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家暂未授权典枢平台对该文件进行数据验证,您可以向卖家
申请验证报告
。 数据描述
目录
Content
一本“一生等待的书”——代译序
前言
第一章(1)
第一章(2)
第一章(3)
第一章(4)
第一章(5)
第一章(6)
第一章(7)
第一章(8)
第一章(9)
第一章(10)
第一章(11)
第一章(12)
第一章(13)
第一章(15)
第一章(16)
第一章(17)
第一章(18)
第一章(19)
第一章(20)
第一章(21)
一本“一生等待的书”——代译序
一本“一生等待的书”——代译序
李继宏
《与神对话》——很多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称它为“一生等待的书”。从今天起,早报将连载此书。《与神对话》于1995年在美国出版。刚开始的时候,出版方并没有进行什么宣传,所以销售并不见起色;但是几乎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感到极其震撼,并推荐给身边的人。凭仗口口相传的好评,《与神对话》在1996年圣诞节前登上了美国最权威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在该排行榜上停留了长达137周之久。时至今日,《与神对话》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翻译成37种语言,卖出1200万本,是二战后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这本备受亿万读者喜爱的书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呢?许多人看到书名,往往会以为这是一本和宗教相关的书。这样的认知既是对的,也是错的。说对,是因为《与神对话》探讨了许多宗教问题,比如宇宙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转世与轮回等等。说错,是因为《与神对话》和传统晦涩难懂的宗教经典不同,它用十分浅近优雅的文字,把最深奥的道理讲得每个拥有初中以上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豁然贯通;更因为它的重点在于让人们学会如何处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灵和现实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金钱问题、健康问题,以及有关性的问题,等等一切。
《与神对话》在华人世界也同样受到欢迎。我国台湾地区很早就出版了此书的繁体字版,每年销售甚佳,而且经常有各界知名人士予以公开推荐,比如李连杰、刘德华、王菲、金城武等娱乐明星都曾表示《与神对话》是他们最喜欢的图书。
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经历也极具传奇色彩。他曾是电台主播、报纸记者和主编,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突然的车祸和失败的婚姻使他跌到了人生的谷底,过着餐风宿露、以捡易拉罐维生的日子。《与神对话》的成功让尼尔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如今他在美国以传播书中蕴含的真理为业。
此次连载的简体字译本将于7月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可于8月起在各大书店和网络书店购买。我相信只要认真看,你一定会喜欢《与神对话》;我相信只要看完它,你将会像我和其他受到这本书启发的人一样,拥有一种更少焦虑、更多美好的生活。
前言
你将要拥有非凡的经验。你将要与神进行对话。是的,是的。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你可能会认为(或者曾经被教导)那是不可能的。人们可以对神说话,这没问题,但不能与神交谈。我想说的是,神不会对你说话,是吧?至少不会以这种普通的、日常的交谈形式!
