有你的机会
《我用一生去寻找》 以恶对恶,增值的还是恶
《我用一生去寻找》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我用一生去寻找》 自信是人生第一桶金
《我用一生去寻找》 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我用一生去寻找》 播下幸福的种子…
《我用一生去寻找》 知道工作之后
《我用一生去寻找》 简单的成功法则
《我用一生去寻找》 先幸福后成功
《我用一生去寻找》 年轻时要放弃自我…
《我用一生去寻找》 真理只有一个…
《我用一生去寻找》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我用一生去寻找》 仰赖于生命共同体
《我用一生去寻找》 偏见是战争根源
《我用一生去寻找》 空,故纳万景
《我用一生去寻找》 磋商是一门艺术…
《我用一生去寻找》 人人参与的磋商…
《我用一生去寻找》 我坚信互联网…
《我用一生去寻找》 要有仁慈之舌
《我用一生去寻找》 人类精神无法分割
《我用一生去寻找》 无为而治
《我用一生去寻找》 船锚要起作用…
《我用一生去寻找》 用股东的钱做慈善…
《我用一生去寻找》 只顾数钱的人…
《我用一生去寻找》 理想主义者…
《我用一生去寻找》 圆脑壳的世界观
《我用一生去寻找》 创新其实是精神进步
《我用一生去寻找》 企业生产理想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1)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2)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3)
《我用一生去寻找》 CBD之梦(4)
《我用一生去寻找》 我的建筑理想(1)
《我用一生去寻找》 我的建筑理想(2)
《我用一生去寻找》 暴风雨之后更清新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简介
在中国房地产界,潘石屹无疑是个另类。他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因此为世人瞩目。不破不立,潘石屹无疑也最具备创新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潘石屹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以城市标志性符号引领这个城市的建筑潮流。基于其对商业独到理解,他不单纯追求开发规模和营业额,更注重建筑的长远价值,强调要做中国的、当代的建筑。因此他所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在商业上取得空前成功,SOHO中国的销售额及纳税额都连续多年在中国地产行业名列前茅。据国家地税局公布数字,2003年SOHO中国公司纳税1.778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二,2005年,SOHO中国纳税3.03亿元,增长幅度超过70%。2007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潘石屹一举跃入百亿俱乐部,而这一巨额财富的积累从1995年潘石屹和张欣联手创建SOHO中国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只有12年。
潘石屹把商业、生活娱乐化,坦诚面对社会公众,是中国广大传媒追逐的对象。
他写博客,点击逾千万,并集结成册;他拍照片,摄影技术虽不专业,相机却始终最专业,并出过一本个人摄影集;他拍电影,和梅婷演对手戏;他信过佛,修过禅宗,现在信奉巴哈依,曾担任过的最高宗教职务是省佛学研究会副会长。这个生长于甘肃天水某偏僻小村庄的男子,以他干净清爽的SOHO建筑风格自豪,坚持着他同样干净清爽为商为人的态度。他就是潘石屹,一个看起来悠然自得的房地产大亨。
《我用一生去寻找》 内容简介
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本书中,潘石屹并未以成功者自居,毫无说教之态。他从自己的现实经验说起,如何获得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工作激情,如何通过磋商达成合作,如何办好企业,处处充满真知灼见。在全部坦诚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之后,潘石屹延续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思考逻辑,放眼未来,对渐呈趋势的“未来新世界”作出了不同凡响的描述。他也反思自己的成功以及成功之后的迷茫,寻找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我用一生去寻找》 图书目录
爱与敬的成功学
·每个人都怀有你的机会
·以恶对恶,增值的还是恶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自信是人生第一桶金
·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播下幸福的种子在别人心田
·知道工作,还要知道为什么工作
·简单的成功法则
·先幸福后成功
生活始于磋商
·年轻时要放弃自我,年老时要懂得超脱
·真理只有一个,但谁拥有真理是个问题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个人生存仰赖于生命共同体
·偏见是战争根源
·空故纳万景
·磋商是一门艺术,我们要使之分外精彩
·人人参与的磋商才具有普世价值
·我坚信,互联网带来全球磋商的前景
·要有仁慈之舌
·人类精神无法分割
理想照进市场
·借助生活的力量无为而治
·船锚起作用,就是埋没自己时
·用股东的钱做慈善,不是企业责任
·不怕竞争,就怕不公
·阴暗处讲不得生意
·只顾数钱的人最终无钱可数
·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圆脑壳的世界观
·创新其实是精神进步
·企业生产理想
·CBD之梦
·我的建筑理想
·暴风雨之后更清新
未来新世界
·新世界的叩门声
·平等地站在知识面前
·人是神圣的,知识将以此为中心
·新世界的特征是“小”
·小的为什么是美好的
·电脑永远不会超过人脑
·超级个人能量体
·榜样马云
·中国力量汇入世界主流将是怎样
·人类即将进入成熟期
超脱之想
·钱不会走错路
·钞票即选票
·拥有得多,不如计较得少
