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1)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2)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3)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4)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5)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1)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2)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3)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4)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5)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6)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7)
三 庭审前后(1)
三 庭审前后(2)
三 庭审前后(3)
三 庭审前后(4)
三 庭审前后(5)
三 庭审前后(6)
三 庭审前后(7)
三 庭审前后(8)
三 庭审前后(9)
三 庭审前后(10)
三 庭审前后(11)
三 庭审前后(12)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1)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2)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3)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4)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5)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6)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7)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8)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9)
五 关于“批‘周公’”案(1)
五 关于“批‘周公’”案(2)
五 关于“批‘周公’”案(3)
五 关于“批‘周公’”案(4)
五 关于“批‘周公’”案(5)
五 关于“批‘周公’”案(6)
五 关于?批‘周公’”案(7)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1)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2)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3)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4)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5)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6)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1)
1.江青显得很平静
我在参加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前后,曾听到过许多关于抓捕“四人帮”的情况,特别是江青被捕,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负责执行任务的张耀祠是提着手枪冲进去的;有人说当时江青听到宣布后,就倒在地上打滚,不肯站起来;有人说江青想反抗,同时还指责去抓她的人;更有的书刊上将此事描写得如同传奇一般,说是江青听完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的宣读后,‘忽’地跳下床,手指向办公厅副主任,横眉瞪眼骂道‘滚!你给我滚出去!警卫员!来人哪!快来人哪!’接着江青又指责这是在‘搞阴谋,搞政变’,并反身抓起床头的一只瓷瓶,奋力朝张耀祠砸去。张耀祠闪身躲过,猛扑过去一把将她按住……
从我参加对于“四人帮”预审和审判前后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及看到的相关材料却完全不是这样。当时负责拘捕江青的张耀祠穿便服,没有带手枪。行动小组的人员穿军装,但也都没有带任何武器。张耀祠仅带着几名行动小组人员,来到江青所住的万字廊二零一号住处。
由于张耀祠多年来一直负责中南海的安全警卫工作,警卫人员同他很熟,当他出现在江青的住处时,两名警卫人员并没有进行阻拦。张耀祠命令行动小组人员缴了两名警卫员的枪。
这突然的行动,使两名警卫员不知发生了什么,就笑着问:“张主任,这是怎么回事呀?”
江青吃完晚饭后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休息,见张耀祠进来,像平时一样地只向他点点头。
毛泽东主席生病期间,张耀祠是经常来这里的,这次江青没有想到的是,张耀祠站在她的面前,很严肃地向她说了一段令她吃惊的话:“党中央决定将你隔离审查……”
此时的江青并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向张耀祠扔瓷器,而是仍坐在沙发上,双目怒视着张耀祠,然后才慢慢地站起来,板着一张脸,从腰上取下一串钥匙,轻轻地扭开保险柜,从里面取出一只牛皮信封,看了看,再找来一支铅笔,在封面上写了“华国锋同志亲启”几个字,将钥匙放在信封里面,并将信封用封条封好。
从这些行动可以看得出来,江青对于这一天是有了一定准备的。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2)
江青被押送到中南海一个秘密的地下室去时并没有换车,坐的仍然是自己过去的那辆轿车。
江青被逮捕时并没有作任何的反抗,她显得很平静,后被押送到中南海一个秘密的地下室去时。
我所知道的震惊中外的抓捕江青的行动,就是这样平淡,这样毫无一点惊心动魄之处。
……
2.张春桥大喊“你们这是干什么?”
“会议室”里,被行动小组人员扭住的张春桥对坐在沙发上的华国锋和叶剑英大声地喊着:“你们这是干什么?”
拘捕张春桥是一场特殊的战斗。
张春桥的贴身警卫员是一个身强体壮的军人,他正在家乡休假,被张春桥突然召回北京,外出时寸步不离。
张春桥接到开会的通知后,就带上这位警卫员来到怀仁堂。
二人刚走到门口时,等候在此的第一行动小组负责人迎上去,向张春桥行了一个军礼。
张春桥板着脸,冷冷地问:“国锋同志和叶帅到了吗?”
