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序 关于“黑心杀手”王小山的黑材料
小僧也伸伸脚
三人行
“下肢大者”
×者见×
穿越之怡红院
都是浮云
将军林四
谁当真谁有病
曹氏父子诗词秀
遍地都是老妈妈
黛玉出家
贾樟柯迷茫记
被《暗算》了一把
色,还是戒
龄官的风骨
《笑傲江湖》在伊朗
听妈妈的话吧
百年疗妒汤
我看顶不住
棋高不止一着
灵魂这玩意儿
圣贤的光芒
突击提干
做领导的境界
外来的戏子
留下买路钱
信息遮蔽
捐款这件事
禁止施舍
考察OR旅游
悔过书抄袭案
领导带个头先
谁在养活谁
倒霉的孩子
祖宗的事
探春的新政
可卿是个明白人
谁是谁的人
如此“双黄蛋”
低人一等
寻找宝玉
样板戏又杀回来了
永远的恶搞
反三俗
红楼短信
80公斤?挺好
海选王妃
你也叫张超?
冠军们的幸福生活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当惊世界殊
鹦鹉不说话
骂死人不偿命
人间地狱
生而知之者
脑袋能装多少水
舒服死了
序 关于“黑心杀手”王小山的黑材料
王小山,男,汉族,据说是中国辽宁省鞍山人,身高1.75米,体重175斤,波浪发,三眼皮,薄唇。外貌特征极富迷惑性,群众往往据此以为他是个老实人。从王犯既往历史看,王小山长期在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四处流窜,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掏出他的小本本来涂抹几笔。最近几年,他终于潜伏到了伟大首都北京,并深深地扎下根来,甚至用只喝普京的方式妄图和广大北京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是狐狸就要露出尾巴,王犯终于过上稳定生活以后,一直以来埋藏在他心中的罪恶种子终于抑制不住地萌发出来。由于北京市对市容市貌非常重视,王犯失去了在墙上随手涂鸦的自由,于是,从《亲爱的死鬼》开始,王犯开始疯狂地用文字出版物发泄个人不满,向公众和社会报复,走上了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恶道路。
从犯罪手法上看,王犯一贯喜爱篡改名著,并将其窃为己有。早年间,王犯曾担任非法组织黑通社主编。在他主抓《黑板报》等国家明令禁止的网络地下出版物时,就已经形成了这一恶习。多年来,虽有大批居民委员会成员对他做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但是王犯自始至终怙恶不悛、多行不义、屡教不改,顽固地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对立面上。在一些社会闲杂人员的口中,他被称为“黑心杀手”,他的犯罪风格被称为“黑通体”。
2006年4月,王犯将罪恶的黑手再次伸向我国出版业,准备出版新书《果然是个坏人》。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王犯一系列犯罪策划的最终结果:2005年初,王犯纠集网络犯罪分子猛小蛇、王佩、董事长(另案处理中)、李寻欢、和菜头等人,准备以编年体形式出版《2004手工历史》。用一群社会败类的视角,逐一点评2004年社会热点新闻。但是这一尝试在我英勇的出版战线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下,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2005年下半年,王犯认为集体行动目标太大,容易引起注意。因此将队伍化整为零,每位成员负责在某一文学领域。王犯自己选择了小说,准备写一本名叫《果然是个坏人》的书,主要内容是讲北京文化圈里生态环境。主要手法是抡棍子、泼脏水,同时配合小道消息。央行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升值提息。王犯为了交纳新利率下的按揭,不得不放下小说,重拾专栏。这一阴谋在央行和房地产企业的联动配合、铁拳出击下,再一次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但是,一个真正的坏人是不能轻言放弃的。一个坏人之所以是个坏人,是因为他比好人更坚毅,更努力,更勤奋,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不放弃自己犯罪的欲望,最终才能使犯罪目标达成。否则,坏人也就不成其为坏人,早就堕落为一个平庸的好人了。《果然是个坏人》再次遭到失败,王犯小山依然执迷不悟,把罪恶的黑手再一次伸向了我国古典名著。这本假托《红楼梦》而写成的《又厚又黑红楼梦》就是王犯小山多年坚持和多次努力的结果,它充分体现了一个老牌犯罪分子的情怀,揭示了一批犯罪分子自力向上的时代风貌。
