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1)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2)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3)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1)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2)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3)
俗并快乐的八戒(1)
俗并快乐的八戒(2)
俗并快乐的八戒(3)
无处不在的关系网(1)
无处不在的关系网(2)
无处不在的关系网(3)
神仙、妖怪、凡人,个个都是大话王(1)
神仙、妖怪、凡人,个个都是大话王(2)
神仙、妖怪、凡人,个个都是大话王(3)
我信仰,因为我需要(1)
我信仰,因为我需要(2)
太优秀的人受排挤(1)
太优秀的人受排挤(2)
太优秀的人受排挤(3)
三国乱世中的男人(1)
三国乱世中的男人(2)
三国乱世中的男人(3)
三国乱世中的女人(1)
三国乱世中的女人(2)
三国乱世中的女人(3)
尔虞我诈的政治手段(1)
尔虞我诈的政治手段(2)
尔虞我诈的政治手段(3)
诸葛亮是贤臣吗(1)
诸葛亮是贤臣吗(2)
诸葛亮是贤臣吗(3)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1)
途经荆棘岭时,唐僧和几位儒雅的树精吟诗说禅之后,见对方一个个慈眉善目,不觉大胆起来。当听到这几个野人要同自己说亲时,顿觉被污了身份,跳起来高叫:“汝等皆是一类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砥砺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四个老树精被唬住了,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出声。偏偏旁边的用人赤身鬼使看出了唐僧外强中干的懦弱本质,见主人受辱,顾不得身份低下,跳出来冲唐僧一通暴吼,把唐僧立刻打回原形,做起了缩头乌龟。
假如一无所长的唐僧身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或是整合资源的头脑,也算是有服众的资本。可惜,唐僧虽然是个对世事一无所知的经呆子,却患有大多数“官僚”的通病 对下属不公,时常护短。他喜欢八戒善解人意,厌恶猴子多嘴多舌、冷嘲热讽。这样一来,取经队伍内部常常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也因此耽误了不少行程。
不过,领导对付下属的两大手段 胡萝卜和大棒,唐僧运用得却相当纯熟。对悟空来说,大棒就是紧箍咒。对付八戒和沙僧,有了紧箍咒的唐僧根本不需要亲自挥动大棒,并且,连胡萝卜都可以省了。可是,要给悟空找根胡萝卜就不那么简单了。悟空曾经是天庭高管,修成正果这个大饼对“齐天大圣”孙悟空来说缺乏吸引力。幸好,悟空也有自身的弱点,那就是好面子,总想显示自己的能力。有人请他降妖,他倒贴钱也干。因此,唐僧遇难时,总把自己扮成一个弱者,用眼泪说话,以此激发悟空的同情心,好让其主动承担苦差使。
许多读者觉得唐僧虽然糊涂,但是为人厚道,不失为一个老好人。其实,唐僧特别伪善,有什么得罪人的事都推到徒弟身上,让徒弟去唱白脸,自己在一旁扮红脸。丢了袈裟,他虽然心疼,却也不好在观音的禅院里发作,于是语带玄机地威胁众僧:“列位请起,不须恨了。这去寻着袈裟,万事皆休;但恐找寻不着,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脱也。”其实,悟空哪会在意这点家当,如果不是怕唐僧念紧箍咒,他才懒得去追查那件袈裟的下落。
出家人本应慈悲为怀,可唐僧身为佛祖的亲传弟子,一点“割肉喂鹰”的心肠都没有。他平时摆出一副善人面孔,见谁受苦都想伸手拉一把,那是因为做善事无关自身痛痒,出力的反正都是三个徒弟。借花献佛谁都不会吝啬,真要自己又出钱又出力,那就另当别论了。
镇海禅林寺的僧众收留了唐僧师徒及他们带去的女子,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免费食宿,没想到灾星也随之而来,三天之中,寺里失踪了六名僧人。悟空知道后挺身而出,要为僧众除害,唐僧首先想到的却是不要把自己搭进去:“徒弟呀,我的病身未可,你怎么又兴此念!倘那怪有神通,你拿他不住啊,却又不是害我?”
西方有些苦行僧喜欢变着法子折磨自己,以此来表示自己修行的决心和虔诚。虽说这种方式在大唐地面不流行,但对一个立志修行的僧人来说,吃苦是本分,何况是出门在外行远路的。可唐僧虽然自小修行,对吃苦却没有心理准备。
唐僧生来就没受过苦,如果说辛苦,不过是敲敲木鱼,撞撞钟,抄抄佛经。
收了观音的袈裟和锡杖,打扮起来后唐僧自我感觉良好,脑子也跟着发热,以为取经不过是一次外出走场作秀,两三年就可打一来回。何况还有随从跟着,自己应该受不了什么罪。再说自己还有双重身份,既是大唐的宗教特使,又是佛祖选中的弘法之人,走到哪里不被人高看一眼,怎么可能受冷落?