答:“到了,他们正在等你。”
于是,张春桥朝里面走去。
门前的两名卫兵立刻将张春桥的警卫员拦住。
张春桥回过头来,有些警觉地问:“怎么回事?”
卫兵回答说:“没有什么,首长们开会,随行人员按规定都在外面的大厅里休息。”
这一说,张春桥也没有办法,只好对自己的警卫员点点头,独自进去。
当推开“会议室”门时,突然冲出几个人来,将张春桥一下子扭住。
张春桥立刻大叫起来:“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干什么?”
张春桥的警卫员被带到旁边的一间屋子里休息。他进门一看里面都是警卫局的熟人,就向大家点点头,然后泡了一杯茶,独自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喝起来。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3)
可是,他喝茶是假,耳朵时刻听着里面的动静是真。
警卫团一名副团长朝屋子里的行动小组人员使了个眼色,行动小组的几个人就冲上去缴他腰上的手枪。
谁知他后退一步,一下子拔出手枪。
昔日警卫团里的熟人,此时“各为其主”,怒目相视,谁也不敢向前。
如果双方发生枪战,那就会影响到整个粉碎“四人帮”的计划。
那位副团长大声地命令:“放下武器,中央已决定逮捕张春桥!”
这是令张春桥的警卫员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先愣了一下,接着就说:“我只听汪东兴主任的,他让我交枪我才交”。
副团长只好给汪东兴打电话,并将话筒递给他。
听完汪东兴电话后,他回答说:“是!我服从命令!”
“会议室”里,被行动小组人员扭住的张春桥对坐在沙发上的华国锋和叶剑英大声地喊着:“你们这是干什么?”
华国锋拿出一张“决定”来,对张春桥念道:“最近一个时期,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趁毛主席逝世之机,相互勾结,秘密串联,阴谋篡党夺权,犯下了一系列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中央决定对以上四人进行隔离审查。中共中央。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
张春桥被戴上了手铐,然后从后门将他押走。
3.王洪文的最后挣扎
还未等华国锋念完,王洪文乘机挣脱开卫士的手,大吼一声,如同一头发怒的恶狼一样,张开双臂,向着不远处的叶剑英扑去。
1976年10月6日晚上8时,中南海怀仁堂正厅。
早已等候在此的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平静地坐在那里。
在此之前,汪东兴将写好的中共中央关于对“四人帮”进行隔离审查的“决定”交给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
具体的抓捕行动,由汪东兴负责组织实施。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4)
在解决了张春桥之后,王洪文接着就到了。
考虑到王洪文与张春桥、姚文元这两个文人不一样,他年轻,当过军人,因此在他走到走廊的时候,行动小组的卫士就走上前去,立刻将他扭住。
他大声地吼了起来:“你们干什么,我是来开会的!”
卫士们仍然不肯放开他。
王洪文急了,立刻奋力反抗。他一边用脚去踢那些扭他的行动小组的卫士,一边拼力将手挣脱,并向卫士们挥动起拳头。
行动小组的卫士们一拥而上,很快就将王洪文制服。
王洪文被扭着双臂来到大厅里。
华国锋站起来,向王洪文念了中共中央的“决定”。
还未等华国锋念完,王洪文乘机挣脱开卫士的手,大吼一声,如同一头发怒的恶狼一样,张开双臂,向着不远处的叶剑英扑去。
叶剑英到底是经过风雨的老帅,显得很镇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几名卫士冲了过去,用力将他扑倒,然后死死地摁住,并给他戴上了手铐,连拖带架地将王洪文带出大厅,然后拉进了早已停在外面的汽车里。
4.姚文元“有话要说”
姚文元听了后只是问了一声:“这是谁叫你们干的?
接着又说:“我还有话要说啊!”
