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1)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2)
第二节 脑
第三节 头部疾病(1)
第三节 头部疾病(2)
第三节 头部疾病(3)
第四节 睡眠(1)
第四节 睡眠(2)
第四节 睡眠(3)
耳鸣与耳聋(1)
耳鸣与耳聋(2)
耳鸣与耳聋(3)
女人为什么长乳房
乳房疾病
乳房保健(1)
乳房保健(2)
脾的功能
脾病(1)
脾病(2)
肝的功能
肝病的致病原因与养生保健
酒文化与肝脏保健
男女的不同(1)
男女的不同(2)
男女的不同(3)
男性病与女性病(1)
男性病与女性病(2)
男性、女性生殖养护法
为什么看病时大夫都问大小便如何?(1)
为什么看病时大夫都问大小便如何?(2)
葱、姜和大蒜的妙用(1)
葱、姜和大蒜的妙用(2)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1)
一 头发的功能
1、保暖与散热
头发有什么用呢?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散热。散热的功能容易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头一直被看作我们整个身体中最阳的部分,即它的阳气最足,所以需要头发来散热。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来看一张汉代的画像——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这张图非常有趣,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礼仪规范。
为什么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人首蛇身”?我们都知道埃及有“狮身人面像”,底下是狮身,上面也是人首。“人首”实际上代表着人的理性层面,因为人是有理智的,有思维的,有头脑的。思维、理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而蛇身代表本能的层面,代表人还没有脱离动物性的一面。这张图非常生动有趣地表现了人的双面性,人既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动物性的一面。
为什么他们的头发看上去很“规矩”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是不可以裸露身体的,这是礼貌性的问题,我们尽量用服饰来遮盖身体,而我们的文明程度要在头发上表现。所以在头发上做足了功夫。
图1伏羲女娲交尾图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中伏羲和女娲分别拿了什么。左边是伏羲,他手中拿的是“矩”,规矩的“矩”。右边女娲手中拿的是“规”。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件绘图工具,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用来画方形,一个用来画圆形)。男人为什么要拿矩?因为男人要行“方正之道”,男人只要行方正之道,就会不生病。女人要拿规,行“圆融之道”。女人一定要圆融,越圆融越可以自我保护。
顺带看一下中国古代的钱币,从钱币的形状上就告诉了我们什么叫“钱道”。用钱之道在外要圆融,内要方正。人的内心要方正,不可以歪着、斜着,这就是钱道。古代人在制作钱币这么一个小问题上,都要守“外圆内方”之道,可见中国文化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都注意人性的规范。
1953年,现代科学家发现了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而这种双螺旋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人类始祖形象——“伏羲女娲交尾图”非常相似。这是个世界之谜。
3、及笄和冠礼
在古代,男子满二十岁要行冠礼,女子满十四岁要行及笄之礼,就是通过发式的改变来标示一个成熟阶段的到来。
古人认为女子到14岁的时候会来月经,从来月经的那一天起就标志着女孩儿成长为女人,这一天为女性生命的真正开始。从这时起女孩儿就不再留刘海,而要把头发盘起来,这就说明成人了,具有生育能力了,媒婆一看就知道可以给这个姑娘定亲了。
女性成人多久可以通过“数齿”来计算,不是数牙齿的意思,而是数头上的簪子数。来月经的第一年是插一根簪子,第二年是插两根簪子,第三年则是插一把小梳子、三根齿,等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簪子、齿子了,就说明这是老姑娘了,该“开花结果”了。
男子在二十岁的那一年会集体行冠礼,就是把头发梳上去,并插一根簪子,头上还要戴个冠,就是帽子。所以这就是古代文字中丈夫的“夫”字(见左图)。而古人认为,男子二十岁时虽已成年,但还体弱、单薄,不可以过性生活,所以叫“弱冠”。
行冠礼和及笄礼的时候,都是要把头发梳理起来,梳理头发就代表人由感性向理性的迈进,其内涵之意是,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要开始约束自己了,不可以再像小孩子那样任性胡为了。
2
4、经典励志发型——“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着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设立的时候,髡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剃光犯人的头发,就是警戒和提醒犯人,你是一个不行孝道的人,现在头发没了,在牢里好好呆着思过,改正了错误,长出了头发,才能重获自由。