在大唐地界之内,这种假设是成立的,唐僧一路上受到了地方官员与僧众的热情款待。可刚刚走到大唐的边界,磨难就开始了,两个随从先后填了妖怪的肚子,幸亏金星搭救,受了一晚惊吓的唐僧才得以脱身,惊魂未定,又差点喂了老虎。唐僧这才知道世事艰难,远不是自己在佛塔之中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2)
想象的样子。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镇山太保,唐僧连雇用他陪自己同去西天的想法都有,可这个人又偏偏不肯走出大唐国界。如果不是悟空及时出现,唐僧不知要同刘太保依依不舍到什么时候。
虽然是个身高体壮的七尺男儿,唐僧却像林黛玉一样,泪腺超级发达。代步的马匹被小白龙填了肚子,想到今后只能步行,唐僧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嘴上说是饿个几天没事,可只要悟空化斋稍迟,唐僧必定心中不快,去翻老皇历:“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
三个徒弟,有人当保镖,有人挑行李,有人化斋,唐僧自己只需信马游缰即可。即使这样,唐僧还是觉得这趟“差”出得太辛苦了。整个取经路上,唐僧的抱怨比八戒还多,“苦”字不离口,唉声叹气不住。
唐僧虽然缺乏能力、脑子糊涂、意志薄弱,没有高僧的风度和耐性,却担当了取经队伍的领队,原因只有一个 唐僧是佛祖如来的二弟子 高层有人提拔。
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上面没有人提拔你,想就任高级职位是不可能的,《水浒传》里的宋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宋江苦心经营团队,把一伙草寇发展壮大成敢同政府分庭抗礼的“地方反动割据势力”,虽然宋江最后遂了心愿,吃上了皇粮,仍是自叹命薄。奉命出兵征讨方腊时,他在半路上看到街市上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一件东西 两条小棒中间穿了根绳子,用手牵动,那物便响。宋江问那汉子此物是什么东西,那汉子告诉他说:“此是胡敲也。用手牵动,自然有声。”宋江听了,心有所感,当即作诗一首:
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谩徒劳。
发表完感慨之后,宋江对卢俊义说道:“这胡敲正比着我和你,空有冲天的本事,无人提挈,何能振响。”
之所以没有人提拔宋江,根子其实在宋江自己身上。一个小吏出身的土匪头子,结交的都是些目无法纪之徒,掌握实权的高层看不上这种人。何况,他们怀疑宋江的忠诚,身为囚犯敢题反诗,聚众十万把政府搞得焦头烂额。这样一个目无王法之徒,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旧病”复发 这种人不能提拔!
同宋江相比,唐僧不但“出身好”、“根红苗正”,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从不忘本、绝对忠诚。刚刚看到佛祖所居灵鹫峰的影子,唐僧便望山而拜,假如不是悟空拦着,唐僧恐怕要一步一拜爬上灵山。不管什么时候,碰到什么困难,遭遇何种磨难,唐僧总有一样法宝来应对 念佛。任谁有这么一个对自己无限虔诚忠心的信徒,会不拉他一把?
