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北史 ·431·
卷第二十一
列传第九
燕凤 许谦 崔宏 子浩 张衮 弟恂
邓彦海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
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及军围代,谓城
人曰 :“凤不来者,将屠之。”代人惧,遂送凤。昭成待以宾
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
尝使苻坚,坚问凤曰 :“代王何如人?”对曰:“宽和仁
爱,经略高远,一时雄主也。常有并吞天下之志 。”坚曰:
“卿辈北人,无刚甲利兵,敌弱则进,敌强则退,安能并兼邪?”
凤曰 :“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飞 。主上雄隽,率
服北土,控弦百万,号令若一。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
因敌取资。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 。”坚曰:“彼
国人马多少?”凤曰:“控弦之士数十万,见马一百万匹。”
坚曰 :“卿言人众则可,说马太多。”凤曰:“云中川自东山
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
为满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犹未尽 。”凤还,坚厚加赠遗。
及昭成崩,道武将迁长安。凤以道武幼弱,固请于苻坚曰:
“代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其别部大人刘库
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端,皆不可独任。宜分部为二,
----------------------- 2-----------------------
北史 ·432·
令人统之。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待
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 。”坚从之。凤寻
东还。及道武即位,历吏部郎、给事黄门侍郎、行台尚书,甚
见器重。明元世,与崔宏、封懿、梁越等入讲经传,出议朝政。
太武初,以旧勋赐爵平舒侯。卒,子才袭。
许谦,字元逊,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图谶学。建国
时,将家归附,昭成擢为代王郎中令,兼掌文记。与燕凤俱授
献明帝经。昭成崩后,谦徙长安。苻坚从弟行唐公洛镇和龙,
请谦之镇。未几,以继母老,辞归。登国初,遂归道武,以为
右司马,与张兗等参赞初基。慕容宝之来寇也,道武使谦告难
于姚兴。兴遣将杨佛嵩来援。佛嵩稽缓,道武命谦为书遗之,
佛嵩乃倍道兼行。道武大悦,赐谦爵关内侯。宝败,佛嵩乃还。
及慕容垂死,谦上书劝进。并州平,以谦为阳曲护军,赐爵平
舒侯。卒,赠幽州刺史、高阳公,谥曰文。
子洛阳袭爵。明元追录谦功,以洛阳为雁门太守。洛阳家
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太武善之,进爵北地公。卒,谥曰
恭。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林之六世孙也。祖
悦,仕石季龙,位司徒右长史。父潜,仕慕容,为黄门侍郎。
并以才学称。
宏少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
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
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
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
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
“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鴳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
----------------------- 3-----------------------
北史 ·433·
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独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
饥寒。
道武征慕容宝,次中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
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兗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晋使来
聘,帝将报之,诏有司议国号。宏议曰 :“三皇、五帝之立号
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
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人屡
徙,改号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号。故《诗》云 ‘殷商
之旅’,此其义也 。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
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以是登国之初改代曰魏。慕容永
亦奉进魏土。夫魏者大名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征验,利见之
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 。”道武从之,于是称魏。
及帝幸鄴,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还次恆岭,
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
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部尚书。时命有司制官爵,
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禁,宏总而裁之,以为永式。
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
深被信任,势倾朝廷。约俭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
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帝闻,益重之,厚
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常引问古今旧事,
王者制度,宏陈古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
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
宏独无谴者,由于此也。
帝曾引宏讲论《汉书》,至娄敬说汉祖,欲以鲁元公主妻
匈奴,善之,嗟叹者良久。是以诸公主皆嫁于宾附之国,朝臣
子弟、良族美彦不得尚焉。尚书职罢,赐宏爵白马侯,加周兵
将军。与旧功臣庾岳、奚斤等同班,而信宠过之。
----------------------- 4-----------------------
北史 ·434·
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
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
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
平当。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