《又厚又黑红楼梦》由王犯2007乣2008在中国报纸专栏上放毒的内容集合而成,邪气凛然,正气不侵。站在一个犯罪分子的立场上,以《红楼梦》为背景,对一年来中国文化、娱乐、科技、农业、体育及部分社会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一点上,王犯交代问题的态度是诚恳而认真的。因此,也给广大读者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个犯罪分子肮脏的内心世界,便于广大群众掌握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作案规律,从而促进社会治安的良性发展,保护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看到一个职业犯罪专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一次次改变犯罪手法的人生轨迹。从合著到独自创作,从小说到杂文集,一个人的想法最终实现下来的时候,可能往往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而这一点根本无关个人能力。我个人更希望看到一本完整的小说,但是看起来还需要等待一些日子。毕竟,犯罪分子也是人,我们总不能要求他饿着肚子去作案。
最后提醒一点:请用批判的眼光审阅这本《又厚又黑红楼梦》。
小僧也伸伸脚
不夸张地说,《红楼梦》大概是被最多中国人了解的书了。我没那么傻,像某些人那样跑到媒体上把自己不着四六的幻想发布出来。我的想法是:既然《红楼梦》是百科全书,所有的现实都能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不妨就找找看,向另一方向胡说一番也罢。
《红楼梦》就是生活。
话说回来,到现在为止,花纳税人钱养着的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考证也不见得就比业余的刘心武靠谱很多。从这一点上来说,和尚摸得,刘心武当然也摸得。
反正都不靠谱,干脆都不靠谱算了。
对《红楼梦》文学上评价比较靠谱的是王蒙,具体可以参考《红楼梦》(王蒙评点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增补版);对红学考证看上去比较让人信服的是陈林,可以参考《破译红楼时间密码》(陈林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对于所谓红学家来说,这两个人也都是业余的。我对职业红学家也没甚偏见,只不过觉得花了纳税人数十年的钱,却只知道评教授出风头,就让人有些不那么齿了。红学家中,毁师谤道、欺师灭祖有其人,假造(曹雪芹)墓碑指鹿为马有其事,当事人人五人六,居然一路风光到今天。欺师灭祖的,天瞽其双目;指鹿为马的,地减其生年,不值一论。而红学家们的成果呢?几十年下来,似乎只考证出一件事:曹雪芹其人确实存在。而曹雪芹到底是谁的儿子、脂砚斋又是谁、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这些基本问题当然一问三不知。至于《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天知道,地知道,你我不知道,其实职业红学家也不知道。
既如此,小僧也伸伸脚。
三人行
孔老二说,三人行必有他师。这话大概是想让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放在今天看来,越发有道理了。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在学科越分越细,想什么都知道确实很难。
有些“学问”,可以作为谈资,我就经常拿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考别人,骗酒喝,比如“冒”字到底怎么写啦,空穴来风、万人空巷这些成语到底什么意思啦,为什么CCTV-5所有的节目都把“问鼎”的意思搞拧啦,等等。我读错别字的时候也难免被人笑话,天地这么大,谁还没有点不知道的事呢。错了,承认,改正,别像朱军那样把别人的爹叫家父,被指出了还嘴硬也就是了。
最近周岭、何东、陆川三人行,在“您”字到底出现在元朝还是清朝较劲,这种学问,对搞学术之外的人意思实在不大。即使参加“红楼梦中人”的小姑娘真搞错了,周岭先生也没必要动那么大的肝火。学什么不好,非学余秋雨干吗?你说《红楼梦》时代的人怎么说话?要能完全搞清楚才怪。
过程中,何东质疑周岭,陆川反驳何东,都属正常,只有周岭先生的反应让人哑然失笑——“何东、陆川给我做学生我都不要。”
第一,也没人要给你做学生;第二,如果你在大学招生,那二位按规定真去考,考上了的话,你不要也得要。
周岭先生显然是有些红学功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找他做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编剧。何东做了些什么我不清楚,陆川是拍电影的,做导演,成绩还不错。如果周岭有心投在陆川门下学拍电影,我想陆川先生不至于不要,除非他太忙,没时间带学生——前面说了,术业有专攻嘛。
