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uto

verify-tag6030153金史2

小说

0.9

已售 0
401.48KB

数据标识:D17196742452101355

发布时间:2024/06/29

数据描述

金史 ·288·
卷二十 志第一
天文
自伏羲仰观俯察,黄帝迎日推策,重黎序天地,尧历日月
星辰,舜齐七政,周武王访箕子,陈《洪范》,协五纪,而观
天之道备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故
孔子因鲁史作《春秋》,于日星风雨霜雹雷霆皆书变而不书常,
所以明天道、验人事也。秦汉而下,治日患少,阴阳愆违,天
象错迕,无代无之。金百有十九年,而日食四十二,星辰风雨
霜雹雷霆之变,不知其几。金九主,莫贤于世宗,二十九年之
间,犹日食者十有一,日珥虹贯者四五。然终金之世,庆云环
日者三,皆见于世宗之世。
羲、和之后,汉有司马,唐有袁、李,皆世掌天官,故其
说详。且六合为一,推步之术不见异同。金、宋角立,两国置
历,法有差殊,而日官之选亦有精粗之异。今奉诏作《金史》,
于志天文,各因其旧,特以《春秋》为准云。
日薄食 煇珥 云气
太祖天辅三年夏四月丙子朔,日食。四年冬十月戊辰朔,
日食。六年春二月庚寅朔,日食。七年秋八月辛巳朔,日食。
太宗天会七年三月己卯,日中有黑子。九月丙午朔,日食。
十三年正月丙午朔,日食。
熙宗天会十四年十一月丙寅,日中有黑子,斜角交行。
天眷三年七月癸卯朔,日食。
----------------------- 2-----------------------
金史 ·289·
皇统三年十二月癸未朔,日食。四年六月辛巳朔,日食。
五年六月乙亥朔,日食。八年四月戊子朔,日食。九年三月癸
未朔,日食。
海陵庶人天德二年正月甲辰,日有晕珥,白虹贯之。十一
月丙戌,白虹贯日。十二月乙卯,庆云见,状如鸾凤,五彩。
三年正月丁酉,白虹贯日。
贞元二年五月癸丑朔,日食。三年四月丁丑朔,昏雾四塞,
日无光,凡十有七日乃霁。五月丁未朔,日食。
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有司奏日食,候之不见。海陵敕,
自今日食皆面奏,不须颁告中外。五年八月丙午朔,日食。庚
午,日中有黑子,状如人。六年二月甲辰朔,日有晕珥,戴背。
十月丙午,庆云见。
世宗大定二年正月戊辰朔,日食,伐鼓用币,命寿王京代
拜行礼。为制,凡遇日月亏食,禁酒、乐、屠宰一日。三年六
月庚申朔,日食,上不视朝,命官代拜。有司不治务,过时乃
罢。后为常。四年六月甲寅朔,日食。七年四月戊辰朔,日食,
上避正殿、减膳,伐鼓应天门内,百官各于本司庭立,明复乃
止。闰七月己卯午刻,庆云环日。八月辛亥午刻,庆云环日。
九年八月甲申朔,有司奏日当食,以雨不见。为近奉安太社,
乃伐鼓于社,用币于应天门内。十三年五月壬辰朔,日食。十
四年十一月甲申朔,日食。十六年三月丙午朔,日食。十七年
九月丁酉朔,日食。二十三年十月己未,庆云见于日侧。十一
月壬午朔,日食。二十八年八月甲子朔,日食。二十九年正月
乙卯巳初,日有晕,左右有珥,上有背气两重,其色青赤而厚。
复有白虹贯之亘天,其东有战气长四尺余,五刻而散。丁巳巳
初,日有两珥,上有背气两重,其色青赤而淡。顷之,背气于
日上为冠,已而俱散。二月辛酉朔,日食。甲子辰刻,日上有
----------------------- 3-----------------------
金史 ·290·
重晕两*,抱而复背,背而复抱,凡二三次。乙丑,日晕两珥,