从前我也曾经这么想过。然后这本书遇到了我。我是说真的。这本书不是由我写出来的,是它遇到了我。当你阅读它的时候,它也将会遇到你,因为我们都被引领到我们准备好认识的真理。
如果我对所有这些保持沉默,我的生活可能会轻松很多。然而它遇到我,并非要我对它保持沉默。不管这本书可能给我带来什么麻烦(比如说被称为神棍、骗子、没有亲身实践过这些真理的伪君子,或者——也许这更糟糕——圣人),现在我已经不可能停止这个进程。我也不希望停止。我曾经有许多机会可以抛开这整本书,可是我没有利用它们。我已经决定了,关于这本书,我要听从的是我的本能对我说的话,而非世上大多数人将会对我说的话。
我的本能说,这本书并非胡言乱语,亦非沮丧的灵性想象力的过度发挥,更非某个为混乱的生活寻找借口的男人的自我辩护。我想过所有这些事情——每件事情。所以我把这份材料给几个人看,当时它仍是手稿而已。他们深受感动。他们潸然泪下。他们为其中的欢乐和幽默而哈哈大笑。他们的生活,他们说,发生了变化。他们感到震惊。他们获得力量。
许多人说他们被改变了。
那时我才知道,这本书是给每个人看的,它必须得到出版;因为这是神赐的美妙礼物,要送给所有那些真正想得到答案和真正关心问题的人,要送给所有那些带着真诚的心、渴望的灵魂和开放的精神追求真理的人。那几乎等于我们所有人。
这本书讨论了绝大多数(就算不是全部)我们曾经提出的问题,涉及到生活和爱、目标和功能、人们和关系、善和恶、罪行和原罪、宽恕和救赎、通往神的道路和通往地狱的途径……等等一切。它直接讨论了性、权力、金钱、子女、姻缘、离婚、工作、健康、前世、来生……等等一切。它探讨了战争与和平、认识与无知、给予与索取、欢乐与悲哀。它关注具体与抽象、有形与无形、真理与谬误。
你可以说这本书是“神对事物的最新看法”,不过有些人可能难以接受这种看法,如果他们认为神差不多在两千年前就停止说话,抑或认为神就算继续跟人交流,也只跟圣人、女巫医,或者打坐三十年的人,或者行善二十年的人,或者至少有十年行为端正的人(我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类人),那么他们就会更难以接受这种看法。
实际情况是,神说话的对象是所有人。好人和坏人。圣徒和恶棍。当然也包括我们所有这些处于中间的人。比如说你。神以许多方式进入你的生活,这本书便是其中一种方式。有句老话是“当学生准备好的时候,教师自然会出现”,难道你不曾听过许多次吗?这本书就是我们的老师。
这份材料开始与我相遇之后不久,我就知道我正在与神对话。直接地,私下地。毋庸置疑地。而且我也知道,神正在直接依据我的理解能力来回答我的问题。也就是说,神用他认为我能够理解的方法和语言来回答我的问题。所以本书的绝大部分文字十分浅近,偶尔也会出现我从其他来源和我从前的经验收集而来的引语。现在我明白,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均源自神,现在这一切被汇集起来,被收到一起,奇妙而完整地回答了我曾有过的每个问题。
在对话进行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我意识到一本书正在被写出来——这是一本注定要出版的书。实际上,在这次对话的稍后阶段(在1993年2月),我被专门告知,实际上将会有三本书被写出来,而且:
1、第一卷主要处理个人话题,关注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机会。
2、第二卷将会处理全球性的地缘政治话题、这个星球上的精神生活,以及当今世界面临的困境。
3、第三卷将会处理最高级别的宇宙真理,以及灵魂的艰巨任务和机会。
本书是这些书的第一卷,完成于1993年2月。我想说明的是,当我用手抄下这份对话录的时候,我给我觉得需要特别强调——仿佛神用着重的语气说出——的字词或句子划出下划线或者圈上圆圈,这些后来被打字机的黑体字取代了。
现在我需要说的是,将本书包含的智慧读了又读之后,我为自己的生活感到深深的羞愧,在从前的生活中,我曾犯下许多错误和罪行,有过一些非常可耻的行为,做过一些我敢肯定别人觉得伤心和不可原谅的决定和选择。我为学到那么多教训而怀着难以言喻的感激,虽然我极其后悔它们是通过别人的痛苦而学到的;我发现仍有许多教训等着我去吸取,因为我在生活中还将会遇到许多人。我为学得慢而向每个人道歉。然而神鼓励我宽恕我的失败,鼓励我别?活在恐惧和愧疚之中,而是永远尝试——不停地尝试——过上更美满的生活。
我知道那是神希望我们所有人去做的。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俄勒冈州中点市
1994年圣诞节
第一章(1)
第一章
1992年春天,我记得是在复活节前后,我的生活中出现了超凡的现象。神开始与你对话。通过我。
容我解释。
那段日子我非常难过,生活、工作和感情均不如意,我觉得我的人生真是彻头彻尾地失败。当时我有个养成多年的习惯,就是把我的想法写到通常不会寄出的信里,所以我拿起我信赖的黄色便笺本,开始倾吐我的感受。
这次我想,与其再次把信写给又一个我认为令我受苦的人,倒不如找到根源,直接了当地把信写给最应该为我的悲惨负责的那位。我决定写信给神。
那是一封怨毒、激愤的信,写满了困惑、痛苦和咒骂。以及许多愤怒的问题。
我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失败?要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为什么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找不到快乐?难道我将要永远穷下去吗?最后,也是我最想问的,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活该过着这样潦倒凄凉的人生?