姚文元是王、张、姚三个人中接到“开会”通知后唯一产生怀疑的人。
他开始对是否去开这个“会”有些犹豫,觉得此事有些“出格”。
他认为“出格”的理由:
一是自己不是政治局常委,过去除曾以毛泽东秘书身份列席过这样的会之外,从来都没有这样正式通知他去参加过。在毛泽东主席逝世后不久就通知他去列席这样的会议,这有点儿太突然。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5)
另一个理由是开会的地点。过去开这样的会议,大都在紫光阁、颐年堂、勤政殿这几个警卫严密的地方,而这次仅有四个人参加的常委会,却选在了这么大的一个怀仁堂,其中究竟有何原因?
姚文元认为:“此时此刻,风云莫测哟!”
他想借故请假。
可是,一种获取更大权力的强烈欲望,使他又对自己的前程产生了一种幻想。
我曾看到一些报刊在记述这件事情时,将此时接到通知去开常委会的姚文元描写成“欣喜若狂”,同时还很不高兴地指责通知者:“搞的什么鬼,早就该开这个会了!”
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合乎姚文元这个人的个性。通过我在预审和法庭上与姚文元的接触、观察来看,在“四人帮”中他比其他三个人更谨慎,也更注意自身的安危。
姚文元此时既对此表示怀疑,又不愿放弃自己有可能升为“常委”的机会。
据我所看到的参加执行这次拘捕姚文元任务的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八三四一部队政治委员武健华的文章——《对有关粉碎“四人帮”文章若干问题的质疑》中回忆:“对姚文元的隔离,完全是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的,即在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采取行动的时候,对姚文元不动任何声色,此时,他悄然不知……”
武健华在这里写道,当姚文元即将到来时,华国锋对叶剑英说:“还要我们出面吗?”
叶剑英说:“免了吧。”
于是,由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共同作出决定,此事由在场的武健华来代为宣布中共中央的决定。
姚文元是在一种复杂而多虑的情况下,于8点20分从家里驱车前往怀仁堂“开会”。他是继张春桥、王洪文之后第三个来“开会”的。
武健华让行动小组的人员将姚文元带到怀仁堂东的休息室去。
武健华这时向姚文元宣布了华国锋写的命令:“中共中央决定,对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立即执行。”
姚文元听了后只是问了一声:“这是谁叫你们干的?”
接着又说:“我还有话要说啊!”
武健华未与他纠缠,当即命令行动小组的人员立刻将姚文元带走。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1)
1.神秘的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领导筹建的。他哪里想到,在“文革”中不但自己遭受残酷迫害被监禁,而且妻子郝治平竟被关进了这座由他一手兴建起来的监狱。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这座秘密监狱建于1958年,因为建在秦城,所以称秦城监狱。它位于燕山南麓的监狱,除了朝南的方向是一马平川之外,三面全是险峰峻岭,连绵相接,如同一把钳子,将这山下的监狱牢牢地钳住。山岭上树木葱郁,隐约可见古长城的断壁残垣,蛇形般环绕着山岭。此前归公安部管辖,鉴于当时国民党的许多战犯和美蒋特务都被分散关在北京的一些监狱里,一来不便于统一管理,二来审讯时也不太方便,因此第一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决定修一座监狱,将这些人集中关押起来。当时有四个监区,四百间监房,各种与此相配套的设施也一应俱全。