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比较情绪化的人在自我惩罚的时候,都喜欢剃头。越王勾践兵败于吴王夫差后,就采取了剃光头发和纹身等一系列极端的行为来惩罚自己,他通过对肉体的摧残,达到精神能量的提升,激励自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后,他打败了夫差,一雪前耻。很多人说这不是自虐吗?的确就是自虐,但达到目的了。有的女性朋友说,老公很长时间都不看我一眼了,那给你出个好主意,去理发店理个特别古怪的发型,你老公一定立刻就注意到你了。道理很简单,头发是人体最重要的标志,一改变就马上引人注目。要是你郁闷了也一样,可以去理发店去理发,理完发心情?会好很多。
还有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励志发型,就是清朝人的发型,它是把四周的头发都剃光,只留中间一点点,然后梳一根大辫子。这是什么含义呢?其实这就代表着清朝人的一种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就是把四周的敌人全都打败,雄霸中原。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发型来表达志向的方式,所以清朝人的发型堪称经典励志发型。
现代西方曾出现过一批所谓“现代派”的人,专门把两边的头发剃光,中间留一绺,他们觉得这样的发式很酷,招摇过市。其实这样的发型自古中国就有,中国原来“萨满”的发型、大巫师的发型、浪荡子弟的发型都这样,因为这个发型的外在表现最飞扬跋扈、最霸道、最嚣张。孔子有个非常有名的弟子叫子路,子路在拜孔子为师前也是这种发型,生怕人不知道他是地痞。后来孔子一顿拳脚降伏了子路,才使其改邪归正,建立了千古功名。
今天,我们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正月不理发,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理发,为什么正月里不理发呢,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误传,完全是口耳相传发错了音。“正月里理发会死舅”的原来意思是正月里、二月二之前不剃头是缘于“思旧”,就是在这一段时间不理发是为了怀念过去一年中的种种经历,这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结果传着传着“思旧”慢慢地就变成了“死舅舅”。所以大家都不去理发,都怕家里的舅舅死了。
我们中国人管原配夫妻叫“结发夫妻”,缘由何在?这缘起于古代男女结婚的仪式,双方在喝交杯酒之前要各剪一绺头发,挽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这么做的含义是什么?首先,头发在古人心目中相当重要,头发代表着文明社会的礼仪风范,所以那时人一生也不会轻易地剪头发,除非有特别重大的事情。结婚算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要剪一绺头发表示婚姻的重要性和荣辱与共。此外,头发是肾之精华,心之血余,从生理上讲,男女的第一次结合就是精血的结合,所以把双方剪下的头发挽在一起就象征着血脉相融。另外,头发还是人体当中永不腐烂的东西,结发行为也是一种关于爱情永恒、白头到老的美好期望。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2)
二、头发疾病
1、发白与脱发(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
中医认为,头发跟人体内两条经脉的气血最为相关,即肾气和肝血。故有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之说。
头发黑不黑,是否润泽跟肾气相关。发为肾之华,就是说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现。肾又是主黑色,所以头发是否乌黑靓丽,实际上跟肾的好坏密切相关。头发是否滋润也跟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肾主收敛,如果一个人肾气的收藏能力特别强的话,头发就滋润,还不容易脱发。反之,如果肾虚的话,肾精收藏的力量不够,就容易脱发。
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因为肝主生发。头发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血余,即发为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并导致脱发。
中国古代有一味药就叫血余,血余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良药。这里我提供一个很方便的急救止血的小方法。比如我们带小孩子出去玩儿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把头磕破了,在没有急救药品的情况下,可以先用清水把伤口清洗好,然后再把伤口周边的头发剪下来,拿打火机点着,烧成炭状,糊在伤口上,这样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秃顶是一种典型的脱发疾病。俄罗斯的女性比较喜欢嫁给秃顶的男人,因为她们发现秃顶的男性普遍性欲比较旺盛,原因何在?其实从中医的理论上来讲,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肾气的过度耗散就意味着人的性欲会比较强。