让我吃惊的是,就在我草草写下最后几个怨恨的、没有答案的问题,准备把钢笔扔开的时候,我的手依然摆在纸上,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控制。突然之间,钢笔开始自行移动起来。我并不知道我将要写些什么,但似乎有个念头渐渐浮现,所以我决定顺着它。写出来的是:
你真的想知道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或者只是在发泄而已?
我眨了眨眼……然后我想到了怎么回答。我把答案也写下来。
都是。我是在发泄,但如果这些问题有答案,我当然愿意知道,就算他妈的下地狱也愿意!
看来你愿意为许多事情……下地狱呢。可是难道“上天堂”不更好吗?
我写道: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尚未明白怎么回事的我便这样开始了对话……我并非在创作,而是做笔录。
笔录持续了三年,那时我还不清楚结局会怎样。我写在纸上那些问题的答案是我未曾想过的,直到我把问题完整地写出来,并且清空了自己的头脑。那些答案来得很迅捷,比我正常写字的速度要快,所以我只好龙飞凤舞地匆匆赶上。每当我感到疑惑,或者不再有那些话语来自别处的感觉,我便会搁笔走开,中断对话;直到再次感受到神的启发——请原谅我这么说,惟有这么说才是贴切恰当的——我才会回到黄色便笺本之前,重新开始抄写。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对话仍在继续。对话的大部分内容都被记录进本书的册页……这些册页记载着一次令人吃惊的对话,起初我不敢相信这次对话是真的,后来又认为它对我个人而言很有价值。但现在我明白了,它的内容不只是给我看的,也是给你和其他遇到这本书的人看的。原因在于,我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
我希望你能够尽早进入这次对话,因为在这里,真正重要的不是我的故事,而是你的故事。将你带到这里的,正是你的人生故事。与这本书有关的,正是你的人生经历。否则你便不会在这里,捧着它,就在此刻。
所以让我们进入对话吧,先来提一个我早就想知道的问题:神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人交谈?当我提出这个疑惑,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跟所有人交谈。无时无刻。问题不在于我和谁交谈,而在于谁愿意听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请求神解释清楚。神说了如下的话:
首先,我们别用“交谈”这个词,用“交流”来取代它。这个词更好,它的含义更丰富,也更准确。如果我们试图彼此交谈——我对你说,你对我说,我们便会受到话语的束缚,这种束缚之大,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基于这样的缘故,我并不单独用话语来交流。实际上,我很少这么做。我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是通过感受。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如果你想知道你对某些事物的真实看法,那么你应该看看你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
人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各种感受,而且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要承认这些感受的难度更大。然而隐藏在你最深的感受中的,却是你最高的真实。
关键在于体会到这些感受。我可以告诉你方法。当然啦,这也得你愿意才行。
第一章(2)
第3天
我告诉神我当然愿意,但此刻我更愿意神完整地、详细地回答我第一个问题。于是神说:
我也用思维来交流。思维和感受并不相同,虽然它们能够同时出现。在用思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通常使用形象和图像。由于这个原因,思维是远比单纯的话语更有效的交流工具。
除了感受和思维,我还把经验这种载体当成重要的交流仪。
