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引言(1)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1)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2)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1)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2)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3)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4))
三家四派(1)
三家四派(2)
三家四派(3)
三家四派(4)
三家四派(5)
三家四派(6)
三家四派(7)
三家四派(8)
理事兼备(1)
理事兼备(2)
理事兼备(3)
理事兼备(4)
理事兼备(5)
净化身心(1)
净化身心(2)
净化身心(3)
净化身心(4)
净化身心(5)
净化身心(6)
净化身心(7)
净化身心(8)
补亏正法(1)
补亏正法(2)
补亏正法(3)
补亏正法(4)
补亏正法(5)
引言(1)
丁 煌
一 引言
胡孚琛教授的《丹道法诀十二讲》出书之前刻,函嘱为撰序言,因缘得详读其最终定稿,深觉受益匪浅。胡教授曾受极好的学术训练,兼具哲学、宗教学、科学(化学、物理等)不同领域的学识,复经多年亲身修炼,其论究“内丹学”的资格、条件,旁人是难以企及的。他在南开大学攻化学,毕业后又在卫生、医疗部门工作6 年。继学物理,考入广东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专攻自然科学史和信息理论,获硕士学位,分配到济南山东大学任教。1984 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从王明教授专攻中国哲学和道教史。1988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现为该所研究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在科学(化学、物理、医药等)、哲学、宗教学不同领域的学历经验,奠定了其治学的厚实知识基础,并具有较宽阔研究视野与精确的思辨能力。
明师的启发提掖,在学习的过程中,必不可缺。《丹道法诀十二讲》书中,透露出陈国符、王明、黄友谋、杨石先、钱学森诸位老师,曾给予胡教授指引帮助,对他后来的为学、行事等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杨石先教授介绍他师从陈国符教授研习《道藏》,在陈师指导下写成一篇《中国科学史上的〈周易参同契〉》学术论文,发表在山东大学《文史哲》1983年第6 期上。王明教授看到这篇论文,写信邀他报考其博士生。钱学森教授建议他,由自然科学改行研究内丹学,并在全国展开丹道和密宗修持法的调查研究。在这些明师启示善诱下,从而改变了胡教授的一生命运。无忧子、知非子、匡常修、王沐等出色的丹道前辈,给予胡教授相当重大的启发和引导。陈健民(密宗)上师和圆顿子陈撄宁的文章、著述,也对他习研丹道大有帮助。
《丹道法诀十二讲》(后称《丹道法诀》)这部70 余万字(内含附录18 万余字,是各种丹法的具体修持方法)的巨著,耗费他26 年时间调查研究丹道和密宗,用8 年时日写成,这是他学术生涯中,大半辈子心血、智慧的聚凝,也是精纯结晶所在。我预计此书,将与他明年会完成的另一部《新道学引论》,并为传世名著。《丹道法诀》一书中,也具体呈现出胡教授创“新道学”学说体系的轮廓与架构内容。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1)
二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
道教丹经,习用口诀,难以书传,得靠名师传授。不明法诀,丹经亦难读懂。自古修炼丹道者,必不惮苦劳诣师访求,能得缘遇与否,尚在未定。纵然外缘具足,仍要有坚定毅力与精深学识方能成就。胡教授今年8 月1 日给我的信中,提到《丹道法诀》
的成书与未来工作计划,信里说:“我现在仅有两本书、几件事,就要‘金盆洗手’封笔归隐了。其一是《丹道法诀十二讲》花二十六年时间调研丹道和密宗,用八年时日写成,七十三万余字。其二是《新道学引论》创立一个集古今中外思想精华的新道学体系,约二十六万字,明年完成。这两本书外,还有三件事,一是组织‘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二是重新修订《中华道教大辞典》,三是整理先师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再增订版(今年春节前完成)。……此书(笔者注,《丹道法诀》) 附录十八万四千余字,是各种丹法的具体修持方法。……我从一九八○年见到第一个丹师算起,至二○○六年完成密宗调研,共花了二十六年时间,其中深入康藏,走访四川、重庆、浙江的山村,费尽千辛万苦,方完全弄清丹道秘传诀法的底细。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后人无法重复的工作,因之明年十月份要隆重推出……”“内丹学”学科建设与“新道学”思想体系的创立,
