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第1节:前言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
第2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3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1)
第4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2)
第5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3)
第6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4)
第7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5)
第8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6)
第9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1)
第10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2)
第11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3)
第12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4)
第13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5)
第14节:责任胜于能力(1)
第15节:责任胜于能力(2)
第16节:责任胜于能力(3)
第17节:责任胜于能力(4)
第18节:责任胜于能力(5)
第19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1)
第20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2)
第21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3)
第22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4)
第23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1)
第24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2)
第25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3)
第26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4)
第27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1)
第28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2)
第29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3)
第30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4)
第31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5)
第32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1)
第33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2)
第34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3)
第35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4)
第36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5)
第37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6)
第38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7)
第39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8)
第40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9)
第41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10)
第42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11)
第43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1)
第44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2)
第45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3)
第46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4)
第47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5)
第48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6)
第49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1)
第50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2)
第51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3)
第52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4)
第53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1)
第54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2)
第55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3)
第56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4)
第57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5)
第58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1)
第59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
第60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3)
第61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4)
第62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1)
第63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2)
第64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3)
第65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4)
第66节: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1)
第67节: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2)
第68节: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3)
第69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1)
第70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2)
第71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3)
第72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4)
第73节:拒绝借口,完美执行(1)
第74节:拒绝借口,完美执行(2)
第75节:拒绝借口,完美执行(3)
第76节:认真负责,缔造完美工作(1)
第77节:认真负责,缔造完美工作(2)
第78节:认真负责,缔造完美工作(3)
第79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1)
第80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2)
第81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3)
第82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4)
第83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5)
第84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6)
第85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7)
第1节:前言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
前言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