最后,如果感受、思维和经验统统无效,那我就会用话语。话语真的是效率最低的交流仪。它们最容易招来错误的解释,最容易令人误会。
原因在哪里呢?这跟话语的本质有关。话语仅是声浪而已:它们是表达感受、思维和经验的噪音。它们是符号。标记。标志。它们不是真实。它们不是真正的东西。
话语也许能帮助你理解某些事物。经验容许你去认识。然而有些事情是你经验不到的。所以我赐予你其他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叫做感受。也有些叫做思维。
喏,最讽刺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你太过重视神的话语,而毫不重视经验。
实际上,你十分蔑视经验,乃至当你经验到的神不同于你所听到的神时,你自然而然地抛弃经验,拥抱话语,可原本应该是反过来才对。
你对某件事物的经验和感受代表着你对该事物的实际和本能认识。话语只能寻求表现出你的认识,而且经常混淆你的认识。
这些都是我用来交流的工具,然而它们却不是交流的方法,因为并非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思维、所有的经验和所有的话语都来自我。
许多话语是别人借着我的名义说出来的。许多思维和感受被引发的原因并非是我直接创造出来的。许多经验来自这些话语、思维和感受。
难题在于如何辨别。区别来自神的信息和其他来源的消息并非易事。不过只要应用一个基本原则,这样的区分就可以很简单。这个原则就是:
我的信息永远是你最高级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别的则来自其他的根源。
现在辨别这个任务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就算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辨认最高级的、最清晰的、最美好的也应该不难。
然而我将会给你这些指示:
最高级的思维永远是包含了欢乐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永远是包含了真实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称之为爱的感受。
欢乐、真实、爱。
这三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它们之间永远是互通的。无论它们的次序如何。
拥有这些指示,确定了哪些信息来自我,哪些来自其他根源之后,惟一剩下的问题就是我的信息是否会引起注意。
我的绝大多数信息并没有引起注意。有些是因为好得不像是真的。也有些是因为似乎难以遵从。更多的仅仅是因为遭到误解。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被领受到。
我最得力的信使是经验,然而你连它也置之不理。你居然对它置之不理。
假如你曾经聆听你的经验,你的世界肯定不是现在这副样子。不倾听经验造成的后果是,你不断地重复体验到它,一次又一次。因为我决心要做的事不可以受到阻挠,我的旨意不可以被忽略。你将会领受我的信息。迟早的问题。
然而,我不会逼你。我不会胁迫你。因为我赐予你自由的意志——选择你想做的事情的力量——我永远不会将它从你身上夺走。永远不会。
所以我将会不停地、反复地将相同的信息发送给你,历尽千秋万载,让这些信息充斥于你所在宇宙的每个角落。我无休无止地将我的信息发送给你,直到你领受了它们,紧紧地拥抱它们,称它们为你自己的信息。
我的信息将会以百种形式、在千般时刻、贯穿亿万年而来。只要真心倾听,你便不可能错过它们。真的听到之后,你便不可能忽略它们。然后我们才能开始真诚的交流。因为从前你只是对我说话,朝我祈祷,与我交涉,向我哀求。而如今我可以回答你,甚至以现在这样的方式。
我怎么知道这次交流来自神呢?我怎么知道这不是我自己的想象呢?
那有什么区别呢?我能操控任何事情,包括你的想象,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我能够在任何时刻,完全根据当前的心意,使用一种或多种工具,恰到好处地带给你正确的思维、话语或者感受。
你将会明白这些话语来自我,因为你,光凭你本人的能力,绝不可能说得如此清楚。要是你已经能够将这些问题说得如此清楚,你就不会不停地追问它们。
第一章(3)
第4天
神与谁交流呢?会与什么特别的人吗?会在什么特别的时刻吗?