是胡教授学术生涯中两件最重大事业和贡献。这两件重大事业,又是互为表里,是一体的。
读过胡教授近几年来所披露的《道教内丹学的究竟境界》、《二十一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中国道家文化的综合创新》、《宗教、科学、文化思考录》、《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新道学文化的八大支柱》……等一系列相关性文章,藉悉他的救世济众用心良苦。宋代大儒张载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卷中,上海涵芬楼景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这是何等伟大的胸臆襟怀!南宋文天祥深受影响,其应策试之文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句(见《文文山集》)。文公为民族救亡图存,不惜牺牲己命,而浩然正气长存终古。胡教授剖析丹道之秘和创立新道学的研究,“出于一种对全人类发展前景的忧患意识”。他少年时代的诗词及成年以后的所有著作,都浸渍在这种浓重的忧患意识之中,因之他“倾尽半生精力揭示丹道之秘以度世度人,决非诱人当‘自了汉’,追求个人成仙成佛之梦。丹道修炼者,不应走宗教徒那种自我解脱遁入梦幻天国的道路,而应该努力在地球上建立道德社会的现实天国,这也符合大乘佛教自度度人的思想。丹道学是科学,科学就应当用来为人类谋福祉”。他说:“我们应当牢记爱因斯坦的话:‘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原注,引《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而进一步呼吁“我们必须把整个地球当作自己的祖国,一是要做一个地球人,树立起世界公民意识;二是要做一个现代人,为实现全人类的社会理想而奋斗。我们应当通过丹道修炼,造就一大批道学人才,把新道学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上引皆出《丹道法诀》第七讲第一节“大同世界的道德社会”末尾文字)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2)
胡教授创“新道学”,以为它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学说,也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认定道学文化是唯一可以拯救人类于罪恶、恐怖、自相残杀、生态灭绝等灾难的文化战略。内丹学是一种最优秀的修道技术,也是一种体道的行为模式,还是一种造就道学人才的培训程序。道学是强者的哲学,内丹学的理论和步骤精密,构成了一套人体之生命和心灵修炼的系统工程。丹道是造就人才之道。世间大英雄、大丈夫,抱有冲天之志而欲大有作为者,不可不深研道学,不可不精修丹道,仅有得道之人,才能动则叱咤风云,静则退藏于密。“道学之士要为宇宙立基,为生灵立命,为人类图生存,为世界求和平,为科学开新篇,为社会奔大同。这就是新道学的历史使命”。将丹道性命学纳入其所倡新道学文化体系为八大支柱之一,其余有“人行道哲学”“政治管理学”“文艺审美学”、“宗教伦理学”、“自然生态学”、“方技术数学”,见所撰《新道学文化的八大支柱》一文。作者这种器识宏远,胸臆开阔,洋溢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文字,读他论著开卷随处习见。读《丹道法诀》书之广大读者群众,当宜先体察作者之立意用心所在,益能慕其志、敬其人、爱其书、法其行了。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1)
三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