有负气承气,而白虹亘天,左右有戟气。
章宗明昌三年十二月丙辰,北方微有赤气。四年九月癸未,
日上有抱气二,戴气一,俱相连。左右有珥,其色鲜明。六年
三月丙戌朔,日食。
承安三年正月己亥朔,日食,阴云不见。五年十一月癸丑,
日食。《宋史》作六月乙酉朔。
泰和二年五月甲辰朔,日食。三年十月戊戌,日将没,色
赤如赭。甲辰,申酉间,天色赤,夜将旦复然。四年三月丁卯,
日昏无光。五年九月戊子戌时,西北方黑云间有赤气如火,次
及西南、正南、东南方皆赤,中有白气贯彻,乍隐乍见。既而
为雨,随作风。至二更初,黑云间赤气复起于西北方,及正西、
正东、东北,往来游曳,内有白气数道,时复出没。其赤气又
满中天,约四更皆散。六年正月,北京申,龙山县西见有云结
成车牛行帐之状,或如前后摧损之势,晡时乃散。二月壬子朔,
日食。七月癸巳,申刻,日有上背气一,内赤外青,须臾散。
九月乙酉,夜将曙,北方有赤白气数道,历王良下,徐行至北
斗开阳、摇光之东而散。八年四月癸卯,巳刻,日晕二重,风
黄外赤,移时而散。
卫绍王大安元年四月壬申,北方有黑气如大道,东西竟天,
至五更散。十二月辛酉朔,日食。三年三月辛酉辰刻,北方有
黑气如堤,内有白气三,似龙虎之状。十月己卯,东北、西北
每至初更如月将出状,明至夜半而灭,经月乃已。
宣宗贞祐元年十月丙午,夜有白气三,冲紫微而贯。十一
月丙申,白气东西竟天,移时散。二年九月壬戌朔,日食,大
星皆见。三年正月壬戌,日有左右珥,上有冠气,移刻散。二
月丁巳,日初出赤如血,将没复然。六月戊申,夜有黑气,广
----------------------- 4-----------------------
金史 ·291·
如大路,自东南至于西北,其长竟天。四年二月甲申朔,日食。
闰七月壬午朔,日食。
兴定元年七月丙子朔,日食。二年七月庚午朔,日食。三
年七月庚申,五色云见。十月乙丑,平凉府庆云见,遣官验实,
以告太庙,诏国中。五年正月,山东行省蒙古纲奏庆云见,命
图以进。四月丙子,日正午,有黄晕四匝,其色鲜明。五月甲
申朔,日食。
六月戊寅,日将出,有气如大道,经丑未,历虚危,东西
不见首尾,移时没。十二月己巳,北方有白气,广三尺余,东
西亘天。
元光元年十一月丁未,东北有赤云如火。二年五月辛未,
日晕不匝而有背气。九月庚子朔,日食。
哀宗正大二年正月甲申,有黄黑昆。三年月三月庚午,省
前有气微黄,自东北亘西南,其状如虹,中有白物十余,往来
飞翔,又有光倏见如二星,移时方灭。四年十一月乙未,日上
有虹,背而向外者二,约长丈余,两旁俱有白虹贯之。是年六
月丙辰,有白气经天。或云太白入井。五年十二庚子朔,日食。
八年三月庚戌酉正,日忽白而失色,乍明乍暗,左右有气似日
而无光,与日相凌,而日光四出摇荡至没。
天兴元年正月壬午朔,日有两珥。三年正月己酉,日大赤
无光,京、索之间雨血十余里。是日,蔡城陷,金亡。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
太宗天会七年十月甲寅,天旗明,河鼓直。十年闰四月丙
申,荧惑入氐。八月辛亥,彗星出于文昌。十一年五月乙丑,
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七月己巳昏,有大星陨于东南,如
散火。十二月丙戌,月食昴。
熙宗天会十三年十一月乙酉,月食,命有司用币以救,著
----------------------- 5-----------------------
金史 ·292·
为命。十四年正月辛巳,太白昼见,凡四十余日伏。壬辰,荧
惑入月。三月丁酉夜,中星摇。九月癸未,有星大如缶,起西