所有人都是特别的,所有时刻都是金色的。没有人,也没有时刻比别的人或者时刻更加特别。许多人选择了相信神只与特别的人、以特别的方式交流。大多数人因此而认为他们没有责任去聆听我的信息,更没有责任去领受它(这是另外一回事),并且将完全信任别人所说的话。你确实没有必要倾听我,因为
Content
一本“一生等待的书”——代译序
前言
第一章(1)
第一章(2)
第一章(3)
第一章(4)
第一章(5)
第一章(6)
第一章(7)
第一章(8)
第一章(9)
第一章(10)
第一章(11)
第一章(12)
第一章(13)
第一章(15)
第一章(16)
第一章(17)
第一章(18)
第一章(19)
第一章(20)
第一章(21)
一本“一生等待的书”——代译序
一本“一生等待的书”——代译序
李继宏
《与神对话》——很多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称它为“一生等待的书”。从今天起,早报将连载此书。《与神对话》于1995年在美国出版。刚开始的时候,出版方并没有进行什么宣传,所以销售并不见起色;但是几乎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感到极其震撼,并推荐给身边的人。凭仗口口相传的好评,《与神对话》在1996年圣诞节前登上了美国最权威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在该排行榜上停留了长达137周之久。时至今日,《与神对话》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翻译成37种语言,卖出1200万本,是二战后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这本备受亿万读者喜爱的书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呢?许多人看到书名,往往会以为这是一本和宗教相关的书。这样的认知既是对的,也是错的。说对,是因为《与神对话》探讨了许多宗教问题,比如宇宙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转世与轮回等等。说错,是因为《与神对话》和传统晦涩难懂的宗教经典不同,它用十分浅近优雅的文字,把最深奥的道理讲得每个拥有初中以上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豁然贯通;更因为它的重点在于让人们学会如何处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灵和现实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金钱问题、健康问题,以及有关性的问题,等等一切。
《与神对话》在华人世界也同样受到欢迎。我国台湾地区很早就出版了此书的繁体字版,每年销售甚佳,而且经常有各界知名人士予以公开推荐,比如李连杰、刘德华、王菲、金城武等娱乐明星都曾表示《与神对话》是他们最喜欢的图书。
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经历也极具传奇色彩。他曾是电台主播、报纸记者和主编,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突然的车祸和失败的婚姻使他跌到了人生的谷底,过着餐风宿露、以捡易拉罐维生的日子。《与神对话》的成功让尼尔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如今他在美国以传播书中蕴含的真理为业。
此次连载的简体字译本将于7月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可于8月起在各大书店和网络书店购买。我相信只要认真看,你一定会喜欢《与神对话》;我相信只要看完它,你将会像我和其他受到这本书启发的人一样,拥有一种更少焦虑、更多美好的生活。
前言
你将要拥有非凡的经验。你将要与神进行对话。是的,是的。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你可能会认为(或者曾经被教导)那是不可能的。人们可以对神说话,这没问题,但不能与神交谈。我想说的是,神不会对你说话,是吧?至少不会以这种普通的、日常的交谈形式!