有的人掉头发只掉头顶的,这一是与前面提的肝血有关,同时还跟脾胃有关。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无端思虑过多,而且常想些没有用的,思则气结,人想得多了就会把气机结住,这叫做思伤脾,同时还会伤血,于是就造成了头顶掉发。
《黄帝内经》里讲,女子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额头就会出现白发,这是因为此时的女性胃脉开始出现衰落。胃脉就走前额,所以女性这时还容易长抬头纹和鱼尾纹。男子的头部除了头发外还有胡须,那么就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男人是胡子白了,头发没白;有的却是头发白了,胡子没白。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男人长胡须是由冲脉所主。冲脉起于会阴,对于男子来说,联系的是两个睾丸;对于女子来说,联系的是卵巢。冲脉沿着人体正中线任脉的两边慢慢上来,对于女子来说,女子的阳气不足,所以冲脉就散于胸中,故女子长乳房;对于男子来说,男子阳气足,冲脉不会停留在胸部,而是继续往上走,停留在下巴、嘴唇边、人中这些地方,于是男子在这些地方长胡子。
冲脉在《黄帝内经》中归为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一套系统。奇经八脉是添元气的系统,十二正经是我们人体正常的生理系统。所以头发和胡须,恰恰是表明了我们人体两个方面的一个问题。肾虚就会头发白,任督、冲脉虚的话就会胡子变白。如果人头发白胡须不白,说明你肾虚,但任督脉和冲脉不虚;如果人头发不白胡子白,说明肾没有虚,任督脉和冲脉虚。
男人的胡须长得也很不一样,通过胡须的样子可以看出一些性格特点。比如张飞的胡须呈张开状,这种炸开长的胡须都属于生发过度之象,气太冲了,像这种人性格比较粗矿、豪放,理性不足,比较情绪化。关公号称为美髯公,胡须很长很漂亮,这种人先天元气很足,气血非常足的一个象,这种人的性格特点就是比较柔顺,比较忠厚,特别地义气、善良,不会去太过度地争强好胜,比较可靠。《黄帝内经》里还提过一种天生不长胡须的人,叫做天宦,这种人的气没冲到脸上来,说明他收敛的工夫特别强,这种人的性格特点是心计比较多,比较老谋深算,什么东西都藏得比较深。
2、头皮屑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被头皮屑的问题所困扰,使用了很多种去屑洗发液仍不见本质性的好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头皮屑的问题叫做阴盛阳虚。就是肾精敛不住虚火,虚火上炎,总在上面飘着,时间一长,头皮上的经血慢慢变得偏少,于是头皮就得不到滋润,产生了头皮屑。
3、出头油
还有很多人头油特别多,总是呼呼地出油,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脾疏布太过。人的脾是疏布四方的,如果脾气疏布太过(按五行的说法叫做土不生金,人的脾为土,肺为金,而肺气是主肃降的),肺气往下降的功能就会不够,人体的油脂就往上面飘,导致头部总出油。所以,头油过多实际上是脾和肺两脏的病。
4、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就是突然哗哗地掉头发,导致头部的某一块地方不长头发。斑秃实际上跟我们的情志有很大关系。如果过度焦虑,或者生一口大气的话,心结不开,就有可能造成斑秃。
4
三、头发的养护与保健
前面说了不少头发的问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百姓该如何对头发进行护理和保健,又该避免哪些常犯的错误呢?
1.给生活减压
自古我们的头发就有一个别称,叫做烦恼丝,就是说头发的病都跟烦恼有关。佛教认为人的身心被贪欲所困扰,就会产生烦恼。烦恼的“烦”字为“火”字边加一个“页”。“页”在古代读作“xié”部,凡是从“页”部都是跟头有关。那么一个“火”字加一个“页”字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指人的虚火上炎,老在头上飘着,生出烦恼。
烦恼可导致多种疾病,头部的尤其多,所以我们要想做头发和头部的养护和保健,就首先要去除烦恼。
自古中国有君子和小人的评判问题。君子讲究向内追求,遇事不会向外攀比;那么小人正相反,重身外之事,就会产生攀比之心,有了攀比心,人就会有烦恼。所以,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人要做君子或淑女,就是教人把心收回来,把心态摆好,这样就会减少烦恼,修身养性。具体到方法,古人讲究从小就去学琴棋书画,这些技能是解决我们心灵之痛的一剂良方,可以让人生的境界得以提升。进,可为天下苍生服务,树立功德;退,可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很好的养护,使人少生烦恼,少得疾病。
现代人太重科技,而轻文化,这就容易产生烦恼。那么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减压,让生活简简单单单一些,使自己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这样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十分强大,疾病就无从入体,自己还可以得到一头乌黑浓密的亮发,何乐而不为呢!