近代提倡修内丹养生学术、德行臻高品者,前有圆顿子陈撄宁先生(1880 年12 月~ 1969 年5 月)。他以炼养所事为“仙学”, 独立于儒、释、道之外,另张一帜。洎乎晚岁,又主仙(学)、道(教)为一。睽其初意,以仙学发端,早于道教成立之先,亦不为三教之附属品,欲将仙学为一科学研究之独立学科。所谓“仙学”, 以内、外丹术为主,余外尚包括导引、守静、服饵、吐纳、胎息、辟谷、行炁等功法。陈氏少年患痨病,乃习中医,并以仙学养生法自救,方能保命,其后终生钻研摄生方法。陈氏夫人吴彝珠女士,为执业医师,罹乳癌之疾,病中习炼养术自疗,竟延寿六、七年(自患疾至殁,历10 年)。陈氏一生笔耕不辍,文稿甚多,以日本侵华战争及中国大陆10 年大动乱,散佚居多。陈氏寓居台湾的弟子将他在《扬善》半月刊(1933年7 月创刊,1937年8月停刊,共出99 期,上海翼化堂善书局发行)、《仙道月报》(1939 年1 月创刊,1941年8 月停刊,共出32 期,上海翼化堂善书局发行)所发表文章辑录为《中华仙学》一书(1977年台北真善美出版社出版)。其后,中国道协研究室据此书,编刊《道教与养生》成书(1989年7 月,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陈氏文稿多为信札,流传私人,搜聚不易。他在世时,亦为道教界人士所敬重。曾参与筹备道协工作,并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继首届会长岳崇岱之后,出任第二届会长。岳、陈二人皆因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成为受害者,皆未能善终(岳受诬为“右派”,返沈阳,未几,死。陈受“文化大革命”波及,病作,于1969 年5 月25 日逝世于北京市人民医院)。
陈撄宁是近代内丹学学养与修持实践均能兼顾的高人。外国道教研究者曾撰文质疑他既非道教信徒与道士,也不是道教学者,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唯生论”仙道长生的追求者(参看美籍曾任教于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及四川大学的道教学者韩涛Thomas Hahn 所撰《Chen yingning:A Twentieh Century Taoist Master》《陈撄宁──一位二十世纪道教大师》,中译文,参见本人主编之《道教学探索》第五号,第319~ 328 页。台南市成功大学历史系道教研究室编印,1991年12 月31 日出版),虽无丝毫不敬陈氏本人的用心,但对中国文化蒙昧无识,概亦可知。至于论陈至北京出任道协职务,有某种政治企图与野心,则全属揣测臆断。胡教授肯定陈撄宁多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虽有见解上后来胜出之处,但他对陈撄宁极为推崇,《丹道法诀》书中及胡所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里,彰著其实,不夺前人之美,殊堪嘉佩。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2)
胡教授改陈撄宁“仙学”之名为“丹道学”,其在多篇文章中,将“内丹术”之称改称“内丹学”,不失陈氏推导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本意,回复长期历史上旧名,使人不觉陌生感。“仙学”之名,较易产生误解,亦难为现代知识分子乍见初闻所能接纳。
内丹之分派,传统以传言创始人或初起地名、方位或传承为名。若文始派、少阳派、钟吕派,远祧文始先生(周时关令尹喜)、王玄甫(道经称少阳帝君)、钟离权、吕岩(钟、吕唐末五代人), 其人其事史难详征,口传、野史多不足信。其余分类分派法,于彼此学理、主张、实行方法之区别,亦难立辨分明。陈撄宁初以丹道修持法,将各门派统分为“清静派”和“阴阳派”。至中孚子(胡教授之号)进以三家(自身阴阳、同类阴阳、虚空阴阳)、四派(清净丹法、彼家丹法、龙虎丹法、虚无丹法)为之分别。炼养自身阴阳者,俗称清净派丹法;修炼同类阴阳者,称阴阳派丹法;修炼虚空阴阳者,称虚无派丹法。又修炼同类阴阳丹法中,又分两途。其中有借彼家为鼎男女双修之同类阴阳丹法,为双修法门,称作彼家丹法;有以乾坤为鼎器、灵父圣母、生龙活虎、三家相见之同类阴阳丹法,为栽接法门,称作龙虎丹法。其将内丹功法,以科学方法进行分类,并以电化学反应(电池、空中雷电、水力火力发电、核能发电之不同)、行旅广州至北京(靠走路,或自生双翼凌空飞至,或借人所搭桥铺路驾车摇船而往,或建立飞行设施乘飞机抵达)诸多譬喻诠释三家四派丹法之殊途同归,难易、条件各自有别。学者可据自己的条件,择一门深入。胡教授就自身经验言清净丹法和虚无丹法较少流弊。(见〈三家四派〉第一讲)作者之善为人师,由此可证。丹经多隐诲语,且所立名词亦繁,学者坠入文字障中,每为所误。《丹道法诀》书中,以科学观念或今人所熟悉事物为喻,为诠释论说,简明易懂。如从西方心理医学精神分析给内丹修炼下定义,说它的“心灵修炼工程,也是一项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套发现自我,开发自我的修炼程序”。又从佛教语说丹道修炼的目的是将“色身”转化为“法身”;复谓“法身”即是丹家理想的“炁化身”和“光蕴身”,均为善作诠解之例。往日读圆顿子解丹经所言“玄关一窍”云:“玄关一窍者,既不在印堂眉间,亦不在心之下肾之上,更非脐下一寸三分。