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会失去自己的信誉和尊严,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甚至失去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则更为可贵。一个民族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组织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组织就难以让人信任;一个人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人就会被人轻视。现代职场中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责任与能力并有的人。只有责任,才能让每个人拥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才能使每个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使每个人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事实上,也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定是敬业、热忱、主动、忠诚,把细节做到完美的人。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会积极挖掘自我潜能,会更加勇敢、坚忍和执著,会充满激情地勤奋工作。由此可见,负责任不仅是一种使命和职业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负责精神,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他的能力都要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一个不愿意担负责任的人,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
对于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不竭动力;对于组织而言,只有每个人的责任汇聚为整个团队的价值,这个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凝聚力量、走向未来。
当前,很多组织都深受责任缺失之害,我们将之形象地称为"责任缺失综合症"。个体责任感缺乏,像癌细胞一样在组织的各个层面上扩散,削弱团队的战斗力,损害组织的凝聚力。为什么要求今天完成的工作,总要拖延到明天??因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缺少负责精神和落实意识是深层?因。所以,要提升组织战斗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必须从提升个体责任感开始。
本书正是针对种种现实,认真剖析了责任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成败的重要影响,并明确指出,在个人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责任胜于能力!只有让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公务员、每一个企业都真正理解和关注责任,让"责任"成为日常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习惯,才能把负责精神和落实意识贯彻于工作和行动中。
责任胜于能力。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相信你所在的组织会因为你的这份责任感而变得更加辉煌和强大,而你的人生也会因此拥有更多的卓越和精彩。
我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十几年,对企业中存在的大量不负责任的现象和问题,深有感触。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才能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本书为《责任胜于能力》的升级版,由我与宿春礼先生合作完成,宿先生谦谦君子,嘱我写前言,我只好勉力而为,若有错讹之处,敬请大家斧正。
杨宗华
2008年1月27日
第2节:写在前面的话
写在前面的话
责任缔造企业"文化软实力"
责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责任作为备受人们推崇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2005年、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两届?济人物颁奖典礼,都把责任作为主题词,责任成为考核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公信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随着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责任作为一种人文积淀程度的考量指标,标识着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越来越多的人都强调着责任的力量,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的社会责任,到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对个人来说,承担责任,就是守住了生命最高的价值,对企业而言就是守住了基业常青的"魂"。由此,关注"责任"这一恒久的命题,就具有了非凡的现实意义。
《责任胜于能力》的影响力
《责任胜于能力》出版后,在企业界及社会各界都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9点:
1.图书销量骄人。本书出版以来销量一路攀升,短短两年内,销量已近30万册,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反响。
2.引发大规模团购。以中石油为代表的许多企业、机构和组织,纷纷团购该书,将本书作为员工职业素养和工作精神培训的首选教材。
3.荣登全国图书排行榜。本书在全国各地的畅销书排行榜雄踞20个月之久。在北京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及全国各地书店都保持了强劲的畅销势头。
4.当当网、卓越网等网站图书销售排行情况极佳。《责任胜于能力》在各大书城网站的员工职业培训书中,一直名列前茅,曾被誉为2006年和2007年最具影响力的?管图书之一。
5.媒体反响强烈。全国有50余家报纸和杂志对本书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与报道,中国?济网、搜狐读书网、新浪网等媒体也纷纷转载,中国500强企业的门户网站也对本书进行了连载与重点推介。
6.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许多大中型企业以"责任"为专题,开展学习活动,员工以晨会交流、写作读后感、开展座谈、分享心得等形式表达对《责任胜于能力》一书的认同,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7.培训讲座反响强烈。作者宿春礼先生到许多企业开展培训讲座,对企业中层?理及基层员工进行现场培训,激发了员工的极大热情。
8.读者以博客的形式自发展开讨论。不少读者纷纷在自己的博客上自发对本书进行积极评价,推介给自己的同事、亲人和朋友。
9.读者与出版社编?互动沟通频繁。《责任胜于能力》推出后,出版社收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来电来信,对本书"是否再出续篇"、"是否配有光盘"、"能否举行作者与读者见面会"等提出了期待;另外,许多企业界的朋友还提出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向作者进行咨询,出版社邀请作者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与信息互动反馈。
魅力《责任胜于能力Ⅱ》
本书作为畅销书《责任胜于能力》的完美升级版,在吸收其?有精华的基础上,使全书内容进一步完善,特点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进一步强化了责任理念和责任精神。本书在《责任胜于能力》的基础上,对责任的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升华,充分挖掘了责任背后所蕴?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观,把责任对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2.重点突出组织和员工的责任落实力。本书深入挖掘了组织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并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落实方法,有利于从根本上培养组织及员工的责任落实力。
3.补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基于此,本书详细讲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4.补充了有关安全责任的内容。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本书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安全责任作为一章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企业尽快提升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5.补充了政府工作人员责任的内容。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到国计民生,其影响带有社会性。因此,本书特开辟专门空间对这部分重点内容进行了论述,以使政府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在其位谋其政,避免"不作为"情况的发生。
6.对企业现存问题的阐释更针砭时弊。与《责任胜于能力》相比,本书更加贴近企业现实,设身处地地考虑企业在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企业责任文化缺失的根源,使全书的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7.案例选材更精彩。与《责任胜于能力》相比,本书剔除了个别过于平?的例子,新增了许多更加新颖、真实、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典案例,使全书内容更加精彩。