2.做头部按摩
我们日常要多梳头。梳头也有讲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去梳,选择粗一点的,而且最好是木梳。在没有梳子的情况下,用手梳头也可以。
梳头就是头部的按摩,那么按摩就有按摩的规则,不能乱来。头部按摩法一定要先从前额开始,从阳明胃经走到少阳胆经,然后再走到后边的太阳膀胱经。我们可以采取五指梳的方法,就是用五根手指按上面的规则在头上捋,捋的时候手要稍微重一点,通过指尖来按摩头皮,这对头发的养护非常有好处。
3.春天散发,睡觉散头卧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不要约束头发,比如不去梳马尾辫,一定要把头发散开,这样才能提起头发的生机,让它的生发之机起来。再有,睡觉的时候要注意,要散头卧,就是把头发披散开来,不要把头发再梳紧,这也是对头发的一种很好的养护。
4.不湿卧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不注意的一点是湿卧,洗完头发或洗完澡没有把头发弄干就马上去睡觉。这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说头痛、眩闷、两眼发花,乃至脱发、脸也发黑,甚至会造成齿痛或耳聋等疾病,有时还会头上生白屑。所以,要特别注意湿卧的问题,洗完头以后不要马上睡觉,一定要等头发干了再睡。再有,不要常用吹风机吹干头发,那样会造成头发的干燥,最好让它自然晾干。
第二节 脑
一、脑
1、脑为奇恒之府
中医里管脑叫做奇恒之府。古语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脊髓是先天的,而大脑是后天的,所以有脑为髓之海之说。我们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抱小女孩儿的时候觉得很轻,而抱那些即使很瘦的小男孩儿,也觉得很沉,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就是跟骨头和脊髓有关,小男孩儿沉就沉在骨头上。从这一角度来讲,也可以解释一般男性比较理性、女性偏感性的现象。
道教把人的大脑分为九宫,正中间的叫做“泥丸夫人”。既然起名字叫“夫人”,就是认为脑是阴性的。而《黄帝内经》却认为“脑为诸阳之会”,脑部是所有阳经都汇聚的地方,所以脑为阳。这是中医和道教在认识大脑上的一个不同之处。
2、人为什么要学习
我们人的大脑有一个先天的特性,就是好学,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学习?归根结底,人的学习是为了克服本能,解除烦恼。
我们平时都该学些什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格局,远离烦恼呢?古代的圣人孔子就规定了几点:
首先一定要学《诗经》。①学习《诗》,可以“兴”。《诗经》中运用了大量“兴”的手法,“兴”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②学习《诗》,可以“观”,“观”指的是洞察天地万物、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的本领,并由此领悟人体内的小宇宙与天地这个大宇宙是如何相合相生的;③学习《诗》,可以“群”,就是要学会合群,懂得如何跟别人相处,建立稳定、长久的关系;④学习《诗》,可以“怨”,“怨”在古代是讽刺的意思,就“讽刺”在古代是“暗示”的意思,就是有话不明说,不要让其他人生厌,其实就是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⑤学习《诗》,可以“言志”。诗是可以言志的。“志”(见左面“志”字古代写法)字在古代的写法为上边是一个“之”字,下面是一个“心”字,“之”代表到了什么地方,“之”加“心”就表示你的心的动向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志向。
其次要学《礼》。学《礼》就是要学会对人的感官进行制约和调养。传统医学认为:礼是养人之欲的,就是制约和调养人的欲念。古代认
Content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1)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2)
第二节 脑
第三节 头部疾病(1)
第三节 头部疾病(2)
第三节 头部疾病(3)
第四节 睡眠(1)
第四节 睡眠(2)
第四节 睡眠(3)
耳鸣与耳聋(1)
耳鸣与耳聋(2)
耳鸣与耳聋(3)
女人为什么长乳房
乳房疾病
乳房保健(1)
乳房保健(2)
脾的功能
脾病(1)
脾病(2)
肝的功能
肝病的致病原因与养生保健
酒文化与肝脏保健
男女的不同(1)
男女的不同(2)
男女的不同(3)
男性病与女性病(1)
男性病与女性病(2)
男性、女性生殖养护法
为什么看病时大夫都问大小便如何?(1)
为什么看病时大夫都问大小便如何?(2)
葱、姜和大蒜的妙用(1)
葱、姜和大蒜的妙用(2)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1)
一 头发的功能
1、保暖与散热