不过,要想把唐僧这个“白领”变成“金领”,佛祖也有困难。唐僧听课就打盹,十世修行还是一副呆模样,指望这个徒弟自己修行向上爬是不行了。虽然唐僧是佛祖的亲信,可跟着佛祖挣前程的信徒实在太多了。僧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富余职位,佛门又没有副职,这个例也不好破,想多增一座衙门,那么多双通红的眼睛在盯着呢!真要不通过“组织考察”,乾纲独断给金蝉子下聘书,会影响团队的稳定性。佛祖左思右想,最终以取经为借口,给钟爱的弟子唐僧提供了一条稳妥的升职捷径。这样一来,本应是由降龙伏虎的高僧完成的取经重任,却由一个驱猴赶猪的白脸和尚代劳了。
如来为了唐僧这个弟子,可谓是煞费苦心,不惜大造声势,广为炒作,全天下的生物都知道了有唐僧这么个大人物。半路“投诚”的人用着不放心,佛祖还要派出护教迦蓝等一队亲信“子弟兵”暗中护送唐僧。说白了,取经这项看似风险很大的工程,其实是件没腿没脑的人也能完成的美差,唐僧不过是一路上受了些精神折磨而已。
不过,要想成为取经人,必须通过俗世中的“海选”。这一关对常人来说确实不易,因为靠公平竞争获胜的概率实在太小,而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3)
“暗箱操作”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不过,在佛祖这种无所不能的角色看来,“暗箱操作”恰恰是他的优势所在。在众神仙面前弄虚作假是相当冒险的,因为能掐会算的不只他自己一个,过程透明得很,消息传播得又快,一丁点儿“猫腻”就会造成“信任危机”。可这一次是糊弄凡夫俗子,毫无风险可言。为了使唐僧顺利上岗,佛祖先给了唐僧一个好出身 父亲是状元、大学士,外公殷开山是丞相 估计这是当时家世最好的和尚了。然后再让观音当着唐王的面将唐僧美言一番,唐僧的入选自然是水到渠成。
比起宋江来,唐僧是个命好的人,因为他有一个刻意提拔他的好上级。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1)
无赖是什么,就是不管自己有理没理,不管对方乐意不乐意,非要让对方顺从自己的意愿。无赖的头脑中没有“双赢”的概念,如果对方不就范,结果便是双输。不过,无赖最大的本钱就是不怕输。
无赖之所以采用非常规手段,是因为自身缺乏能力,也没有毅力凭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取回报,只能以牺牲脸皮为代价达到目的。
《西游记》中的悟空就是一个无赖的典型。
悟空曾经大闹天庭,搅得天界众神不得安宁,看起来好像是法力无边,其实不然。佛祖、观音、乌巢禅师,甚至算命先生都能“穿越时空”,知道过去和未来,悟空却不具备这种“特异功能”。悟空只是有些蛮力,耍得动大棒,加之腿脚麻利,危急时逃命求救快人一步,再就是变个幻象唬人,或是会钻空子。
悟空虽然颇有灵性,十年工夫便修成太乙散仙,可要想凭几手粗俗把势一路过关斩将,太不现实。西行路上遇到的劫难,悟空依靠自身本事过关的是极少数。最解气的是一棒一个打杀了七个只会吐丝的蜘蛛精,最值得夸耀的是哄骗了老君的两个弱智童子,最痛快淋漓的是屠杀了几个劫道的毛贼。
遇到稍微有手段的,悟空必然要大费周折。对付一条尚未修炼成人形的蟒蛇,他需要和八戒两人前后夹击。打死一只成了精的豹子,他也要先把对手催眠了再下手。只要是遇到有点法力的妖精,悟空便束手无策。小白龙、八戒、沙僧,悟空一个也收服不了,最终都是靠打出取经的大旗才摆平对手。降伏不了黑风怪,他只好拿观音院的和尚出气。一个僵尸也能把他耍弄得团团转,几次都打不死,最后还是在山神土地的帮助下绝了后患。遇到红孩儿,他几乎丢了性命。至于老鼠、鼍龙、母蝎子、六耳猕猴、牛魔王、九头怪、犀牛怪等一众牛鬼蛇神,悟空无不需要请人前来助拳。
不要说镇元仙这种前辈高手,但凡遇到有点背景的角色,像菩萨的坐骑、宠物,佛祖、道祖座前的童子,悟空铁定会栽。幸好,这些粗使仆役的智商虽不高,口味却都很挑剔,总是想吃新鲜野味。他们每每把悟空生擒活捉之后,不会即时宰杀,这就给了悟空脱身的机会。
悟空的综合能力虽然差,可单就逃跑一项来说,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佳。悟空的本事有一大半在腿上,他“人”伶俐,眼睛也好使,看着形势不对拔腿就跑。这种时候,前来为他助拳的帮手往往会被妖怪生擒了折辱一番,白白坏了名头。
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雷公这些有头有脸的名宿,被老君的青牛大大羞辱了一番,吃饭的家伙都被没收了,此事多半会成为天庭众神的笑柄。估计这几位老兄肯定不好意思再去兜率宫做客了,见了老君脸都不知该往哪儿放,说不定他们还会联名上书要求老君换坐骑。至于被弥勒座下童子捉去的五龙二将、小张太子与四将、二十八宿等众神将,直到唐僧师徒慢条斯理用完餐后才被解救松绑 这忙帮得也太不值了!