·不要让财富变成爱者与所爱之间的藩篱
·令人疯狂的机器
·成功不应造成盲区
·青春被夸大,必成焦虑
·任何固定关系都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我把自己解放了
·中国人最应该戒迁怒
·“大我”的危险外表
·获得生命的真切感受
·偶尔需要一把铅伞
·红红的太阳下,把自己想清楚
·再见吧潘总
·少一点,多一点
从物质到精神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而生活
·科学和信仰是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
·我们是什么,我们去哪里
·物质是速朽的
·精神是永存的
·一啸天蓝
·比祈祷更重要的是祈祷的精神
·爱与恨,一道不必要的选择题
·灵魂的真实性,是人类真实的凭据
·敬畏之心长存
·幸福不一定是什么,但它一定是可分享的
·我有爱情理想
·父母的形象遗产
·拥有善的力量,你就是圣贤
·创造力的启示
大美无言
·瞎耽误工夫
·融合才是出路
·读孔子
·敬鬼神而远之
·镜子的遐思
·大美无言
·一次无目的的西行
·不对抗的美
·世界本来不复杂
·中庸是一种境界
·定期清零
·参差凌乱中有生机
·大用无为
·石头与鸟
·山语间的劳作生活
附:故乡的关键词
《我用一生去寻找》 关于这本书
1、关于这本书
我正在写的这本《我用一生去寻找》,归结其主题,其实就是我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心路历程。
《我用一生去寻找》 妙语
2、妙语:
只顾数钱的人最终无钱可数。
你死了,钱不会赖在你身上不走。
他人就是你的福祉。
真理只有一个,但谁拥有真理是个问题
爱不是什么高妙务虚的理念,它异常现实,爱他人就要有益于他人,而且爱是一生的学问,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起就在学习它。
工作时要进入一种精神状态,应该是平静的、忘我的,在外人看来有点孤独的,但自己内心是喜悦的--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安于有缺陷的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正是理想者的工作要点。
知识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传递,而是以网络的形式分布在我们周围。现在人人都平等地站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知识而具备独特的才能,我感到一个神奇的新世界正在我们四周形成。
磋商可以消除隔阂与争斗,唯有磋商能带给人类幸福的未来。几乎所有照顾到大多数人类幸福的公约,都是磋商的结果;所有成为全人类共识的真理,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也都是磋商的结果。参与磋商的人越多,所达成的公约越具有普世价值。
他们认为人们的需求是复杂的,但人们真正需求的是爱;他们认为人们的交流是需要技巧,需要“演讲与口才”的,其实真正有效的是诚实;他们认为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其实是互利互惠的。归根到底,和平时期的社会主流是被磋商的原理所支配走向和谐。
我们崇尚纯洁,就总在别人身上发现“污点”;我们崇尚道德,就会轻易地指责别人没有道德;我们崇尚某个主义,就会草率地要求别人改变信仰与自己一致。怀抱理想,却我字当头。这里的我字当头,不一定是自私,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最明显的是不会与他人磋商,只有自己的一厢情愿。即使是美好的愿望,一厢情愿也未必会获得别人的认同。没有磋商,既不能论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反而可能给他人与自己造成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你假设对方恶,对方确实会以恶来对你。我们在签订商业合同的时候,假设对方是不诚信的,因此整个合同就是以防止别人违约作为出发点,以条款、再加条款来规定条款,而对方自然也如此反应。也许别人本来是诚信的、善的,结果被你开发成谎言的和恶的了。因此我每到签订合同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累。
《我用一生去寻找》 精彩段落
3、精彩段落
小孩子有个习惯,喜欢在孩子中间相互比较自己的父母,就像他们比较玩具一样。如果他仅仅学会了从金钱、地位方面来比较,就会轻易判断出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成功人士。如果发现自己的父母并不“成功”,他会因此在小朋友中间感到自卑,进而会怨恨父母。所以培养孩子学会爱的教育,也是父母解决自己将来福利的根本途径。
归根结底,真理应该是对人有益的,但不是仅仅对少数人有益,真理必须对全人类有益才能算得上真理。从集团到个人,在朝向真理的道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消除自我。消除自我,已经成为通往真理道路上的人们的共识,但它绝不是一个空谈,必须深入了解他人,进入磋商才能完成。我们说磋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人人都能分享的真理,而磋商的另一个伟大作用,就是能够彻底有效地消除自我。
今天,我们所使用的东西95%以上都不是我们自己生产和制造的。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我们使用的电脑、汽车、手机,这些都是他人为我们提供的,都是我们以我们的服务换来的他人的服务。这个社会中的人只有处在“我为别人服务,同时别人也为我提供服务”的状态当中,用这种服务精神把自己维持在全人类构成的生命共同体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存。所以,在今天,服务的精神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重要。
我们出生、长大在某个区域,区域文化里面,有一些不好的引导。例如,做一个“骄傲的四川人”,做一个“骄傲的广东人”,等等,为什么要骄傲呢?还有前些年流行的“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山是高昂的呢?难道别人的山是低着头的吗?这些荒谬的自我意识,更因以为肩负某种“文化根据”、某种“民族精神”而咄咄逼人。