顺嘴说一句,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大体过得去,就是编剧太烂,结局部分抛弃了流传几百年的百二十回版本,另搞一套,看上去是想学金圣叹腰斩《水浒》,但空有金圣叹的勇气,没有金圣叹的才力,非驴非马,惨不忍睹。
“下肢大者”
武侠小说看了不少,“大说”,最大的就是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出现在《神雕侠侣》中。神雕的故事发生在宋末元初,宋朝的文字,我能记住最吓人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上套呢,如果每个人真按照这个说法做事,“进亦忧,退亦忧”,则没人快乐得起来。这话最多可以算作士大夫的个人守则吧——当然啊,范仲淹在士大夫里是个“强手”,不算口是心非。
即使范仲淹,在同一篇文章中,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那个时候的“国”就是“君”,“民”固然是“民”,但都是“臣民”,而不是“人民”。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但再奇也奇不到时代前面去。武侠小说故事可看,但不能认真对待,原因之一就是里面充满了时代的不可能。《红楼梦》中,如果让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些姑娘说出黄蓉“宋室南渡之后,词人墨客,无一不有家国之悲”这样的话来,老曹就跟金庸一样了。
《红楼梦》中,没人有什么“国”的概念,最大的也和范仲淹一样,不过是“君”,连最“清白”的贾宝玉说出来的也不过是这样的话:“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将来置君于何地……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这里的“君”和“国”是互文,实际上都是“君”,咱们这儿向来只有“家”,并无什么“国”。
因此,到了顾炎武提出了“天下”的概念,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君”、“国”、“天下”这些概念才有了分别,“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所以,武侠小说最大的词“侠之大者”,不过是像网友阿村所说,乃“下肢大者”,四肢发达而百无一用。
×者见×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论〈红楼梦〉》
经学家看到《易》。这就不用多说了,那些宿命的话,书里确实不少。近些年还有《易》学家用太极八卦解析《红楼梦》,结论是:薛宝钗男扮女装,林黛玉没死,王夫人不是宝玉的生母,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个私生子。
道学家见到淫。说法举不胜举,连原书有一章“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都有人相信,还拿去写论文。有谁见来?可见淫者见淫后的力量。他们所依据的甲戌本的批语“命芹溪删去”、“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叶”也是靠不住的。
才子看见缠绵。王小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不见得都是伟大事业的起点。鲁迅先生的杂文里提到有这样的人,他梦想的最高境界是在雪天,呕上半口血,由丫鬟扶着,懒懒地到院子里去看梅花。我看了以后着实生气:人怎么能想这样的事!同时我还想:假如这位先生不那么考究,不要下雪、梅花、丫鬟搀着等等,光要呕血的话,这件事我倒能帮上忙。——才子多愁善感,看见什么都不新鲜,何止缠绵。
鲁迅所说的革命家,指的还是搞“反清复明”的那些人,不包括当代话语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去得早,不知道这些。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红楼梦》的看法,毛泽东曾经说过:“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然后问徐海东:“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看过,《水浒》也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后来,徐海东奉旨看书,说:“《红楼梦》这部书,写得确实好,特别对封建社会揭露得很深刻。”
至于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个这个,我不说了,还是请某些人上百家讲坛继续开讲吧。
穿越之怡红院
我BIU、BIU两声,蹿到了《红楼梦》的年代,看到了贾宝玉们可怜的生活。