头发有什么用呢?一是可以保暖,二是可以散热。散热的功能容易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头一直被看作我们整个身体中最阳的部分,即它的阳气最足,所以需要头发来散热。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来看一张汉代的画像——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这张图非常有趣,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礼仪规范。
为什么伏羲女娲交尾图是“人首蛇身”?我们都知道埃及有“狮身人面像”,底下是狮身,上面也是人首。“人首”实际上代表着人的理性层面,因为人是有理智的,有思维的,有头脑的。思维、理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而蛇身代表本能的层面,代表人还没有脱离动物性的一面。这张图非常生动有趣地表现了人的双面性,人既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动物性的一面。
为什么他们的头发看上去很“规矩”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是不可以裸露身体的,这是礼貌性的问题,我们尽量用服饰来遮盖身体,而我们的文明程度要在头发上表现。所以在头发上做足了功夫。
图1伏羲女娲交尾图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中伏羲和女娲分别拿了什么。左边是伏羲,他手中拿的是“矩”,规矩的“矩”。右边女娲手中拿的是“规”。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件绘图工具,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用来画方形,一个用来画圆形)。男人为什么要拿矩?因为男人要行“方正之道”,男人只要行方正之道,就会不生病。女人要拿规,行“圆融之道”。女人一定要圆融,越圆融越可以自我保护。
顺带看一下中国古代的钱币,从钱币的形状上就告诉了我们什么叫“钱道”。用钱之道在外要圆融,内要方正。人的内心要方正,不可以歪着、斜着,这就是钱道。古代人在制作钱币这么一个小问题上,都要守“外圆内方”之道,可见中国文化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都注意人性的规范。
1953年,现代科学家发现了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而这种双螺旋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人类始祖形象——“伏羲女娲交尾图”非常相似。这是个世界之谜。
3、及笄和冠礼
在古代,男子满二十岁要行冠礼,女子满十四岁要行及笄之礼,就是通过发式的改变来标示一个成熟阶段的到来。
古人认为女子到14岁的时候会来月经,从来月经的那一天起就标志着女孩儿成长为女人,这一天为女性生命的真正开始。从这时起女孩儿就不再留刘海,而要把头发盘起来,这就说明成人了,具有生育能力了,媒婆一看就知道可以给这个姑娘定亲了。
女性成人多久可以通过“数齿”来计算,不是数牙齿的意思,而是数头上的簪子数。来月经的第一年是插一根簪子,第二年是插两根簪子,第三年则是插一把小梳子、三根齿,等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簪子、齿子了,就说明这是老姑娘了,该“开花结果”了。
男子在二十岁的那一年会集体行冠礼,就是把头发梳上去,并插一根簪子,头上还要戴个冠,就是帽子。所以这就是古代文字中丈夫的“夫”字(见左图)。而古人认为,男子二十岁时虽已成年,但还体弱、单薄,不可以过性生活,所以叫“弱冠”。
行冠礼和及笄礼的时候,都是要把头发梳理起来,梳理头发就代表人由感性向理性的迈进,其内涵之意是,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要开始约束自己了,不可以再像小孩子那样任性胡为了。
2
4、经典励志发型——“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着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设立的时候,髡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剃光犯人的头发,就是警戒和提醒犯人,你是一个不行孝道的人,现在头发没了,在牢里好好呆着思过,改正了错误,长出了头发,才能重获自由。
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比较情绪化的人在自我惩罚的时候,都喜欢剃头。越王勾践兵败于吴王夫差后,就采取了剃光头发和纹身等一系列极端的行为来惩罚自己,他通过对肉体的摧残,达到精神能量的提升,激励自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后,他打败了夫差,一雪前耻。很多人说这不是自虐吗?的确就是自虐,但达到目的了。有的女性朋友说,老公很长时间都不看我一眼了,那给你出个好主意,去理发店理个特别古怪的发型,你老公一定立刻就注意到你了。道理很简单,头发是人体最重要的标志,一改变就马上引人注目。要是你郁闷了也一样,可以去理发店去理发,理完发心情?会好很多。