南,流于正西。十一月己巳,狼星摇。十五年正月戊辰,岁星
犯积尸气。
天眷二年三月辛巳朔,岁星留逆在太微。五月戊子,太白
昼见。八月丁丑,太白昼见;九月辛巳,犯轩辕左星;乙巳,
犯左执法;十一月戊寅,入氐。三年七月壬戌,月犯毕。十二
月壬午,月掩东井东辕南第一星。
皇统元年二月甲戌,月犯掩毕大星。二年十一月己酉,月
犯轩辕大星。甲寅,月犯氐东北星。三年正月己丑,荧惑逆犯
轩辕次北一星。二月乙丑,月犯毕大星。闰四月癸巳,月掩轩
辕左角星。八月丙申,老人星见。九月丁丑,月犯轩辕大星。
四年八月癸未,荧惑入舆鬼。五年四月丙申,彗星见于西北,
长丈余,至五月壬戌始灭。六月甲辰,荧惑犯左执法。六年九
月戊寅,荧惑犯西垣上将。己丑,月犯轩辕第二星。七年正月
辛未,彗星出东方,长丈余,凡十五日灭。丁亥,太白经天。
七月己巳,太白经天。庚辰,荧惑犯房第二星。十一月壬戌,
岁星逆犯井东扇第二星。八年闰八月丙子,荧惑入太微垣。十
月甲申,太白昼见;十一月壬辰,经天。十二月丙寅,太白昼
见。九年二年癸亥,月掩轩辕第二星。七月甲辰,太白、辰星、
岁星合于张。丁未,荧惑犯南斗第四星。八月壬子,又历南斗
第三星。
海陵天德元年十二月甲子,土犯东井东星。二年正月乙酉,
月犯昴;壬辰,犯木;乙未,犯角;二月丙寅,犯心大星。九
月乙亥,太白昼见,至明年正月辛卯后不见。丁酉,月犯轩辕
左角;十月乙丑,犯太微上将;十二月癸丑,犯昴。三年二月
丙辰,月食。十月丁亥,月犯轩辕左角。四年正月癸卯,太白
----------------------- 6-----------------------
金史 ·293·
经天。二月乙亥,月掩鬼,犯镇星。五月己亥,太白经天;丁
巳,又经天。六月癸巳,太白犯井东第二星。八月辛未,太白
犯轩辕大星。十一月甲辰,荧惑犯钩钤。丙午,月犯井北第一
星。十二月乙卯朔,太白经天。丙子,月食。闰月己亥,太白
经天。
贞元年正月辛丑,月犯井东第一星。四月戊寅,有星如杯,
自氐入于天市,其光烛地。十二月乙卯,太白经天。庚午,月
食。闰月乙酉,太白经天。二年正月庚申,太白经天。是夜,
月掩昴;二月辛丑,犯心前星,三月辛巳,月食。七月癸丑,
太白昼见,凡三十有三日伏。八月戊戌,荧惑入井,凡十一日
而出。十一月甲子,月食。三年八月乙酉,月犯牛;九月辛亥,
犯建星;十一月戊午,掩井钺星。
正隆二年正月庚辰,太白昼见,凡六十七日伏。三年正月
丁亥,有流星如杯。长二丈余,其光烛地,出太微,没于梗河
之北。二月乙卯,荧惑入鬼。辛巳,月食。甲午,月掩岁星;
六月丁酉,犯氐。九月己未,太白经天,至明年正月二十一日
不见。十二月戊申,月入氐。四年九月壬寅,月掩轩辕右角;
十一月壬辰,入毕,犯大星。十二月,太白昼见,凡七日。五
年正月,海陵问司天提点马贵中曰 :“朕欲自交伐宋,天道如
何?”贵中对曰 :“去年十月甲戌,荧惑顺入太微,至屏星,
留退西出。《占书》荧惑常以
十月入太微庭,受制出伺无道之国。又去年十二月,太白
昼见经天,占为兵丧,为不臣,为更主,又主有兵兵罢,无兵
兵起 。”甲午,月食。二月丁卯,太白昼见。四月甲戌,复见,
凡百六十有九日乃伏。六年七月乙酉,月食。九月丙申,太白
昼见。先是,海陵问司马贵中曰 :“近日天道何如?”贵中曰:
“前年八月二十九日太白入太微右掖门,九月二日至端门 ,九
----------------------- 7-----------------------
金史 ·294·
日至左掖门出,并历左右执法。太微为天子南宫,太白兵将
之象,其占:兵入天子之庭 。”海陵曰:“今将征伐,而兵将
出入太微,正其事也 。”贵中又言:“当端门而出,其占为受