明元以郡国豪右大人蠹害,乃优诏征之。人多恋本,而长
吏逼遣之。于是轻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结。西河、建兴
盗贼并起,守宰讨之不能禁。帝乃引宏及北新侯安同、寿光侯
叔孙建、武元城侯元屈等问焉。宏欲大赦以纾之。屈曰 :“不
如先诛首恶,赦其党类 。”宏曰:“王者临天下,以安人为本,
何顾小曲直也。夫赦虽非正道,而可以权行。若赦而不改,诛
之不晚 。”明元从之。
神瑞初,诏宏与南平公嵩等坐止车门右,听理机事。并州
胡数万南掠河内,遣将军公孙表等讨之,败绩。帝问计于群臣。
宏曰 :“表等诸军,不为不足,但失于处分,故使小盗假息耳。
胡众虽多,而无猛健主将,所谓千奴共一詹也。宜得大将素
为胡所服信者,将数百骑,就摄表军以讨之。贼闻,必望风震
怖。寿光侯建,前在并州,诸将莫及 。”帝从之,遂平胡寇。
寻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泰常三年夏,宏病笃,帝遣侍中穆
观就受遗言,侍臣问疾,一夜数返。卒,追赠司空,谥文贞公。
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
王以外,尽命拜送。子浩袭。太和中,孝文追录先朝功臣,以
宏配飨庙廷。
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
该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
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
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避,隐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
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
----------------------- 5-----------------------
北史 ·435·
若此。明元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授帝经书,每至
郊祀 ,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 。明元好阴阳术数,闻浩说
《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筮吉凶,参观天文,考定
疑惑。浩总核天人之际,举其纲纪者,数家多有应验。恆与军
国大谋,甚为宠密。时有兔在后宫,检无从得入,帝令浩推之。
浩以为当有邻国贡嫔嫱者。明年,姚兴果献女。
神瑞二年 ,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 、苏坦因华阴公主等
言:“谶书云:国家当都鄴,大乐五十年。”劝帝迁都于鄴,可
救今年之饥。帝以问浩。浩曰 :“非长久策也。东州之人,常
谓国家居广漠之地,人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都,
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榛林之下,不便水
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阻。四方闻之,有轻侮之
意,屈丐及蠕蠕必提挈而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事,阻隔
恆、代,千里之际,须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俱损
矣。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燿威桑梓之中,谁
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伏。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
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
济矣 。”帝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曰:“今既无以至来秋,
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曰 :“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
若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 。”帝於是分人诣山东三州
就食,出仓谷以禀之。来年遂大熟,赐浩妾各一人,及御衣绵
绢等。初,姚兴死之前岁,太史奏荧惑在匏瓜星中,一夜忽然
亡失,不知所在。或谓下入危亡之国,将为童谣妖言,而后行
其灾祸。帝乃召诸硕儒,与史官求其所诣。浩对曰 :“案《春
秋左氏傅》说神降于萃,其至之日,各其物也。请以日辰推之。
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阴云,荧惑之亡,当在此二日之内。
庚与午,皆主于秦,辛为西夷。今姚兴据咸阳,是荧惑入秦矣。”
----------------------- 6-----------------------
北史 ·436·
诸人皆作色曰 :“天上失星,人安能知其所诣,而妄说无征之
言 !”浩笑而不应。后八十余日,荧惑果出东井,留守盘旋。
秦中大旱赤地,昆明池水竭。童谣讹言,国中喧扰。明年,姚
兴死,二子交兵,三年国灭。于是诸人乃服。
泰常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欲氵斥河西上,求假道。诏
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 :“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
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 。”内朝咸同外
计,帝将从之。浩曰 :“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
刘裕切齿久矣。今兴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
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
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内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
则北冠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
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使
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
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
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夫为国之计,择利为
之,岂顾婚姻,酬一女子之惠也?假国家弃恆山以南,裕必不
能发吴越之兵争守河北也 。”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
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
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拒之。战于畔
城,为晋将硃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
二年,晋齐郡太守王懿来降。陈计,称刘裕在洛,劝以军
绝其后路,则裕军不战而可克。书奏,帝善之。会浩在前,进
讲书传。帝问浩曰 :“裕西伐已至潼关,卿观事得济否?”浩
曰:“姚兴好养虚名而无实用,子泓又病,众叛亲离。乘其危
亡,兵精将勇,克之必矣 。”帝曰:“裕武能何如慕容垂?”