出家前,贾宝玉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算是蒋玉菡家(肯定去过)了,算算他出的几次门吧,不过是冯紫英家、北静王府、袭人家、晴雯家、考场、祖庙……蒋玉菡家最远吧,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想想都替他委屈。宝玉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被委派管理家务,他哥贾琏好得多,南下北上很是出了几次门。
假使宝玉最后没有出家,中了举人后,一定有贾政那样外派的机会,还能到各地走走,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但他的姐妹们就没这样的机会了。贾府的姑娘们,出嫁前,守着父母,出嫁后,守着老公,转来转去不过是45度角仰望天井上那四方的天空罢了,像薛宝琴那样能够四处游荡一番,写些怀古诗的,少之又少。
世界很小,心却远大。
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贾宝玉至少知道远方有个俄罗斯,他的孔雀裘就是俄罗斯来的。虽然我们知道俄罗斯不产孔雀,但至少产孔雀毛做的衣服,就像NIKE没有工厂,但不耽误生产最畅销的鞋子一样,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他还知道有个暹罗国,薛蟠请他吃生日宴的时候说:“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他居然还知道法兰西——“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还用过洋烟、西洋药“依弗那”——王蒙评点说,“用起来却是狗皮膏药的路子,西体中用一例”。
他还知道“真真国”,那里有个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
可惜的是哥伦布比贾宝玉早生了几百年,不然新大陆的发现就轮不着他了,一叹。
叹息完毕,我BIU、BIU两声,又回来了。
都是浮云
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这是通俗哲学的说法。
在己群与他群的冲突中,情绪会影响你的思维,这是王溢嘉先生的说法。
火烧圆明园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英法两国一向的野蛮侵略,然后以放火灭迹来掩盖他们在园中的劫掠(中国的说法);一是说在停火谈判时,清廷将英法的39名谈判人员悉数羁押于圆明园,并将其中26人折磨致死,英法联军遂火烧圆明园作为报复(英、法两国的说法)。
贾迎春之死,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孙绍祖一向的野蛮待人,淫欲无度,搞死了弱不禁风的贾迎春(贾家的说法);一是说贾迎春是个醋罐子老婆,因为贪夫,见着老公多纳了几房妻妾,又把带去的丫鬟尽数淫遍,自己郁闷死了(孙家的说法)。
圆明园,是皇帝的,不是农民的,也不是英格兰法兰西的,所以皇帝衰了,农民和英法都不珍惜,拿了,烧了;贾迎春,是贾赦的女儿,不是王夫人所生,甚至不是邢夫人所生,王夫人也不在乎,有了“命”的说法。
贾迎春嫁给孙绍祖,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世交子侄,门当户对(贾赦的说法);一是说贾赦欠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拿贾迎春抵债(孙绍祖的说法)。不过贾赦的说法靠不住,想那孙绍祖不过是个游击,也就跟《鹿鼎记》中的风际中相当,比韦小宝还差着很多呢,怎么比得上贾家这种世家呢——这是我的说法,算小说法。
贾宝玉和贾迎春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尚好,关心则乱,才会和王夫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回,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这个岂不好呢!”
宝玉还是跳不出来啊。
将军林四
那天,林四召集兵士们说话。
林四手下的兵士都是女人,林四自己也是个女人,而且是个美丽的女人。
林四说:“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患,我意亦当殒身于下。尔等有愿随者,即
Content
序 关于“黑心杀手”王小山的黑材料
小僧也伸伸脚
三人行
“下肢大者”
×者见×
穿越之怡红院
都是浮云
将军林四
谁当真谁有病
曹氏父子诗词秀
遍地都是老妈妈
黛玉出家
贾樟柯迷茫记
被《暗算》了一把
色,还是戒
龄官的风骨
《笑傲江湖》在伊朗
听妈妈的话吧
百年疗妒汤
我看顶不住
棋高不止一着
灵魂这玩意儿
圣贤的光芒
突击提干
做领导的境界
外来的戏子
留下买路钱
信息遮蔽
捐款这件事
禁止施舍
考察OR旅游
悔过书抄袭案
领导带个头先
谁在养活谁
倒霉的孩子
祖宗的事
探春的新政
可卿是个明白人
谁是谁的人
如此“双黄蛋”
低人一等
寻找宝玉
样板戏又杀回来了
永远的恶搞
反三俗
红楼短信
80公斤?挺好
海选王妃
你也叫张超?