执著肉体在内搜求,不过脑髓、筋骨、血脉、五脏、六腑、秽浊渣滓之物,固属非是;离开肉体在外摸索,又等于捕风捉影,水月镜花,结果毫无效验。总之:著相著空,皆非道器。学者 能于‘内外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则庶几矣。此乃实语,非喻言也。”(《翼化堂书局八十周年纪念辞》一文注,《道教与养生》,第279 页)仍难明晓。自中孚子揭开“两重天地”的秘密,丹道修炼的多种问题,得以解悟,他在《丹道法诀》(“两重天地第七讲第四节”)说:“其实所谓‘玄关一窍’,无非就是指‘两重天地’之间的通道,丹家要出入有无,由色界进入空界,则这个进入空界的‘大门’,就是‘玄关’,二者之间的隧道,即称‘一窍’。”这是最清楚不过的说明。
丹道修炼之不易,盖以“丹诀难求”、“隐语难解”、“名师难遇”、“正法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3)
难得”,修炼者又必具刻苦坚定之志与丰富的学识和思考领悟能力。胡教授以其多年调研丹道和修证心得,备言内丹修炼全部阶程之究竟(方法、要领、感知、禁忌、学理、境界等情况),且揭露向来丹家秘传之诸种法诀,以为未来修炼者和科学研究者凭借依据。文化资产为人类之公器,从此绝学永续,不独无失传之虞,且将发扬光大。《丹道法诀十二讲》的梓印面世,是内丹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未来许多相关学科如西方医学(脑科医学、精神医学、生化医学、行为医学、运动医学、神经医学)、中医及宗教学、哲学的专家组成协同研究的团队,所缔造的成果,必定会对人类作出极大的贡献,这是可以预期的。(如对“神秘的宗教体验”中若干课题,近60 多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及欧洲学者组成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团队,共同研究,称之曰“科际整合”,获得不少的重大发现与成就,对国内的丹道学研究,更可资为借鉴。)
《丹道法诀》和《新道学引论》出版之后,胡教授不准备再呕心沥血地写他个人学术专著了。在本书终篇作者说,他想实现青年时代的梦想,“一面研习医学,凭自己的智慧攻克那些给青年一代带来厄运的绝症顽疾,为那些人改变命运”。他又说,“我花了26 年时间四处求师访道,得到不少健身秘术和治病药方,盼望能邀集一批资金建立起道学文化的产业机构,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道学文化的奇人异士,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为人类造福。道学文化中的丹道、养生、医药、术数、武术、健身术等都是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建立一个集教学、科研、修炼、养生、制药、食疗、健体、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我在多年的学道和悟道中,越来越相信年轻人的疾病都是可治愈的,在道学面前世界上将会只剩下一种疾病,那就是衰老。” 作者的这个梦想的实现,是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结合一起,共同努力,组成机构,计划推行,仅靠一人是不能成事的。我虔愿本书的读者大众,能对此呼吁,产生巨大的响应,化作一致的行动!作为胡教授多年知友和研究同工的我,更是乐见其壮哉志业的功成。
丁 煌 2008年10月26日夜 谨序于台湾台南市 自寓书斋
引言
我之于丹道之修持,结缘甚早。那是1958年我在河北省泊头市读中学的时候,买了一册刘贵珍所著《气功疗法实践》,读来爱不释手,始知世间有修炼之事。然而真正访得丹道传人,却是1980年秋季了。1982年钱学森教授建议我在海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4))
内外开展丹道和密宗修持方法的调研,使我对内丹法诀愈访愈多,遂于1983年在《文史哲》第6期上发表了第一篇研究丹道的学术论文——《中国科学史上的〈周易参同契〉》。1989年6月,拙著《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2月由该社增订重印,并于1992年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繁体字版,其中都对丹道修炼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而笔者真正全面研究丹道的学术著作,却是1999年问世的《道学通论》一书。
《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后,收到许多海内外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大