浩曰 :“垂承父祖之资,生便尊贵。同类归之,若夜蛾之赴火;
----------------------- 7-----------------------
北史 ·437·
少加倚仗,便足立功。刘裕挺出寒微,不因一卒之用,奋臂大
呼,而夷灭桓玄。北禽慕容超,南摧卢循。裕若平姚而篡其主。
秦地戎夷混并,裕亦不能守之。秦地亦终当为国家所有 。”帝
曰:“裕已入关,不能进,不能退,我遣精骑南袭彭城、寿春,
裕亦何能自立?”浩曰 :“今西北二寇未殄,陛下不可亲御六
师。长孙嵩有经国之用,无进取之能,非刘裕敌也。臣谓待之
不晚 。”帝笑曰:“卿量之已审矣。”浩曰:“臣常私论近世
人物,不敢不上闻。若王猛之经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恪之
辅少主,慕容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帝曰 :“卿谓先帝如何?”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朴之人,南
入汉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舜、禹齐烈,臣
岂能仰名。”帝曰:“屈丐何如?”浩曰:“屈丐家国夷灭,一
身孤寄,为姚氏封植。不思树党强邻,报复仇耻,乃结蠕蠕,
背德于姚。撅竖小人,无大经略,正可残暴,终为人残灭耳 。”
帝大悦,说至中夜。赐浩缥醪酒十斛,水精戎盐一两,曰:“朕
味卿言,若此盐酒,故与卿同其味也 。”
三年,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经北斗,络紫微,犯天棓。
八十余日,至天汉而灭。帝复召诸儒、术士问之,曰 :“灾咎
将在何国?朕甚畏之 。”浩曰:“灾异由人而起,人无衅,妖
不自作。《汉书》载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正与今同。国
家主尊臣卑,人无异望。是为僭晋将灭,刘裕篡之之应也 。”
诸人莫能易浩言,帝深然之。五年,宋果代晋,南镇上宋改元
赦书。时帝幸东南舄氵齿池,射鸟,闻之,驿驰召浩,告曰:
“往年卿言彗星之占验矣。朕今日始信天道。”初,浩父疾笃。
乃翦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
流血,岁余不息,家人罕有知者。及父终,居丧尽礼,时人称
之。袭爵白马公。
----------------------- 8-----------------------
北史 ·438·
自朝廷礼仪,优文策诏,军国书记,尽关于浩。浩能为雅
说,不长属文,而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
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庄老之书,
每读不过数十行,辄弃之,曰 :“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
非老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之言以乱先王之
教。袁生所谓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 。”
帝恆有微疾,而灾异屡见,乃使中贵人密问浩曰 :“今兹
日蚀于胃、昴,尽光赵、代之分野。朕疾疹弥年,恐一旦奄忽,
诸子并少,其为我设图后计 。”浩曰:“陛下春秋富盛,圣业
方融,德以除灾,幸就平愈。昔宋景见灾修德,荧惑退舍。愿
陛下遗诸忧虑,恬神保和,无以暗昧之说,致损圣思。必不得
已,请陈瞽言。自圣化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
几危。今宜早建东宫,选公卿忠贤陛下素所委仗者,使为师傅;
左右信臣简在帝心者,以充宾友。入总万机,出统戎政,监国
抚军,六柄在手。若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此
乃万代之令典,塞祸之大备也。今长皇子讳,年渐一纪,明睿
温和,众情所系,时登储副,则天下幸甚。立子以长,礼之大
经,若须并大,成人而择,倒错天伦,则生履霜坚冰之祸。自
古以来,载籍所记,兴衰存亡,鲜不由此 。”帝纳之,于是使
浩奉策告宗庙,令太武为国副主,居正殿临朝。司徒长孙嵩、
高阳公奚斤、北新公
卷第二十一
列传第九
燕凤 许谦 崔宏 子浩 张衮 弟恂
邓彦海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
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及军围代,谓城
人曰 :“凤不来者,将屠之。”代人惧,遂送凤。昭成待以宾
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
尝使苻坚,坚问凤曰 :“代王何如人?”对曰:“宽和仁
爱,经略高远,一时雄主也。常有并吞天下之志 。”坚曰:
“卿辈北人,无刚甲利兵,敌弱则进,敌强则退,安能并兼邪?”