还有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励志发型,就是清朝人的发型,它是把四周的头发都剃光,只留中间一点点,然后梳一根大辫子。这是什么含义呢?其实这就代表着清朝人的一种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就是把四周的敌人全都打败,雄霸中原。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发型来表达志向的方式,所以清朝人的发型堪称经典励志发型。
现代西方曾出现过一批所谓“现代派”的人,专门把两边的头发剃光,中间留一绺,他们觉得这样的发式很酷,招摇过市。其实这样的发型自古中国就有,中国原来“萨满”的发型、大巫师的发型、浪荡子弟的发型都这样,因为这个发型的外在表现最飞扬跋扈、最霸道、最嚣张。孔子有个非常有名的弟子叫子路,子路在拜孔子为师前也是这种发型,生怕人不知道他是地痞。后来孔子一顿拳脚降伏了子路,才使其改邪归正,建立了千古功名。
今天,我们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正月不理发,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理发,为什么正月里不理发呢,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误传,完全是口耳相传发错了音。“正月里理发会死舅”的原来意思是正月里、二月二之前不剃头是缘于“思旧”,就是在这一段时间不理发是为了怀念过去一年中的种种经历,这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结果传着传着“思旧”慢慢地就变成了“死舅舅”。所以大家都不去理发,都怕家里的舅舅死了。
我们中国人管原配夫妻叫“结发夫妻”,缘由何在?这缘起于古代男女结婚的仪式,双方在喝交杯酒之前要各剪一绺头发,挽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这么做的含义是什么?首先,头发在古人心目中相当重要,头发代表着文明社会的礼仪风范,所以那时人一生也不会轻易地剪头发,除非有特别重大的事情。结婚算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要剪一绺头发表示婚姻的重要性和荣辱与共。此外,头发是肾之精华,心之血余,从生理上讲,男女的第一次结合就是精血的结合,所以把双方剪下的头发挽在一起就象征着血脉相融。另外,头发还是人体当中永不腐烂的东西,结发行为也是一种关于爱情永恒、白头到老的美好期望。
第一节 头发和胡须(2)
二、头发疾病
1、发白与脱发(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
中医认为,头发跟人体内两条经脉的气血最为相关,即肾气和肝血。故有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之说。
头发黑不黑,是否润泽跟肾气相关。发为肾之华,就是说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现。肾又是主黑色,所以头发是否乌黑靓丽,实际上跟肾的好坏密切相关。头发是否滋润也跟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肾主收敛,如果一个人肾气的收藏能力特别强的话,头发就滋润,还不容易脱发。反之,如果肾虚的话,肾精收藏的力量不够,就容易脱发。
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因为肝主生发。头发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血余,即发为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并导致脱发。
中国古代有一味药就叫血余,血余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良药。这里我提供一个很方便的急救止血的小方法。比如我们带小孩子出去玩儿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把头磕破了,在没有急救药品的情况下,可以先用清水把伤口清洗好,然后再把伤口周边的头发剪下来,拿打火机点着,烧成炭状,糊在伤口上,这样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秃顶是一种典型的脱发疾病。俄罗斯的女性比较喜欢嫁给秃顶的男人,因为她们发现秃顶的男性普遍性欲比较旺盛,原因何在?其实从中医的理论上来讲,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肾气的过度耗散就意味着人的性欲会比较强。
有的人掉头发只掉头顶的,这一是与前面提的肝血有关,同时还跟脾胃有关。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无端思虑过多,而且常想些没有用的,思则气结,人想得多了就会把气机结住,这叫做思伤脾,同时还会伤血,于是就造成了头顶掉发。