腿脚快不仅能保命,还来得及四处搬救兵。西行一路,悟空的表现虽然不像大闹天宫时生猛,功劳不多,苦劳却不少,这倒是应了修行时他师兄的话了:“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不过,跑腿是个辛苦活,筋斗云听着像是亚光速飞行秘诀,眨眼间就能飞越十万八千里。其实不然,这个筋斗只能用慢动作翻。为镇元子医治果树,三天的时间悟空还怕不够。到达海上仙山见了福、禄、寿三星和东华帝君,正事说完,水都来不及喝一口,转头就走,想打个盹也只能在飞行途中。
西行路上形形色色的各路妖魔鬼怪,绝不是单独哪个神仙所能对付得了的。这些民间高手具备的独门绝学,甚至连佛祖如来也不敢小视,蝎子精就是一例。况且,这些牛鬼蛇神说不定还有后台老板,万一是个大有来头的,像老君的坐骑、弥勒的童子,佛祖也不好亲自出手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假如再碰见一个和自己沾亲带故的,那就更尴尬了 出手不是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2)
悟空虽然能力一般,却有着无赖的天赋。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趁人不注意,一把瞌睡虫撒过去,立刻睡倒一大片。真刀真枪打不过,就变个小虫子钻入敌人空虚的内部。这种大妖怪不屑使用的雕虫小技,悟空用起来却得心应手。只要能把对手放倒,悟空绝对会不择手段。因此,选他做唐僧的首席保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查看一下悟空的个人履历,不难发现其无赖天性。刚到人间他就仗着一副唬人的嘴脸抢人衣服穿。修行的时候也是一样,对师父死缠硬磨,非长生不老秘诀不学。别说,这一招对付善良的老道士还真管用,悟空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就是如此得来的。有了点本事,就去巧取豪夺,天上人间、龙宫地府,没有悟空不敢去闹的。
悟空出道之后没有趁手的武器,他连哄带骗,硬是把定海神针据为己有。手里有了兵器,底气足了,悟空又得寸进尺索要战袍:“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龙王此时已是后悔莫及,心疼得很,哪会再拿宝物打水漂儿,只好哭穷。悟空不为所动,耍起了无赖手段:“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没得到东西就是不走。最后费尽了口舌,失去了耐心:“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龙王在大棒的威胁之下,不得不低头认输,急忙召集弟兄前来,凑了一副行头,想着先把这个瘟神送走再说。悟空将得来的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穿戴停当,抡起棒子,一路打了出去,嘴上还不忘得了便宜卖乖:“聒噪!聒噪!”
以悟空后来的表现看,他其实在水中是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龙王完全是被他的大话唬住了。西行路上,黑水河中的鼍龙捉了唐僧,悟空拿他没办法,最后只好以妨碍取经为由逼迫西海龙王大义灭亲。西海龙王自知担不起这项罪名,连忙派儿子出马收拾了外甥鼍龙。
闹完龙宫,再闹地府。属于保密的人事档案,悟空拿来信手涂抹。只要是属猴的,生死簿上一概除名。五百年后,地府中的大小官员见了悟空仍是余悸犹存,连假悟空都不敢揭穿。
有些人耍无赖是偶尔为之,迫不得已时才会使出这种下作手段。悟空则不同,耍无赖是他的天性,不管面对谁,他会随时随地使出这种手段。
对付凡夫俗子,悟空无赖得大方坦然。向人问路如同打劫。到了施主家里,别人晾衣服的绳子,他信手扯来当做马缰绳。他自己是和尚,也要给别人剃光头。给师父买块粉糕,用的却是“假币”。人家老小六七口,刚煮好饭,悟空非要强行化缘,赖在人家门前不走,见人执意不给,他竟然使出隐身法,吃起了“自助餐”。
有那势利不长眼的僧官见唐僧一副懦弱好欺的模样,就想摆谱。悟空此时就会大棒子一竖,闪亮登场,无须多言,众僧倒把他当活佛来拜。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施主招待唐僧师徒吃斋住宿,见有人要加害他们,连忙打开后门放唐僧师徒逃生。悟空却把老施主的独生子一棒打死,然后割下头来,血淋淋地提在手中去向师父请功。
戏弄了车迟国的三位国师之后,唐僧师徒被对方在国王面前告了一状,国王要为国师出气,要拿他们开刀。悟空知道对方拿不出真凭实据,不但将做过的事情一概否认,还反指对方诬陷:“我僧乃东土之人,乍来此处,街道尚且不通,如何夜里就知他观中之事?既遗下小便,就该当时捉住,却这早晚坐名害人。天下假名托姓的无限,怎么就说是我