凤曰 :“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飞 。主上雄隽,率
服北土,控弦百万,号令若一。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
因敌取资。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 。”坚曰:“彼
国人马多少?”凤曰:“控弦之士数十万,见马一百万匹。”
坚曰 :“卿言人众则可,说马太多。”凤曰:“云中川自东山
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
为满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犹未尽 。”凤还,坚厚加赠遗。
及昭成崩,道武将迁长安。凤以道武幼弱,固请于苻坚曰:
“代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其别部大人刘库
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端,皆不可独任。宜分部为二,
----------------------- 2-----------------------
北史 ·432·
令人统之。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待
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 。”坚从之。凤寻
东还。及道武即位,历吏部郎、给事黄门侍郎、行台尚书,甚
见器重。明元世,与崔宏、封懿、梁越等入讲经传,出议朝政。
太武初,以旧勋赐爵平舒侯。卒,子才袭。
许谦,字元逊,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图谶学。建国
时,将家归附,昭成擢为代王郎中令,兼掌文记。与燕凤俱授
献明帝经。昭成崩后,谦徙长安。苻坚从弟行唐公洛镇和龙,
请谦之镇。未几,以继母老,辞归。登国初,遂归道武,以为
右司马,与张兗等参赞初基。慕容宝之来寇也,道武使谦告难
于姚兴。兴遣将杨佛嵩来援。佛嵩稽缓,道武命谦为书遗之,
佛嵩乃倍道兼行。道武大悦,赐谦爵关内侯。宝败,佛嵩乃还。
及慕容垂死,谦上书劝进。并州平,以谦为阳曲护军,赐爵平
舒侯。卒,赠幽州刺史、高阳公,谥曰文。
子洛阳袭爵。明元追录谦功,以洛阳为雁门太守。洛阳家
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太武善之,进爵北地公。卒,谥曰
恭。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林之六世孙也。祖
悦,仕石季龙,位司徒右长史。父潜,仕慕容,为黄门侍郎。
并以才学称。
宏少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
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
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
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
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
“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鴳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
----------------------- 3-----------------------
北史 ·433·
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独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
饥寒。
道武征慕容宝,次中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
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兗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晋使来
聘,帝将报之,诏有司议国号。宏议曰 :“三皇、五帝之立号
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
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人屡
徙,改号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号。故《诗》云 ‘殷商
之旅’,此其义也 。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
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以是登国之初改代曰魏。慕容永
亦奉进魏土。夫魏者大名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征验,利见之
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 。”道武从之,于是称魏。
及帝幸鄴,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还次恆岭,
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
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部尚书。时命有司制官爵,
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禁,宏总而裁之,以为永式。
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
深被信任,势倾朝廷。约俭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
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帝闻,益重之,厚
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常引问古今旧事,
王者制度,宏陈古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
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
宏独无谴者,由于此也。
帝曾引宏讲论《汉书》,至娄敬说汉祖,欲以鲁元公主妻
匈奴,善之,嗟叹者良久。是以诸公主皆嫁于宾附之国,朝臣
子弟、良族美彦不得尚焉。尚书职罢,赐宏爵白马侯,加周兵
将军。与旧功臣庾岳、奚斤等同班,而信宠过之。
----------------------- 4-----------------------
北史 ·434·
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
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
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
平当。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
明元以郡国豪右大人蠹害,乃优诏征之。人多恋本,而长
吏逼遣之。于是轻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结。西河、建兴
盗贼并起,守宰讨之不能禁。帝乃引宏及北新侯安同、寿光侯
叔孙建、武元城侯元屈等问焉。宏欲大赦以纾之。屈曰 :“不