到了“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看着一批批被迫害的“牛鬼蛇神”无处关押,林彪、“四人帮”便在这里大兴土木,加建了两个监区,四百间监房,将这座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监狱建成了一座特级监狱, 成了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民族精英们的一座“据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人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知识分子残酷迫害,无情打击,冤狱遍布神州,秦城监狱扩建成特级监狱便是一个缩影.后来我看到监狱方面整理的一份材料讲道,在对待被关押的老干部时,名义上是“关心生活”,实际上炒鸡蛋时连蛋壳都炒在里面,致使这些老人无法吃菜,只能啃点窝窝头充饥。有的在这里被关押几年之久,还有的甚至被迫害而死,“文革”中这是一座令人不寒而栗的“法西斯集中营。”
2.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之死
1966年冬天的北京缺雨少雪,干寒酷冷。
11月29日深夜,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还没有回家。由于突然爆发“文化大革命”,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各地请示的材料和汇报的情况,不断地送到他的办公室。可是,形势已不能让这位负责主持北京市委日常工作的市委第二书记正常地工作了。为了避免红卫兵冲击,他将自己的办公室移到五楼的一间屋子里,在这里坚持领导北京市委的正常工作。
现在这间屋子成了他写“反思”的地方。他写了一会儿,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写的,正准备在床上躺下休息时,突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2)
这时,只听一阵刺耳的玻璃被砸碎的声音。一伙人趁着夜色,冲进了屋子。
在这个漆黑的冬夜里,这伙人连鞋都不让刘仁穿上,他光着一双脚被强行带走了。
无辜刘仁被“四人帮”指使的一伙人戴上了脚镣手铐,关进了秦城监狱。自从进了这里之后,他就再没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代替的则是一个数字,那就是他囚衣上的号码:6803。
1968年1月,一个捕风捉影、颠倒是非的简报送到了“四人帮”手中,刘仁于是就被“升级”为“叛党叛国”的“反革命敌特分子”。“四人帮”在这份简报上批示:“要铐起来,进行严厉的突击审问,对他们不能用一般对犯人的方法。”
刘仁经常被突击提审。
这种提审,实际上是对人从肉体到精神上的一种折磨,其手段之毒辣令人不忍目睹。有的人就是在这种“突击提审”后,不久便痛苦地死去了。对刘仁的突击提审更是残酷至极,每次都长达三天三夜。几十天折磨下来,经常咳嗽不断,有时一天吐痰达一公斤之多。不能立,不能睡,极为痛苦。“四人帮”妄图用这种办法来摧毁刘仁的意志。
在审讯室里,刘仁总是用一双炯目怒视着专案人员。
专案人员见刘仁经过如此多的折磨之后,仍然目光如炬,不肯“低头认罪”,就大声地问:“刘仁,你知道‘二月提纲’吗?”
就像当年从事地下斗争面对敌特的审问一样,刘仁泰然地回答:“当然知道”。
专案人员气势汹汹地说:“你知道这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彭真背着中央文革搞的吗?”
刘仁:“不知道。”
专案人员逼问:“你一直在家养病,为什么突然要跑去参加彭真的这个会议?”
刘仁反问道:“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彭真让我参加讨论,我能不去吗?”
专案人员未想到刘仁会如此反问自己,就大声吼道:“刘仁,你要认识自己的问题,你和彭真为什么要背着中央文革的首长,搞这个‘二月提纲’?”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3)
刘仁坦然地回答:“讨论‘二月提纲’的会议,他们(指“四人帮”)参加了,可为什么又说没有参加,是彭真背着他们搞的呢?这不符合事实。在会上,我也未见他们之间有过不同意见,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争论,这是大家一致通过的事情。”
专案人员一听,气得直拍桌子:“刘仁,你胡说,你要为你的这些言论负责!”
这时,刘仁将戴着手铐的手高高举起,毫不退让地说:“我是自觉自愿参加革命的,我的言行就得对党负责,不能讲违心的话,不能不尊重事实,决不能把党搞乱,我敢为我的言行负责!”