Content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1)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2)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3)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1)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2)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3)
俗并快乐的八戒(1)
俗并快乐的八戒(2)
俗并快乐的八戒(3)
无处不在的关系网(1)
无处不在的关系网(2)
无处不在的关系网(3)
神仙、妖怪、凡人,个个都是大话王(1)
神仙、妖怪、凡人,个个都是大话王(2)
神仙、妖怪、凡人,个个都是大话王(3)
我信仰,因为我需要(1)
我信仰,因为我需要(2)
太优秀的人受排挤(1)
太优秀的人受排挤(2)
太优秀的人受排挤(3)
三国乱世中的男人(1)
三国乱世中的男人(2)
三国乱世中的男人(3)
三国乱世中的女人(1)
三国乱世中的女人(2)
三国乱世中的女人(3)
尔虞我诈的政治手段(1)
尔虞我诈的政治手段(2)
尔虞我诈的政治手段(3)
诸葛亮是贤臣吗(1)
诸葛亮是贤臣吗(2)
诸葛亮是贤臣吗(3)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1)
途经荆棘岭时,唐僧和几位儒雅的树精吟诗说禅之后,见对方一个个慈眉善目,不觉大胆起来。当听到这几个野人要同自己说亲时,顿觉被污了身份,跳起来高叫:“汝等皆是一类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砥砺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四个老树精被唬住了,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出声。偏偏旁边的用人赤身鬼使看出了唐僧外强中干的懦弱本质,见主人受辱,顾不得身份低下,跳出来冲唐僧一通暴吼,把唐僧立刻打回原形,做起了缩头乌龟。
假如一无所长的唐僧身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或是整合资源的头脑,也算是有服众的资本。可惜,唐僧虽然是个对世事一无所知的经呆子,却患有大多数“官僚”的通病 对下属不公,时常护短。他喜欢八戒善解人意,厌恶猴子多嘴多舌、冷嘲热讽。这样一来,取经队伍内部常常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也因此耽误了不少行程。
不过,领导对付下属的两大手段 胡萝卜和大棒,唐僧运用得却相当纯熟。对悟空来说,大棒就是紧箍咒。对付八戒和沙僧,有了紧箍咒的唐僧根本不需要亲自挥动大棒,并且,连胡萝卜都可以省了。可是,要给悟空找根胡萝卜就不那么简单了。悟空曾经是天庭高管,修成正果这个大饼对“齐天大圣”孙悟空来说缺乏吸引力。幸好,悟空也有自身的弱点,那就是好面子,总想显示自己的能力。有人请他降妖,他倒贴钱也干。因此,唐僧遇难时,总把自己扮成一个弱者,用眼泪说话,以此激发悟空的同情心,好让其主动承担苦差使。
许多读者觉得唐僧虽然糊涂,但是为人厚道,不失为一个老好人。其实,唐僧特别伪善,有什么得罪人的事都推到徒弟身上,让徒弟去唱白脸,自己在一旁扮红脸。丢了袈裟,他虽然心疼,却也不好在观音的禅院里发作,于是语带玄机地威胁众僧:“列位请起,不须恨了。这去寻着袈裟,万事皆休;但恐找寻不着,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脱也。”其实,悟空哪会在意这点家当,如果不是怕唐僧念紧箍咒,他才懒得去追查那件袈裟的下落。
出家人本应慈悲为怀,可唐僧身为佛祖的亲传弟子,一点“割肉喂鹰”的心肠都没有。他平时摆出一副善人面孔,见谁受苦都想伸手拉一把,那是因为做善事无关自身痛痒,出力的反正都是三个徒弟。借花献佛谁都不会吝啬,真要自己又出钱又出力,那就另当别论了。
镇海禅林寺的僧众收留了唐僧师徒及他们带去的女子,并且为他们提供了免费食宿,没想到灾星也随之而来,三天之中,寺里失踪了六名僧人。悟空知道后挺身而出,要为僧众除害,唐僧首先想到的却是不要把自己搭进去:“徒弟呀,我的病身未可,你怎么又兴此念!倘那怪有神通,你拿他不住啊,却又不是害我?”
西方有些苦行僧喜欢变着法子折磨自己,以此来表示自己修行的决心和虔诚。虽说这种方式在大唐地面不流行,但对一个立志修行的僧人来说,吃苦是本分,何况是出门在外行远路的。可唐僧虽然自小修行,对吃苦却没有心理准备。
唐僧生来就没受过苦,如果说辛苦,不过是敲敲木鱼,撞撞钟,抄抄佛经。
收了观音的袈裟和锡杖,打扮起来后唐僧自我感觉良好,脑子也跟着发热,以为取经不过是一次外出走场作秀,两三年就可打一来回。何况还有随从跟着,自己应该受不了什么罪。再说自己还有双重身份,既是大唐的宗教特使,又是佛祖选中的弘法之人,走到哪里不被人高看一眼,怎么可能受冷落?