如先诛首恶,赦其党类 。”宏曰:“王者临天下,以安人为本,
何顾小曲直也。夫赦虽非正道,而可以权行。若赦而不改,诛
之不晚 。”明元从之。
神瑞初,诏宏与南平公嵩等坐止车门右,听理机事。并州
胡数万南掠河内,遣将军公孙表等讨之,败绩。帝问计于群臣。
宏曰 :“表等诸军,不为不足,但失于处分,故使小盗假息耳。
胡众虽多,而无猛健主将,所谓千奴共一詹也。宜得大将素
为胡所服信者,将数百骑,就摄表军以讨之。贼闻,必望风震
怖。寿光侯建,前在并州,诸将莫及 。”帝从之,遂平胡寇。
寻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泰常三年夏,宏病笃,帝遣侍中穆
观就受遗言,侍臣问疾,一夜数返。卒,追赠司空,谥文贞公。
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
王以外,尽命拜送。子浩袭。太和中,孝文追录先朝功臣,以
宏配飨庙廷。
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
该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
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
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避,隐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
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
----------------------- 5-----------------------
北史 ·435·
若此。明元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授帝经书,每至
郊祀 ,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 。明元好阴阳术数,闻浩说
《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筮吉凶,参观天文,考定
疑惑。浩总核天人之际,举其纲纪者,数家多有应验。恆与军
国大谋,甚为宠密。时有兔在后宫,检无从得入,帝令浩推之。
浩以为当有邻国贡嫔嫱者。明年,姚兴果献女。
神瑞二年 ,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 、苏坦因华阴公主等
言:“谶书云:国家当都鄴,大乐五十年。”劝帝迁都于鄴,可
救今年之饥。帝以问浩。浩曰 :“非长久策也。东州之人,常
谓国家居广漠之地,人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都,
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榛林之下,不便水
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阻。四方闻之,有轻侮之
意,屈丐及蠕蠕必提挈而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事,阻隔
恆、代,千里之际,须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俱损
矣。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燿威桑梓之中,谁
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伏。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
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
济矣 。”帝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曰:“今既无以至来秋,
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曰 :“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
若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 。”帝於是分人诣山东三州
就食,出仓谷以禀之。来年遂大熟,赐浩妾各一人,及御衣绵
绢等。初,姚兴死之前岁,太史奏荧惑在匏瓜星中,一夜忽然
亡失,不知所在。或谓下入危亡之国,将为童谣妖言,而后行
其灾祸。帝乃召诸硕儒,与史官求其所诣。浩对曰 :“案《春
秋左氏傅》说神降于萃,其至之日,各其物也。请以日辰推之。
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阴云,荧惑之亡,当在此二日之内。
庚与午,皆主于秦,辛为西夷。今姚兴据咸阳,是荧惑入秦矣。”
----------------------- 6-----------------------
北史 ·436·
诸人皆作色曰 :“天上失星,人安能知其所诣,而妄说无征之
言 !”浩笑而不应。后八十余日,荧惑果出东井,留守盘旋。
秦中大旱赤地,昆明池水竭。童谣讹言,国中喧扰。明年,姚
兴死,二子交兵,三年国灭。于是诸人乃服。
泰常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欲氵斥河西上,求假道。诏
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 :“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
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 。”内朝咸同外
计,帝将从之。浩曰 :“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
刘裕切齿久矣。今兴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
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
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内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
则北冠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
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使
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
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
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夫为国之计,择利为
之,岂顾婚姻,酬一女子之惠也?假国家弃恆山以南,裕必不
能发吴越之兵争守河北也 。”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
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
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拒之。战于畔
城,为晋将硃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
二年,晋齐郡太守王懿来降。陈计,称刘裕在洛,劝以军
绝其后路,则裕军不战而可克。书奏,帝善之。会浩在前,进
讲书传。帝问浩曰 :“裕西伐已至潼关,卿观事得济否?”浩
曰:“姚兴好养虚名而无实用,子泓又病,众叛亲离。乘其危
亡,兵精将勇,克之必矣 。”帝曰:“裕武能何如慕容垂?”