制,历左右执法为受事,此当有出使者,或为兵,或为贼 。”
海陵曰 :“兵兴之际,小贼固不能无也。”是岁,海陵南伐,
遇弑。
世宗大定元年十月丙午,荧惑入太微垣,在上将东。丁巳,
月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二年正月癸巳,太白昼见。闰二月戊寅,
月掩轩辕大星;三月戊申,掩太微东籓南第一星;八月乙酉,
犯井西扇北第二星;九月庚戌,犯毕距星。十月戊辰,有大星
如太白,起室壁间,没于羽林军,尾迹长丈余。三年正月庚子,
太白昼见,凡百有十日乃伏。五月辛丑,月入氐。七月庚戌,
太白昼见,百二十有七日乃伏。八月丁未,月犯井距星。丙寅,
太白昼见,经天。十月庚辰,月犯太微垣西上将星。十一月庚
寅,太白昼见。经天。岁星入氐。凡二十四日伏。壬子,月入
氐。四年正月戊子,荧惑、岁星同居氐。己丑,荧惑出氐。二
月壬午,岁星退入氐,凡二十九日。九月丙午,月犯轩辕大星
北次星。十一月丙申,月食,既。十二月辛卯,太白昼见经天。
癸卯,月掩房北第一星。五年正月癸亥,月掩轩辕大星北次星;
八月丁酉,犯井东扇第一星。十一月癸丑,荧惑入氐,凡二十
一日。六年二月丙申,月犯南半东南第二星;三月己未,入氐。
四月辛丑,太白昼见,八十有八日伏。六月辛巳,太白昼见;
经天。九月壬子,太白昼见,百有三日乃伏;丙辰,经天;十
月壬辰,复昼见,经天。十一月辛亥,金入氐,凡七日。庚申,
太白昼见,经天;十二月戊子,复见,经天。癸巳,月犯上房
北第二星。七年十月乙巳,火入氐,凡四日。十一月壬申,太
白昼见,九十有一日伏。丁丑,岁星昼见,二日。八年正月癸
----------------------- 8-----------------------
金史 ·295·
未,月掩心大星;三月庚午,掩轩辕大星北一星。己丑,太白
昼见,百五十有八日乃伏。五月丁卯,岁星昼见。八月甲午,
太白轩辕大星。十月庚子,月掩荧惑;十一月庚午,犯昴。九
年正月戊寅,月掩心后星;四月庚子,掩心前星;八月癸卯,
掩昴;十二月丙戌,犯土。丁酉,太白昼见,十有六日伏。十
年正月丙寅,月掩轩辕大星;七月庚子,犯五车东南星。八月
戊申朔,木星掩荧惑,在参毕间。十一年二月壬戌,荧惑犯井
东扇北第一星。八月癸卯,太白昼见,十二年五月辛巳,月犯
心后星;
八月癸卯,犯心大星。辛亥,荧惑掩井东扇北第二星。九
月丁亥,太白昼见,在日前,九十有八日伏。十月己酉,荧惑
掩鬼西北星。岁星昼见,在日后,四十有七日伏。十三年闰正
月辛酉,太白昼见,四十有九日伏。二月己丑,荧惑犯鬼西北
星;三月癸巳朔,入鬼;次日,犯积尸气。六月辛未,月犯心
前星。十月乙丑,岁星昼见于日后,五十有三日伏。十四年三
月辛丑,太白岁星昼见,十有八日伏;丙辰,二星经天,凡二
日。六月己未,太白昼见,三十有九日;八月己卯,昼见,又
百三十二日乃伏。庚辰,荧惑犯积尸气。十月丙寅,岁星昼见,
六日。十五年十一月甲子,太白昼见,八十有六日伏。
十二月乙丑,月掩井西扇北第一星。十六年三月庚申,月
食。五月甲寅,太白昼见,五十有四日伏。庚午,月掩太白;
七月丁未,犯角宿距星;甲子,掩毕宿距星。八月丙子,太白
犯轩辕大星。九月丁巳,月食。十月丁丑,荧惑入太微。十一
月甲寅,月掩毕星。戊辰,太白犯轩辕大星。九月丁巳,月食。
十月丁丑,荧惑入太微。十一月甲寅,月掩毕距星。戊辰,荧

验证报告

以下为卖家选择提供的数据验证报告:

data icon
6030153金史2
0.9
已售 0
401.48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