8.实用性、方法性更强。与《责任胜于能力》相比,升级版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实用、切合实际的方法,以帮助职员更好、更快地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落实力。
9.可读性强。本书在讲述理论的基础上,引用了很多?典的人生励志故事和企业?典案例,使很多枯燥、隐晦的"大道理"在故事和案例的衬托下,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10.板块灵活、互动性强。本书在为读者提供了深刻、全面、丰富的理论内容基础上,还精心设计了很多灵活的板块,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发读者的思考,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11.培训效果更好。本书作者之一杨宗华是中国实战销售培训第一人,具有十多年的管理与培训实战?历,对责任精神与落实意识对于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企业的重要性有着深切的体悟。他善于将责任和落实理念融入亲身?历进行授课,令人深受启发,受到众多卓越企业的欢?。
第3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1)
第一篇
工作承载责任,责任胜于能力
Liability
superiortoabilityII
第一章
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
责任和忠诚:军人精神的内核
责任和忠诚是企业文化和精神的灵魂。把责任和忠诚作为企业的精神命脉,注入每个成员的心里,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团队成员的责任和忠诚。
对于每一名军人,责任和忠诚就是军人精神的内核,它们的存在让军人精神熠熠生辉。正是具备了这两个精神支柱,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它们更像是战士的双腿,不仅支撑着他们伟岸的身躯,而且让他们在胜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无论缺哪一条腿,他们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天职与使命。可以说,责任和忠诚就是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1945年9月初,新四军三师决定向拒不缴械投降的汉奸潘干臣伪军(近万名)盘踞的淮阴城进攻。战斗首先在南门打响,突击班两次登城都未成功。第三次登城了,战斗英雄徐佳标左手抓梯、右手握枪,战旗斜插在背后的子弹袋里,第一个攀到城墙上沿,奋力把红旗插在城头上。这时敌人疯狂反扑,他们依托碉堡和城垛,用火力、刺刀、马刀封住登城点,手榴弹像下冰雹似的扔向城下,我军伤亡重大。徐佳标脚下的云梯也被炸断了,突击班的战友们从半空中摔下来。徐佳标眼疾手快,就势抱住城垛,一个鹞子·身,跃上了城墙。就在这时,一个凶恶的敌人举起马刀,将徐佳标的双手砍断了。徐佳标昏倒在城垛边上。当他醒过来以后,看到城墙上的一个暗堡内正连续不断地喷着火舌,前方不远处,他的营长倒在血泊里。那一刻,疼痛、愤?、仇恨以及作为一名新四军战士的责任和忠诚,在他身上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他强忍着伤痛,用被鲜血染红的双肘支撑着身体,坚毅地向敌人的暗堡移动过去。一寸、两寸??最后,他使出全身的力气,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喷火的枪眼,敌人的机枪哑了。城下的解放军看到这一幕,都热血沸腾,高声呼喊,潮水般卷上城头。最后,淮阴攻下来了。徐佳标同志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攻城部队打开了胜利的大门。三师指挥部和师党委追授徐佳标"淮阴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佳标班",淮阴城南门被命名为"佳标门"。
徐佳标在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体现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所具有的责任和忠诚品质,光荣地完成了任务。责任和忠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队精神的内核,缺失哪一个都会让这个团队遭遇危机。
对组织而言,责任和忠诚同样重要。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说,他用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忠诚。他认为,一个组织的精神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兼有组织文化哲学性质的就是责任和忠诚。可以大胆地说,组织制胜的精神法宝就是责任和忠诚。失去责任和忠诚,组织就无法再具有竞争力,甚至不能称其为组织。那些忠诚于领导、忠诚于组织的员工,都是能担当责任、不找任何借口
Content
第1节:前言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
第2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3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1)
第4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2)
第5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3)
第6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4)
第7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5)
第8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6)
第9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1)
第10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2)
第11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3)
第12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4)
第13节:责任,沉淀在每个人的生命里(5)
第14节:责任胜于能力(1)
第15节:责任胜于能力(2)
第16节:责任胜于能力(3)
第17节:责任胜于能力(4)
第18节:责任胜于能力(5)
第19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1)
第20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2)
第21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3)
第22节: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4)
第23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1)
第24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2)
第25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3)
第26节:责任焕发驱动自我的内在力量(4)
第27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1)
第28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2)
第29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3)
第30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4)
第31节:责任本身就是奖赏(5)
第32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1)
第33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2)
第34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3)
第35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4)
第36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5)
第37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6)
第38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7)
第39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8)
第40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9)
第41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10)
第42节:探寻企业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11)
第43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1)
第44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2)
第45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3)
第46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4)
