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柠

宝宝养育法: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文档

1

已售 0
643.44KB

数据标识:D17207177022218751

发布时间:2024/07/12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1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
第2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2)
第3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3)
第4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4)
第5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5)
第6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6)
第7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7)
第8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8)
第9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9)
第10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0)
第11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1)
第12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2)
第13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1)
第14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2)
第15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3)
第16节: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4)
第17节:第3章 为迎接宝宝做准备(1)
第18节:第3章 为迎接宝宝做准备(2)
第19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1)
第20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2)
第21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3)
第22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4)
第23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5)
第24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6)
第25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7)
第26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8)
第27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9)
第28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10)
第29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11)
第30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12)
第31节: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13)
第32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1)
第33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2)
第34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3)
第35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4)
第36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5)
第37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6)
第38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7)
第39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8)
第40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9)
第41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10)
第42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11)
第43节: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12)
第44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1)
第45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2)
第46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3)
第47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4)
第48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5)
第49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6)
第50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7)
第51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8)
第52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9)
第53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10)
第54节: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11)
第55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1)
第56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2)
第57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3)
第58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4)
第59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5)
第60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6)
第61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7)
第62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8)
第63节: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9)
第1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1)
第一部分
踏出第一步:育儿基础
说真的,确实没有一种养育子女的最佳办法,就如同没有完美的孩子。其实这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是有些人研究过相关知识,或是在育儿方面比你更有经验而已。做父母确实也需要培训上岗。所谓“专家”的意见太多了,可能会干扰你作为新父母的直觉,会阻碍你天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将向你展示如何成为你自己孩子的专家。这本书的目标是帮助你和孩子相互适应对方,同时这也是育儿真正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踏出第一步吧!
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襁褓中的抚育,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人生的一件工具。市面上其他的育儿书都缺少重要的一章,这一章应该叫做《养育你自己的孩子》。现在,不论你们是想生孩子的夫妻还是刚生孩子的父母,让我们一起来补上这一章。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玛莎是一名护士,我们共同养育了8个孩子。以我们的经验来看,使父母与孩子相互适应并感觉舒适的最佳途径是使用我们称之为“亲密育儿法”的育儿方式。这种育儿方式能让父母与孩子处于最佳状态。自从有了母亲和孩子,就有了亲密育儿法。近年来,这种育儿方式才有了这样一个特定的名称。实际上,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保健知识,我们都会自然地选择这种方法。
养育你自己的孩子
30年前,我开始在儿科诊所坐诊。那时我已经在两所世界顶尖的儿科医院接受过专业训练,我觉得我对孩子无所不知。朋友们曾很羡慕玛莎,觉得能嫁给一位儿科医生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而玛莎回答道:“他只是知道如何照顾生病的孩子。”实际上,我在工作后的第一个星期就遭到了沉重打击。妈妈们总是问我各种与病情无关的问题,比如:“如果孩子哭了,我要不要哄?”“如果我们总抱着她,会不会把她宠坏?”“能不能和宝宝一起睡?”这些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但父母们觉得我是专家,所以十分依赖我,希望我能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这些都不是医学问题,而是关于育儿方式的问题。我知道我和玛莎如何抚育我们自己的两个孩子,但这也不足以使我成为育儿专家。所以我开始阅读关于育儿的书籍,就像你们现在做的一样。但这些书总是让我越看越糊涂,因为书中的观点好像只是基于作者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真实的研究数据。大多数作者要么缺乏基本常识,观点不明确,要么就是推崇当下流行的育儿法,也不管这种方法是否真的管用。
于是我决定去咨询真正的专家,也就是那些育儿经验丰富的父母。我从带孩子来我这儿看病的父母中,寻找那些看起来掌握了育儿真谛的父母,他们能看懂宝宝的暗示,凭直觉就能恰当地回应宝宝;他们享受育儿的过程,而他们的宝宝也长得特别好。这些父母和他们的宝宝成了我的老师,我注意倾听,用心观察,将他们育儿的每一个实用技巧记录下来,并列了一个“有效方法”的清单。那些年,玛莎一直和我一起做这个工作,直到我们的第四个孩子海登出生。玛莎现在仍是育儿顾问和母乳喂养咨询师。我的诊所成了我的调查研究基地,与此同时,我家里的那个“实验室”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9年时间的倾听与学习,加上自己又养育了3个宝宝,我们开始对育儿经验进行总结。在各种育儿方法中,我们选择了在大部分情况下对大部分父母都适用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教给来我的诊所的父母们,并用这些方法来抚育我们自己的8个孩子。实验几年后,玛莎和我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来适应当下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和不同孩子的需求(我们仍在学习和研究更好的方法)。30年来,我们通过儿童医学实践、生养8个孩子、向数千位父母讨教,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在本章中,我们将向你展示这些总结出来的精华。
第2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2)
不要总想着一次把所有的东西都学完。育儿是一个边学边用的过程,实际经验很重要。我们只是对初学者提供一些小技巧,从这些基本方法中你可以找到、开发适应你自己的独特育儿方式,就是那种既适合你宝宝的性情、也适合你的个性的方式,另外,在你没有开始抚育自己的孩子前,是不可能决定用哪种育儿方式的,因为你不知道宝宝能对你产生什么影响,也不知道他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你的外在形象。你不知道每天该抱他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当他在凌晨3点吵醒你时,你该怎么办;对于该给他多久的母乳喂养,你更是没法决定。这些都需要你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等看到你自己的孩子后再来决定这些事情吧。但在此之前,你可以了解一些育儿方式,做到心里有数。
在我们开始介绍这些育儿方式以前,我们先约法三章。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可能和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不一样,你刚开始接触时会感觉有些奇怪。请你用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观点和方法,看待育儿这件事,不然你可能只会从本书中收获烦恼。人们总是期望得到一个乖巧又听话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你不妨先听听各种各样的方法,然后从中选出最适合你的家庭的那种。对你要求了这么多,我们对自己也有要求,那就是确保我们在书中所阐述的所有观点和方法都是经过论证和检验的,决不是一家之言。
亲密育儿七法
新爸爸和新妈妈要达到3个至关重要的目标:
●了解你的宝宝
●让宝宝感到舒适
●享受抚育宝宝的过程
我们介绍的育儿方式可以帮助你达到以上目标。下面是构成亲密育儿法的7个方面的内容。
1.让分娩成为一种情感纽带——及早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
宝宝和父母早期的亲密关系,往往是由他们开始接触的方式决定的。积极参与到“分娩”这一曲生命华章的谱写中来吧!
对你的分娩负责,学习有关分娩的知识,并与你的助产士讨论讨论你的分娩观念。难产或者不必要的剖腹产所导致的母婴分离都不是理想的开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本该用来了解宝宝的那部分精力却用在了关注治疗自己的创伤上。顺利的分娩过程会让妈妈对新生儿有更多好感。(阅读第2章《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了解分娩与情感纽带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降低难产及不必要剖腹产的几率。第44页解释了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到几个月是一个敏感期,在此期间,妈妈和宝宝都需要彼此陪伴。这个时期的亲密接触能使宝宝对妈妈亲近的天性,以及妈妈关爱、照顾宝宝的本能与生理需要都得到自然的发展。这时的宝宝最需要妈妈的呵护,妈妈也渴望照顾宝宝,这是妈妈与宝宝早期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
当然,妈妈对宝宝的爱,以及感觉到和宝宝之间的亲密联系,早在宝宝降生前就开始了,而且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关于产后如何建立母婴间的亲密关系与情感纽带,见第4章《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及第5章《产后全家的调适》。)
2. 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分辨和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