Content
引言(1)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1)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2)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1)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2)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3)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4))
三家四派(1)
三家四派(2)
三家四派(3)
三家四派(4)
三家四派(5)
三家四派(6)
三家四派(7)
三家四派(8)
理事兼备(1)
理事兼备(2)
理事兼备(3)
理事兼备(4)
理事兼备(5)
净化身心(1)
净化身心(2)
净化身心(3)
净化身心(4)
净化身心(5)
净化身心(6)
净化身心(7)
净化身心(8)
补亏正法(1)
补亏正法(2)
补亏正法(3)
补亏正法(4)
补亏正法(5)
引言(1)
丁 煌
一 引言
胡孚琛教授的《丹道法诀十二讲》出书之前刻,函嘱为撰序言,因缘得详读其最终定稿,深觉受益匪浅。胡教授曾受极好的学术训练,兼具哲学、宗教学、科学(化学、物理等)不同领域的学识,复经多年亲身修炼,其论究“内丹学”的资格、条件,旁人是难以企及的。他在南开大学攻化学,毕业后又在卫生、医疗部门工作6 年。继学物理,考入广东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专攻自然科学史和信息理论,获硕士学位,分配到济南山东大学任教。1984 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从王明教授专攻中国哲学和道教史。1988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现为该所研究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在科学(化学、物理、医药等)、哲学、宗教学不同领域的学历经验,奠定了其治学的厚实知识基础,并具有较宽阔研究视野与精确的思辨能力。
明师的启发提掖,在学习的过程中,必不可缺。《丹道法诀十二讲》书中,透露出陈国符、王明、黄友谋、杨石先、钱学森诸位老师,曾给予胡教授指引帮助,对他后来的为学、行事等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杨石先教授介绍他师从陈国符教授研习《道藏》,在陈师指导下写成一篇《中国科学史上的〈周易参同契〉》学术论文,发表在山东大学《文史哲》1983年第6 期上。王明教授看到这篇论文,写信邀他报考其博士生。钱学森教授建议他,由自然科学改行研究内丹学,并在全国展开丹道和密宗修持法的调查研究。在这些明师启示善诱下,从而改变了胡教授的一生命运。无忧子、知非子、匡常修、王沐等出色的丹道前辈,给予胡教授相当重大的启发和引导。陈健民(密宗)上师和圆顿子陈撄宁的文章、著述,也对他习研丹道大有帮助。
《丹道法诀十二讲》(后称《丹道法诀》)这部70 余万字(内含附录18 万余字,是各种丹法的具体修持方法)的巨著,耗费他26 年时间调查研究丹道和密宗,用8 年时日写成,这是他学术生涯中,大半辈子心血、智慧的聚凝,也是精纯结晶所在。我预计此书,将与他明年会完成的另一部《新道学引论》,并为传世名著。《丹道法诀》一书中,也具体呈现出胡教授创“新道学”学说体系的轮廓与架构内容。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1)
二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
道教丹经,习用口诀,难以书传,得靠名师传授。不明法诀,丹经亦难读懂。自古修炼丹道者,必不惮苦劳诣师访求,能得缘遇与否,尚在未定。纵然外缘具足,仍要有坚定毅力与精深学识方能成就。胡教授今年8 月1 日给我的信中,提到《丹道法诀》
的成书与未来工作计划,信里说:“我现在仅有两本书、几件事,就要‘金盆洗手’封笔归隐了。其一是《丹道法诀十二讲》花二十六年时间调研丹道和密宗,用八年时日写成,七十三万余字。其二是《新道学引论》创立一个集古今中外思想精华的新道学体系,约二十六万字,明年完成。这两本书外,还有三件事,一是组织‘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二是重新修订《中华道教大辞典》,三是整理先师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再增订版(今年春节前完成)。……此书(笔者注,《丹道法诀》) 附录十八万四千余字,是各种丹法的具体修持方法。……我从一九八○年见到第一个丹师算起,至二○○六年完成密宗调研,共花了二十六年时间,其中深入康藏,走访四川、重庆、浙江的山村,费尽千辛万苦,方完全弄清丹道秘传诀法的底细。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后人无法重复的工作,因之明年十月份要隆重推出……”“内丹学”学科建设与“新道学”思想体系的创立,