人们把盐称为食物中的“君子”,盐要放到恰到好处,把山珍海味的美味带来之后,自己要躲在外面。如果在山珍海味中加多了盐,这时盐就变成了“小人”,破坏了山珍海味的美味。这个比喻使我明白,发现美味的是自我,破坏美味的也是自我。这自我的确是柄双刃剑。
《我用一生去寻找》 重磅观点
4、重磅观点
关于磋商
磋商的重大原则就是一旦有人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这个观点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而是变成磋商所需要的共享资源了。拿出观点的人越多,共享资源就越多,磋商就更容易接近真理。讨论时,我们对某个共享的观点提出质疑、分析,跟拿出观点的人没有关系,对事不对人,只是针对这个观点,这样,磋商才能进行。但往往我们不是这样,一般讨论到了最后,就是说一个人怎么样怎么样了,比如说你怎么这么笨呢?这种有违磋商精神的方法,直接导致的就是人们不敢拿出自己的观点。害怕本人受到批判,其观点便私有化了,要传播也走小道、只针对少数人传播,这种情况下,即使那个观点是正确的,传播方式也是一种阴谋。
磋商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磋商的成员非常自我,不能够忘掉自己,死抱着自己的观点。在自己的观点没有得到别人认可时就产生消极的、负面的、抵触的情绪。这种心情会使自己忘了我们的目标,忘了我们追求的真理,自我的阴影大过了一切,把捍卫自己的观念误认为是行动的目标和我们要追求的真理。我们应该理解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个细胞,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但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整个机体健康运行。如果让极端个人主义无限膨胀,某一个细胞无限制地生长,拼命地吸收别的细胞必需的营养,整个机体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这样的细胞就是癌细胞,是对身体不利的。
磋商可以消除隔阂与争斗,唯有磋商能带给人类幸福的未来。几乎所有照顾到大多数人类幸福的公约,都是磋商的结果;所有成为全人类共识的真理,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也都是磋商的结果。参与磋商的人越多,所达成的公约越具有普世价值。处在相同时代的人们,可以面对面地磋商,达成人人受益的条约;而处在不同时代的人们,也可以通过精神完成磋商。比如此时我在阅读《论语》,就在与孔子磋商。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就是后一辈人与前一辈人磋商的结果。现在你阅读我的这本书,我希望也是一次为了找到真理所进行的美好磋商。
平等、互惠、民主是磋商的三个基本原则。
平等,是指在拥有说话的权利上人人平等。伟大的古希腊先哲说得好:“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也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互惠指的是每个人都要明白你的利益来自于与其他人的合作,而要求其他人合作,就必须顾及他人的利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民主在这里特指的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磋商要出结果,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裁决。
听起来这像在说一份多方商业合同的签订原则。是啊,我们可不能小看商业合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合同制度,是西方人研习千年的结果。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发现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威尼斯这些商业文化悠久的地区,磋商文化是最发达的。市场的基本原则是需求交换,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只有磋商才能达成目的。
《我用一生去寻找》 故事和例子
5、故事和例子
自信的人敢于拿出自己的苹果
自信的人敢于说真话,即使真话伤害了他人,别人最终还是会信任你,因为他能把握住你。自信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个性,敢于真实暴露自己的内心。我说的话,都是我心里想的,不会迎合谁去说。个性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如果你真实,不要怕你的个性被发现。从市场交换来看,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差异交换。你有一个梨子,我有一个苹果,才能发生交换,如果大家都是梨子,就不会交换了。自信的人敢于拿出自己的苹果。
《我用一生去寻找》 每个人都怀有你的机会
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世界上的事都是人际关系的构成和发展,关系,关系,还是关系。
一个关系达成,必然有事发生。这件事情结束了,人际关系却变化了。有可能增减了成员,或者增减了感情。经过几轮事件后,你可能会形成一个小圈子。渐渐地圈子有了特性,忙的时候齐心协力,做着熟悉的生意,闲的时候表现某些文化、品味,去K歌或者打保龄球什么的。这时候估计你就感觉你的“社会实践”成功了,大约正好是孔子说的“三十而立”的时候。
这些年来,很多人向我请教,问我为什么人缘这么好,说是“谁都认识老潘,老潘永远笑容可掬”等等,总之就是说我人缘比较好,与人合作的事情也办得不错。感谢上帝,我想起这么多年来认识的人,的确大多数都是让人愉快的面容。如果说我在为人处事上有什么经验的话,我觉得有一点可以写出来与大家共享,那就是我珍惜每一次与人相见的机会,每一个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我用一生去寻找
454.89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