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erify-tag6030080旧唐书 9

小说

0.8

已售 0
319.52KB

数据标识:D17196712346526283

发布时间:2024/06/29

数据描述

旧唐书 ·1674·
列传第十六
房玄龄 子遗直 遗爱 杜如晦 弟楚客 叔淹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曾祖翼,后魏镇远将军、宋
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熊,字子绎,褐州主簿。父彦谦,好学,
通涉《五经》,隋泾阳令,《隋书》有传。玄龄幼聪敏,博览经
史,工草隶,善属文。尝从其父至京师,时天下宁晏,论者咸
以国祚方永,玄龄乃避左右告父曰:“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
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诸后籓枝,竞崇
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
而待 。”彦谦惊而异之。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吏
部侍郎高孝基素称知人,见之深相嗟挹,谓裴矩曰 :“仆阅人
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 。”
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父终,酌饮不
入口者五日。后补隰城尉。会义旗入关,太宗徇地渭北,玄龄
杖策谒于军门,温彦博又荐焉。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
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
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
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既而隐太子见太宗勋德尤盛,转生猜间。太宗尝至隐太子
所,食,中毒而归,府中震骇,计无所出。玄龄因谓长孙无忌
曰:“今嫌隙已成,祸机将发,天下忄匈恟,人怀异志。变端
一作,大乱必兴,非直祸及府朝,正恐倾危社稷。此之际会,
----------------------- 2-----------------------
旧唐书 ·1675·
安可不深思也!仆有愚计,莫若遵周公之事,外宁区夏,内安
宗社,申孝养之礼 。古人有云,‘为国者不顾小节’,此之谓
欤!孰若家国沦亡,身名俱灭乎?”无忌曰 :“久怀此谋,未
敢披露,公今所说,深会宿心 。”无忌乃入白之。太宗召玄龄
谓曰 :“阽危之兆,其迹已见,将若之何?”对曰:“国家患
难,今古何殊。自非睿圣钦明,不能安辑。大王功盖天地,事
钟压纽,神赞所在,匪藉人谋 。”因与府属杜如晦同心戮力。
仍随府迁授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又以本职兼陕东道大行台
考功郎中,加文学馆学士。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
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
“此人深识机宜 ,足堪委任 。每为我兒陈事,必会人心,千
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
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
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
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
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太
宗因谓诸功臣曰 :“朕叙公等勋效,量定封邑,恐不能尽当,
各许自言 。”皇从父淮安王神通进曰:“义旗初起,臣率兵先
至。今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功居第一,臣窃不服 。”
上曰 :“义旗初起,人皆有心。叔父虽率得兵来,未尝身履行
阵。山东未定,受委专征,建德南侵,全军陷没。及刘黑闼翻
动,叔父望风而破。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
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
叔父于国至亲,诚无所爱,必不可缘私,滥与功臣同赏耳 。”
初,将军丘师利等咸自矜其功,或攘袂指天,以手画地,及见
神道理屈,自相谓曰 :“陛下以至公行赏,不私其亲,吾属何
----------------------- 3-----------------------
旧唐书 ·1676·
可妄诉?”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
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
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
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
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
者称为良相焉。或时以事被谴,则累日朝堂,稽颡请罪,悚惧
踧,若无所容。九年,护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开府仪同三
司。十一年,与司空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并代袭刺史,以本官为
宋州刺史,改封梁国公,事竟不行。十三年,加太子少师,玄
龄频表请解仆射,诏报曰 :“夫选贤之义,无私为本;奉上之
道,当仁是贵。列代所以弘风,通贤所以协德。公忠肃恭懿,
明允笃诚。草昧霸图,绸缪帝道。仪刑黄阁,庶政惟和;辅翼
春宫,望实斯著。而忘彼大体,徇兹小节,虽恭教谕之职,乃
辞机衡之务,岂所谓弼予一人,共安四海者也?”玄龄遂以本
官就职。时皇太子将行拜礼,备仪以待之,玄龄深自卑损,不
敢修谒,遂归于家。有识者莫不重其崇让。玄龄自以居端揆十
五年,女为韩王妃,男遗爱尚高阳公主,实显贵之极,频表辞
位,优诏不许。十六年,又与士廉等同撰《文思博要》成,锡