铮铮铁骨,耿耿丹心,日月可鉴。
刘仁再次被提审时,他已经被折磨得举步维艰了。
可是,他的意志却坚如钢铁,他知道自己的身后,是千百万同志的生命线。
当年刘仁领导北平地下党在白区开展斗争时,全市共有三千多名地下党员,都是按照党的地下工作原则进行的,是单线联系。作为城工部长兼敌工部长的刘仁,以“老头”的代称领导着这支地下党员的队伍,一条条北平地下党员的线索,最后都归到刘仁这个“老头”的总指挥部,他是
Content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1)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2)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3)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4)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5)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1)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2)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3)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4)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5)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6)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7)
三 庭审前后(1)
三 庭审前后(2)
三 庭审前后(3)
三 庭审前后(4)
三 庭审前后(5)
三 庭审前后(6)
三 庭审前后(7)
三 庭审前后(8)
三 庭审前后(9)
三 庭审前后(10)
三 庭审前后(11)
三 庭审前后(12)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1)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2)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3)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4)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5)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6)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7)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8)
四 谋害毛主席的幕后策划(9)
五 关于“批‘周公’”案(1)
五 关于“批‘周公’”案(2)
五 关于“批‘周公’”案(3)
五 关于“批‘周公’”案(4)
五 关于“批‘周公’”案(5)
五 关于“批‘周公’”案(6)
五 关于?批‘周公’”案(7)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1)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2)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3)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4)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5)
十一 特别法庭面临压力(6)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1)
1.江青显得很平静
我在参加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前后,曾听到过许多关于抓捕“四人帮”的情况,特别是江青被捕,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负责执行任务的张耀祠是提着手枪冲进去的;有人说当时江青听到宣布后,就倒在地上打滚,不肯站起来;有人说江青想反抗,同时还指责去抓她的人;更有的书刊上将此事描写得如同传奇一般,说是江青听完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的宣读后,‘忽’地跳下床,手指向办公厅副主任,横眉瞪眼骂道‘滚!你给我滚出去!警卫员!来人哪!快来人哪!’接着江青又指责这是在‘搞阴谋,搞政变’,并反身抓起床头的一只瓷瓶,奋力朝张耀祠砸去。张耀祠闪身躲过,猛扑过去一把将她按住……
从我参加对于“四人帮”预审和审判前后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及看到的相关材料却完全不是这样。当时负责拘捕江青的张耀祠穿便服,没有带手枪。行动小组的人员穿军装,但也都没有带任何武器。张耀祠仅带着几名行动小组人员,来到江青所住的万字廊二零一号住处。
由于张耀祠多年来一直负责中南海的安全警卫工作,警卫人员同他很熟,当他出现在江青的住处时,两名警卫人员并没有进行阻拦。张耀祠命令行动小组人员缴了两名警卫员的枪。
这突然的行动,使两名警卫员不知发生了什么,就笑着问:“张主任,这是怎么回事呀?”
江青吃完晚饭后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休息,见张耀祠进来,像平时一样地只向他点点头。
毛泽东主席生病期间,张耀祠是经常来这里的,这次江青没有想到的是,张耀祠站在她的面前,很严肃地向她说了一段令她吃惊的话:“党中央决定将你隔离审查……”
此时的江青并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向张耀祠扔瓷器,而是仍坐在沙发上,双目怒视着张耀祠,然后才慢慢地站起来,板着一张脸,从腰上取下一串钥匙,轻轻地扭开保险柜,从里面取出一只牛皮信封,看了看,再找来一支铅笔,在封面上写了“华国锋同志亲启”几个字,将钥匙放在信封里面,并将信封用封条封好。
从这些行动可以看得出来,江青对于这一天是有了一定准备的。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2)
江青被押送到中南海一个秘密的地下室去时并没有换车,坐的仍然是自己过去的那辆轿车。
江青被逮捕时并没有作任何的反抗,她显得很平静,后被押送到中南海一个秘密的地下室去时。
我所知道的震惊中外的抓捕江青的行动,就是这样平淡,这样毫无一点惊心动魄之处。
……
2.张春桥大喊“你们这是干什么?”
“会议室”里,被行动小组人员扭住的张春桥对坐在沙发上的华国锋和叶剑英大声地喊着:“你们这是干什么?”
拘捕张春桥是一场特殊的战斗。
张春桥的贴身警卫员是一个身强体壮的军人,他正在家乡休假,被张春桥突然召回北京,外出时寸步不离。
张春桥接到开会的通知后,就带上这位警卫员来到怀仁堂。
二人刚走到门口时,等候在此的第一行动小组负责人迎上去,向张春桥行了一个军礼。
张春桥板着脸,冷冷地问:“国锋同志和叶帅到了吗?”
