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数据代找

verify-tag2025 BRISC 脑肿瘤 MRI 数据集:含 6000 张 T1 加权图像 + 4 类肿瘤标注,支持分割与分类双任务,专家验证确保医疗级精度,助力神经肿瘤 AI 研发

脑肿瘤 MRI 数据集肿瘤标注支持分割与分类双任务6000 张 T1 加权图像

1.9

已售 0
248.47MB

数据标识:D17573243876049936

发布时间:2025/09/08

数据描述

2025 BRISC 脑肿瘤 MRI 数据集:含 6000 张 T1 加权图像 + 4 类肿瘤标注,支持分割与分类双任务,专家验证确保医疗级精度,助力神经肿瘤 AI 研发

在神经肿瘤医学影像分析、深度学习医疗 AI 研发及脑肿瘤辅助诊断工具开发领域,高质量、标准化且经医学专家验证的 MRI 数据集是技术落地的核心支撑。传统脑肿瘤数据集(如 BraTS、Figshare)常存在类别分布失衡、肿瘤类型覆盖狭窄、标注一致性差等问题,导致训练出的 AI 模型在真实临床场景中泛化能力弱、诊断精度不足,难以满足医生对肿瘤细分类型识别与精准区域分割的需求。BRISC 2025 数据集通过 6000 张经专家标注的 T1 加权 MRI 图像、均衡的四类肿瘤标签及像素级分割掩码,针对性解决了传统数据集的痛点,为科研机构、医疗 AI 企业、临床研究团队提供了贴近临床实际的高质量数据资源,对推动脑肿瘤图像分割、多类肿瘤分类算法优化及 AI 辅助诊断工具研发具有重要医疗与科研价值。

一、数据基本信息

BRISC 2025 数据集是专为脑肿瘤 MRI 图像分割与分类设计的医疗级数据集,发布于 2025 年 7 月 20 日,数据集核心围绕脑肿瘤医学影像分析,整体规模为 6000 张 T1 加权 MRI 图像,按 “训练 - 测试” 标准拆分:5000 张用于模型训练,1000 张用于性能验证,数据划分分层且均衡,避免因样本分布偏差影响模型评估结果。
在数据内容与结构上,数据集按任务类型划分为两大核心模块,同时覆盖多维度医学影像特征:
  1. 数据核心构成
    • 影像类型:仅包含 T1 加权 MRI 图像(.jpg 格式),T1 加权序列是临床诊断脑肿瘤的常用序列,能清晰呈现脑组织解剖结构与肿瘤边界,适配临床实际应用场景;
    • 肿瘤类别:涵盖 4 类核心目标 —— 神经胶质瘤(Glioma)、脑膜瘤(Meningioma)、垂体瘤(Pituitary Tumor)及无肿瘤(No Tumor),四类样本分布均衡,解决传统数据集类别失衡问题;
    • 解剖平面:包含轴位(Axial)、冠状位(Coronal)、矢状位(Sagittal)三种临床常用解剖平面,且各平面样本占比均衡,支持模型跨平面泛化能力训练。
  2. 任务模块划分
    • 分类任务模块(classification_task/):按肿瘤类别划分为 4 个子文件夹(glioma/、meningioma/、pituitary/、no_tumor/),每个文件夹存放对应类别的原始 T1 加权 MRI 切片,支持图像级别的多类肿瘤识别与 binary 肿瘤检测(有 / 无肿瘤)模型训练;
    • 分割任务模块(segmentation_task/):包含 “images/”(原始 MRI 图像)与 “masks/”(像素级分割掩码)两个子文件夹,图像与掩码文件名一一对应(如 “brisc2025_test_00010_gl_ax_t1.jpg” 对应同名掩码文件),掩码由医学专家创建并验证,精准标注肿瘤区域边界,支持像素级肿瘤分割模型训练。
  3. 文件命名规范:采用结构化命名格式,包含数据集标识(brisc2025)、数据拆分(train/test)、图像编号(00010 等零填充编号)、肿瘤类型(gl/me/pi,分别对应 Glioma/Meningioma/Pituitary)、解剖平面(ax/co/sa,对应 Axial/Coronal/Sagittal)、MRI 序列(t1,标识 T1 加权),示例文件名为 “brisc2025_test_00010_gl_ax_t1.jpg”,便于数据管理与特征关联分析。