赉甚优。进拜司空,仍综朝政,依旧监修国史。玄龄抗表陈让,
太宗遣使谓之曰 :“昔留侯让位,窦融辞荣,自惧盈满,知进
能退,善鉴止足,前代美之。公亦欲齐踪往哲,实可嘉尚。然
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
烦此让 。”玄龄遂止。十八年,与司徒长孙无忌等图形于凌烟
阁,赞曰 :“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
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
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
----------------------- 4-----------------------
旧唐书 ·1677·
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 :“公当萧何之
任,朕无西顾之忧矣 。”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
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
诏重撰《晋书》于是奏取太子左庶子许敬宗、中书舍人来济、
著作郎陆元仕、刘子翼、前雍州刺史令狐德棻、太子舍人李义
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等八人,分功撰录,以臧荣绪《晋
书》为主,参考诸家,甚为详洽。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
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
颇为学者所讥。唯李淳风深明星历,善于著述,所修《天文》
《律历》、《五行》三志,最可观采。太宗自著宣、武二帝及陆
机、王羲之四论,于是总题云御撰。至二十年,书成,凡一百
三十卷,诏藏于秘府,颁赐加级各有差。
玄龄尝因微谴归第,黄门侍郎褚遂良上疏曰 :“君为元首,
臣号股肱,龙跃云兴,不啸而集,苟有时来,千年朝暮。陛下
昔在布衣,心怀拯溺,手提轻剑,仗义而起。平诸寇乱,皆自
神功,文经之助,颇由辅翼。为臣之懃,玄龄为最。昔吕望之
扶周武,伊尹之佐成汤,萧何关中,王导江外,方之于斯,可
以为匹。且武德初策名伏事,忠勤恭孝,众所同归。而前宫、
海陵,凭凶恃乱,干时事主,人不自安。居累卵之危,有倒悬
之急,命视一刻,身縻寸景,玄龄之心,终始无变。及九年之
际,机临事迫,身被斥逐,阙于谟谋,犹服道士之衣,与文德
皇后同心影助,其于臣节,自无所负。及贞观之始,万物惟新,
甄吏事君,物论推与,而勋庸无比,委质惟旧。自非罪状无赦,
搢绅同尤,不可以一犯一愆,轻示遐弃。陛下必矜玄龄齿发,
薄其所为,古者有讽谕大臣遣其致仕,自可在后,式遵前事,
退之以礼,不失善声。今数十年勋旧,以一事而斥逐,在外云
云,以为非是。夫天子重大臣,则人尽其力;轻去就,则物不
----------------------- 5-----------------------
旧唐书 ·1678·
自安。臣以庸薄,忝预左右,敢冒天威,以申管见。”二十一
年,太宗幸翠微宫,授司农卿李纬为民部尚书。玄龄时在京城
留守,会有自京师来者,太宗问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如何?”
对曰 :“玄龄但云李纬好髭须,更无他语 。”太宗遽改授纬洛
州刺史,其为当时准的如此。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
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
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
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玄
龄因谓诸子曰 :“吾自度危笃,而恩泽转深,若孤负圣君,则
死有余责。当今天下清谧,咸得其宜,唯东讨高丽不止,方为
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吾知而不言,则衔恨入
地 。”遂抗表谏曰:
臣闻兵恶不戢,武贵止戈。当今圣化所覃,无远不届 ,洎上
古所不臣者,陛下皆能臣之,所不制者,皆能制之。详观今古,
为中国患害者,无如突厥。遂能坐运神策,不下殿堂,大小可
汗,相次束手,分典禁卫,执戟行间。其后延陀鸱张,寻就夷
灭;铁勒慕义,请置州县,沙漠以北,万里无尘。至如高昌叛
涣于流沙,吐浑首鼠于积石,偏师薄伐,俱从平荡。高丽历代
逋诛,莫能讨击。陛下责其逆乱,弑主虐人,亲总六军,问罪
辽、碣。未经旬月,即拔辽东,前后虏获,数十万计,分配诸
州,无处不满。雪往代之宿耻,掩崤陵之枯骨,比功较德,万
倍前王。此圣心之所自知,微臣安敢备说。
且陛下仁风被于率土,孝德彰于配天 。睹夷狄之将亡,则指
期数岁;授将帅之节度,则决机万里。屈指而候驿,视景而望
书,符应若神,算无遗策。擢将于行伍之中,取士于凡庸之末。
远夷单使,一见不忘;小臣之名,未尝再问。箭穿七札,弓贯
----------------------- 6-----------------------
旧唐书 ·1679·
六钧。加以留情坟典,属意篇什,笔迈钟、张,辞穷班、马。
文锋既振,则管磬自谐;轻翰暂飞,则花香竞发。抚万姓以慈,
遇群臣以礼。褒秋毫之善,解吞舟之网。逆耳之谏必听,肤受
之诉斯绝。好生之德,焚障塞于江湖;恶杀之仁,息鼓刀于屠
肆。凫鹤荷稻粱之惠,犬马蒙帷盖之恩。降乘吮思摩之疮,登
堂临魏徵之柩。哭战亡之卒,则哀动六军;负填道之薪,则精
感天地。重黔黎之大命,特尽心于庶狱。臣心识昏愦,岂足论
圣功之深远,谈天德之高大哉!陛下兼众美而有之,靡不备具,
微臣深为陛下惜之重之,爱之宝之。
《周易》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
丧 。”又曰:“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惟圣人乎!”由此
言之,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老臣所以为陛
下惜之者,盖此谓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谓
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彼高丽者,
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古来以鱼鳖畜之,
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且陛下每决一死囚,
必令三覆五奏,进素食、停音乐者,盖以人命所重,感动圣慈