《黄帝内经》里讲,女子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额头就会出现白发,这是因为此时的女性胃脉开始出现衰落。胃脉就走前额,所以女性这时还容易长抬头纹和鱼尾纹。男子的头部除了头发外还有胡须,那么就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男人是胡子白了,头发没白;有的却是头发白了,胡子没白。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男人长胡须是由冲脉所主。冲脉起于会阴,对于男子来说,联系的是两个睾丸;对于女子来说,联系的是卵巢。冲脉沿着人体正中线任脉的两边慢慢上来,对于女子来说,女子的阳气不足,所以冲脉就散于胸中,故女子长乳房;对于男子来说,男子阳气足,冲脉不会停留在胸部,而是继续往上走,停留在下巴、嘴唇边、人中这些地方,于是男子在这些地方长胡子。
冲脉在《黄帝内经》中归为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一套系统。奇经八脉是添元气的系统,十二正经是我们人体正常的生理系统。所以头发和胡须,恰恰是表明了我们人体两个方面的一个问题。肾虚就会头发白,任督、冲脉虚的话就会胡子变白。如果人头发白胡须不白,说明你肾虚,但任督脉和冲脉不虚;如果人头发不白胡子白,说明肾没有虚,任督脉和冲脉虚。
男人的胡须长得也很不一样,通过胡须的样子可以看出一些性格特点。比如张飞的胡须呈张开状,这种炸开长的胡须都属于生发过度之象,气太冲了,像这种人性格比较粗矿、豪放,理性不足,比较情绪化。关公号称为美髯公,胡须很长很漂亮,这种人先天元气很足,气血非常足的一个象,这种人的性格特点就是比较柔顺,比较忠厚,特别地义气、善良,不会去太过度地争强好胜,比较可靠。《黄帝内经》里还提过一种天生不长胡须的人,叫做天宦,这种人的气没冲到脸上来,说明他收敛的工夫特别强,这种人的性格特点是心计比较多,比较老谋深算,什么东西都藏得比较深。
2、头皮屑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被头皮屑的问题所困扰,使用了很多种去屑洗发液仍不见本质性的好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头皮屑的问题叫做阴盛阳虚。就是肾精敛不住虚火,虚火上炎,总在上面飘着,时间一长,头皮上的经血慢慢变得偏少,于是头皮就得不到滋润,产生了头皮屑。
3、出头油
还有很多人头油特别多,总是呼呼地出油,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脾疏布太过。人的脾是疏布四方的,如果脾气疏布太过(按五行的说法叫做土不生金,人的脾为土,肺为金,而肺气是主肃降的),肺气往下降的功能就会不够,人体的油脂就往上面飘,导致头部总出油。所以,头油过多实际上是脾和肺两脏的病。
4、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就是突然哗哗地掉头发,导致头部的某一块地方不长头发。斑秃实际上跟我们的情志有很大关系。如果过度焦虑,或者生一口大气的话,心结不开,就有可能造成斑秃。
4
三、头发的养护与保健
前面说了不少头发的问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百姓该如何对头发进行护理和保健,又该避免哪些常犯的错误呢?
1.给生活减压
自古我们的头发就有一个别称,叫做烦恼丝,就是说头发的病都跟烦恼有关。佛教认为人的身心被贪欲所困扰,就会产生烦恼。烦恼的“烦”字为“火”字边加一个“页”。“页”在古代读作“xié”部,凡是从“页”部都是跟头有关。那么一个“火”字加一个“页”字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指人的虚火上炎,老在头上飘着,生出烦恼。
烦恼可导致多种疾病,头部的尤其多,所以我们要想做头发和头部的养护和保健,就首先要去除烦恼。
自古中国有君子和小人的评判问题。君子讲究向内追求,遇事不会向外攀比;那么小人正相反,重身外之事,就会产生攀比之心,有了攀比心,人就会有烦恼。所以,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人要做君子或淑女,就是教人把心收回来,把心态摆好,这样就会减少烦恼,修身养性。具体到方法,古人讲究从小就去学琴棋书画,这些技能是解决我们心灵之痛的一剂良方,可以让人生的境界得以提升。进,可为天下苍生服务,树立功德;退,可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很好的养护,使人少生烦恼,少得疾病。
现代人太重科技,而轻文化,这就容易产生烦恼。那么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减压,让生活简简单单单一些,使自己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这样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十分强大,疾病就无从入体,自己还可以得到一头乌黑浓密的亮发,何乐而不为呢!