答:“到了,他们正在等你。”
于是,张春桥朝里面走去。
门前的两名卫兵立刻将张春桥的警卫员拦住。
张春桥回过头来,有些警觉地问:“怎么回事?”
卫兵回答说:“没有什么,首长们开会,随行人员按规定都在外面的大厅里休息。”
这一说,张春桥也没有办法,只好对自己的警卫员点点头,独自进去。
当推开“会议室”门时,突然冲出几个人来,将张春桥一下子扭住。
张春桥立刻大叫起来:“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干什么?”
张春桥的警卫员被带到旁边的一间屋子里休息。他进门一看里面都是警卫局的熟人,就向大家点点头,然后泡了一杯茶,独自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喝起来。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3)
可是,他喝茶是假,耳朵时刻听着里面的动静是真。
警卫团一名副团长朝屋子里的行动小组人员使了个眼色,行动小组的几个人就冲上去缴他腰上的手枪。
谁知他后退一步,一下子拔出手枪。
昔日警卫团里的熟人,此时“各为其主”,怒目相视,谁也不敢向前。
如果双方发生枪战,那就会影响到整个粉碎“四人帮”的计划。
那位副团长大声地命令:“放下武器,中央已决定逮捕张春桥!”
这是令张春桥的警卫员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先愣了一下,接着就说:“我只听汪东兴主任的,他让我交枪我才交”。
副团长只好给汪东兴打电话,并将话筒递给他。
听完汪东兴电话后,他回答说:“是!我服从命令!”
“会议室”里,被行动小组人员扭住的张春桥对坐在沙发上的华国锋和叶剑英大声地喊着:“你们这是干什么?”
华国锋拿出一张“决定”来,对张春桥念道:“最近一个时期,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趁毛主席逝世之机,相互勾结,秘密串联,阴谋篡党夺权,犯下了一系列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中央决定对以上四人进行隔离审查。中共中央。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
张春桥被戴上了手铐,然后从后门将他押走。
3.王洪文的最后挣扎
还未等华国锋念完,王洪文乘机挣脱开卫士的手,大吼一声,如同一头发怒的恶狼一样,张开双臂,向着不远处的叶剑英扑去。
1976年10月6日晚上8时,中南海怀仁堂正厅。
早已等候在此的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平静地坐在那里。
在此之前,汪东兴将写好的中共中央关于对“四人帮”进行隔离审查的“决定”交给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
具体的抓捕行动,由汪东兴负责组织实施。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4)
在解决了张春桥之后,王洪文接着就到了。
考虑到王洪文与张春桥、姚文元这两个文人不一样,他年轻,当过军人,因此在他走到走廊的时候,行动小组的卫士就走上前去,立刻将他扭住。
他大声地吼了起来:“你们干什么,我是来开会的!”
卫士们仍然不肯放开他。
王洪文急了,立刻奋力反抗。他一边用脚去踢那些扭他的行动小组的卫士,一边拼力将手挣脱,并向卫士们挥动起拳头。
行动小组的卫士们一拥而上,很快就将王洪文制服。
王洪文被扭着双臂来到大厅里。
华国锋站起来,向王洪文念了中共中央的“决定”。
还未等华国锋念完,王洪文乘机挣脱开卫士的手,大吼一声,如同一头发怒的恶狼一样,张开双臂,向着不远处的叶剑英扑去。
叶剑英到底是经过风雨的老帅,显得很镇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几名卫士冲了过去,用力将他扑倒,然后死死地摁住,并给他戴上了手铐,连拖带架地将王洪文带出大厅,然后拉进了早已停在外面的汽车里。
4.姚文元“有话要说”
姚文元听了后只是问了一声:“这是谁叫你们干的?
接着又说:“我还有话要说啊!”
