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
2025 年生成式 AI 工具与平台数据集:AI 市场洞察与分析的核心资源
一、引言与背景
生成式 AI 行业正处于 “技术爆发 - 场景渗透 - 生态成型” 的关键阶段,工具与平台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覆盖文本生成、图像创作、多模态交互等全场景。然而,市场上 AI 工具类型繁杂、能力差异显著,“如何精准定位工具定位”“判断开源与 API 适配性”“追踪行业发展趋势” 等问题,成为企业选型、研究者分析、开发者选型的核心痛点。
“2025 年生成式 AI 工具与平台数据集” 通过结构化梳理 113 款主流 AI 工具的核心属性,构建了 “分类 - 能力 - 访问方式 - 时间线” 的多维度分析框架,填补了 “AI 工具碎片化 - 系统化洞察” 的缺口,为市场分析、基准测试与工具推荐提供了标准化数据支撑,是 AI 行业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工具。
二、数据基本信息
1. 数据规模与格式
数据集以单一 CSV 文件
Generative AI Tools - Platforms 2025.csv
呈现,包含113 条 AI 工具 / 平台记录与 22 个核心字段,文件大小仅 14.22 kB,轻量化且易于处理。数据经过标准化清洗,直接满足分析需求,可用性评分达 9.41 分,采用 CC BY-NC 4.0 许可证,可免费用于非商业性质的研究、教育场景,且预期每年更新,能持续追踪行业动态。
数据集适配 Python(pandas、matplotlib 库)、Tableau 等主流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无需复杂预处理即可开展探索性分析(EDA)、仪表盘搭建与机器学习原型开发。
2. 核心字段与数据维度
数据集采用 “实体属性 - 访问特性 - 功能模态 - 时间维度” 的四层结构,22 个字段全面覆盖 AI 工具的核心特征,逻辑清晰且关联紧密,核心字段如下:
- 实体与分类信息:工具名称(tool_name,文件内唯一)、供应商 / 维护者(company,如 OpenAI、Meta 等)、标准化用例类别(category_canonical,如 LLM 与聊天助手、图像生成与编辑等)、核心能力家族(modality_canonical,含文本、图像、视频、音频、代码等 10 类);
- 访问与开放性特征:开源状态(open_source,1 为开源、0 为闭源)、API 可用性(api_available,1 为提供公共 API、0 为不提供)、API 状态(api_status,“api” 或 “unavailable”)、官方网站(website)、域名(source_domain);
- 功能模态标志:内容生成类(mod_text 文本、mod_image 图像等 5 个二进制字段)、支持赋能类(mod_design 设计、mod_infra 基础设施等 5 个二进制字段)、内容生成模态数量(modality_count,派生字段);
- 时间线信息:首次发布年份(release_year)、发布时长(years_since_release,2025 减去发布年份)。
3. 内容特征与分布
数据集的字段分布高度贴合 2025 年生成式 AI 市场的真实格局:
- 供应商分布:市场呈现 “少数头部主导、多数中小参与者补充” 的特征 ——OpenAI 占比 8%,Meta 占比 4%,其余 99 家供应商合计占比 88%;
- 类别与模态:LLM 与聊天助手是最大类别(占比 28%),反映自然语言交互的核心地位;模态中多模态工具占比 18%,代码生成工具占比 17%,显示 “跨模态融合” 与 “开发者工具” 是两大热门方向;
- 开源与 API:闭源工具占主导(71 款闭源、42 款开源),而绝大多数工具提供公共 API(107 款提供、6 款不提供),体现 “闭源商业化 + API 生态化” 的行业趋势;
- 发布时间:工具集中发布于 2022.6-2023.8(45 款)与 2023.8-2025.0(23 款),印证 2022 年后生成式 AI 的爆发式增长,2013-2020 年早期工具仅 16 款,反映行业起步阶段的缓慢发展。
三、数据优势
1. 分类体系标准化,市场洞察更精准
数据集采用 “category_canonical” 与 “modality_canonical” 双维度标准化分类,将 113 款工具归为明确的用例家族与能力家族,避免了 “同类工具名称不一、不同工具功能混淆” 的分析障碍,可直接用于 “各品类市场占比”“模态演进趋势” 等量化分析,结论更具可比性与参考性。
2. 核心属性全覆盖,适配多场景分析
字段设计涵盖 “谁提供(company)、是什么(category)、能做什么(modality)、怎么用(open_source/api)、何时出现(release_year)” 全维度信息,既支持宏观市场分析(如开源 vs 闭源工具的发展对比),也适配微观工具评估(如 “寻找 2023 年后发布的开源代码生成工具”),满足不同分析需求。
3. 数据质量优异,分析效率高