浩曰 :“垂承父祖之资,生便尊贵。同类归之,若夜蛾之赴火;
----------------------- 7-----------------------
北史 ·437·
少加倚仗,便足立功。刘裕挺出寒微,不因一卒之用,奋臂大
呼,而夷灭桓玄。北禽慕容超,南摧卢循。裕若平姚而篡其主。
秦地戎夷混并,裕亦不能守之。秦地亦终当为国家所有 。”帝
曰:“裕已入关,不能进,不能退,我遣精骑南袭彭城、寿春,
裕亦何能自立?”浩曰 :“今西北二寇未殄,陛下不可亲御六
师。长孙嵩有经国之用,无进取之能,非刘裕敌也。臣谓待之
不晚 。”帝笑曰:“卿量之已审矣。”浩曰:“臣常私论近世
人物,不敢不上闻。若王猛之经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恪之
辅少主,慕容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帝曰 :“卿谓先帝如何?”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朴之人,南
入汉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舜、禹齐烈,臣
岂能仰名。”帝曰:“屈丐何如?”浩曰:“屈丐家国夷灭,一
身孤寄,为姚氏封植。不思树党强邻,报复仇耻,乃结蠕蠕,
背德于姚。撅竖小人,无大经略,正可残暴,终为人残灭耳 。”
帝大悦,说至中夜。赐浩缥醪酒十斛,水精戎盐一两,曰:“朕
味卿言,若此盐酒,故与卿同其味也 。”
三年,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经北斗,络紫微,犯天棓。
八十余日,至天汉而灭。帝复召诸儒、术士问之,曰 :“灾咎
将在何国?朕甚畏之 。”浩曰:“灾异由人而起,人无衅,妖
不自作。《汉书》载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正与今同。国
家主尊臣卑,人无异望。是为僭晋将灭,刘裕篡之之应也 。”
诸人莫能易浩言,帝深然之。五年,宋果代晋,南镇上宋改元
赦书。时帝幸东南舄氵齿池,射鸟,闻之,驿驰召浩,告曰:
“往年卿言彗星之占验矣。朕今日始信天道。”初,浩父疾笃。
乃翦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
流血,岁余不息,家人罕有知者。及父终,居丧尽礼,时人称
之。袭爵白马公。
----------------------- 8-----------------------
北史 ·438·
自朝廷礼仪,优文策诏,军国书记,尽关于浩。浩能为雅
说,不长属文,而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
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庄老之书,
每读不过数十行,辄弃之,曰 :“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
非老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之言以乱先王之
教。袁生所谓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 。”
帝恆有微疾,而灾异屡见,乃使中贵人密问浩曰 :“今兹
日蚀于胃、昴,尽光赵、代之分野。朕疾疹弥年,恐一旦奄忽,
诸子并少,其为我设图后计 。”浩曰:“陛下春秋富盛,圣业
方融,德以除灾,幸就平愈。昔宋景见灾修德,荧惑退舍。愿
陛下遗诸忧虑,恬神保和,无以暗昧之说,致损圣思。必不得
已,请陈瞽言。自圣化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
几危。今宜早建东宫,选公卿忠贤陛下素所委仗者,使为师傅;
左右信臣简在帝心者,以充宾友。入总万机,出统戎政,监国
抚军,六柄在手。若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此
乃万代之令典,塞祸之大备也。今长皇子讳,年渐一纪,明睿
温和,众情所系,时登储副,则天下幸甚。立子以长,礼之大
经,若须并大,成人而择,倒错天伦,则生履霜坚冰之祸。自
古以来,载籍所记,兴衰存亡,鲜不由此 。”帝纳之,于是使
浩奉策告宗庙,令太武为国副主,居正殿临朝。司徒长孙嵩、
高阳公奚斤、北新公
验证报告
以下为卖家选择提供的数据验证报告:

6030043北史3
330.73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