冠军们的幸福生活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当惊世界殊
鹦鹉不说话
骂死人不偿命
人间地狱
生而知之者
脑袋能装多少水
舒服死了
序 关于“黑心杀手”王小山的黑材料
王小山,男,汉族,据说是中国辽宁省鞍山人,身高1.75米,体重175斤,波浪发,三眼皮,薄唇。外貌特征极富迷惑性,群众往往据此以为他是个老实人。从王犯既往历史看,王小山长期在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四处流窜,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掏出他的小本本来涂抹几笔。最近几年,他终于潜伏到了伟大首都北京,并深深地扎下根来,甚至用只喝普京的方式妄图和广大北京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是狐狸就要露出尾巴,王犯终于过上稳定生活以后,一直以来埋藏在他心中的罪恶种子终于抑制不住地萌发出来。由于北京市对市容市貌非常重视,王犯失去了在墙上随手涂鸦的自由,于是,从《亲爱的死鬼》开始,王犯开始疯狂地用文字出版物发泄个人不满,向公众和社会报复,走上了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恶道路。
从犯罪手法上看,王犯一贯喜爱篡改名著,并将其窃为己有。早年间,王犯曾担任非法组织黑通社主编。在他主抓《黑板报》等国家明令禁止的网络地下出版物时,就已经形成了这一恶习。多年来,虽有大批居民委员会成员对他做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但是王犯自始至终怙恶不悛、多行不义、屡教不改,顽固地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对立面上。在一些社会闲杂人员的口中,他被称为“黑心杀手”,他的犯罪风格被称为“黑通体”。
2006年4月,王犯将罪恶的黑手再次伸向我国出版业,准备出版新书《果然是个坏人》。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王犯一系列犯罪策划的最终结果:2005年初,王犯纠集网络犯罪分子猛小蛇、王佩、董事长(另案处理中)、李寻欢、和菜头等人,准备以编年体形式出版《2004手工历史》。用一群社会败类的视角,逐一点评2004年社会热点新闻。但是这一尝试在我英勇的出版战线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下,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2005年下半年,王犯认为集体行动目标太大,容易引起注意。因此将队伍化整为零,每位成员负责在某一文学领域。王犯自己选择了小说,准备写一本名叫《果然是个坏人》的书,主要内容是讲北京文化圈里生态环境。主要手法是抡棍子、泼脏水,同时配合小道消息。央行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升值提息。王犯为了交纳新利率下的按揭,不得不放下小说,重拾专栏。这一阴谋在央行和房地产企业的联动配合、铁拳出击下,再一次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但是,一个真正的坏人是不能轻言放弃的。一个坏人之所以是个坏人,是因为他比好人更坚毅,更努力,更勤奋,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不放弃自己犯罪的欲望,最终才能使犯罪目标达成。否则,坏人也就不成其为坏人,早就堕落为一个平庸的好人了。《果然是个坏人》再次遭到失败,王犯小山依然执迷不悟,把罪恶的黑手再一次伸向了我国古典名著。这本假托《红楼梦》而写成的《又厚又黑红楼梦》就是王犯小山多年坚持和多次努力的结果,它充分体现了一个老牌犯罪分子的情怀,揭示了一批犯罪分子自力向上的时代风貌。
《又厚又黑红楼梦》由王犯2007乣2008在中国报纸专栏上放毒的内容集合而成,邪气凛然,正气不侵。站在一个犯罪分子的立场上,以《红楼梦》为背景,对一年来中国文化、娱乐、科技、农业、体育及部分社会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一点上,王犯交代问题的态度是诚恳而认真的。因此,也给广大读者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个犯罪分子肮脏的内心世界,便于广大群众掌握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作案规律,从而促进社会治安的良性发展,保护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看到一个职业犯罪专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一次次改变犯罪手法的人生轨迹。从合著到独自创作,从小说到杂文集,一个人的想法最终实现下来的时候,可能往往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而这一点根本无关个人能力。我个人更希望看到一本完整的小说,但是看起来还需要等待一些日子。毕竟,犯罪分子也是人,我们总不能要求他饿着肚子去作案。
最后提醒一点:请用批判的眼光审阅这本《又厚又黑红楼梦》。
小僧也伸伸脚
不夸张地说,《红楼梦》大概是被最多中国人了解的书了。我没那么傻,像某些人那样跑到媒体上把自己不着四六的幻想发布出来。我的想法是:既然《红楼梦》是百科全书,所有的现实都能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不妨就找找看,向另一方向胡说一番也罢。
《红楼梦》就是生活。
话说回来,到现在为止,花纳税人钱养着的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考证也不见得就比业余的刘心武靠谱很多。从这一点上来说,和尚摸得,刘心武当然也摸得。
反正都不靠谱,干脆都不靠谱算了。