第47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5)
第48节: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6)
第49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1)
第50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2)
第51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3)
第52节:有效落实责任的5个方法(4)
第53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1)
第54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2)
第55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3)
第56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4)
第57节: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之本(5)
第58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1)
第59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
第60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3)
第61节:安全责任重于泰山(4)
第62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1)
第63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2)
第64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3)
第65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4)
第66节: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1)
第67节: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2)
第68节: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3)
第69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1)
第70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2)
第71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3)
第72节: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4)
第73节:拒绝借口,完美执行(1)
第74节:拒绝借口,完美执行(2)
第75节:拒绝借口,完美执行(3)
第76节:认真负责,缔造完美工作(1)
第77节:认真负责,缔造完美工作(2)
第78节:认真负责,缔造完美工作(3)
第79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1)
第80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2)
第81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3)
第82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4)
第83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5)
第84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6)
第85节:超越责任,成为组织最受欢迎的人(7)
第1节:前言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
前言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
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会失去自己的信誉和尊严,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甚至失去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则更为可贵。一个民族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组织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组织就难以让人信任;一个人缺少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人就会被人轻视。现代职场中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责任与能力并有的人。只有责任,才能让每个人拥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才能使每个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使每个人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事实上,也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定是敬业、热忱、主动、忠诚,把细节做到完美的人。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会积极挖掘自我潜能,会更加勇敢、坚忍和执著,会充满激情地勤奋工作。由此可见,负责任不仅是一种使命和职业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负责精神,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他的能力都要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一个不愿意担负责任的人,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
对于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不竭动力;对于组织而言,只有每个人的责任汇聚为整个团队的价值,这个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凝聚力量、走向未来。
当前,很多组织都深受责任缺失之害,我们将之形象地称为"责任缺失综合症"。个体责任感缺乏,像癌细胞一样在组织的各个层面上扩散,削弱团队的战斗力,损害组织的凝聚力。为什么要求今天完成的工作,总要拖延到明天??因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缺少负责精神和落实意识是深层?因。所以,要提升组织战斗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必须从提升个体责任感开始。
本书正是针对种种现实,认真剖析了责任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成败的重要影响,并明确指出,在个人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责任胜于能力!只有让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公务员、每一个企业都真正理解和关注责任,让"责任"成为日常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习惯,才能把负责精神和落实意识贯彻于工作和行动中。
责任胜于能力。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相信你所在的组织会因为你的这份责任感而变得更加辉煌和强大,而你的人生也会因此拥有更多的卓越和精彩。
我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十几年,对企业中存在的大量不负责任的现象和问题,深有感触。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才能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本书为《责任胜于能力》的升级版,由我与宿春礼先生合作完成,宿先生谦谦君子,嘱我写前言,我只好勉力而为,若有错讹之处,敬请大家斧正。
杨宗华
2008年1月27日
第2节:写在前面的话
写在前面的话
责任缔造企业"文化软实力"
责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责任作为备受人们推崇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2005年、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两届?济人物颁奖典礼,都把责任作为主题词,责任成为考核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公信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随着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责任作为一种人文积淀程度的考量指标,标识着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越来越多的人都强调着责任的力量,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的社会责任,到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对个人来说,承担责任,就是守住了生命最高的价值,对企业而言就是守住了基业常青的"魂"。由此,关注"责任"这一恒久的命题,就具有了非凡的现实意义。
《责任胜于能力》的影响力