从前我也曾经这么想过。然后这本书遇到了我。我是说真的。这本书不是由我写出来的,是它遇到了我。当你阅读它的时候,它也将会遇到你,因为我们都被引领到我们准备好认识的真理。
如果我对所有这些保持沉默,我的生活可能会轻松很多。然而它遇到我,并非要我对它保持沉默。不管这本书可能给我带来什么麻烦(比如说被称为神棍、骗子、没有亲身实践过这些真理的伪君子,或者——也许这更糟糕——圣人),现在我已经不可能停止这个进程。我也不希望停止。我曾经有许多机会可以抛开这整本书,可是我没有利用它们。我已经决定了,关于这本书,我要听从的是我的本能对我说的话,而非世上大多数人将会对我说的话。
我的本能说,这本书并非胡言乱语,亦非沮丧的灵性想象力的过度发挥,更非某个为混乱的生活寻找借口的男人的自我辩护。我想过所有这些事情——每件事情。所以我把这份材料给几个人看,当时它仍是手稿而已。他们深受感动。他们潸然泪下。他们为其中的欢乐和幽默而哈哈大笑。他们的生活,他们说,发生了变化。他们感到震惊。他们获得力量。
许多人说他们被改变了。
那时我才知道,这本书是给每个人看的,它必须得到出版;因为这是神赐的美妙礼物,要送给所有那些真正想得到答案和真正关心问题的人,要送给所有那些带着真诚的心、渴望的灵魂和开放的精神追求真理的人。那几乎等于我们所有人。
这本书讨论了绝大多数(就算不是全部)我们曾经提出的问题,涉及到生活和爱、目标和功能、人们和关系、善和恶、罪行和原罪、宽恕和救赎、通往神的道路和通往地狱的途径……等等一切。它直接讨论了性、权力、金钱、子女、姻缘、离婚、工作、健康、前世、来生……等等一切。它探讨了战争与和平、认识与无知、给予与索取、欢乐与悲哀。它关注具体与抽象、有形与无形、真理与谬误。
你可以说这本书是“神对事物的最新看法”,不过有些人可能难以接受这种看法,如果他们认为神差不多在两千年前就停止说话,抑或认为神就算继续跟人交流,也只跟圣人、女巫医,或者打坐三十年的人,或者行善二十年的人,或者至少有十年行为端正的人(我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类人),那么他们就会更难以接受这种看法。
实际情况是,神说话的对象是所有人。好人和坏人。圣徒和恶棍。当然也包括我们所有这些处于中间的人。比如说你。神以许多方式进入你的生活,这本书便是其中一种方式。有句老话是“当学生准备好的时候,教师自然会出现”,难道你不曾听过许多次吗?这本书就是我们的老师。
这份材料开始与我相遇之后不久,我就知道我正在与神对话。直接地,私下地。毋庸置疑地。而且我也知道,神正在直接依据我的理解能力来回答我的问题。也就是说,神用他认为我能够理解的方法和语言来回答我的问题。所以本书的绝大部分文字十分浅近,偶尔也会出现我从其他来源和我从前的经验收集而来的引语。现在我明白,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均源自神,现在这一切被汇集起来,被收到一起,奇妙而完整地回答了我曾有过的每个问题。
在对话进行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我意识到一本书正在被写出来——这是一本注定要出版的书。实际上,在这次对话的稍后阶段(在1993年2月),我被专门告知,实际上将会有三本书被写出来,而且:
1、第一卷主要处理个人话题,关注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机会。
2、第二卷将会处理全球性的地缘政治话题、这个星球上的精神生活,以及当今世界面临的困境。
3、第三卷将会处理最高级别的宇宙真理,以及灵魂的艰巨任务和机会。
本书是这些书的第一卷,完成于1993年2月。我想说明的是,当我用手抄下这份对话录的时候,我给我觉得需要特别强调——仿佛神用着重的语气说出——的字词或句子划出下划线或者圈上圆圈,这些后来被打字机的黑体字取代了。
现在我需要说的是,将本书包含的智慧读了又读之后,我为自己的生活感到深深的羞愧,在从前的生活中,我曾犯下许多错误和罪行,有过一些非常可耻的行为,做过一些我敢肯定别人觉得伤心和不可原谅的决定和选择。我为学到那么多教训而怀着难以言喻的感激,虽然我极其后悔它们是通过别人的痛苦而学到的;我发现仍有许多教训等着我去吸取,因为我在生活中还将会遇到许多人。我为学得慢而向每个人道歉。然而神鼓励我宽恕我的失败,鼓励我别?活在恐惧和愧疚之中,而是永远尝试——不停地尝试——过上更美满的生活。
我知道那是神希望我们所有人去做的。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俄勒冈州中点市
1994年圣诞节
第一章(1)
第一章
1992年春天,我记得是在复活节前后,我的生活中出现了超凡的现象。神开始与你对话。通过我。
容我解释。
那段日子我非常难过,生活、工作和感情均不如意,我觉得我的人生真是彻头彻尾地失败。当时我有个养成多年的习惯,就是把我的想法写到通常不会寄出的信里,所以我拿起我信赖的黄色便笺本,开始倾吐我的感受。
这次我想,与其再次把信写给又一个我认为令我受苦的人,倒不如找到根源,直接了当地把信写给最应该为我的悲惨负责的那位。我决定写信给神。
那是一封怨毒、激愤的信,写满了困惑、痛苦和咒骂。以及许多愤怒的问题。
我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失败?要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为什么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找不到快乐?难道我将要永远穷下去吗?最后,也是我最想问的,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活该过着这样潦倒凄凉的人生?