姚文元是王、张、姚三个人中接到“开会”通知后唯一产生怀疑的人。
他开始对是否去开这个“会”有些犹豫,觉得此事有些“出格”。
他认为“出格”的理由:
一是自己不是政治局常委,过去除曾以毛泽东秘书身份列席过这样的会之外,从来都没有这样正式通知他去参加过。在毛泽东主席逝世后不久就通知他去列席这样的会议,这有点儿太突然。
一 我所知道的抓捕“四人帮”经过(5)
另一个理由是开会的地点。过去开这样的会议,大都在紫光阁、颐年堂、勤政殿这几个警卫严密的地方,而这次仅有四个人参加的常委会,却选在了这么大的一个怀仁堂,其中究竟有何原因?
姚文元认为:“此时此刻,风云莫测哟!”
他想借故请假。
可是,一种获取更大权力的强烈欲望,使他又对自己的前程产生了一种幻想。
我曾看到一些报刊在记述这件事情时,将此时接到通知去开常委会的姚文元描写成“欣喜若狂”,同时还很不高兴地指责通知者:“搞的什么鬼,早就该开这个会了!”
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合乎姚文元这个人的个性。通过我在预审和法庭上与姚文元的接触、观察来看,在“四人帮”中他比其他三个人更谨慎,也更注意自身的安危。
姚文元此时既对此表示怀疑,又不愿放弃自己有可能升为“常委”的机会。
据我所看到的参加执行这次拘捕姚文元任务的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八三四一部队政治委员武健华的文章——《对有关粉碎“四人帮”文章若干问题的质疑》中回忆:“对姚文元的隔离,完全是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的,即在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采取行动的时候,对姚文元不动任何声色,此时,他悄然不知……”
武健华在这里写道,当姚文元即将到来时,华国锋对叶剑英说:“还要我们出面吗?”
叶剑英说:“免了吧。”
于是,由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共同作出决定,此事由在场的武健华来代为宣布中共中央的决定。
姚文元是在一种复杂而多虑的情况下,于8点20分从家里驱车前往怀仁堂“开会”。他是继张春桥、王洪文之后第三个来“开会”的。
武健华让行动小组的人员将姚文元带到怀仁堂东的休息室去。
武健华这时向姚文元宣布了华国锋写的命令:“中共中央决定,对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立即执行。”
姚文元听了后只是问了一声:“这是谁叫你们干的?”
接着又说:“我还有话要说啊!”
武健华未与他纠缠,当即命令行动小组的人员立刻将姚文元带走。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1)
1.神秘的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领导筹建的。他哪里想到,在“文革”中不但自己遭受残酷迫害被监禁,而且妻子郝治平竟被关进了这座由他一手兴建起来的监狱。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这座秘密监狱建于1958年,因为建在秦城,所以称秦城监狱。它位于燕山南麓的监狱,除了朝南的方向是一马平川之外,三面全是险峰峻岭,连绵相接,如同一把钳子,将这山下的监狱牢牢地钳住。山岭上树木葱郁,隐约可见古长城的断壁残垣,蛇形般环绕着山岭。此前归公安部管辖,鉴于当时国民党的许多战犯和美蒋特务都被分散关在北京的一些监狱里,一来不便于统一管理,二来审讯时也不太方便,因此第一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决定修一座监狱,将这些人集中关押起来。当时有四个监区,四百间监房,各种与此相配套的设施也一应俱全。
到了“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看着一批批被迫害的“牛鬼蛇神”无处关押,林彪、“四人帮”便在这里大兴土木,加建了两个监区,四百间监房,将这座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监狱建成了一座特级监狱, 成了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民族精英们的一座“据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人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知识分子残酷迫害,无情打击,冤狱遍布神州,秦城监狱扩建成特级监狱便是一个缩影.后来我看到监狱方面整理的一份材料讲道,在对待被关押的老干部时,名义上是“关心生活”,实际上炒鸡蛋时连蛋壳都炒在里面,致使这些老人无法吃菜,只能啃点窝窝头充饥。有的在这里被关押几年之久,还有的甚至被迫害而死,“文革”中这是一座令人不寒而栗的“法西斯集中营。”