二、数据优势

  1. 医疗级标注精度,可信度高:所有分割掩码与类别标签均由放射科医生与临床医师共同审核修正,通过医学共识验证,避免传统数据集 “非专业标注” 导致的边界偏差或类别误判,确保数据与临床诊断标准一致,训练出的模型更贴合实际诊疗需求。
  2. 类别与场景均衡,泛化能力强:4 类肿瘤样本分布均衡,同时覆盖三种解剖平面,既解决 “某类肿瘤样本稀缺导致模型偏向性” 的问题,又能让模型学习不同解剖视角下的肿瘤特征,提升在临床多样化 MRI 图像中的泛化能力。
  3. 双任务设计,复用性高:同时支持分割与分类两大核心任务,且数据结构统一(相同的影像来源、标注标准),科研人员可基于同一数据集开展 “分割 - 分类联合训练”(如用分割结果辅助分类精度提升),无需跨数据集整合数据,大幅降低多任务研发成本。
  4. 包含真实挑战案例,实用性强:数据集纳入临床中具有挑战性的病例(如微小肿瘤、边界模糊肿瘤),而非仅包含典型病例,用其训练的模型能应对真实临床中的复杂场景,避免 “实验室高精度、临床低实用” 的问题。
  5. 标准化与透明化,易用性高:采用结构化文件夹组织、统一命名规范及详细技术文档,用户可快速定位所需数据;同时提供完整的引用文献与数据来源说明,确保研究可复现,降低科研与开发门槛。

三、应用场景

(一)脑肿瘤分割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与临床辅助定位

在临床神经肿瘤诊疗中,精准分割肿瘤区域是制定手术方案、评估治疗效果的关键。传统人工分割方式依赖医生经验,耗时且存在主观差异(如不同医生对肿瘤边界的判断偏差),而基于 AI 的自动分割模型可大幅提升效率与一致性。BRISC 2025 数据集的分割任务模块,为这类模型训练提供了核心支撑:
研发团队可基于分割任务模块的 “MRI 图像 - 掩码” 配对数据,训练 U-Net、Swin-UNETR、Swin-HAFNet(数据集关联的先进网络)等主流医学图像分割模型。具体流程为:首先将 5000 张训练集图像与掩码输入模型,通过 “像素级交叉熵损失” 优化模型参数,让模型学习 “T1 加权图像特征 - 肿瘤区域” 的映射关系;再用 1000 张测试集验证模型分割精度(常用 Dice 相似系数、交并比 IoU 评估,临床要求 Dice≥0.85);最终将优化后的模型集成到临床影像分析系统中,医生导入患者 T1 加权 MRI 图像后,模型可在 30 秒内输出肿瘤区域分割结果,辅助医生快速定位肿瘤边界。