对《红楼梦》文学上评价比较靠谱的是王蒙,具体可以参考《红楼梦》(王蒙评点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增补版);对红学考证看上去比较让人信服的是陈林,可以参考《破译红楼时间密码》(陈林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对于所谓红学家来说,这两个人也都是业余的。我对职业红学家也没甚偏见,只不过觉得花了纳税人数十年的钱,却只知道评教授出风头,就让人有些不那么齿了。红学家中,毁师谤道、欺师灭祖有其人,假造(曹雪芹)墓碑指鹿为马有其事,当事人人五人六,居然一路风光到今天。欺师灭祖的,天瞽其双目;指鹿为马的,地减其生年,不值一论。而红学家们的成果呢?几十年下来,似乎只考证出一件事:曹雪芹其人确实存在。而曹雪芹到底是谁的儿子、脂砚斋又是谁、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这些基本问题当然一问三不知。至于《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天知道,地知道,你我不知道,其实职业红学家也不知道。
既如此,小僧也伸伸脚。
三人行
孔老二说,三人行必有他师。这话大概是想让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放在今天看来,越发有道理了。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在学科越分越细,想什么都知道确实很难。
有些“学问”,可以作为谈资,我就经常拿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考别人,骗酒喝,比如“冒”字到底怎么写啦,空穴来风、万人空巷这些成语到底什么意思啦,为什么CCTV-5所有的节目都把“问鼎”的意思搞拧啦,等等。我读错别字的时候也难免被人笑话,天地这么大,谁还没有点不知道的事呢。错了,承认,改正,别像朱军那样把别人的爹叫家父,被指出了还嘴硬也就是了。
最近周岭、何东、陆川三人行,在“您”字到底出现在元朝还是清朝较劲,这种学问,对搞学术之外的人意思实在不大。即使参加“红楼梦中人”的小姑娘真搞错了,周岭先生也没必要动那么大的肝火。学什么不好,非学余秋雨干吗?你说《红楼梦》时代的人怎么说话?要能完全搞清楚才怪。
过程中,何东质疑周岭,陆川反驳何东,都属正常,只有周岭先生的反应让人哑然失笑——“何东、陆川给我做学生我都不要。”
第一,也没人要给你做学生;第二,如果你在大学招生,那二位按规定真去考,考上了的话,你不要也得要。
周岭先生显然是有些红学功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找他做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编剧。何东做了些什么我不清楚,陆川是拍电影的,做导演,成绩还不错。如果周岭有心投在陆川门下学拍电影,我想陆川先生不至于不要,除非他太忙,没时间带学生——前面说了,术业有专攻嘛。
顺嘴说一句,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大体过得去,就是编剧太烂,结局部分抛弃了流传几百年的百二十回版本,另搞一套,看上去是想学金圣叹腰斩《水浒》,但空有金圣叹的勇气,没有金圣叹的才力,非驴非马,惨不忍睹。
“下肢大者”
武侠小说看了不少,“大说”,最大的就是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出现在《神雕侠侣》中。神雕的故事发生在宋末元初,宋朝的文字,我能记住最吓人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上套呢,如果每个人真按照这个说法做事,“进亦忧,退亦忧”,则没人快乐得起来。这话最多可以算作士大夫的个人守则吧——当然啊,范仲淹在士大夫里是个“强手”,不算口是心非。
即使范仲淹,在同一篇文章中,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那个时候的“国”就是“君”,“民”固然是“民”,但都是“臣民”,而不是“人民”。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但再奇也奇不到时代前面去。武侠小说故事可看,但不能认真对待,原因之一就是里面充满了时代的不可能。《红楼梦》中,如果让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些姑娘说出黄蓉“宋室南渡之后,词人墨客,无一不有家国之悲”这样的话来,老曹就跟金庸一样了。
《红楼梦》中,没人有什么“国”的概念,最大的也和范仲淹一样,不过是“君”,连最“清白”的贾宝玉说出来的也不过是这样的话:“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将来置君于何地……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这里的“君”和“国”是互文,实际上都是“君”,咱们这儿向来只有“家”,并无什么“国”。
因此,到了顾炎武提出了“天下”的概念,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君”、“国”、“天下”这些概念才有了分别,“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所以,武侠小说最大的词“侠之大者”,不过是像网友阿村所说,乃“下肢大者”,四肢发达而百无一用。
×者见×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论〈红楼梦〉》
经学家看到《易》。这就不用多说了,那些宿命的话,书里确实不少。近些年还有《易》学家用太极八卦解析《红楼梦》,结论是:薛宝钗男扮女装,林黛玉没死,王夫人不是宝玉的生母,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个私生子。
道学家见到淫。说法举不胜举,连原书有一章“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都有人相信,还拿去写论文。有谁见来?可见淫者见淫后的力量。他们所依据的甲戌本的批语“命芹溪删去”、“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叶”也是靠不住的。