是胡教授学术生涯中两件最重大事业和贡献。这两件重大事业,又是互为表里,是一体的。
读过胡教授近几年来所披露的《道教内丹学的究竟境界》、《二十一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中国道家文化的综合创新》、《宗教、科学、文化思考录》、《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新道学文化的八大支柱》……等一系列相关性文章,藉悉他的救世济众用心良苦。宋代大儒张载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卷中,上海涵芬楼景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这是何等伟大的胸臆襟怀!南宋文天祥深受影响,其应策试之文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句(见《文文山集》)。文公为民族救亡图存,不惜牺牲己命,而浩然正气长存终古。胡教授剖析丹道之秘和创立新道学的研究,“出于一种对全人类发展前景的忧患意识”。他少年时代的诗词及成年以后的所有著作,都浸渍在这种浓重的忧患意识之中,因之他“倾尽半生精力揭示丹道之秘以度世度人,决非诱人当‘自了汉’,追求个人成仙成佛之梦。丹道修炼者,不应走宗教徒那种自我解脱遁入梦幻天国的道路,而应该努力在地球上建立道德社会的现实天国,这也符合大乘佛教自度度人的思想。丹道学是科学,科学就应当用来为人类谋福祉”。他说:“我们应当牢记爱因斯坦的话:‘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原注,引《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而进一步呼吁“我们必须把整个地球当作自己的祖国,一是要做一个地球人,树立起世界公民意识;二是要做一个现代人,为实现全人类的社会理想而奋斗。我们应当通过丹道修炼,造就一大批道学人才,把新道学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上引皆出《丹道法诀》第七讲第一节“大同世界的道德社会”末尾文字)
胡教授的“内丹学”建设与开创新道学的宗旨(2)
胡教授创“新道学”,以为它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学说,也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认定道学文化是唯一可以拯救人类于罪恶、恐怖、自相残杀、生态灭绝等灾难的文化战略。内丹学是一种最优秀的修道技术,也是一种体道的行为模式,还是一种造就道学人才的培训程序。道学是强者的哲学,内丹学的理论和步骤精密,构成了一套人体之生命和心灵修炼的系统工程。丹道是造就人才之道。世间大英雄、大丈夫,抱有冲天之志而欲大有作为者,不可不深研道学,不可不精修丹道,仅有得道之人,才能动则叱咤风云,静则退藏于密。“道学之士要为宇宙立基,为生灵立命,为人类图生存,为世界求和平,为科学开新篇,为社会奔大同。这就是新道学的历史使命”。将丹道性命学纳入其所倡新道学文化体系为八大支柱之一,其余有“人行道哲学”“政治管理学”“文艺审美学”、“宗教伦理学”、“自然生态学”、“方技术数学”,见所撰《新道学文化的八大支柱》一文。作者这种器识宏远,胸臆开阔,洋溢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文字,读他论著开卷随处习见。读《丹道法诀》书之广大读者群众,当宜先体察作者之立意用心所在,益能慕其志、敬其人、爱其书、法其行了。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1)
三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