《责任胜于能力》出版后,在企业界及社会各界都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9点:
1.图书销量骄人。本书出版以来销量一路攀升,短短两年内,销量已近30万册,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反响。
2.引发大规模团购。以中石油为代表的许多企业、机构和组织,纷纷团购该书,将本书作为员工职业素养和工作精神培训的首选教材。
3.荣登全国图书排行榜。本书在全国各地的畅销书排行榜雄踞20个月之久。在北京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及全国各地书店都保持了强劲的畅销势头。
4.当当网、卓越网等网站图书销售排行情况极佳。《责任胜于能力》在各大书城网站的员工职业培训书中,一直名列前茅,曾被誉为2006年和2007年最具影响力的?管图书之一。
5.媒体反响强烈。全国有50余家报纸和杂志对本书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与报道,中国?济网、搜狐读书网、新浪网等媒体也纷纷转载,中国500强企业的门户网站也对本书进行了连载与重点推介。
6.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许多大中型企业以"责任"为专题,开展学习活动,员工以晨会交流、写作读后感、开展座谈、分享心得等形式表达对《责任胜于能力》一书的认同,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7.培训讲座反响强烈。作者宿春礼先生到许多企业开展培训讲座,对企业中层?理及基层员工进行现场培训,激发了员工的极大热情。
8.读者以博客的形式自发展开讨论。不少读者纷纷在自己的博客上自发对本书进行积极评价,推介给自己的同事、亲人和朋友。
9.读者与出版社编?互动沟通频繁。《责任胜于能力》推出后,出版社收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来电来信,对本书"是否再出续篇"、"是否配有光盘"、"能否举行作者与读者见面会"等提出了期待;另外,许多企业界的朋友还提出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向作者进行咨询,出版社邀请作者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与信息互动反馈。
魅力《责任胜于能力Ⅱ》
本书作为畅销书《责任胜于能力》的完美升级版,在吸收其?有精华的基础上,使全书内容进一步完善,特点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进一步强化了责任理念和责任精神。本书在《责任胜于能力》的基础上,对责任的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升华,充分挖掘了责任背后所蕴?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观,把责任对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2.重点突出组织和员工的责任落实力。本书深入挖掘了组织责任落实不力的根源,并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落实方法,有利于从根本上培养组织及员工的责任落实力。
3.补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基于此,本书详细讲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4.补充了有关安全责任的内容。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本书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安全责任作为一章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企业尽快提升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5.补充了政府工作人员责任的内容。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到国计民生,其影响带有社会性。因此,本书特开辟专门空间对这部分重点内容进行了论述,以使政府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在其位谋其政,避免"不作为"情况的发生。
6.对企业现存问题的阐释更针砭时弊。与《责任胜于能力》相比,本书更加贴近企业现实,设身处地地考虑企业在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企业责任文化缺失的根源,使全书的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7.案例选材更精彩。与《责任胜于能力》相比,本书剔除了个别过于平?的例子,新增了许多更加新颖、真实、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典案例,使全书内容更加精彩。
8.实用性、方法性更强。与《责任胜于能力》相比,升级版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实用、切合实际的方法,以帮助职员更好、更快地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落实力。
9.可读性强。本书在讲述理论的基础上,引用了很多?典的人生励志故事和企业?典案例,使很多枯燥、隐晦的"大道理"在故事和案例的衬托下,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10.板块灵活、互动性强。本书在为读者提供了深刻、全面、丰富的理论内容基础上,还精心设计了很多灵活的板块,与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发读者的思考,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11.培训效果更好。本书作者之一杨宗华是中国实战销售培训第一人,具有十多年的管理与培训实战?历,对责任精神与落实意识对于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企业的重要性有着深切的体悟。他善于将责任和落实理念融入亲身?历进行授课,令人深受启发,受到众多卓越企业的欢?。
第3节: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1)
第一篇
工作承载责任,责任胜于能力
Liability
superiortoabilityII
第一章
信守责任的最佳典范
责任和忠诚:军人精神的内核
责任和忠诚是企业文化和精神的灵魂。把责任和忠诚作为企业的精神命脉,注入每个成员的心里,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团队成员的责任和忠诚。
对于每一名军人,责任和忠诚就是军人精神的内核,它们的存在让军人精神熠熠生辉。正是具备了这两个精神支柱,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它们更像是战士的双腿,不仅支撑着他们伟岸的身躯,而且让他们在胜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无论缺哪一条腿,他们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天职与使命。可以说,责任和忠诚就是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1945年9月初,新四军三师决定向拒不缴械投降的汉奸潘干臣伪军(近万名)盘踞的淮阴城进攻。战斗首先在南门打响,突击班两次登城都未成功。第三次登城了,战斗英雄徐佳标左手抓梯、右手握枪,战旗斜插在背后的子弹袋里,第一个攀到城墙上沿,奋力把红旗插在城头上。这时敌人疯狂反扑,他们依托碉堡和城垛,用火力、刺刀、马刀封住登城点,手榴弹像下冰雹似的扔向城下,我军伤亡重大。徐佳标脚下的云梯也被炸断了,突击班的战友们从半空中摔下来。徐佳标眼疾手快,就势抱住城垛,一个鹞子·身,跃上了城墙。就在这时,一个凶恶的敌人举起马刀,将徐佳标的双手砍断了。徐佳标昏倒在城垛边上。当他醒过来以后,看到城墙上的一个暗堡内正连续不断地喷着火舌,前方不远处,他的营长倒在血泊里。那一刻,疼痛、愤?、仇恨以及作为一名新四军战士的责任和忠诚,在他身上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他强忍着伤痛,用被鲜血染红的双肘支撑着身体,坚毅地向敌人的暗堡移动过去。一寸、两寸??最后,他使出全身的力气,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喷火的枪眼,敌人的机枪哑了。城下的解放军看到这一幕,都热血沸腾,高声呼喊,潮水般卷上城头。最后,淮阴攻下来了。徐佳标同志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攻城部队打开了胜利的大门。三师指挥部和师党委追授徐佳标"淮阴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佳标班",淮阴城南门被命名为"佳标门"。
徐佳标在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体现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所具有的责任和忠诚品质,光荣地完成了任务。责任和忠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队精神的内核,缺失哪一个都会让这个团队遭遇危机。
对组织而言,责任和忠诚同样重要。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说,他用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忠诚。他认为,一个组织的精神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兼有组织文化哲学性质的就是责任和忠诚。可以大胆地说,组织制胜的精神法宝就是责任和忠诚。失去责任和忠诚,组织就无法再具有竞争力,甚至不能称其为组织。那些忠诚于领导、忠诚于组织的员工,都是能担当责任、不找任何借口
验证报告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世界500强选人标准:责任胜于能力II
969.4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