在大唐地界之内,这种假设是成立的,唐僧一路上受到了地方官员与僧众的热情款待。可刚刚走到大唐的边界,磨难就开始了,两个随从先后填了妖怪的肚子,幸亏金星搭救,受了一晚惊吓的唐僧才得以脱身,惊魂未定,又差点喂了老虎。唐僧这才知道世事艰难,远不是自己在佛塔之中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2)
想象的样子。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镇山太保,唐僧连雇用他陪自己同去西天的想法都有,可这个人又偏偏不肯走出大唐国界。如果不是悟空及时出现,唐僧不知要同刘太保依依不舍到什么时候。
虽然是个身高体壮的七尺男儿,唐僧却像林黛玉一样,泪腺超级发达。代步的马匹被小白龙填了肚子,想到今后只能步行,唐僧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嘴上说是饿个几天没事,可只要悟空化斋稍迟,唐僧必定心中不快,去翻老皇历:“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
三个徒弟,有人当保镖,有人挑行李,有人化斋,唐僧自己只需信马游缰即可。即使这样,唐僧还是觉得这趟“差”出得太辛苦了。整个取经路上,唐僧的抱怨比八戒还多,“苦”字不离口,唉声叹气不住。
唐僧虽然缺乏能力、脑子糊涂、意志薄弱,没有高僧的风度和耐性,却担当了取经队伍的领队,原因只有一个 唐僧是佛祖如来的二弟子 高层有人提拔。
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上面没有人提拔你,想就任高级职位是不可能的,《水浒传》里的宋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宋江苦心经营团队,把一伙草寇发展壮大成敢同政府分庭抗礼的“地方反动割据势力”,虽然宋江最后遂了心愿,吃上了皇粮,仍是自叹命薄。奉命出兵征讨方腊时,他在半路上看到街市上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一件东西 两条小棒中间穿了根绳子,用手牵动,那物便响。宋江问那汉子此物是什么东西,那汉子告诉他说:“此是胡敲也。用手牵动,自然有声。”宋江听了,心有所感,当即作诗一首:
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谩徒劳。
发表完感慨之后,宋江对卢俊义说道:“这胡敲正比着我和你,空有冲天的本事,无人提挈,何能振响。”
之所以没有人提拔宋江,根子其实在宋江自己身上。一个小吏出身的土匪头子,结交的都是些目无法纪之徒,掌握实权的高层看不上这种人。何况,他们怀疑宋江的忠诚,身为囚犯敢题反诗,聚众十万把政府搞得焦头烂额。这样一个目无王法之徒,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旧病”复发 这种人不能提拔!
同宋江相比,唐僧不但“出身好”、“根红苗正”,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从不忘本、绝对忠诚。刚刚看到佛祖所居灵鹫峰的影子,唐僧便望山而拜,假如不是悟空拦着,唐僧恐怕要一步一拜爬上灵山。不管什么时候,碰到什么困难,遭遇何种磨难,唐僧总有一样法宝来应对 念佛。任谁有这么一个对自己无限虔诚忠心的信徒,会不拉他一把?