2.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之死
1966年冬天的北京缺雨少雪,干寒酷冷。
11月29日深夜,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还没有回家。由于突然爆发“文化大革命”,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各地请示的材料和汇报的情况,不断地送到他的办公室。可是,形势已不能让这位负责主持北京市委日常工作的市委第二书记正常地工作了。为了避免红卫兵冲击,他将自己的办公室移到五楼的一间屋子里,在这里坚持领导北京市委的正常工作。
现在这间屋子成了他写“反思”的地方。他写了一会儿,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写的,正准备在床上躺下休息时,突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2)
这时,只听一阵刺耳的玻璃被砸碎的声音。一伙人趁着夜色,冲进了屋子。
在这个漆黑的冬夜里,这伙人连鞋都不让刘仁穿上,他光着一双脚被强行带走了。
无辜刘仁被“四人帮”指使的一伙人戴上了脚镣手铐,关进了秦城监狱。自从进了这里之后,他就再没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代替的则是一个数字,那就是他囚衣上的号码:6803。
1968年1月,一个捕风捉影、颠倒是非的简报送到了“四人帮”手中,刘仁于是就被“升级”为“叛党叛国”的“反革命敌特分子”。“四人帮”在这份简报上批示:“要铐起来,进行严厉的突击审问,对他们不能用一般对犯人的方法。”
刘仁经常被突击提审。
这种提审,实际上是对人从肉体到精神上的一种折磨,其手段之毒辣令人不忍目睹。有的人就是在这种“突击提审”后,不久便痛苦地死去了。对刘仁的突击提审更是残酷至极,每次都长达三天三夜。几十天折磨下来,经常咳嗽不断,有时一天吐痰达一公斤之多。不能立,不能睡,极为痛苦。“四人帮”妄图用这种办法来摧毁刘仁的意志。
在审讯室里,刘仁总是用一双炯目怒视着专案人员。
专案人员见刘仁经过如此多的折磨之后,仍然目光如炬,不肯“低头认罪”,就大声地问:“刘仁,你知道‘二月提纲’吗?”
就像当年从事地下斗争面对敌特的审问一样,刘仁泰然地回答:“当然知道”。
专案人员气势汹汹地说:“你知道这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彭真背着中央文革搞的吗?”
刘仁:“不知道。”
专案人员逼问:“你一直在家养病,为什么突然要跑去参加彭真的这个会议?”
刘仁反问道:“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彭真让我参加讨论,我能不去吗?”
专案人员未想到刘仁会如此反问自己,就大声吼道:“刘仁,你要认识自己的问题,你和彭真为什么要背着中央文革的首长,搞这个‘二月提纲’?”
二 “文革”前后的秦城监狱(3)
刘仁坦然地回答:“讨论‘二月提纲’的会议,他们(指“四人帮”)参加了,可为什么又说没有参加,是彭真背着他们搞的呢?这不符合事实。在会上,我也未见他们之间有过不同意见,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争论,这是大家一致通过的事情。”
专案人员一听,气得直拍桌子:“刘仁,你胡说,你要为你的这些言论负责!”
这时,刘仁将戴着手铐的手高高举起,毫不退让地说:“我是自觉自愿参加革命的,我的言行就得对党负责,不能讲违心的话,不能不尊重事实,决不能把党搞乱,我敢为我的言行负责!”
铮铮铁骨,耿耿丹心,日月可鉴。
刘仁再次被提审时,他已经被折磨得举步维艰了。
可是,他的意志却坚如钢铁,他知道自己的身后,是千百万同志的生命线。
当年刘仁领导北平地下党在白区开展斗争时,全市共有三千多名地下党员,都是按照党的地下工作原则进行的,是单线联系。作为城工部长兼敌工部长的刘仁,以“老头”的代称领导着这支地下党员的队伍,一条条北平地下党员的线索,最后都归到刘仁这个“老头”的总指挥部,他是

共和国大审判(第二部)
343.57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