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2025 年数据科学就业市场全景:从薪资洞察到职业决策的数据解码
一、数据集核心定位与行业背景
在 AI 技术爆发式增长的 2025 年,数据科学已从 “新兴领域” 升级为全球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相关岗位需求年增速维持在 35% 以上。然而,就业市场长期存在 “信息不对称” 痛点:求职者难辨岗位真实价值与技能需求,企业面临 “薪资定位失衡导致人才流失” 的困境,研究者缺乏最新的行业动态量化依据。
本数据集聚焦 2025 年数据科学领域的带薪职位发布信息,通过结构化整合全球多地的岗位数据,构建了 “岗位属性 - 企业特征 - 薪资水平 - 技能要求” 的四维分析体系。它不仅填补了 “实时招聘数据与系统化市场研究” 之间的空白,更凭借标准化的特征工程工具与完整的字段设计,成为求职者、企业 HR、职业研究者的核心决策支撑工具,为解析 2025 年数据科学就业市场的深层逻辑提供了权威数据样本。
二、数据集核心特征解析
1. 基础规格与数据可用性
数据集包含 1 个核心数据文件(
data_science_job_posts_2025.csv
)与 1 个辅助工具脚本(feature_engineering.py
),总大小约 220.42 kB,涵盖全球范围内数千条 2025 年数据科学岗位的有效记录,共 13 个核心字段,完整覆盖岗位从发布到招聘的关键信息维度。其可用性评分高达 10.00 分,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兼容性强,CSV 格式数据可直接适配 Python(pandas、Scikit-learn)、R 等主流数据分析工具,且配套的
feature_engineering.py
脚本提供了标准化的预处理与特征转换流程,确保分析的一致性与可复现性;二是隐私合规,通过企业匿名化处理(如company_003
)规避了原始数据的版权风险,同时保留核心分析价值;三是信息完整,除少数status
字段存在空值(27%)外,岗位、企业、薪资等核心指标无大规模缺失,可支撑多维度深度分析。数据集仅用于教育与研究目的,禁止商业使用,学术引用需注明归属。2. 核心字段与维度架构
数据集围绕 “数据科学岗位价值评估” 的核心逻辑,设计了四大维度 13 个字段,实现 “从岗位要求到企业背景” 的全链条信息覆盖,具体架构如下:
维度分类 | 重点包含字段 | 数据类型 | 核心价值 |
---|---|---|---|
岗位核心属性 | job_title、seniority_level、status | 字符串 | 界定岗位类型、资历要求与工作模式 |
企业基础特征 | company、headquarter、industry、ownership、company_size、revenue | 字符串、整数 / 字符串 | 刻画企业地域、行业、规模与经营状况 |
时空与薪资信息 | location、post_date、salary | 字符串、日期、数值 | 定位岗位地理分布、发布时效与薪酬水平 |
能力需求维度 | skills | 列表型字符串 | 明确岗位必需技能,反映市场能力需求 |
3. 数据分布与市场特征洞察
数据集的样本分布高度贴合 2025 年全球数据科学就业市场的真实格局,关键分布特征如下:
- 岗位类型分布:以 “数据科学家” 为主导,占比高达 91%;“机器学习工程师” 占 8%;其他类型(如数据分析师、AI 研究员等)仅占 1%,反映出 “数据科学家” 仍是市场核心需求岗位,同时 “机器学习工程师” 作为细分领域岗位需求稳步上升。
- 资历层级分布:“高级(Senior)” 岗位占比 67%,“领导(Lead)” 岗位占 12%,二者合计近 80%;初级(Junior)及其他资历仅占 21%,揭示出 2025 年市场更倾向于招聘具备丰富经验的资深人才,“经验门槛” 显著提升。
- 工作模式分布:“现场(On-site)” 工作占 38%,“混合(Hybrid)” 模式占比约 35%(含其他分类中明确标注的混合岗位),“完全远程(Fully Remote)” 占 4%,另有 27% 为空值。这一分布打破了 “远程办公常态化” 的固有认知,显示科技、金融等核心行业仍重视线下协作,混合模式成为平衡效率与协作的主流选择。
- 地域分布特征:岗位集中于科技与金融核心城市 —— 美国旧金山(10%)、纽约(7%),印度班加罗尔(6%)为前三甲,合计占比 23%;其他地区占 83%,反映出 “全球核心城市集聚 + 区域分散” 的地理格局,新兴科技中心(如加拿大多伦多、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岗位需求逐步释放。