不过,要想把唐僧这个“白领”变成“金领”,佛祖也有困难。唐僧听课就打盹,十世修行还是一副呆模样,指望这个徒弟自己修行向上爬是不行了。虽然唐僧是佛祖的亲信,可跟着佛祖挣前程的信徒实在太多了。僧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富余职位,佛门又没有副职,这个例也不好破,想多增一座衙门,那么多双通红的眼睛在盯着呢!真要不通过“组织考察”,乾纲独断给金蝉子下聘书,会影响团队的稳定性。佛祖左思右想,最终以取经为借口,给钟爱的弟子唐僧提供了一条稳妥的升职捷径。这样一来,本应是由降龙伏虎的高僧完成的取经重任,却由一个驱猴赶猪的白脸和尚代劳了。
如来为了唐僧这个弟子,可谓是煞费苦心,不惜大造声势,广为炒作,全天下的生物都知道了有唐僧这么个大人物。半路“投诚”的人用着不放心,佛祖还要派出护教迦蓝等一队亲信“子弟兵”暗中护送唐僧。说白了,取经这项看似风险很大的工程,其实是件没腿没脑的人也能完成的美差,唐僧不过是一路上受了些精神折磨而已。
不过,要想成为取经人,必须通过俗世中的“海选”。这一关对常人来说确实不易,因为靠公平竞争获胜的概率实在太小,而
有上级提拔的唐僧(3)
“暗箱操作”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不过,在佛祖这种无所不能的角色看来,“暗箱操作”恰恰是他的优势所在。在众神仙面前弄虚作假是相当冒险的,因为能掐会算的不只他自己一个,过程透明得很,消息传播得又快,一丁点儿“猫腻”就会造成“信任危机”。可这一次是糊弄凡夫俗子,毫无风险可言。为了使唐僧顺利上岗,佛祖先给了唐僧一个好出身 父亲是状元、大学士,外公殷开山是丞相 估计这是当时家世最好的和尚了。然后再让观音当着唐王的面将唐僧美言一番,唐僧的入选自然是水到渠成。
比起宋江来,唐僧是个命好的人,因为他有一个刻意提拔他的好上级。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1)
无赖是什么,就是不管自己有理没理,不管对方乐意不乐意,非要让对方顺从自己的意愿。无赖的头脑中没有“双赢”的概念,如果对方不就范,结果便是双输。不过,无赖最大的本钱就是不怕输。
无赖之所以采用非常规手段,是因为自身缺乏能力,也没有毅力凭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取回报,只能以牺牲脸皮为代价达到目的。
《西游记》中的悟空就是一个无赖的典型。
悟空曾经大闹天庭,搅得天界众神不得安宁,看起来好像是法力无边,其实不然。佛祖、观音、乌巢禅师,甚至算命先生都能“穿越时空”,知道过去和未来,悟空却不具备这种“特异功能”。悟空只是有些蛮力,耍得动大棒,加之腿脚麻利,危急时逃命求救快人一步,再就是变个幻象唬人,或是会钻空子。
悟空虽然颇有灵性,十年工夫便修成太乙散仙,可要想凭几手粗俗把势一路过关斩将,太不现实。西行路上遇到的劫难,悟空依靠自身本事过关的是极少数。最解气的是一棒一个打杀了七个只会吐丝的蜘蛛精,最值得夸耀的是哄骗了老君的两个弱智童子,最痛快淋漓的是屠杀了几个劫道的毛贼。
遇到稍微有手段的,悟空必然要大费周折。对付一条尚未修炼成人形的蟒蛇,他需要和八戒两人前后夹击。打死一只成了精的豹子,他也要先把对手催眠了再下手。只要是遇到有点法力的妖精,悟空便束手无策。小白龙、八戒、沙僧,悟空一个也收服不了,最终都是靠打出取经的大旗才摆平对手。降伏不了黑风怪,他只好拿观音院的和尚出气。一个僵尸也能把他耍弄得团团转,几次都打不死,最后还是在山神土地的帮助下绝了后患。遇到红孩儿,他几乎丢了性命。至于老鼠、鼍龙、母蝎子、六耳猕猴、牛魔王、九头怪、犀牛怪等一众牛鬼蛇神,悟空无不需要请人前来助拳。
不要说镇元仙这种前辈高手,但凡遇到有点背景的角色,像菩萨的坐骑、宠物,佛祖、道祖座前的童子,悟空铁定会栽。幸好,这些粗使仆役的智商虽不高,口味却都很挑剔,总是想吃新鲜野味。他们每每把悟空生擒活捉之后,不会即时宰杀,这就给了悟空脱身的机会。
悟空的综合能力虽然差,可单就逃跑一项来说,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佳。悟空的本事有一大半在腿上,他“人”伶俐,眼睛也好使,看着形势不对拔腿就跑。这种时候,前来为他助拳的帮手往往会被妖怪生擒了折辱一番,白白坏了名头。
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雷公这些有头有脸的名宿,被老君的青牛大大羞辱了一番,吃饭的家伙都被没收了,此事多半会成为天庭众神的笑柄。估计这几位老兄肯定不好意思再去兜率宫做客了,见了老君脸都不知该往哪儿放,说不定他们还会联名上书要求老君换坐骑。至于被弥勒座下童子捉去的五龙二将、小张太子与四将、二十八宿等众神将,直到唐僧师徒慢条斯理用完餐后才被解救松绑 这忙帮得也太不值了!