近代提倡修内丹养生学术、德行臻高品者,前有圆顿子陈撄宁先生(1880 年12 月~ 1969 年5 月)。他以炼养所事为“仙学”, 独立于儒、释、道之外,另张一帜。洎乎晚岁,又主仙(学)、道(教)为一。睽其初意,以仙学发端,早于道教成立之先,亦不为三教之附属品,欲将仙学为一科学研究之独立学科。所谓“仙学”, 以内、外丹术为主,余外尚包括导引、守静、服饵、吐纳、胎息、辟谷、行炁等功法。陈氏少年患痨病,乃习中医,并以仙学养生法自救,方能保命,其后终生钻研摄生方法。陈氏夫人吴彝珠女士,为执业医师,罹乳癌之疾,病中习炼养术自疗,竟延寿六、七年(自患疾至殁,历10 年)。陈氏一生笔耕不辍,文稿甚多,以日本侵华战争及中国大陆10 年大动乱,散佚居多。陈氏寓居台湾的弟子将他在《扬善》半月刊(1933年7 月创刊,1937年8月停刊,共出99 期,上海翼化堂善书局发行)、《仙道月报》(1939 年1 月创刊,1941年8 月停刊,共出32 期,上海翼化堂善书局发行)所发表文章辑录为《中华仙学》一书(1977年台北真善美出版社出版)。其后,中国道协研究室据此书,编刊《道教与养生》成书(1989年7 月,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陈氏文稿多为信札,流传私人,搜聚不易。他在世时,亦为道教界人士所敬重。曾参与筹备道协工作,并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继首届会长岳崇岱之后,出任第二届会长。岳、陈二人皆因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成为受害者,皆未能善终(岳受诬为“右派”,返沈阳,未几,死。陈受“文化大革命”波及,病作,于1969 年5 月25 日逝世于北京市人民医院)。
陈撄宁是近代内丹学学养与修持实践均能兼顾的高人。外国道教研究者曾撰文质疑他既非道教信徒与道士,也不是道教学者,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唯生论”仙道长生的追求者(参看美籍曾任教于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及四川大学的道教学者韩涛Thomas Hahn 所撰《Chen yingning:A Twentieh Century Taoist Master》《陈撄宁──一位二十世纪道教大师》,中译文,参见本人主编之《道教学探索》第五号,第319~ 328 页。台南市成功大学历史系道教研究室编印,1991年12 月31 日出版),虽无丝毫不敬陈氏本人的用心,但对中国文化蒙昧无识,概亦可知。至于论陈至北京出任道协职务,有某种政治企图与野心,则全属揣测臆断。胡教授肯定陈撄宁多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虽有见解上后来胜出之处,但他对陈撄宁极为推崇,《丹道法诀》书中及胡所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里,彰著其实,不夺前人之美,殊堪嘉佩。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2)
胡教授改陈撄宁“仙学”之名为“丹道学”,其在多篇文章中,将“内丹术”之称改称“内丹学”,不失陈氏推导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本意,回复长期历史上旧名,使人不觉陌生感。“仙学”之名,较易产生误解,亦难为现代知识分子乍见初闻所能接纳。
内丹之分派,传统以传言创始人或初起地名、方位或传承为名。若文始派、少阳派、钟吕派,远祧文始先生(周时关令尹喜)、王玄甫(道经称少阳帝君)、钟离权、吕岩(钟、吕唐末五代人), 其人其事史难详征,口传、野史多不足信。其余分类分派法,于彼此学理、主张、实行方法之区别,亦难立辨分明。陈撄宁初以丹道修持法,将各门派统分为“清静派”和“阴阳派”。至中孚子(胡教授之号)进以三家(自身阴阳、同类阴阳、虚空阴阳)、四派(清净丹法、彼家丹法、龙虎丹法、虚无丹法)为之分别。炼养自身阴阳者,俗称清净派丹法;修炼同类阴阳者,称阴阳派丹法;修炼虚空阴阳者,称虚无派丹法。又修炼同类阴阳丹法中,又分两途。其中有借彼家为鼎男女双修之同类阴阳丹法,为双修法门,称作彼家丹法;有以乾坤为鼎器、灵父圣母、生龙活虎、三家相见之同类阴阳丹法,为栽接法门,称作龙虎丹法。其将内丹功法,以科学方法进行分类,并以电化学反应(电池、空中雷电、水力火力发电、核能发电之不同)、行旅广州至北京(靠走路,或自生双翼凌空飞至,或借人所搭桥铺路驾车摇船而往,或建立飞行设施乘飞机抵达)诸多譬喻诠释三家四派丹法之殊途同归,难易、条件各自有别。学者可据自己的条件,择一门深入。胡教授就自身经验言清净丹法和虚无丹法较少流弊。(见〈三家四派〉第一讲)作者之善为人师,由此可证。丹经多隐诲语,且所立名词亦繁,学者坠入文字障中,每为所误。《丹道法诀》书中,以科学观念或今人所熟悉事物为喻,为诠释论说,简明易懂。如从西方心理医学精神分析给内丹修炼下定义,说它的“心灵修炼工程,也是一项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套发现自我,开发自我的修炼程序”。又从佛教语说丹道修炼的目的是将“色身”转化为“法身”;复谓“法身”即是丹家理想的“炁化身”和“光蕴身”,均为善作诠解之例。往日读圆顿子解丹经所言“玄关一窍”云:“玄关一窍者,既不在印堂眉间,亦不在心之下肾之上,更非脐下一寸三分。执著肉体在内搜求,不过脑髓、筋骨、血脉、五脏、六腑、秽浊渣滓之物,固属非是;离开肉体在外摸索,又等于捕风捉影,水月镜花,结果毫无效验。总之:著相著空,皆非道器。学者 能于‘内外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则庶几矣。此乃实语,非喻言也。”(《翼化堂书局八十周年纪念辞》一文注,《道教与养生》,第279 页)仍难明晓。自中孚子揭开“两重天地”的秘密,丹道修炼的多种问题,得以解悟,他在《丹道法诀》(“两重天地第七讲第四节”)说:“其实所谓‘玄关一窍’,无非就是指‘两重天地’之间的通道,丹家要出入有无,由色界进入空界,则这个进入空界的‘大门’,就是‘玄关’,二者之间的隧道,即称‘一窍’。”这是最清楚不过的说明。