也。况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
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兒、寡妻慈母,
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足以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
天下冤痛也。且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不得已而用之。向使高
丽违失臣节,陛下诛之可也;侵扰百姓,而陛下灭之可也;久
长能为中国患,而陛下除之可也。有一于此,虽日杀万夫,不
足为愧。今无此三条,坐烦中国,内为旧王雪耻,外为新罗报
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
以保万代巍巍之名。发霈然之恩,降宽大之诏,顺阳春以布泽,
许高丽以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
----------------------- 7-----------------------
旧唐书 ·1680·
肃迩安。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谨罄残魂余息,预代结草之诚。倘蒙录此哀鸣,即臣死且不朽。
太宗见表,谓玄龄子妇高阳公主曰 :“此人危惙如此,尚
能忧我国家 。”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
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即日授
其子遗爱右卫中郎将,遗则中散大夫,使及目前,见其通显。
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
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玄龄尝诫诸子以骄奢沉溺,必不可以
地望凌人,故集古今圣贤家诫,书于屏风,令各取一具,谓曰:
“若能留意,足以保身成名 。”又云:“袁家累叶忠节,是吾
所尚,汝宜师之 。”高宗嗣位,诏配享太宗庙庭。
子遗直嗣,永徽初为礼部尚书、汴州刺史。次子遗爱,尚
太宗女高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初,
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主既骄
恣,谋黜遗直而夺其封爵,永徽中诬告遗直无礼于己。高宗令
长孙无忌鞫其事,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遗爱伏诛,公主
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遗直以父功特宥之,除名为庶人。停
玄龄配享。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赠开府仪同、
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
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咤,隋昌州长史,
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吏部侍郎高孝
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 :“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
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 。”遂补滏阳尉,寻
弃官而归。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
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
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 8-----------------------
旧唐书 ·1681·
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 ,非此人莫可。”
太宗大惊曰 :“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后从征
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
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
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
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令文学
褚亮为之赞曰 :“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
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 。”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
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
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二
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
称职。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
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
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如晦以高孝基有知人之鉴,
为其树神道碑以纪其德。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
赐特依旧。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

验证报告

以下为卖家选择提供的数据验证报告:

data icon
6030080旧唐书 9
0.8
已售 0
319.52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