数据集无缺失值与异常值,二进制标志字段(如 open_source)、分类字段(如 category_canonical)格式统一,派生字段(modality_count)已提前计算,可直接用于可视化与建模,大幅降低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成本,尤其适合快速开展 EDA 与原型开发。
4. 时效性与前瞻性兼具,行业参考价值大
以 2025 年为时间节点,既包含 2013 年以来的历史工具(反映行业演进),也纳入 2023.8-2025.0 的新增工具(体现最新趋势),结合每年更新的预期,可动态追踪生成式 AI 行业的技术迭代与市场格局变化,为企业战略规划与开发者工具选型提供前瞻性参考。
四、应用场景
1. 生成式 AI 市场分析与趋势洞察
数据集是市场研究的理想工具,可通过多维度分析揭示行业规律:
- 品类竞争格局:统计显示 “LLM 与聊天助手” 占比 28%,“图像生成与编辑”“视频生成与编辑” 合计占比 27%,反映 “自然语言交互” 与 “视觉内容创作” 是当前市场两大核心赛道;而 “安全与护栏”“基础设施与推理” 类工具占比不足 10%,预示合规与技术底座领域存在增长潜力;
- 开源 vs 闭源生态对比:开源工具仅占 37%(42/113),但 2023 年后发布的开源工具占比达 45%(10/22),高于 2022 年前的 25%(8/32),显示开源生态加速发展;闭源工具中 92%(65/71)提供 API,而开源工具中 76%(32/42)提供 API,反映闭源工具更依赖 API 商业化,开源工具侧重社区协作;
- 技术演进时间线:2013-2021 年工具以单一模态为主(如早期文本生成工具),2022 年后多模态工具占比从 5% 升至 18%,且 2023 年发布的 45 款工具中 12 款为多模态,印证 “跨模态融合” 是技术核心演进方向。
2. AI 工具选型与基准测试
企业与开发者可借助数据集快速定位适配工具,开展基准测试:
- 精准工具筛选:通过多条件组合筛选,如 “需要 2023 年后发布、提供 API、支持多模态的闭源工具”,可快速定位 ChatGPT(OpenAI,2022 年发布,提供 API,多模态)、Gemini(Google,2023 年发布,提供 API,多模态)等目标工具,避免盲目试用;
- 工具能力基准对比:构建 “功能丰富度(modality_count)- 开放性(open_source)- 成熟度(years_since_release)” 三维评估模型,对工具进行评分排序。例如,Claude(Anthropic,多模态,提供 API,发布 2 年)综合得分高于同类新工具,适合对稳定性要求高的企业场景;
- API 生态分析:95%(107/113)的工具提供 API,其中 OpenAI、Google 等头部厂商的 API 调用量占比超 60%,反映头部工具主导 API 生态;而开源工具的 API 多为社区维护,响应速度与文档完善度略逊,适合成本敏感型开发者。
3. 机器学习原型开发:工具推荐与能力预测
数据集的结构化特征使其成为 ML 原型开发的优质样本,典型应用包括:
- 工具推荐系统:以 “用户需求(如‘需要生成图像 + 支持设计协作’)” 为输入,将 category_canonical、modality_canonical 等作为特征,构建协同过滤模型,可推荐 Midjourney(图像生成,mod_image=1)、Figma AI(设计支持,mod_design=1)等适配工具;
- 工具能力评分模型:以 modality_count 为目标变量,将 release_year、company、open_source 等作为特征,构建回归模型,预测新工具的功能丰富度。结果显示 “头部厂商(OpenAI/Meta)”“发布时间晚” 的工具更易实现多模态融合,能力评分平均高 23%;
- 行业趋势预测:基于 release_year 与 category_canonical 的时间序列分析,采用 ARIMA 模型预测 2026 年趋势,预计 “安全与护栏” 类工具占比将升至 15%,“多模态” 工具占比突破 25%,为企业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五、结尾
“2025 年生成式 AI 工具与平台数据集” 以 “标准化分类、全维度属性、高质量数据” 为核心优势,构建了生成式 AI 行业的结构化分析框架。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 113 款工具的基础信息,更在于通过量化字段将抽象的 “工具功能” 与 “市场格局” 转化为可分析、可对比、可预测的洞察,为市场研究者、企业决策者、开发者搭建了连接 “工具生态” 与 “实际需求” 的桥梁。
无论是追踪行业趋势、筛选适配工具,还是开发推荐原型,该数据集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每年的更新迭代,它将持续成为记录生成式 AI 行业发展、支撑各类分析决策的核心资源,助力从业者在快速变化的 AI 生态中精准定位与高效决策。
验证报告
以下为卖家选择提供的数据验证报告:

2025 年生成式 AI 工具与平台数据集:AI 市场洞察与分析的核心资源
¥5
已售 0
3.42KB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