让我吃惊的是,就在我草草写下最后几个怨恨的、没有答案的问题,准备把钢笔扔开的时候,我的手依然摆在纸上,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控制。突然之间,钢笔开始自行移动起来。我并不知道我将要写些什么,但似乎有个念头渐渐浮现,所以我决定顺着它。写出来的是:
你真的想知道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或者只是在发泄而已?
我眨了眨眼……然后我想到了怎么回答。我把答案也写下来。
都是。我是在发泄,但如果这些问题有答案,我当然愿意知道,就算他妈的下地狱也愿意!
看来你愿意为许多事情……下地狱呢。可是难道“上天堂”不更好吗?
我写道: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尚未明白怎么回事的我便这样开始了对话……我并非在创作,而是做笔录。
笔录持续了三年,那时我还不清楚结局会怎样。我写在纸上那些问题的答案是我未曾想过的,直到我把问题完整地写出来,并且清空了自己的头脑。那些答案来得很迅捷,比我正常写字的速度要快,所以我只好龙飞凤舞地匆匆赶上。每当我感到疑惑,或者不再有那些话语来自别处的感觉,我便会搁笔走开,中断对话;直到再次感受到神的启发——请原谅我这么说,惟有这么说才是贴切恰当的——我才会回到黄色便笺本之前,重新开始抄写。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对话仍在继续。对话的大部分内容都被记录进本书的册页……这些册页记载着一次令人吃惊的对话,起初我不敢相信这次对话是真的,后来又认为它对我个人而言很有价值。但现在我明白了,它的内容不只是给我看的,也是给你和其他遇到这本书的人看的。原因在于,我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
我希望你能够尽早进入这次对话,因为在这里,真正重要的不是我的故事,而是你的故事。将你带到这里的,正是你的人生故事。与这本书有关的,正是你的人生经历。否则你便不会在这里,捧着它,就在此刻。
所以让我们进入对话吧,先来提一个我早就想知道的问题:神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人交谈?当我提出这个疑惑,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跟所有人交谈。无时无刻。问题不在于我和谁交谈,而在于谁愿意听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请求神解释清楚。神说了如下的话:
首先,我们别用“交谈”这个词,用“交流”来取代它。这个词更好,它的含义更丰富,也更准确。如果我们试图彼此交谈——我对你说,你对我说,我们便会受到话语的束缚,这种束缚之大,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基于这样的缘故,我并不单独用话语来交流。实际上,我很少这么做。我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是通过感受。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如果你想知道你对某些事物的真实看法,那么你应该看看你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
人有时候很难发现自己的各种感受,而且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要承认这些感受的难度更大。然而隐藏在你最深的感受中的,却是你最高的真实。
关键在于体会到这些感受。我可以告诉你方法。当然啦,这也得你愿意才行。
第一章(2)
第3天
我告诉神我当然愿意,但此刻我更愿意神完整地、详细地回答我第一个问题。于是神说:
我也用思维来交流。思维和感受并不相同,虽然它们能够同时出现。在用思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通常使用形象和图像。由于这个原因,思维是远比单纯的话语更有效的交流工具。
除了感受和思维,我还把经验这种载体当成重要的交流仪。
最后,如果感受、思维和经验统统无效,那我就会用话语。话语真的是效率最低的交流仪。它们最容易招来错误的解释,最容易令人误会。
原因在哪里呢?这跟话语的本质有关。话语仅是声浪而已:它们是表达感受、思维和经验的噪音。它们是符号。标记。标志。它们不是真实。它们不是真正的东西。