腿脚快不仅能保命,还来得及四处搬救兵。西行一路,悟空的表现虽然不像大闹天宫时生猛,功劳不多,苦劳却不少,这倒是应了修行时他师兄的话了:“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不过,跑腿是个辛苦活,筋斗云听着像是亚光速飞行秘诀,眨眼间就能飞越十万八千里。其实不然,这个筋斗只能用慢动作翻。为镇元子医治果树,三天的时间悟空还怕不够。到达海上仙山见了福、禄、寿三星和东华帝君,正事说完,水都来不及喝一口,转头就走,想打个盹也只能在飞行途中。
西行路上形形色色的各路妖魔鬼怪,绝不是单独哪个神仙所能对付得了的。这些民间高手具备的独门绝学,甚至连佛祖如来也不敢小视,蝎子精就是一例。况且,这些牛鬼蛇神说不定还有后台老板,万一是个大有来头的,像老君的坐骑、弥勒的童子,佛祖也不好亲自出手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假如再碰见一个和自己沾亲带故的,那就更尴尬了 出手不是
惯会撒泼耍赖的猴子(2)
悟空虽然能力一般,却有着无赖的天赋。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趁人不注意,一把瞌睡虫撒过去,立刻睡倒一大片。真刀真枪打不过,就变个小虫子钻入敌人空虚的内部。这种大妖怪不屑使用的雕虫小技,悟空用起来却得心应手。只要能把对手放倒,悟空绝对会不择手段。因此,选他做唐僧的首席保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查看一下悟空的个人履历,不难发现其无赖天性。刚到人间他就仗着一副唬人的嘴脸抢人衣服穿。修行的时候也是一样,对师父死缠硬磨,非长生不老秘诀不学。别说,这一招对付善良的老道士还真管用,悟空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就是如此得来的。有了点本事,就去巧取豪夺,天上人间、龙宫地府,没有悟空不敢去闹的。
悟空出道之后没有趁手的武器,他连哄带骗,硬是把定海神针据为己有。手里有了兵器,底气足了,悟空又得寸进尺索要战袍:“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龙王此时已是后悔莫及,心疼得很,哪会再拿宝物打水漂儿,只好哭穷。悟空不为所动,耍起了无赖手段:“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没得到东西就是不走。最后费尽了口舌,失去了耐心:“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龙王在大棒的威胁之下,不得不低头认输,急忙召集弟兄前来,凑了一副行头,想着先把这个瘟神送走再说。悟空将得来的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穿戴停当,抡起棒子,一路打了出去,嘴上还不忘得了便宜卖乖:“聒噪!聒噪!”
以悟空后来的表现看,他其实在水中是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龙王完全是被他的大话唬住了。西行路上,黑水河中的鼍龙捉了唐僧,悟空拿他没办法,最后只好以妨碍取经为由逼迫西海龙王大义灭亲。西海龙王自知担不起这项罪名,连忙派儿子出马收拾了外甥鼍龙。
闹完龙宫,再闹地府。属于保密的人事档案,悟空拿来信手涂抹。只要是属猴的,生死簿上一概除名。五百年后,地府中的大小官员见了悟空仍是余悸犹存,连假悟空都不敢揭穿。
有些人耍无赖是偶尔为之,迫不得已时才会使出这种下作手段。悟空则不同,耍无赖是他的天性,不管面对谁,他会随时随地使出这种手段。
对付凡夫俗子,悟空无赖得大方坦然。向人问路如同打劫。到了施主家里,别人晾衣服的绳子,他信手扯来当做马缰绳。他自己是和尚,也要给别人剃光头。给师父买块粉糕,用的却是“假币”。人家老小六七口,刚煮好饭,悟空非要强行化缘,赖在人家门前不走,见人执意不给,他竟然使出隐身法,吃起了“自助餐”。
有那势利不长眼的僧官见唐僧一副懦弱好欺的模样,就想摆谱。悟空此时就会大棒子一竖,闪亮登场,无须多言,众僧倒把他当活佛来拜。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施主招待唐僧师徒吃斋住宿,见有人要加害他们,连忙打开后门放唐僧师徒逃生。悟空却把老施主的独生子一棒打死,然后割下头来,血淋淋地提在手中去向师父请功。
戏弄了车迟国的三位国师之后,唐僧师徒被对方在国王面前告了一状,国王要为国师出气,要拿他们开刀。悟空知道对方拿不出真凭实据,不但将做过的事情一概否认,还反指对方诬陷:“我僧乃东土之人,乍来此处,街道尚且不通,如何夜里就知他观中之事?既遗下小便,就该当时捉住,却这早晚坐名害人。天下假名托姓的无限,怎么就说是我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四大名著中的人性之痛
369.79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