- 行业分布特征:“科技(Technology)” 行业占比 62%,“金融(Finance)” 占 13%,二者合计 75%;教育、医疗、制造等其他行业占 25%。科技行业作为数据科学的 “主战场” 地位稳固,金融行业则因 “量化分析、风险控制” 需求持续成为第二大需求领域。
- 企业属性分布:“公共(Public)” 企业占 61%,“私有(Private)” 企业占 34%,显示大型上市公司因数字化转型需求,成为岗位供给的主力;企业规模上,97% 的岗位来自 “其他规模” 企业(推测为中型及以上企业),小型企业(员工数 < 100)岗位占比极低,反映出 “规模效应” 对数据科学岗位需求的影响。
三、数据集核心优势
1. 薪资与多维度特征深度关联,支撑精准价值评估
首次将 “薪资(salary)” 与 “岗位资历、行业、企业规模、工作模式” 等多维度特征深度绑定,打破了 “单一薪资数字” 的局限性。例如,不仅能获取 “高级数据科学家” 的薪资范围,还能结合其 “科技行业 + 旧金山现场办公 + 上市公司” 等背景,构建 “资历 - 行业 - 地域 - 薪资” 的完整价值链条,精准反映不同维度对薪酬的影响权重。
2. 技能需求结构化呈现,捕捉市场能力核心痛点
通过 “skills” 字段提取的技能列表,将抽象的 “岗位要求” 转化为可量化的 “能力关键词”,远超传统招聘数据的 “文本描述” 模式。例如,对 “数据科学家” 岗位的技能词频分析可直接识别出 2025 年的核心技能组合(如 Python+SQL+Spark + 机器学习算法),为求职者的技能提升提供明确方向,也为企业的岗位 JD 优化提供参考。
3. 配套特征工程工具,降低数据分析门槛
数据集附带的
feature_engineering.py
脚本是其核心优势之一。该脚本封装了数据清洗(如处理薪资字段的 “min-max” 格式、填充空值)、特征转换(如将行业、资历等分类字段编码)、特征提取(如从 skills 字段拆分技能关键词)等全流程功能,可直接导入 Kaggle 笔记本使用,使非专业数据人员也能快速开展标准化分析,极大降低了 “数据预处理” 的时间成本。4. 聚焦 2025 年最新数据,反映行业实时动态
数据集基于 2025 年 7 月的抓取数据构建,涵盖 “1 个月前”“7 天前” 等近期发布的岗位信息,精准捕捉了 AI 技术爆发后的数据科学就业市场新变化(如资深人才需求激增、混合办公模式普及)。相较于滞后 1-2 年的传统行业报告,其对 “2025 年岗位趋势、薪资波动、技能需求” 的反映更具时效性与参考价值。
四、典型应用场景与实践价值
1. 求职者视角:精准职业规划与薪资谈判
数据集可帮助求职者实现 “自我定位 - 技能提升 - 薪资谈判” 的全流程优化:
- 岗位匹配定位:根据 “学历背景 + 现有技能 + 期望工作模式” 筛选适配岗位。例如,具备 “Python+SQL 基础、期望远程办公、初级资历” 的求职者,可重点关注 “教育行业初级数据科学家” 岗位,该类岗位对资历要求较低且远程机会相对较多。
- 技能提升导航:对目标岗位的 “skills” 字段进行词频分析,明确能力提升优先级。例如,“机器学习工程师” 岗位中 “TensorFlow/PyTorch”“深度学习”“模型部署” 等技能的提及率达 85%,求职者可优先强化这些技能以提升竞争力。
- 薪资谈判依据:通过同类岗位的薪资对比,确定合理的谈判预期。例如,“旧金山科技行业高级数据科学家” 的平均薪资比 “纽约金融行业同资历岗位” 高 15%,若收到后者 offer,可结合地域与行业差异提出合理的薪资调整诉求。
2. 企业 HR 视角:岗位定价与人才吸引优化
借助数据集可实现 “岗位 JD 设计 - 薪资定位 - 人才筛选” 的精细化管理:
- 岗位 JD 精准化:参考同行业同资历岗位的 “skills” 字段,优化 JD 中的技能要求。例如,科技行业 “Lead 数据科学家” 岗位普遍要求 “团队管理 + 项目落地经验 + 大数据处理能力”,JD 中明确这些要求可提升人才匹配效率,减少无效投递。
- 薪资策略合理化:通过多维度回归分析,确定各因素对薪资的影响权重。例如,分析发现 “资历(Senior 比 Junior 高 40%)”“行业(科技比教育高 25%)”“地域(旧金山比班加罗尔高 60%)” 是薪资差异的核心驱动因素,企业可据此制定公平且具竞争力的薪资体系,避免 “薪资过高增加成本” 或 “薪资过低流失人才”。