你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知道宝宝每时每刻的不同需要。这真的很难,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觉得“我根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第3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3)
放轻松!你的宝宝会帮助你的。研究人员曾认为,婴儿在育儿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我们知道,宝宝会主动指导父母的反应。宝宝天生就会使用“亲密增强剂”,通过一些自身的行为(如高声尖叫,你不可能听不到)像磁石一样将父母吸引过去。这些行为有些显而易见,比如哭泣、微笑,或是抓住你不放;还有一些就比较隐蔽,需要用心发现,比如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所有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天生就有判断和回应宝宝这些行为的直觉。母亲和宝宝就如同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能达到无障碍交流。至于磨合期的长短,则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发出的信号比较易懂,而有些父母更善于理解这些信号。但不论时间长短,父母与宝宝最后都能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如果你能细心观察,时时回应,这个目标就会更快实现。偶尔你也会做出错误的回应,比如你以为宝宝饿了,就开始喂他,其实他只想让你抱抱。即使是这样错误的回应,也比没有回应要好,只要你在回应他,就是在鼓励他和你一起努力,直到你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宝宝一哭,就把他抱起来。这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很多父母都不这样做,他们会让宝宝一直哭下去,因为他们认为不能纵容宝宝的“坏”习惯。但是婴儿是不会有“坏”习惯的,他们只是在用唯一的方式与你交流。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而你作为请求信号的哭声也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你会有什么感觉?哭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宝宝并不会变成一个“好”孩子(虽然他可能安静下来);他只会变成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因为他觉得他无法与你交流,也没有人会来满足他的需求。
旁人可以很轻松地说,让你的宝宝一直哭好了,不要去抱他。因为你的宝宝的哭声不会让旁人的身体发生什么化学反应——除非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而你就一定会。婴儿的哭声会让父母不安,尤其是母亲。如果我们让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小宝宝一起待在实验室里,然后将血流测量仪贴在她的胸口,就会发现,当这位母亲听到宝宝哭泣时,流向她胸口的血液会增多,同时她会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抱起宝宝安抚他。由此可见,婴儿的哭声是一种强有力的语言,这是婴儿为了生存和成长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是父母学习回应宝宝的入门之道。(有关婴儿用哭声来交流的更详尽解释,请参阅本书第46页。)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及时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这意味着你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交流模式。慢慢地,当宝宝学会哭泣以外的其他交流方式,而且能独立做一些事情以后,你就可以逐渐延缓回应速度,让宝宝学会等一会儿。学会回应宝宝的信号,这绝对是你对未来的一次成功投资。当孩子年龄渐长,问题更多——而且不仅仅是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问题时,你会庆幸你们及早建立了沟通。
3.用母乳哺育你的宝宝
爸爸们总是说: “我们已经决定好用母乳喂养了。”母乳喂养确实是一个不只牵涉到妈妈和宝宝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家庭的决定。那些成功采取母乳喂养的妈妈和宝宝,都有全力支持的丈夫和爸爸。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健康发育具有重大作用,但觉得妈妈为此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所以放弃这种喂养方式。妈妈们应该了解母乳喂养对你们自己的好处:宝宝每一次的吮吸,都会使你的身体产生激素(泌乳素和催产素)。这些“哺育激素”不仅会帮助你形成所谓 “母亲的直觉”,还会帮助你的身体分泌乳汁,让你的哺育更轻松。关于这些细节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你还可以从第8章了解到,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吃母乳长大的孩子更聪明。
第4节: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4)
4.把宝宝“贴”在身上——尽量多抱宝宝
这是近年来对西方国家育儿界最具震撼力的观念。我们在做育儿方式研究时,参加过一个国际育儿会议。在那个会议上,我们注意到一些其他国家的妈妈们用背巾或类似的东西把宝宝背在身上,就像是她们服饰的一部分。这些妈妈们如此体贴周到,她们的宝宝个个看起来无比满足。这种母婴间的亲密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去问这些妈妈们为什么要把宝宝背在身上,她们的回答简单却深刻:这样对宝宝好,同时也让妈妈感到轻松。太对了!让宝宝舒适,让父母轻松——这正是所有父母所追求的啊!
婴儿背巾绝对是你的育儿物品里最不能少的一种。要是没有它,你简直就出不了门。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每分每秒都背着或抱着宝宝,但你必须改变对宝宝的认识。大多数人一想到婴儿,就会想到他们安静地躺在婴儿床里的样子,他们会盯着上方正在旋转的音乐转铃,只有在吃奶、换尿布或玩耍的时候才会被抱起来一小会儿,然后又回到他们的那个“归属地”——婴儿床。好像抱起宝宝只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重新乖乖睡下的一种手段。把宝宝 “贴”在身上的做法彻底颠覆了这种观点。把宝宝“贴”在身上意味着大多数时间宝宝都被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抱着或背着,只有在宝宝要睡觉或者照顾他的人要做自己的事情时才将宝宝放下。
这种育儿方式对宝宝和父母都有益。最显著的特点是,被抱着的宝宝很少哭,他们仿佛忘了什么是不满和烦躁。除了表现得更快乐,被抱着的宝宝发育得更好,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将需要用到哭闹上的精力转移到自身的成长上了。另外,宝宝还可以观察到父母忙碌的生活。对于生活节奏快的父母来说,把宝宝背在身上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你到哪儿,宝宝就到哪儿。你再也不用为了宝宝而闭门不出,因为你在哪里,宝宝的家就在哪里。(关于这种方式给宝宝和父母带来的好处,请见第14章《把宝宝“贴”在身上:抱孩子的艺术与科学》。)
5.和宝宝一起睡
只要你开始带孩子,你就会发现,那种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只在书里有,要不就是在别人家里,总之你自己的宝宝不会是这样的。要做好准备,夜里会翻来覆去,直到找到你和宝宝都睡得好的位置。有些宝宝在婴儿房里睡得好,有些爱睡在父母的房间里,还有些则要紧紧地贴着母亲才能安睡。不管睡在哪里,只要你和宝宝都睡得好,就是正确的安排,而且这完全是你个人的决定。你可以尝试各种睡
data icon
宝宝养育法: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1
已售 0
643.44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