丹道修炼之不易,盖以“丹诀难求”、“隐语难解”、“名师难遇”、“正法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3)
难得”,修炼者又必具刻苦坚定之志与丰富的学识和思考领悟能力。胡教授以其多年调研丹道和修证心得,备言内丹修炼全部阶程之究竟(方法、要领、感知、禁忌、学理、境界等情况),且揭露向来丹家秘传之诸种法诀,以为未来修炼者和科学研究者凭借依据。文化资产为人类之公器,从此绝学永续,不独无失传之虞,且将发扬光大。《丹道法诀十二讲》的梓印面世,是内丹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未来许多相关学科如西方医学(脑科医学、精神医学、生化医学、行为医学、运动医学、神经医学)、中医及宗教学、哲学的专家组成协同研究的团队,所缔造的成果,必定会对人类作出极大的贡献,这是可以预期的。(如对“神秘的宗教体验”中若干课题,近60 多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及欧洲学者组成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团队,共同研究,称之曰“科际整合”,获得不少的重大发现与成就,对国内的丹道学研究,更可资为借鉴。)
《丹道法诀》和《新道学引论》出版之后,胡教授不准备再呕心沥血地写他个人学术专著了。在本书终篇作者说,他想实现青年时代的梦想,“一面研习医学,凭自己的智慧攻克那些给青年一代带来厄运的绝症顽疾,为那些人改变命运”。他又说,“我花了26 年时间四处求师访道,得到不少健身秘术和治病药方,盼望能邀集一批资金建立起道学文化的产业机构,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道学文化的奇人异士,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为人类造福。道学文化中的丹道、养生、医药、术数、武术、健身术等都是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建立一个集教学、科研、修炼、养生、制药、食疗、健体、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我在多年的学道和悟道中,越来越相信年轻人的疾病都是可治愈的,在道学面前世界上将会只剩下一种疾病,那就是衰老。” 作者的这个梦想的实现,是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结合一起,共同努力,组成机构,计划推行,仅靠一人是不能成事的。我虔愿本书的读者大众,能对此呼吁,产生巨大的响应,化作一致的行动!作为胡教授多年知友和研究同工的我,更是乐见其壮哉志业的功成。
丁 煌 2008年10月26日夜 谨序于台湾台南市 自寓书斋
引言
我之于丹道之修持,结缘甚早。那是1958年我在河北省泊头市读中学的时候,买了一册刘贵珍所著《气功疗法实践》,读来爱不释手,始知世间有修炼之事。然而真正访得丹道传人,却是1980年秋季了。1982年钱学森教授建议我在海
读《丹道法诀》随感札记(4))
内外开展丹道和密宗修持方法的调研,使我对内丹法诀愈访愈多,遂于1983年在《文史哲》第6期上发表了第一篇研究丹道的学术论文——《中国科学史上的〈周易参同契〉》。1989年6月,拙著《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12月由该社增订重印,并于1992年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繁体字版,其中都对丹道修炼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而笔者真正全面研究丹道的学术著作,却是1999年问世的《道学通论》一书。
《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后,收到许多海内外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大

丹道法诀十二讲
382.33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