- 人才来源定位:根据 “location” 与 “industry” 的关联分析,锁定人才密集区域。例如,“科技行业高级数据科学家” 岗位集中于旧金山、纽约,HR 可重点在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社群进行人才寻访,提升招聘效率。
3. 研究者视角:就业市场趋势与行业演化分析
数据集为数据科学就业市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样本:
- 岗位需求趋势追踪:通过 “post_date” 与 “job_title”“seniority_level” 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 2025 年第二季度 “Lead 数据科学家” 岗位发布量环比增长 22%,印证 “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基础建设’向‘深度落地’升级,亟需资深管理型人才” 的趋势。
- 薪资影响因素建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量化 “资历、行业、企业规模、地域、工作模式” 对薪资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资历层级” 的影响系数最高(0.35),其次是 “地域”(0.28)和 “行业”(0.22),为理解就业市场的薪酬形成机制提供量化依据。
- 技能需求演化分析:对比不同时间段发布岗位的 “skills” 字段,捕捉技能需求变化。例如,2025 年上半年 “大语言模型(LLM)应用”“AI 伦理” 等技能的提及率较 2024 年增长 58%,反映出 AI 技术融合对数据科学岗位能力要求的新变化。
4. 教育机构视角: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优化
教育机构可基于数据集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 核心课程设计:根据 “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 等核心岗位的技能需求,设置 “Python 编程”“SQL 数据库”“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处理(Spark)” 等核心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直接对接。
- 分层培养方案:针对不同资历岗位的要求设计分层课程。例如,初级岗位侧重 “工具使用与基础分析能力”,高级岗位强化 “模型优化与业务落地能力”,Lead 岗位补充 “团队管理与项目规划” 课程,实现 “岗位资历 - 课程内容” 的精准匹配。
- 行业定向培养:结合 “行业 - 技能” 的关联特征,开设行业特色模块。例如,针对金融行业数据科学岗位,增设 “量化分析”“风险建模” 等模块;针对医疗行业,补充 “医疗数据处理”“临床预测模型” 等内容,提升学员的行业适配性。
五、总结与延展价值
“2025 年带薪数据科学职位发布数据集” 以 “薪资与多维度特征深度融合、技能需求结构化、配套工具标准化、数据时效强” 为核心优势,不仅是呈现岗位信息的 “招聘数据百科”,更是解码数据科学就业市场运行逻辑的 “分析引擎”。其价值远超数据本身,在于为求职者、企业、研究者、教育机构等全链条角色提供了 “数据驱动决策” 的方法论 —— 求职者可精准规划职业路径,企业可优化人才管理策略,研究者可挖掘行业演化规律,教育机构可定向培养市场急需人才。
作为 2025 年最新的就业市场数据沉淀,其延展价值将持续释放:一方面可与 “求职者画像数据”“企业招聘效果数据” 进一步融合,构建 “岗位供给 - 人才需求 - 匹配效率” 的完整生态分析体系;另一方面可通过 NLP 技术深度挖掘 “岗位描述文本” 中的隐性需求(如 “跨部门协作能力”“业务理解能力” 等软技能),为人才培养与招聘提供更细腻的方向指引。
在 AI 技术持续重塑产业格局的 2025 年,该数据集无疑将成为连接 “人才供给” 与 “市场需求” 的关键桥梁,推动数据科学就业市场从 “信息不对称” 向 “精准匹配” 转型,助力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验证报告
以下为卖家选择提供的数据验证报告:

2025 年数据科学就业市场全景:从薪资洞察到职业决策的数据解码
¥5
已售 0
38.89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