2.做头部按摩
我们日常要多梳头。梳头也有讲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去梳,选择粗一点的,而且最好是木梳。在没有梳子的情况下,用手梳头也可以。
梳头就是头部的按摩,那么按摩就有按摩的规则,不能乱来。头部按摩法一定要先从前额开始,从阳明胃经走到少阳胆经,然后再走到后边的太阳膀胱经。我们可以采取五指梳的方法,就是用五根手指按上面的规则在头上捋,捋的时候手要稍微重一点,通过指尖来按摩头皮,这对头发的养护非常有好处。
3.春天散发,睡觉散头卧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不要约束头发,比如不去梳马尾辫,一定要把头发散开,这样才能提起头发的生机,让它的生发之机起来。再有,睡觉的时候要注意,要散头卧,就是把头发披散开来,不要把头发再梳紧,这也是对头发的一种很好的养护。
4.不湿卧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不注意的一点是湿卧,洗完头发或洗完澡没有把头发弄干就马上去睡觉。这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说头痛、眩闷、两眼发花,乃至脱发、脸也发黑,甚至会造成齿痛或耳聋等疾病,有时还会头上生白屑。所以,要特别注意湿卧的问题,洗完头以后不要马上睡觉,一定要等头发干了再睡。再有,不要常用吹风机吹干头发,那样会造成头发的干燥,最好让它自然晾干。
第二节 脑
一、脑
1、脑为奇恒之府
中医里管脑叫做奇恒之府。古语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脊髓是先天的,而大脑是后天的,所以有脑为髓之海之说。我们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抱小女孩儿的时候觉得很轻,而抱那些即使很瘦的小男孩儿,也觉得很沉,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就是跟骨头和脊髓有关,小男孩儿沉就沉在骨头上。从这一角度来讲,也可以解释一般男性比较理性、女性偏感性的现象。
道教把人的大脑分为九宫,正中间的叫做“泥丸夫人”。既然起名字叫“夫人”,就是认为脑是阴性的。而《黄帝内经》却认为“脑为诸阳之会”,脑部是所有阳经都汇聚的地方,所以脑为阳。这是中医和道教在认识大脑上的一个不同之处。
2、人为什么要学习
我们人的大脑有一个先天的特性,就是好学,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学习?归根结底,人的学习是为了克服本能,解除烦恼。
我们平时都该学些什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格局,远离烦恼呢?古代的圣人孔子就规定了几点:
首先一定要学《诗经》。①学习《诗》,可以“兴”。《诗经》中运用了大量“兴”的手法,“兴”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②学习《诗》,可以“观”,“观”指的是洞察天地万物、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的本领,并由此领悟人体内的小宇宙与天地这个大宇宙是如何相合相生的;③学习《诗》,可以“群”,就是要学会合群,懂得如何跟别人相处,建立稳定、长久的关系;④学习《诗》,可以“怨”,“怨”在古代是讽刺的意思,就“讽刺”在古代是“暗示”的意思,就是有话不明说,不要让其他人生厌,其实就是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⑤学习《诗》,可以“言志”。诗是可以言志的。“志”(见左面“志”字古代写法)字在古代的写法为上边是一个“之”字,下面是一个“心”字,“之”代表到了什么地方,“之”加“心”就表示你的心的动向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志向。
其次要学《礼》。学《礼》就是要学会对人的感官进行制约和调养。传统医学认为:礼是养人之欲的,就是制约和调养人的欲念。古代认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从头到脚说健康
426.89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