才子看见缠绵。王小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不见得都是伟大事业的起点。鲁迅先生的杂文里提到有这样的人,他梦想的最高境界是在雪天,呕上半口血,由丫鬟扶着,懒懒地到院子里去看梅花。我看了以后着实生气:人怎么能想这样的事!同时我还想:假如这位先生不那么考究,不要下雪、梅花、丫鬟搀着等等,光要呕血的话,这件事我倒能帮上忙。——才子多愁善感,看见什么都不新鲜,何止缠绵。
鲁迅所说的革命家,指的还是搞“反清复明”的那些人,不包括当代话语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去得早,不知道这些。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红楼梦》的看法,毛泽东曾经说过:“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然后问徐海东:“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看过,《水浒》也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后来,徐海东奉旨看书,说:“《红楼梦》这部书,写得确实好,特别对封建社会揭露得很深刻。”
至于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个这个,我不说了,还是请某些人上百家讲坛继续开讲吧。
穿越之怡红院
我BIU、BIU两声,蹿到了《红楼梦》的年代,看到了贾宝玉们可怜的生活。
出家前,贾宝玉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算是蒋玉菡家(肯定去过)了,算算他出的几次门吧,不过是冯紫英家、北静王府、袭人家、晴雯家、考场、祖庙……蒋玉菡家最远吧,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想想都替他委屈。宝玉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被委派管理家务,他哥贾琏好得多,南下北上很是出了几次门。
假使宝玉最后没有出家,中了举人后,一定有贾政那样外派的机会,还能到各地走走,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但他的姐妹们就没这样的机会了。贾府的姑娘们,出嫁前,守着父母,出嫁后,守着老公,转来转去不过是45度角仰望天井上那四方的天空罢了,像薛宝琴那样能够四处游荡一番,写些怀古诗的,少之又少。
世界很小,心却远大。
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贾宝玉至少知道远方有个俄罗斯,他的孔雀裘就是俄罗斯来的。虽然我们知道俄罗斯不产孔雀,但至少产孔雀毛做的衣服,就像NIKE没有工厂,但不耽误生产最畅销的鞋子一样,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他还知道有个暹罗国,薛蟠请他吃生日宴的时候说:“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
他居然还知道法兰西——“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还用过洋烟、西洋药“依弗那”——王蒙评点说,“用起来却是狗皮膏药的路子,西体中用一例”。
他还知道“真真国”,那里有个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
可惜的是哥伦布比贾宝玉早生了几百年,不然新大陆的发现就轮不着他了,一叹。
叹息完毕,我BIU、BIU两声,又回来了。
都是浮云
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这是通俗哲学的说法。
在己群与他群的冲突中,情绪会影响你的思维,这是王溢嘉先生的说法。
火烧圆明园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英法两国一向的野蛮侵略,然后以放火灭迹来掩盖他们在园中的劫掠(中国的说法);一是说在停火谈判时,清廷将英法的39名谈判人员悉数羁押于圆明园,并将其中26人折磨致死,英法联军遂火烧圆明园作为报复(英、法两国的说法)。
贾迎春之死,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在反映孙绍祖一向的野蛮待人,淫欲无度,搞死了弱不禁风的贾迎春(贾家的说法);一是说贾迎春是个醋罐子老婆,因为贪夫,见着老公多纳了几房妻妾,又把带去的丫鬟尽数淫遍,自己郁闷死了(孙家的说法)。
圆明园,是皇帝的,不是农民的,也不是英格兰法兰西的,所以皇帝衰了,农民和英法都不珍惜,拿了,烧了;贾迎春,是贾赦的女儿,不是王夫人所生,甚至不是邢夫人所生,王夫人也不在乎,有了“命”的说法。
贾迎春嫁给孙绍祖,也有两大说法:一是说世交子侄,门当户对(贾赦的说法);一是说贾赦欠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拿贾迎春抵债(孙绍祖的说法)。不过贾赦的说法靠不住,想那孙绍祖不过是个游击,也就跟《鹿鼎记》中的风际中相当,比韦小宝还差着很多呢,怎么比得上贾家这种世家呢——这是我的说法,算小说法。
贾宝玉和贾迎春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尚好,关心则乱,才会和王夫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回,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这个岂不好呢!”
宝玉还是跳不出来啊。
将军林四
那天,林四召集兵士们说话。
林四手下的兵士都是女人,林四自己也是个女人,而且是个美丽的女人。
林四说:“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患,我意亦当殒身于下。尔等有愿随者,即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又厚又黑红楼梦
430.98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