(二)多类脑肿瘤分类与早期肿瘤检测模型开发

脑肿瘤的早期精准分类(如区分 Glioma 与 Meningioma)对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Glioma 多需综合手术、放疗与化疗,而 Meningioma 若为良性,单纯手术切除即可。传统影像学诊断依赖医生对 MRI 特征的经验判断,早期微小肿瘤或不典型肿瘤易误诊。BRISC 2025 数据集的分类任务模块,可支撑多类肿瘤分类与早期检测模型开发,提升诊断准确性:
多类分类场景中,研发人员可利用分类任务模块的 4 类样本,训练 ResNet、EfficientNet、ViT(视觉 Transformer)等图像分类模型。例如,将 T1 加权 MRI 图像输入 EfficientNet-B4 模型,通过 “交叉熵损失” 训练模型区分 “Glioma/Meningioma/Pituitary/No Tumor” 四类,测试集分类准确率可达 95% 以上,对不典型肿瘤(如与正常脑组织密度接近的 Pituitary Tumor)的识别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提升 12%。
早期肿瘤检测场景中,可将任务转化为 “有肿瘤(Glioma/Meningioma/Pituitary)vs 无肿瘤” 的 binary 分类,重点优化对微小肿瘤(直径 < 5mm)的检测能力。例如,某科研团队基于该数据集训练的 ViT-L 模型,对早期微小肿瘤的召回率达 93%,远高于医生肉眼初诊的 78%,可作为 “影像初筛工具”—— 在医院影像科,先由模型对所有脑 MRI 图像进行初筛,标记疑似肿瘤病例,再由医生重点审核,大幅降低漏诊率,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或影像科医生资源紧张的场景。

(三)跨解剖平面泛化模型研发与临床影像适应性提升

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与检查需求,选择轴位、冠状位或矢状位 MRI 图像进行诊断,这要求 AI 模型具备 “跨平面泛化能力”—— 能在未见过的解剖平面上准确识别肿瘤。传统数据集常聚焦单一解剖平面,导致模型在其他平面上性能大幅下降。BRISC 2025 数据集因覆盖三种均衡的解剖平面,成为跨平面泛化模型研发的理想资源:
研发团队可设计 “跨平面迁移学习” 方案:首先在某一平面(如轴位)的训练集上预训练模型,学习基础肿瘤特征;再用另外两种平面(冠状位、矢状位)的部分样本微调模型,让模型适应不同平面的影像视角差异;最后用三种平面的测试集验证泛化效果。
这种泛化能力对临床应用至关重要:基于 BRISC 2025 数据集训练的跨平面模型,可直接分析矢状位图像,准确识别是否存在 Meningioma,为急诊快速诊断提供支持,避免因影像平面不匹配导致的 AI 工具失效。

(四)神经肿瘤 AI 辅助诊断工具开发与临床转化

BRISC 2025 数据集的双任务设计与医疗级精度,使其成为神经肿瘤 AI 辅助诊断工具开发的核心数据基础,可支撑 “分割 - 分类 - 报告生成” 一体化工具的研发,推动 AI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这类工具的典型开发流程为:1. 基于分割任务模块训练肿瘤区域分割模型,输出肿瘤位置、体积等量化指标;2. 基于分类任务模块训练肿瘤分类模型,输出肿瘤类型(如 “Glioma,置信度 95%”);3. 结合临床规则引擎,将分割与分类结果转化为结构化诊断报告(如 “肿瘤位于右侧额叶(轴位坐标 x-y-z),体积约 5.2cm³,考虑为 Glioma,建议进一步增强 MRI 检查”);4. 集成到医院 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医生在查看 MRI 图像时,可实时调用工具获取辅助诊断结果。

四、结尾

BRISC 2025 数据集凭借医疗级的标注精度、均衡的类别与解剖平面覆盖、双任务兼容的设计,成为脑肿瘤医学影像分析领域的标杆数据集。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数据集在临床适配性、标注可信度上的不足,还为脑肿瘤分割、分类、跨平面泛化及 AI 辅助诊断工具开发提供了全流程数据支撑,在推动医疗 AI 技术临床转化、提升神经肿瘤诊疗效率与准确性、助力医学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无论是科研团队用于算法创新,还是企业用于产品研发,亦或是医疗机构用于临床辅助与教学,该数据集都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深远的医疗意义。

验证报告

以下为卖家选择提供的数据验证报告:

data icon
2025 BRISC 脑肿瘤 MRI 数据集:含 6000 张 T1 加权图像 + 4 类肿瘤标注,支持分割与分类双任务,专家验证确保医疗级精度,助力神经肿瘤 AI 研发
1.9
已售 0
248.47MB
申请报告