话语也许能帮助你理解某些事物。经验容许你去认识。然而有些事情是你经验不到的。所以我赐予你其他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叫做感受。也有些叫做思维。
喏,最讽刺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你太过重视神的话语,而毫不重视经验。
实际上,你十分蔑视经验,乃至当你经验到的神不同于你所听到的神时,你自然而然地抛弃经验,拥抱话语,可原本应该是反过来才对。
你对某件事物的经验和感受代表着你对该事物的实际和本能认识。话语只能寻求表现出你的认识,而且经常混淆你的认识。
这些都是我用来交流的工具,然而它们却不是交流的方法,因为并非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思维、所有的经验和所有的话语都来自我。
许多话语是别人借着我的名义说出来的。许多思维和感受被引发的原因并非是我直接创造出来的。许多经验来自这些话语、思维和感受。
难题在于如何辨别。区别来自神的信息和其他来源的消息并非易事。不过只要应用一个基本原则,这样的区分就可以很简单。这个原则就是:
我的信息永远是你最高级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别的则来自其他的根源。
现在辨别这个任务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就算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辨认最高级的、最清晰的、最美好的也应该不难。
然而我将会给你这些指示:
最高级的思维永远是包含了欢乐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永远是包含了真实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称之为爱的感受。
欢乐、真实、爱。
这三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它们之间永远是互通的。无论它们的次序如何。
拥有这些指示,确定了哪些信息来自我,哪些来自其他根源之后,惟一剩下的问题就是我的信息是否会引起注意。
我的绝大多数信息并没有引起注意。有些是因为好得不像是真的。也有些是因为似乎难以遵从。更多的仅仅是因为遭到误解。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被领受到。
我最得力的信使是经验,然而你连它也置之不理。你居然对它置之不理。
假如你曾经聆听你的经验,你的世界肯定不是现在这副样子。不倾听经验造成的后果是,你不断地重复体验到它,一次又一次。因为我决心要做的事不可以受到阻挠,我的旨意不可以被忽略。你将会领受我的信息。迟早的问题。
然而,我不会逼你。我不会胁迫你。因为我赐予你自由的意志——选择你想做的事情的力量——我永远不会将它从你身上夺走。永远不会。
所以我将会不停地、反复地将相同的信息发送给你,历尽千秋万载,让这些信息充斥于你所在宇宙的每个角落。我无休无止地将我的信息发送给你,直到你领受了它们,紧紧地拥抱它们,称它们为你自己的信息。
我的信息将会以百种形式、在千般时刻、贯穿亿万年而来。只要真心倾听,你便不可能错过它们。真的听到之后,你便不可能忽略它们。然后我们才能开始真诚的交流。因为从前你只是对我说话,朝我祈祷,与我交涉,向我哀求。而如今我可以回答你,甚至以现在这样的方式。
我怎么知道这次交流来自神呢?我怎么知道这不是我自己的想象呢?
那有什么区别呢?我能操控任何事情,包括你的想象,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我能够在任何时刻,完全根据当前的心意,使用一种或多种工具,恰到好处地带给你正确的思维、话语或者感受。
你将会明白这些话语来自我,因为你,光凭你本人的能力,绝不可能说得如此清楚。要是你已经能够将这些问题说得如此清楚,你就不会不停地追问它们。
第一章(3)
第4天
神与谁交流呢?会与什么特别的人吗?会在什么特别的时刻吗?
所有人都是特别的,所有时刻都是金色的。没有人,也没有时刻比别的人或者时刻更加特别。许多人选择了相信神只与特别的人、以特别的方式交流。大多数人因此而认为他们没有责任去聆听我的信息,更没有责任去领受它(这是另外一回事),并且将完全信任别人所说的话。你确实没有必要倾听我,因为

与神对话
294.74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